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堂眩晕补中益气汤

养生堂眩晕补中益气汤

发布时间:2021-06-17 05:55:24

1、补中益气汤和小建中汤有什么不同吗

1、药方组成不一样

小建中汤,饴糖、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

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2、药方出处不一样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3、功效不一样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补中益气汤与举元煎的区别

实际你的理解就出了偏差。脾虚可以出现水液代谢障碍,但是,不是脾虚就一定出现水液代谢的障碍。在没有湿邪困脾或者没有达到脾虚生湿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应用利水渗湿之剂。如果在没有湿的情况下应用苍术,茯苓还可能造成温燥伤胃。而补中益气汤的治证中,就没有出现湿邪,所以,没有必要应用利水之品。如果出现中气下陷伴有水湿的征候,就可以加用。不但补中益气汤中没有茯苓,举元煎,归脾汤等涉及到脾虚的方剂中都没有茯苓。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主升清;主统血。如果脾虚,可以出现这些功能的障碍,但不是所有的这些障碍都出现。补中益气汤就是针对脾虚失去升清的功能而设的。所以,没有必要加利水渗湿之剂。

3、服用了补中益气汤 出现眩晕

换一位开汤药的老中医

4、补中益气汤由哪些药材组成功效

组成:黄芪 甘草(炙)各10克 人参6克 当归身10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6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5、中医清和堂:虚实夹杂眩晕如何用药?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虚痰湿百中阻都存在,但这些还不全面

1 头重如裹 头昏目眩 犯困疲惫 ->一派阴象
2 蝉鸣耳鸣 视力减退 劳及度熬夜加重 ->精脱
3 心悸气短总想深呼吸 动则尤甚 ->冲脉之逆,肾不纳气
4 食入腹胀问 便溏 嗳气 大便1天1次 ->脾阳
5 舌质淡 胖大 有齿痕 舌苔时白厚时黄厚 ->主要还是阴证,寒热错杂答
6 早晨起床较严重,长夏季节较严重,大便粘马桶。->阳不化湿

用药不对路了,你的用专药多从气、阴、湿上来考虑,主要从脾肺入手,而且组属方太简单,未中病

肾气、肾精、肝阴、脾阳、脾湿热,降冲,...

请指正

6、谁知道补中益气汤的中药方?

补中益气赶 虎, 皮 人 骑 马 挡 猪.
甘草 柴胡.陈皮,人参,黄芪,升麻,当归, 白术.

上面是这个方子的记忆方式和组成,用的是俏皮话的方法,愿你过目不忘.

7、补中益气汤该如何用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为什么?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审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辨证:治内伤脾胃始得 量轻效宏读《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折合成现代用量,一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方中黄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辨脉:右脉大于左脉 数中显缓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之所以《内外伤辨惑沦》中又列辨症候,是“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李东垣在“辨脉”中提到“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气口脉急大而涩数”等,尽管这里对脉象的记述似有杂乱之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还有,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从李东垣笔下可以看到,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加减:不解原意易坏事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方书多说补中益气汤证应该口中和,不喜饮,也就是说口干、咽干是慎用、不用补中益气汤的。但李东垣在方后的第一个加减竟是“口干嗌干加干葛”。气虚当温补,实火当苦泻,虚火当清补,而李东垣的第二个加减法竟然是补中益气汤加苦寒泻火之黄柏和甘寒清补之生地黄。反思其治法,补中益气汤原方中只有“补其中,升其阳” 之品,而缺少“泻其火”之药,加黄柏、生地黄似乎才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脾胃不足,痰湿易滞,理应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可见,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8、补中益气汤是什么?

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升麻、柴胡、陈皮、当量身、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身回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答、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虚软无力;或气虚下陷、肛脱、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久疾等症。本方为补气助阳的代表方。以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脉虚或气虚下陷症为辩证要点。

9、补中益气汤配方

补中益气汤配方1: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配方2:黄耆2两,人参1钱,炙草8分,半夏1两,炒白芍5钱,独活5钱,防风5钱,炒白术3钱,茯苓3钱,泽泻3钱,柴胡3钱,连翘2钱,羌活1钱半。

10、求补中益气汤的方子

简单的病!

虚实夹杂之症,补虚不除滞,恐不效,用补中益气难治其根。
其他的一大堆药,都非正治之法,
其中参苓白术补气,燥湿。更不能服用:气不顺不可补;肠中燥,不可再燥!
消食健胃可能会顺顺气,加强消化。但是通便能力不强,毕竟你最痛苦的是不能通便!所以不算正治,
山楂大蜜丸也是治疗消化不良,和消食健胃差不多…
仕好芦荟软胶囊偏寒,主去肠中燥火,虽然能通大便,但是不适合体虚之人,短时间有效,久了反而搞坏了肠道。

推荐方:麻子仁6g 白芍24g 大黄5g 枳实9g 厚朴9g 杏仁6g (伤寒杂病论—麻子仁丸)
水煎,大黄后下,日一剂!

麻仁杏仁多脂而润,白芍养血润燥。
枳实厚朴宽中除满,行气导滞
大黄通便

另外事事要顺心,吃饭细嚼慢咽!

与养生堂眩晕补中益气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