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古时中医养生

古时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21-05-22 09:57:11

1、那些比较劳累的古代人,是依靠什么养生的?

古往今来,养生是人类生存所需的一种基本行为,而人们对自身养生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其中睡眠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中国许多朝代都会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所以除了更夫外不允许人出门,多数古人在子时以前就会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只有部分读书人与特产阶级人士才熬夜学习办公,但除了睡眠养生外,古人还会通过中药、体育、音乐等方式进行养生,且在养生思想文化与系统的养生学方面都有着跨越式的发展。

“花里胡哨”的古代养生手法

1、睡得好则身体好

睡眠对人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古人也意识到睡眠对养生的重要性,熬夜多了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古人有云:“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医者们认为睡眠对养生起着最关键的影响。且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古人也是有着一套自己的睡眠养生之法,至今也是广为流传,比如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痞,夜晚应该在子时就进入最佳睡眠状态,还需要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

寝不横尸意思是就寝的时候尽量不要仰面睡觉,因为在古人看来仰着睡眠就如横尸一样,是十分不吉利的,当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仰面睡觉期间肢体的放松度是比较差的,且如果习惯把手放在胸口、腹部部位则容易产生不适以及噩梦等情况,所以如此看来古人的说法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寝不横尸

其次如果躺卧时候不可把头部盖住,一来气血的运行可能就不通畅,二来会引发头部出汗使得病毒邪乘虚而入的情况,此为卧不覆首。最后一点是眠不北向,指的是睡眠时头部不可以朝向北方,因为在秋冬季节,风寒之邪易从北而来,若在睡眠时候直入脑部,则容易形成风寒头痛等症状。

好的睡眠质量对人的养生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古代,有的读书人习惯学习到深夜,挑灯夜读,十分勤奋。那他们的“养生局”又是如何的呢?当然除了睡眠以外,古人也会选择通过中药、体育、礼乐等方式进行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2、中药养生

我国的中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先秦战国时期,后在秦汉时期形成,并在晋唐时期得到了丰富。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一个总称。中药养生则意为按照中医理论,通过使用中药来实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一种养生方法。且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就提到了商朝伊尹食养食调的养生理论,“时疾时徐,去躁除擅,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虽然当时的中药理论体系才刚起源,还未得到形成,但古人已知道把中药五味理论应用到食物养生的实践之中。

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事和天灾的频繁,人民对健康长寿也是十分的渴望,盛行道家“服丹”之风,通过服用仙丹能够延年益寿等等。这一时期中药养生也是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促进了金石类中药以及化学炼药发展。

中药养生文化

以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药养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其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受到各个朝代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才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特色的中药养生文化。

3、体育养生

传统的体育养生是指通过对自身身体的锻炼从而达到延长生命长度、提高人体生命功能的目的,例如古人早期的“消肿舞”和“禹步”等就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最初孕育的外在表现,除此之外,许多导引术势及华佗的五禽戏等导引方法带来的疗效也是极佳,逐渐取代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长生不老之术与外丹术等等养生方式。

五禽戏等强身健体方式的出现也是使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得到发展,其中不仅记载了以模仿动作为主的仿生运动、用于调息为主的呼吸运动、用于调身为主的肢体运动,还对许多动作的医学功用有着明确的标记,指出此动作的对症病痛,效果极好。

除此之外,在先秦时期,统治阶级也曾设立医疗机构,解决当时社会的诸多需求,为当时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府支持,在此期间,养生的实践技术方法也是慢慢增多,其中,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行气玉佩铭》就是十分有代表性的例子,真实反映了当时养生技术的发展水平。

4、以乐保健养生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运用音乐来提高身心健康的民族之一,虽然古人早期主要是把音乐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后期通过对音乐的娱乐、审美和教育等功能中,开始意识到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着养生保健与修德养性的功能,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用于消除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带来的身体不适,并用音乐来愉悦自己的身心。例如在《晋书·乐都》中就提到有:“农瑟羲琴,唾钟和磐,达灵成性,象物昭功,由此言之,其来自远。”意为神农氏制作了瑟,伏羲氏制作了琴,人们当时已经开始用瑟、琴、钟、磐等乐器来表达人的情绪,舒缓心理。

古人通过借助传统音乐不同的音调、节奏节拍等要素,来观察呼吸、血压、心跳等变化,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且不同的身体部位也有对应的音乐治疗,通过聆听不同脏器的音乐,可以促进所对应器官的健康,预防生理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传统音乐养生同时强调在使用音乐时遵循人与自然、人与事物的自然规律,可以通过按照音乐与之对应的规律来从事音乐活动,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古人的养生文化思想发展

1、儒家修身涵德的养生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阶段,当时经济与文化都是空前的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一种学术局面。其中儒家对养生文化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儒家以孔子为代表,认为“仁者寿”,人们只有提倡修身养性,才能有机会成为仁者,以获长寿,即“大德必得其寿”。

孔子早在《论语·雍也》里的“知者乐,仁者寿”中提出“寿”的观点,孔子认为“寿”是仁者的人格气质达到很高的境界之后,就会显现出来的一种生命迹象,是带有一种伦理道德修养臻美的意蕴在其中的。而孟子对“寿”的概念与孔子类似,《孟子·尽心章句上》中提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这也说明了孟子在养生观里是持有修身涵德的思想,儒家学者对养生理念的理解,为后世的诸多养生理论的发展也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儒家学堂

2、古代多样化养生学思想

在秦汉时期,系统的养生学说才开始逐步形成,当然古代养生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集合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学术思想为基础,经过长久的演变成为中医养生学的一种理论体系。古代先哲们也是纷纷各抒己见,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各具风格特点的道、儒、墨、医、杂五种养生思想。

同孔子、孟子相比,道家对养生思想则是主张顺其自然,提出“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的养生观点。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统一。庄子在生活方面追求的是至臻至美的生命感受,至于对养生进行严密系统的论说是不符合庄子言不尽意的思想的。且“养生”一词虽首见《庄子》,但庄子只是在表述一种富有哲理的人生境界。虽然像管子、子华对养生也多有论述,但是在如何养生方面也只是简略提到,仅停留在“养体”的层面,并不充分。

而西汉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则是以循天为大前提,结合儒、道、阴阳多家在养生方面的学说,提倡以“义”养心,养生上注重循天尊道,顺应阴阳。除此之外,也要重视衣食住行这类条件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因此他的养生思想更加强调人的生命与社会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养生是人类生存所需的一种基本行为,古人除了通过重视睡眠、重要、体育等方式来进行养生外,古人也十分注意精神对养生的作用,通过音乐来达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强调只有充沛的精、气、神才是长寿的象征。而在养生思想方面,儒家认为只有仁者才能拥有长寿,道家则是主张顺其自然,提出“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的养生观点。诸多高度哲学化的养生思想不仅成为当时人类养生所遵循的法则,也是指导着后来产生的各种养生流派的发展,至今也是影响颇深。

2、中医养生古法经络是什么?

经络疗法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copy疗效。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知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梳理经络、调和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道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3、中医古代养生方法“叩天钟”是什么?有什么保健功效?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由此可见,牙齿与人的生长和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叩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叩天钟”,是我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谚中就有“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的说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们在叩齿的过程中,口腔中的唾液会随之增多,而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也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其不仅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还有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叩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达到养胃的效果。叩齿催生的唾液,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从而达到健脾胃的目的。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自然会惠及骨骼,持之以恒,必然能达到健骨的作用。

4、古人的养生方法~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顺时养生

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亦不例外。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修身养生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益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比较适宜;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它控制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皇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最简便的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的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足三里穴则对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效。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濡养,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过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减损寿命。如果妇女性欲无度,也会导致肾气衰竭。晚婚、节育等保养阴精措施,可防阴精妄耗,延缓衰老。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减毒养生

人若喜怒无常会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疫疠(传染病),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均可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寿。

5、中国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国百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汗牛充栋,这里只选取较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读者参详,包括《道德经度》、《管子》、《知庄子》、《子华子》、《黄帝内经》、《养生论》、《抱朴子》、《养生延命录》、《颜氏家训》道、《千金翼方》、《景岳全书》等,这些内典籍基本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是后容世养生学的源泉。

6、中医古代养生与现代养生的区别

古代中医养生靠的是纯中医,现代中医养生可能会借鉴西医知识。

7、古代有哪些养生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积累了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养生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经典要首推《黄帝内经》,其他一些古籍中也广泛涉及不同的养生观点与理论。1.《黄帝内经》:古老的养生文化经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以来各医家的论文汇编,其汇编成书的时间约在西汉。然自成编以后,直至唐代,仍有增损。因此,《内经》这部著作,并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医家的经验总结汇编。所谓黄帝著《内经》,亦仅是托名而已。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养生学思想如下:

第一,正确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么”。《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里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亦曰:“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认为“天人相应”,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界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独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8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7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灵枢·天年篇》以10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第四,对衰老的认识是正确的。《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诸方面若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依据《黄帝内经》的原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养生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1)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诸如先天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营养状况、个人职业等等。但能否讲究养生之道,也很重要。《内经》中已把“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提出能否抗衰老的关键是实行正确的养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敌。但《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养生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补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从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养生学、康复学的原则和方法

《黄帝内经》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康复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人们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实践。现分述如下:

①协调阴阳

疾病是健康的大敌,而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都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故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切实做到“法于阴阳”,补其不足,纠其偏胜,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②保阳气,益阴精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③顺应自然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此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提出了四时“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方法,来抗御外界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④调摄精神

注重调摄精神,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但反过来,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灵枢?本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既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也是内因为主的学术思想在摄生学说中的体现。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培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⑤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饮食不足或调理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维护脾胃化源。其内容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规律,这里主要包括睡眠、劳作、性生活等几个方面。古人观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行有常”,人要长寿,就要“法则大地,象似日月”(《素问·上古天真论》),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规律,才能“生气不竭”。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平旦、日中、日西将暮三时劳作歇息之分。现代生物学也认为,人体存在许多生命节律,控制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内经》“起居有常”的养生方法,就是要人们顺从这些生命节律,安排起居作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3)关于发育、衰老与长寿的论述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这说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传统医学称之为“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春秋皆度百岁”的记载。唐,王冰注曰:“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灵枢·天年》则重点讨论了关于天年的问题,提出“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并对人体自出生以后,从幼年、健壮、衰老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10~100岁)生理上、体态行动上和性情变化上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人生的一般寿命应当有百岁,到百岁以后才是自然趋向衰老的最终阶段。《黄帝内经》认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无节,精神失于调摄,缺少锻炼,不注意养生防病;指出养生长寿的要旨在于顺应天时,形神兼养,保全精气,这些精辟的论述,包含着十分科学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健康长寿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与古时中医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