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三丰著作有哪些?
《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
2、为何明朝16个皇帝都苦寻张三丰,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
在许多影视剧中,张三丰都是绝对的武林高手,在武学界享有极高的地位。传说中张三丰武学已臻化境,最终修炼成仙。为何明朝16个皇帝都苦寻张三丰,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其人
张三丰是武林至尊太极拳的创始人。他一生著书丰富,他的《无根树》《打坐歌》《玄要篇》流传至今。传说张三丰的拳法受真武神君的传授,以太极拳的拳技闻名于世,他还精通道家经书,曾经云游四海。此外,他还把儒家的修养和仙家的修炼结合起来,提倡人要以慈悲为怀、忠孝诚信。张三丰在钻研武学的同时,还精心钻研内丹养生之学,创造了丹武合一的道教门派,成为了以养生武学名闻天下的一代道教宗师。
皇帝们为何寻张三丰
张三丰不仅武功盖世,他还精通能够养生的炼丹术,在古人眼中,那就是长生不老的丹药。并且这种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以至于认为张三丰是个神仙,能够永生永世的活着,但张三丰神龙见首不见尾,明朝的历代皇帝都为了长生不老,到处找寻张三丰,以求长命百岁,最好能够永生不老。
张三丰活了多久
关于张三丰到底活了多久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活了400多岁,有的说他活了180岁,而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说法是张三丰活了200多岁。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字,多岁也实在很夸张,最终也无从考证。但不管怎么说,张三丰一定是个长寿的老人。
3、张三丰的个人成就
张三丰著述丰富,诸如《玄机直讲》、《玄要篇》,被后代收积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不过,张三丰的杰作当称《无根树》丹词。
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
这篇无根树共24首,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
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介绍
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之道和技击之法方面的一种实践体现。有人还具体地指出,内家拳的“十段锦”是张三丰加工改造宋元道士的修炼方法“八段锦”而来的。由于内家拳在明代采取身教口授,我们已无法确知张三丰所创拳法究竟是什么样儿了,也就只好根据清代以来的著作去了解它的基本练法和打法。练法分练步和练手。
练步以马步为主,凡18种步法;练手本为36字,历代拳家又精简为残、推、援、夺、牵、捺、逼、吸、贴、蹿、圈、插、抛、托、擦、撒、吞、吐18字,每字有四句口诀解释其寓意,如“夺”字诀云“夺字猛如虎,迎风招架中。回身势莫夺,分推气更雄”。张家拳的打法本有一首长长的歌诀,然非习武者难于领会其意,正如内家拳师所自诩的那样“铁鞋踏破江湖上,不及张家妙术工”。
我们不妨看看它的打法原则。打法着眼于劲、打二字。劲有蓄劲、乘劲之别,打有等打、赶打之分。未打之先,蓄劲为主;已打之后,乘劲为佳。开手之始,等打为优;发手之后,赶打为上。内家拳的精妙之处集中体现在“六路拳”和“十段锦”中。行家们说,六路拳和十段锦多相同处,主在练骨,但作用有所不同,六路使骨骼紧缩,十段则使之开放。六路因攻防中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位,且每个方位都有一趟拳路而得名,武术著作称这种拳法极为神妙,“一缩形周身无缝隙,一撒臂通身皆有手”,“拉大架犹如铺天盖地,使小式则为仙人变形”。足见其招法之怪异,攻守之神威。
张三丰所创内家拳技“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实践证明,习练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强体质,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炼意志的功效,同时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御外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因而,张三丰创造内家拳有益于人类,是遗泽后世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他将永远受到后人的仰慕。
创造契机
以下为四种流行说法:
真武神授
《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载,张三丰北赴汴京途中的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从此,张三丰以拳技闻名于世。
鸟蛇斗的启示
在武当山至今流传着张三丰观“鸟蛇斗”的故事,说张三丰在“邋遢崖”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蜿蜒轻身,摇着闪避,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已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长蛇也自由自在地钻进了草丛。张三丰由鸟蛇斗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内家拳。
道家修炼
张三丰祖师是道教内丹修炼的集大成者,在修炼过程中,人静坐久了,就需要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这就是动功和静功。而内家拳正是发源于与内家修炼息息相关的导引、吐纳之术。
云游
张三丰云游数十年,足迹遍布江湖,据《道教派别宗谱》,他在嵩山崇福宫住过,学些少林拳脚功夫是可能的。当他精熟少林拳法后发现这些功夫奔腾跳跃,容易为人所乘,就对它加以改造,使其变为以静制动的新拳法,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张三丰创造内家拳或多或少地与梦中的灵感、动物的启示和少林拳的先导相关,同道家理论和道教修炼更是紧密相连。内家拳的定名、路数、打法和特征处处都打上了道教的烙印。
张三丰精贯道家经书,史称他“论三教书,则吐辞滚滚,皆本道德忠孝”。他创立的内家拳技,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数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演绎引申而来的。内家拳博大精深,派别林立,但都奉张三丰为祖师,拳技也有着共同性的特征,即注重内功,阴阳变化,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的应敌对抗中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宝”修炼相吻合。实际上,学术界和武术界都已看到内家拳是邋遢道人把道教修仙方法,诸如导引、吐纳、气功等融合提炼而成的。 张三丰是元明之际的一个著名道士,对推动发展道家理论起了重要作用,对阴阳太极文化也有较深研究,太极拳,承内丹修炼之法,观自然之行,为修行之法,后与传统武术文化相交融,开创了传统武术的新局面和方向,同时也奠基了武当这一道教洞天为“内家”武术的祖庭之道。
4、电影《太极张三丰》里的气功心法全内容?知道的人告诉下。谢谢了。
告诉你没有实际用处,道家著名的无根树就是张三丰秘籍丹诀,许多大师都看懂一半。
但电影具体内容是文艺作品,全是导演编的。
历史上确有其人,道家一代宗师张三丰心法真正传承的人极少。真法全隐含在他的书中,读懂的也不多。道家内部公认的他的心法最集中隐含在修炼秘籍《无根树》之中,字人人认识,最真实意思只有他门内后代弟子极少数读懂。很多人只能读表面意思。
摘录
张三丰著述丰富,诸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被后代收积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称他的《大道论》穷尽性命归真之道,发微圣贤仙佛之理。
张三丰的杰作当称《无根树》丹词。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这篇无根树共24首,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挚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
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托心知,谨护持,惟恐炉中火候飞。
这一首则主张采取口诀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进而真气自生,渐入佳境,就好像戴仙花、饮仙酒,其乐无穷。但是,得药入炉又需要便宜温养,神明默运,谨守护持,一意不散,否则就会火候差失,炉毁丹飞。 张三丰张三丰在内丹修持的各个环节,诸如戒欲、采药、炼药等各有一首词加以阐述。
5、张三丰为何如此的神秘?
张三丰为何如此神秘?因为他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丰功伟绩,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个活了很多年的长寿老人。
在第一次听闻张三丰这个传奇人物,是小时候看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了解到的。 从中知道他建立了武当派后又自创了太极拳,当然这只是电视中里的他。据我了解,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的传说跨越了宋元明清。
我了解到《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曾经记载过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4月9日,在公元1464年过世,享年218岁。我觉得他是中国历史上我目前了解到活得最长的老人。
公元125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嵩山少林寺代表福裕和全真教代表张志敬各自率队参加演讲赛,结果道教惨败。从此以后,道教日渐衰落,直到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使中国道教再次兴起,同时创立了该教的武功。
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个炼丹高手,他写过许多炼丹诗可见他炼丹技术高超。因此许多明朝皇帝都找寻过他的下落,想要向他求取丹药,这点从各位皇帝册封他称号可以看出。他写过《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这些道书。这些记载都代表着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张三丰在世期间,把道教发扬光大了起来,他的杰作曲词《无根树》共24首曲词。这24首曲词把道教玄涩难懂的理念通过歌词的方式传播开来,并蕴含了张三丰的“理念和修真方式”。明清出现了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等新派等道教派奉他为祖师的情况,可见他让道教派发展并团结了起来。
从上面可以看出,张三丰既是武当派创始人和武当武功的创立者,同时把衰落的道教发扬光大,被各教派奉为祖师。张三丰作为一个长寿老人,传授了长寿和修道方面的秘诀,以及太极拳的创立者。可以说一生都是一个神秘的传奇。(最后说一下没有人知道他最后埋葬在哪里了。)
6、太极张三丰,资料
张三丰,元明道士。生卒年不祥。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宝,又字君宝,号三丰,丰又作峰。较为可考的说法,张三丰约活动于元延佑(公元1314 ——1320)到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间。如果是1314~1317——1417之间的话,应该年逾百岁了!为辽东懿州 (今辽宁 )人,后人以他为隐仙派。或说张三丰是宋或元甚至金时人,其籍贯,亦有“平阳”、“猗氏”、“宝鸡”说。
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宪宗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天启三年(公元1623)熹宗称三丰降坛显灵,封其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张三丰,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
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行游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结庐修行。
根据“明史”和历经纂修的“太和山志”,都只字未提及张三丰会拳术;即使是公元1723年住在四川的圆通道人汪锡龄编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到公元1844年被长乙山人李涵虚重编出版的“三丰全书”面,他们虽然都鬼话连篇地宣称见过十四世纪的张三丰,但也未曾捏造张三丰会拳术或创造太极拳.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谎言,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太极拳在北京享有盛誉之时这个事实,至此证实.因此说太极拳的创始人为张三丰,是不真实的。
但明初张三丰何以当时名闻国内?我们如果研究一下“明史”中的“胡传”,“郑和传”,“姚广孝传”和“方伎传”中的张三丰事迹,把有关史料加以三证,就能清楚看出张三丰,这个被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神化人物,原来是明太祖死后,明代皇朝宫廷争夺皇位的副产品。
其历史真相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早亡,就由皇孙朱允继皇位改元建文,但皇太子之弟朱棣,于建文四年以“靖难”名义,从燕京(北京)杀奔明朝首都南京,夺了皇位,改元永乐.由于传说建文帝未死于战火,永乐帝不放心,遂派亲信胡,配上认识建文帝面貌的内侍朱祥,以寻访道士张三丰(邋遢)为名,从陆路遍访各州,郡,乡,邑,去查访建文帝下落,有四年之久.永乐二年,又有谣传建文帝逃亡海外,永乐帝又派郑和(世称三保太监)等领兵浮海,远巡西洋,也未查到建文帝下落.永乐十七年,又派胡出巡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去查访建文帝下落,又查了四年。
永乐帝前后经过二十一年在国内外对建文帝下落的秘密查访,才放下心事。
但是皇帝派胡尚书(胡)寻访张邋遢道人的新闻已传遍民间。
永乐帝为了掩盖劳师动众的真相,欺骗人民,他遂下令工部侍郎郭琏等带领丁夫三十万人,大兴土木,在武当山营建武当宫观,耗资白银几百万两。
从此以后,武当山的张三丰就成为人民传说中的时髦人物。
到五百年后的清末民初又被封建文人附会作太极拳的创始人。
7、求张三丰介绍
张三丰(生卒不详),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称,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一作“君宝”),号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
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自称张天师后裔。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有这样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一说辽东懿州人)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8、张三丰先生全集的内容考证
书前“总目”分八卷,而书内却未分标卷次;且总目与书中篇目、版心标目,又多 歧异,如总目为“仙派”,书中篇目为“道派”,版心标目则为“派考记”。如此之例 甚多。全书内容可归并为四点。
一,张三丰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神话传说及道派承传: 《列传》篇(又称《传考记》),辑张三丰传记六种。《道派》篇(又称《派考记》), 分老子之道为文始派与少阳派,张三丰为文始派(又称隐仙派)的五传祖师。其《前历 祖传》列太上老君、尹文始(名喜)等五人传记,《后列仙传》载张三丰所传弟子沈万 三及其后代传人共十一人之传记。《显迹》篇记录张三丰从至元十九年(1359)至康熙 (1662~1722)年间之神异事迹三十六则,有“度沈万三”、“寓金台观”、“隐太和 山”、“七戏方士”、“诗挫番僧”等。《古文》篇收录陈雷谷等人传记,及“芦汀夜 话”、“八遁序”等。《隐鉴篇》则据山人野客所言,收录元至清代百零四名处士、逸 士、达士、居士的事迹,即所谓《隐士传》。
二,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宣机直讲》《道言浅近说》《正教 篇》《玄要篇》等。《大道论》上篇有曰:“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 又认为: “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 不成仙。”“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 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 已矣!”而《正教篇》又说:“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 人,其趋一也。” 《大道论》下篇和《玄要篇》多谈内丹修炼理论与功法,认为性命双修,方合神仙 之道。
三,张三丰派的道教经所著典:有《斗姆元尊九皇真经》《三教灵妙真经》《三教 灵应真经》《三教灵通真经》《洞玄度人真经》《菩提真经》等,从中可以概见武当隐 仙派的教义、奉神、斋醮科仪等内容。
四,张三丰及其传人们的诗文著作:有《云水前集》《云水后集》等。据称,《云 水前集》是“明永乐时胡广等收入《大典》(按指《永乐大典》——引者)之内,世间 少得其本。”
明嘉靖中诏求方书,“仍从《大典》中翻出”,才得以流传民间。因此是明清时期 较有影响的道教文学作品。从这些诗、词、散文及民间唱词、歌谣中,可以窥见隐仙派 道士的修炼思想、训世情怀、个人情趣。
由上可见,此书虽非张三丰所撰,其称名张三丰之作亦有待于考核,但它所收集的 大量篇卷,却是研究明清武当隐仙派的重要资料,其历史价值甚明。
9、张三丰的简介
张三丰[1],元﹑明著名道士,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1247年到1458年)。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经考证得字子冲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于蒙古帝国统治的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位于阜新市与彰武县交界处有其故居。)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 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张三丰”。他的生辰籍贯都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当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 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 也是非常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至正初,张三丰返故里扫墓,年已过百岁。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时已一百二十余岁。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周真德、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张三丰遂沈万三天元服食大药,夫妻得服遂白日飞升。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的记载,说在1418年春,永乐帝特意驱车去拜望张三丰,三丰不在,有兴而来,扫兴而归。永乐帝勃然大怒,于是命令一个叫胡广的人去招寻张三丰,如招寻不到,则要处死胡广。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访武当,于武当祈祷,望三丰先生能念其诚苦应诏回京,终见三丰。此时三丰年已一百六十七岁。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邀请参加群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过武当遂感胡广之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对其言:“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便策马回京。跨年还得京师,乃知三丰先生早于前在金殿与永乐会得一面。此即为“金殿飞升”之说。此时三丰年已一百六十九岁。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说张三丰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这些都不足为信。但有一点还是真实的,张三丰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告之以具体的长生之道。因为皇帝都非常希望长寿,这也近乎常理。
清雍正初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时三丰应有四百七十余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有这样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一说辽东懿州人)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10、本名 张三丰 别称 张君宝 字号 字君宝、全一 三丰 所处时代 南宋末期,元朝,明初 民族族群
道士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必然有很多传说啦。
清代地方志里面说他是1333年出生,也就是元朝元统元年,这样的话他应该是活了八十多岁。活到一百五十多岁很可能是传说。至于说封号的话……好像关羽也不少,这是一种表达君主意志的形式。毕竟很多君主都希望能长生,也经常炼丹什么的。
武当派应该是他创的,但是太极拳的官方说法是陈家沟陈氏创的。不过张三丰的内家拳应该是众多武学的教材。
这个人确实很强,但是达不到传说那个地步。毕竟我们知道的很多还是来自于金庸先生的小说。就和王重阳一样,都是被艺术加工过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