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中医讲的阴阳和人体中的扶正驱邪如何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曾有世界一分为二的说法,中医同样认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最初的含义是很朴素的,指日光的向背,向阳的一方为阳,被阳的一方为阴.但观察向阳的地方热和亮,背阳的地方冷和暗, 故又引伸为热和亮属阳,暗和凉属阴等.最后到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动和静等.
<<黄帝内经>>上曾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以水火作为阴阳的征象,反应了阴阳的基本特性. 水向下,相对静,火向上,相对向上等,就是如此下去向下推演的. 阴阳在人体中,例如说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它们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一统一体中无时无刻不在你升我降,我升你降的,保持着平衡,这个在中医上叫做<阴平阳密>.因火如旺则伤水,水如旺则伤火,故人体在它们的平衡中得以健康.
如当一方高于正常标准是叫实证.当一方低于正常时叫虚证.实证会出现机能亢进的表现,虚则出现机能衰退的表现. 治疗上一般是虚则补之,用补益药,实则泻之,用清热,发汗,或是泻下的药.
你说的扶正去邪就是先有虚而后有实的病证.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只要正气旺盛,就不容易被邪所侵.对了,忘了说了,正气在中医里是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 邪是各种致病因素.所以,由于人体的正气(抗病能力低了)就容易被外邪所侵而致病.这时人体是虚的,致病因素是实.如单纯补正气,则易助邪,如单纯去邪,又易伤正.故采取补与去邪同时进行的方法. 如明显气虚又有感冒的现象,可用扶正解表的方法.就是发汗与补气的药物同时用,这就是扶正祛邪法.
这个一句二句的还真说不清,本想简短说,怕你不明,就这也不知你明白多少啊,呵呵.
2、“扶正辟邪”是什么意思?
就是帮助正义,反对邪恶
3、扶正去邪的中药有那些??
扶正祛邪是一种治疗方法,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不伤及正气,如扶正的药物人参,党参,当归等,驱邪药一般性质刚烈骏猛,如大黄,大戟,甘遂等。
4、什么是扶正、祛邪?
扶持正气,去除邪气
扶正——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5、中医“扶正易助邪”的理论出处是什么?
在黄的内径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这基本中医经典古籍中 没检索到,不好意思,可能在明清的著作会有。
打个比方,一个人,假如你教他搏击,但搏击搏击既能用的好的地方也能用的坏的地方,正邪在人体终究是一个不断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阴阳的平衡。就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争取营养一样。
6、扶正祛邪的病症阐述
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
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虚则补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发表、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
7、扶正祛邪的临床应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8、中医理论中的"扶正祛邪"是什么意思?
扶正祛邪
人生病了中医认为是邪气侵入了
,所以开方子是为了恢复元气的意思
中药抗癌
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都会告诫中药只是预防作用的
抗癌
是没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