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人相应,顺乎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养生的指导思想,试问你对该思想如何理解?O(∩_∩)O~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说明人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的,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仅给人类提供营养、水分、空气、阳光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映。如《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说明人体生长衰老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五脏功能盛衰变化的生理过程,人体五脏功能之间不仅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还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着协调统一。 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且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如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更迭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说明春夏天气温热,阳气发泄,气血活动趋向于表,运行较为通畅;秋冬气候寒凉,阳气收藏,气血活动趋向于里,运行较为滞涩。因此,在春和景明、风和日丽的时节,人的精神愉快,生命力较旺盛;而在寒冬腊月,阴晦的天气,则人往往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或者周身有不适之感。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人们要顺应阳气发泄的趋势,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气候转凉,风气劲疾,阴气收敛,人们又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以避肃杀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而养阴养阳的道理,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2、学习了黄帝内经对生活和认识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周围的很多人常感到疲劳、乏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晕心悸、睡眠紊乱、食欲不振、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等情况,以及情绪低落、心烦、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这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亚健康。那在医疗水平和物质条件都十分优越的现代社会,为什么有出现这些症状呢?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经》就给了我们较为贴切的解释“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学习《内经》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书中所隐含的古老的中医养生之道时时触动着我。《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寥寥数语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涵义,在这里我试着简单的解释一下。“法于阴阳”:法,简单的理解是效法的意思,就是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让人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逐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能动的改造环境,使之更好的适合人类的生存。这一理论作为养生防病的思想,更主要是要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遵从这一规律,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内经》中明确的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阐明了“气候与养生长寿”的关系和“气候对养生长寿”的影响。《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具体论述了顺应四时阴阳、调摄精神的养生方法,是法于阴阳思想的具体体现,四时阴阳的盛衰消长,表现为自然景象、气候各异,使万物生长收藏。在自然界中人必须适应四时之气,方能使自身的阴阳之气得以平衡。“合于术数”:合,可以理解为调和,术乃修生养性之法,数是多种的意思,“合于术数”是指要掌握养生之术。中医养生之术种类很多,有导引按摩、叩齿漱津、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运动而达到健体强身、延年益寿。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曾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极强所不能堪而。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饮食有节”《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以为我们总结出一些合理的膳食。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食谱有主食、副食,而且阐明了各自的作用。五谷:稻米、小麦、薯、小米、高粱之类为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了必须的热量和能量;五果、五菜为副食,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在新陈代谢中是必不可少的;五畜:猪、牛、羊、鸡、鸭之类为人体提供了必须的蛋白质、脂肪和各种氨基酸。因此“谨和五味”是饮食有节的重要方面。另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饮食过量而伤害人体胃肠功能影响消化。《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人赖饮食五味以充养精神元气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五味不调便可伤及五脏,故“谨和五味”便可气血流通,筋骨强劲,五脏安和,而健康长寿。“起居有常”起居指作息的意思,有常是有一定的规律,“起居有常”是要求我们生活要有规律。《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根据季节的变化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度: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们只有起居有常便有助于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反之则会半老而衰。“不忘作劳” 作劳即为劳作,包括劳力、劳心和房劳等方面。含义有三:其一是要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其二是要告诫人们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动,注重道德养生;其三是要节制“房事”,不要妄泄肾精。而那些“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者”是造成早衰的重要原因。如注意上述诸多方面,便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人。如不注意道德修养、违背常规地劳动、不节房事、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肾精,必然会造成人体虚弱,加速衰老。《内经》之中所隐含的不仅仅是养生的方法,更深的理解是人处事的大道,精神的升华。
3、黄帝内经指出的排通调补固养生方法适合老人吗
老年人更是要排除身体的毒和素,让身体变得更加干净通透,适量补充益生菌,多食用果蔬,才能保持基本的健康身体,再根据身体状态进行调,也就是按照排通调补固的顺序
4、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是在远古时期吗?
战国~~~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应该指出,《黄帝内经》的价值不仅是在历史上对祖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许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它的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在它汇编成书以后,又经过两汉时代或更晚一些时期的学者作了修订和补充。《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的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瓣证法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非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以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火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从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瓣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黄帝内经》的科学性、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两气是产生一切的根源。针对了当时的神鬼致病的迷信思想,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是说,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老、死亡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产生灾害,顺从了它,疾病就不会产生,这是养生保健的原则。《黄帝内经》对疾病的治疗也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的只要仔细观察阴阳的所在而加以调整,达到平衡为目的。也就是说,阴阳两气在人体内能够维持正常的相对平衡,就是健康,如果失调,就会害病。《黄帝内经》还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自然界外在环境有关以外,更指出与人体本身内在的情志活动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由此看出,《黄帝内经》始终认为在讨论疾病原因以及保健方法上,都必须充分考虑整个客观内处环境。
《黄帝内经》也体现了预防医学思想,在《灵枢,本神篇》写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是有知识的人,他们采取的保健方法,一定是顺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时令,适应寒暑不同的气候,调和自己的情志,不能过喜过怒,并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调节阴阳的变化盛衰,使它相对平衡。象这样就病邪无从侵袭,于是可以延长生命而不易衰老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黄帝内经》在讨论了人体生理、病理、解剖形态等以外,更注意机体功能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以为人体除了脏腑,还有精、气、津、液、血、脉、皮肤、肌肉、骨骼、五官等,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而且组成整体,它们在发挥各自作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更重要的是以经络贯串了统一的整体。
对《黄帝内经》应有的评价自然现象、理现象、病理现象都是错综复杂的,远在二千多年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学实践的限制,人们还不可能深刻地认识这些规律。《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还意味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医学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经历了长时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有可能写出符合当时科学要求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正是用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现象、疾病原因、情志活动等问题,并针对神教迷信思想作斗争,它为后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开避了道路。参考资料:http://www.bbtpress.com/homepagebook/712/c06.htm
5、我强制性脊柱炎,9年9月确诊10年7月复诊,加剧。想知道谁以前得过经治疗后康复的。
你好!
不知大患者的病情现在属于什么阶段?中期早期还是晚期?
这种疾病不是说服用药物就能控制病情,所以治疗起来有反复是很多患者遇到的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停止服用药物。
患者的服用的药物是没有错误的,如果病情处于活动期,可以使用几针益赛普控制一下,然后专用药物,因为西药副作用大,如果当地有较好的中医院可以去看看,服用些中药也是可以的。,
一般情况下,患者还要注意坚持进行锻炼,保持心情,多注意营养补充。
6、现在哪些做法不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1人体之阴阳,随着自然变化渐生渐藏。
要深入理解中医养生,应该首先了解中医里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篇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段话是对阴阳这个概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为了解释清楚,我们用大家最熟悉的自然现象来加以说明。如晴天的时候阳光明媚,大大的太阳在天上,则相较于阴天来说就是“阳”。阳的属性是向外扩张的,天热时人们的汗孔都是张开的,使汗液外泄,带走体内的热气。可是阴天下雨和下雪的时候,大家都冷得缩起来了。所以,向外张是阳,向内收是阴。
“阴阳”的最初含义 , 是针对太阳的向背而言。渐渐地,有智慧的古人就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不难理解,春夏秋冬既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阴阳消长的状态。“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在的时段,“夏”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处的时段,“秋”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处的时段,“冬”是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处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因春夏秋冬的变化而生长收藏。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从夏至到立秋,均为四十五日。“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到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到冬季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会随着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而相应的渐生渐藏。养生,顺应自然,才是王道。
2了解自己的体质,获取自我“专属”的养生法。
由于气候、地理位置、先天禀赋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人和人的体质也不尽相同。正如17世纪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的生命现象是复杂而多元化的,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不单单是一个生物体(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人会因为周围的人事关系的变化促使自我情绪的改变,这些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精神和情绪,甚至身体健康状况。
其次,从自然角度来看,人又是一个自然人。比如:新疆人和杭州人就大不一样,新疆的风沙、日照、风土人情与生活在吴侬软语、烟雨蒙蒙的杭州截然不同,这就必然造就出不同的人生;而在内蒙古大草原,奔马驰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造就了游牧民族彪悍的个性,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比如,炎热的夏天同在开着空调的室内,有的人感觉温度正好,而有的人却要披上衣物,其原因或许是后者属阳虚体质;正好相反,有的人怕热,空调温度要调的低一些才舒服,平时性子急,喜欢吃凉的东西,这可能因为其阳气比较足。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体质不同,反应各异。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体质,并由此得到自我“专属”的养生保健方法。《灵枢·本神篇》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 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是万物之灵长。如果我们能够多留意一下天气的变化,慢慢感应和捕捉到自己身体微小变化的讯号,采用相应的方法调养治疗,方能体悟到中医养生理念之精华。
唐代学者王冰说,养生者必敬顺天时。养生如果能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也就自然能有利于身体康养,逐渐提高自愈能力。
7、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健养生
给2000分咨询费,我就告诉你,嗬嗬嗬嗬。。。
黄帝问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版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权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8、“养生”一词出自哪里?
“养生”一词出自《黄帝内知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也是养生的基础。《黄帝内经道》分两篇,其中在《灵枢、本神》这一篇里面讲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专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