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太极的心得..
个人意见:学太极之前建议先学一年拳击或散打之类的功夫
然后再从最基本的云手学太极,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说,不至于感到太极学几天实战用不上,静不下心,根本没法学好太极
特别是年轻的人,很难静下心来
可以去论坛上看一下,都是在讨论太极打架怎么用,根本就静不下来体会练太极,如何能学好?
太极,并一定是一门武术,更可以说是一种文化
个人看法,不代表大众
如果大家想练功,不建议大家常去论坛
在哪学不到东西,相反会受害,在论坛上的人都很浮燥,都攻击这个功夫不好那个不好,让大家看的十分迷茫
并且真正功夫好的人很少去论坛的,他们没有功夫上网在论坛上斗嘴,一般都是一些二把刀的论坛上吹牛
真正想学功夫,找位生活中的师付,或是找本好的教材,光盘,对着练,在论坛上学不到东西。也是个人意见
对于师付的标准,并不一定他能打,而是他对太极理念的认识,能不能讲出太极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真正的懂太极的,他的功夫并不一定最好,但他对太极中的阴阳核心应有相当的见解,同时要想把握住阴阳之说,那就必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这样的老师让自已在跟他学太极的同时,现时提高了自已的文化品味及民族文化的认识,这对自已来说才是最大的收获
还是那句话,想学打,去练拳击,散打
太极是门艺术,修心养性
太极能打,但没有三五年功夫,别想
学太极,为什么提倡先学点拳击,就是针对浮燥这一点的
学套路,实际上是为了体会太极的,柔中带刚,蓄力不发,整体浑圆之劲,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好比较好的一套拳,打到精,能充分体会到劲力的运行,借力的妙处,那比学上十套要好的多
古有,宁教十套拳,不授一真 言,实际上就是说的套路中的一些技法运用或是学是套路中体内各部分的协作,这些东西如果有名师一指点就会突飞猛进,相反,如果只贪多,只能学到了拳表,而没有体会到内涵
你要是没有点武术功底,那你还是学一下拳击或是散打吧,注意学这两样时的步法
武术,功夫,不管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其实都是相通的,你学通了一样,再学别的,会学的更快,体会也会更多
练太极,不能死练,而是要去体会自身的缠丝劲,那种连绵不断的感觉,这需要长期的练习
对于太极的动作及身体的运转,可以用四个字:
顺势发力
2、对太极的理解和感受
从太极拳的角度 来说,太极拳 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 武术概念,而是 包含着深藏的高雅内 涵和高尚的太极文 化,从武术方面来说:集于健身、技击、攻防来形成武术的理念;从高雅的武术内涵中衍生出养生、以及人生的哲理:从推手的互为走化也包含了娱乐所在,万物生长相生相克,轮回演变而形成了另一个境界,人生的哲理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犹如太极的两仪相对静止而互相充实形成了一个高雅的状态,太极,诚然是一项高雅的武术,既是武术,也就包含着攻防和抗击的技能,太极的技理越深,也就越认识高雅的太极文化,越懂得和尊重人生的哲理,静心吐纳而养生所得,劲力所达为匡扶正义,从另一个境界去认识,太极(武术)的高峰造极就是为了两仪的互为充实而延续万物生命;也就是为了减少流血和死亡,万物归宗的最高境界就是养生。
3、学习太极健身球的心得500字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大二一年选择了太极作为自己的体育课,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巧合。第一学期,老师教我们24式太极拳,第二学期则是教我们32式太极剑。一开始还没上课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太极是很容易学的,因为在公园或一些其他地方看到老人们晨练打太极,总觉得动作都挺简单的。轮到自己了,才发现原来要做到动作规范是那么的难。而且老师是练太极练了很多年的资深教师,动作很规范,打起太极看起来也很好看。这就让我们这些刚接触太极的孩子们更自愧不如了。接下来我将分别讲述学习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
1、学一式,练一式。
我们一周有两节体育课,每节课老师会教一至两式太极拳,一开始觉得还不会太难,于是一下课就把太极放一边了,直到下节课上课时,发现自己对于之前的动作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才有点紧张,老师一直强调要学一式复习一式,可我们这群懒惰的孩子就是不听话,直到快期末考了才有了紧张感,也才加强了课后练习。在这里就有些后悔,因为本来可以把太极学的更好的,可是因为学习、活动、还有自己的懒,使得自己没能把太极学的很好。学一式练一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啊。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就是看老师上课时所教的动作和自己课后在网上搜视频,听分步讲解的内容、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认真的学习、练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我感觉视频的和上课中有一些内容动作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太极自古流传下来,经过了那么久,又是每个人对太极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才会形成各种太极的派别。太极的动作自然是不一样,不过这都没关系,如果能认真摸索,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太极拳。当然我们要踏实地去练,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进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分层次学习,化难为简,便于学习。
我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使我这个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24式太极拳大概掌握了。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可是练太极一定要专心,集中精神,于是自己通过呼吸等调节方式,终于自己能渐渐静下心来打太极了。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步记忆,当然也要前后联系。还有有些动作看起来是胡很难,那就要化难为简了,想方法把它变成自己容易记忆的,这样才能便于我们的学习。 太极剑:
有了第一学期太极拳的学习,对太极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很大概的认识了,这使我对太极剑的学习有着挺大的帮助。太极剑的演练中它要求神与意合,意与体合,体与剑合。身法与剑法融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才好。不能就满足比比划划,对定型动作一定要注意尽量做到造型美观规范。这样整套打下来才会好看,就是作为锻炼身体也要尽量这样要求自己。
32式太极剑是从杨氏太极剑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2个动作,包括抽、带、撩、刺、点、劈等主要剑法,易学易记,路线清楚,剑法准确,动作规范。一套打完要3、4分钟的时间。打太极剑和打太极拳有点相似,因为有太极拳的基础,学起来就更好更快了。
我的学习方法是上课听老师讲解,课后看李德印的演述《32式太极剑》。上面有较详细的文字和图解。再到网上看他的视频教学 ,加上课上老师的指正 ,再一起反复练习。 我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练习也是很好的,因为有时自己的感觉和对动作的理解有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在剑法和方向路线方面是最易出错的,这在有朋友一起练习的情况下,可以互相指出错误之处,有助于我们对太极剑的学习。不过,我对剑法的要求自今还没有完全清楚,这还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和用心专研才行。这太极文化也是有深度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也要预习复习下功夫钻研才行。
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大概学会了32式太极剑,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有时晨练也会打上几招来显摆显摆,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感到乐在其中。
在此我要感谢一年来陈老师对我们的耐心细致的指导,感谢老师没对我们失望,一直耐心地教我们。
4、学习太极拳的心得怎么写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学练太极拳的一些心得体会:
打太极拳可以修身,所谓修身就是保持身体健康。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那么修心就不是其他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首先要放下的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这颗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时,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放松,不仅要放松身体,还要放松心。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我明白了心松身才能松。练太极拳可以治失眠,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醒来又心烦,
看到什么都不舒服,这时候到一块清静的地方慢慢摆动心中的太极,不苛求姿势的完美,可以随心所欲,不强迫自己用多大的力气,适可而止。其实夜晚和清晨是练太极拳的最佳时刻,在修练中那种体会只有等真正练过之后就会明白。练太极拳可以去除杂念,在修练中要不逆心而练,有杂念浮出便会被松弛的神经消退,所以太极者无心是有根据的。练太极拳可以保持心灵宁静。练太极拳最好的环境就是一个人,四周没有任何东西打扰,没有其他人,再好一些就是连声音都没有,那是修练太极拳的最好环境。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
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传几千年,只有它存在的道理:一是练习;二是练气,或者说是练功;三是练心。
很感谢我入学的老师提供这样锻炼身体的机会,也很感谢老师能传授这么好的功法给我,让我受益无穷。今天的功效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我觉得我很幸运,所以我会珍惜太极拳所结的缘分,坚持不懈的学练下去。在此我想真诚地说一声: 谢谢老师!
5、谈学习太极的感想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太极拳对精神系统的锻炼价值在于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是对练习者的一种精神修复与补偿。锻炼过程中,运动以外的神经中枢区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平时由于紧张造成的消耗获得“补偿”,精神上的疲劳得以修复。
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确有缓解紧张,给大脑神经提供休息和调养的作用,对抑郁、焦虑等不健康情绪有明显疗效。太极拳套路多数动作是对称的,对称的运动、“虚实分明”的步法练习,可以活跃、平衡大脑左右半球机能,改善、延缓衰老现象。
太极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有锻炼价值。“上虚下实”、“以意导动”是简化太极拳有助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练习者将注意力和血液分散于下肢,缓解脑部血流压力。
对比研究数据表明,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好。
6、太极与养生的理念心得
亿万年来, 自然界中, 日经月行, 星环辰绕, 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 石磨而状卵, 石滚水注, 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 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展了科学技术, 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 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 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 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 点即是无限小的圆, 螺旋则是圆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 乃是乾坤大道
太极有五行,五行和则圆,养生亦可圆也。
体亦分五行,五行相生则身亦圆矣,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心生喜,肝生怒,脾生忧,肺生悲,肾生恐,依五行循环相生相克,制化变化规律与脏腑循环,亦之圆也,养而生,养五行,无养怎得生,养可养其性、养其心、养其神、进而则养其身,性不合心不净则神不清,神不清则身不平。其根源为五行不通,无循环,而无圆也,谓之养之圆乃合乾坤大道。
7、学习太极的心得
太极拳以“用意不用力”为主的旧功拳,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健身拳术。但不等于不具有攻防含义,它和其它拳术一样,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因此攻与防仍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是太极拳运动的最高阶段表现形式。所谓攻,就是指太极拳运动员和对方搏斗时,打击对方的活动;防,是指太极拳运动员和对方搏斗时,防御对方的攻击活动。所以太极拳运动,特别是太极推手;就是围绕着各种攻防动作,组成没有固定程序和范畴的搏斗动作。一旦进行实战,除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外,还有打、踢、拿、摔等攻击方法;架、格、闪、挂、扣等防守方法。在攻防过程中,还讲究攻防的战备战术。如“指上打下,声东击西”,“彼实则避之,彼虚则击之”。随机应变,攻防转化自然,运用自如。由此可见攻与防是对立又统一的。进攻、防守、再进攻、再防守,攻中有防、防中寓攻的辩证关系,对提高运动员攻防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开始学太极拳,老师一定教诲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
首先,学拳开始,动作要规范,每一势要做到位,通过摆好姿势检查脚手是否和身体正中线方向(鼻尖)一致,看能不能产生的合力为原则,通过把脚手骨骼调节顺,便于保持攻防最佳间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外形带动身体转动划圈,注意外三合的协调配合。
其次,当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外三合基本能协调配合后,意念开始以身体带动外形练拳,手臂等上肢意念上要慢于身体,身体通过节节贯穿保持气血传递,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有蠕动感,使身体的每一个局部都能够转动,手落下时自然松垂,如衣服架上挂了一件服装,袖子下摆自然,如无垠树上挂着三尺罗衣,随风荡漾。手臂上摆时,手指向上,手臂尽量和身体中垂线保持平行,身体以脊柱为轴保持左右对称,上下协调,能通过身体把圆圈转出来,一切动作都是为了转圈,并且通过身体传递,下至脚底甚至穿过地下循环再反传至头顶而完成身体大循环即大周天,有利于气血流畅,能很好的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对防身技击更有实效性。
最后人才能在一种自然态中练拳练功,一切功夫都体现在日常练拳当中,如拳论中云:“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如书法行书到草书的过渡,要的是一种气势,也体现了拳道的一种艺术,从拳道之小道而得大道。在实战中,一切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不和对方有一丝的抵抗,一有对抗就转动变化,而意识始终在先,始终在松空中控制对方,才能做到发放人随心所欲。
练武术练的是对自已身体的敏感程度。有二层意思:1,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敏感,可以灵活支配自己的肢体,2,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当受到外界打击时,身体会自发的作出动作规避伤害。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
人是一个重心支撑体。
前不久看了一个叫功夫天下的论坛和徐世煕网站。其中有很多关于功夫和太极拳和论述,看后感觉受益很多。
关于太极拳:很有争论,自己也知道练的是太极操。徐老师的这就是太极拳的视频一下子让人明白了。棚捋挤按,以前看都不看的东西,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也说明徐老师是有很多体会的。
基本功很重要,招式是下架子,必须要靠基本功才能发出来。这些基本功包括:力量,速度,稳定性。最起码的练习:站桩,俯撑之类。不管练什么,基本的东西都要有。
有了点进步,别显摆。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没功夫,别人会忽略你。别给自己找麻烦。
老师的悉心点拨下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招法既体现了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它要求顺随舒适,以柔见长,自然轻灵,松沉圆满为宜,而又强调用意不用提力,动则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伸屈刚柔,于似松非松之间,当达到一定程度,须求意与气结合,即在有意无意之间。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学太极拳,应该更全面的了解它,做到以武强体、以武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8、急求一篇关于传授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000字!!!我写不出来1000字。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练拳以后,不觉疲劳。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摘自网上,还有回答内容不能超过1000个字,你自己捡点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