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古人养生四境界 中国

古人养生四境界 中国

发布时间:2021-05-10 23:26:49

1、中国古人是怎样调心修德养生的?

古人认为“仁者寿”,而要达到抄“仁者”则必须调心修养道德。故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视、听、言、动不离正念,故大乘《起言论》曰:“苦心驰散,即当摄来往于正念。”

练功者的一思一念皆应合乎道德规范百,不为金钱美色所动,不为物质外诱所惑。若有一丝邪念即当警觉,应有“独处暗室而不欺心”的慎独精神,如此方能时时激发良知,使自己处于心正身安、神清气爽的境界。《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度…故名调状。”调心的作用就在于调伏妄念,正念存内,邪不可干。故欲修身,必先正心,心正方能身安,身安方能体健,体健方能延年益寿。

调心也必须首先修养道德,应不断地扫除自己头脑中的邪思杂念和各种贪知欲,净化自己的灵魂,做到“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分,乘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则调心功夫才能不断练向深化,人品斯正,方能“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让浩然正气源源而来,功夫在正念的基础上“百尺竿道头,更进一步”。

2、中国保健养生自古以来就有传承,其先后经历的层次有哪些?

养生也就是生活中的注意身体那个复意思 养生的层次有一是动养之道,以适度锻炼,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适当休息,制以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均衡饮食而饮食有节,二便zd通畅;四是居养之道,起居有常而精神愉快、情绪安定

3、中国古人的调心修德养生是讲的什么?

古人认为“仁者寿”,而要达到“仁者”则必须调心修养道德。故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视、听、言、动不离正念,故大乘《起言论》曰:“苦心驰散,即当摄来往于正念。”

练功者的一思一念皆应合乎道德规范,不为金钱美色所动,不为物质外诱所惑。若有一丝邪念即当警觉,应有“独处暗室而不欺心”的慎独精神,如此方能时时激发良知,使自己处于心正身安、神清气爽的境界。《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

4、中国古人的调心修德的养生方法是什么?

古人认为“仁者寿”,而要达到“仁者”则必须调心修养道德。故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视、听、言、动不离正念,故大乘《起言论》曰:“苦心驰散,即当摄来往于正念。”

练功者的一思一念皆应合乎道德规范,不为金钱美色所动,不为物质外诱所惑。若有一丝邪念即当警觉,应有“独处暗室而不欺心”的慎回独精神,如此方能时时激发良知,使自己处于心正身安、神清气爽的境界。《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故名调状。”调心的作用就在于调伏妄念,正念存内,邪不可干。故欲修身,必先正心,心正方能身安,身安方能体健,体健方能延年益寿。

调心也必须首先修养道德,应不断地扫除自己头脑中的邪思杂念和各种贪欲,净化自己的灵魂,做到“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分,乘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则调心功夫才能不断练向深化,人品斯正,方能“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让浩然正气源源答而来,功夫在正念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中国古人的起居养生观是什么?

我国古人认为“起居有常”,“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把起居有常看作是人的长寿原因之一。

例如,古人把早起梳头当作一件养生要事,发需常梳,因为常梳头发既可以梳去灰尘头屑,保持头发的干净和发根空气的通畅,还可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和延缓白发的过程。明朝人沈仕《摄生要录》认为,每天梳发一次,可以疏通血脉,散风湿。谢肇《五杂俎》卷十二还就养生家的话提出,梳发的次数是每天一千下,古代养生家称木梳为“木齿丹”,说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这里值得回味的是,养生家把木梳称作“木齿丹”,可见虽是木梳一把,却着实有着灵丹妙药的效用。由于梳发的神奇作用,还有人把它唤作“神仙洗头法”。清朝人俞樾《茶香室丛钞》引宋朝人之说:“周天岉言冬至子夜时,梳头一千二百,以赞阳出滞,使五脏之气终岁流通,谓之神仙洗头法。”

头和脚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上下两个极端,临睡前既梳头又洗脚,可以增进健康,夜睡安稳。宋朝时,甚至有人把这两件事称为养生的大要。宋朝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郭尚贤耽书落魄,自阳翟尉致事,尝云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之要,梳头浴脚是也。尚贤云:‘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从诗中可以看出,梳头浴脚不仅有益长生,还着实是人生临睡之时的一项享受呢!

古人常把“洗”、“漱”放在一起。“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千金要方》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也说:“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如食甘甜物,更当漱。每见年未及迈,齿即落者,乃甘甜留齿,渐至生虫作慝。”食后漱口,尤其更要注意食甜食后漱口。再则,古代养生术还认为,早起和入睡之前都要漱口,其中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远胜于早起漱口。“夜漱却胜朝漱”,就是《琐碎录》所说的。至于漱口用的水,以不温不冷较为理想,但如果能习惯用冷水漱口,则效果更好,“可以永除齿患,即当欲落时,亦免作痛。”

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纸面上来虽有伤大雅,但在生活中却是难以避免的事。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小便大约每隔1至4小时一次,入晚则因新陈代谢减慢而减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习惯。为了不违背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特殊情况,平时千万不要强忍小便和憋大便。明朝人沈仕《摄生要录》告诫:“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用力)小便足膝冷;呼气,努大便,腰疼目涩。”可见“忍”和“努”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古人认为如能在大小便时用力咬紧牙关,持之以恒,可以免除牙齿疼痛动摇的忧虑。

6、中国古人的起居养生观是什么样的?

我国古人认为“起居有常”,“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把起居有常看作是人的长寿原因之一。

例如,古人把早起梳头当作一件养生要事,发需常梳,因为常梳头发既可以梳去灰尘头屑,保持头发的干净和发根空气的通畅,还可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和延缓白发的过程。明朝人沈仕《摄生要录》认为,每天梳发一次,可以疏通血脉,散风湿。谢肇《五杂俎》卷十二还就养生家的话提出,梳发的次数是每天一千下,古代养生家称木梳为“木齿丹”,说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这里值得回味的是,养生家把木梳称作“木齿丹”,可见虽是木梳一把,却着实有着灵丹妙药的效用。由于梳发的神奇作用,还有人把它唤作“神仙洗头法”。清朝人俞樾《茶香室丛钞》引宋朝人之说:“周天岉言冬至子夜时,梳头一千二百,以赞阳出滞,使五脏之气终岁流通,谓之神仙洗头法。”

头和脚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上下两个极端,临睡前既梳头又洗脚,可以增进健康,夜睡安稳。宋朝时,甚至有人把这两件事称为养生的大要。宋朝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郭尚贤耽书落魄,自阳翟尉致事,尝云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之要,梳头浴脚是也。尚贤云:‘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从诗中可以看出,梳头浴脚不仅有益长生,还着实是人生临睡之时的一项享受呢!

古人常把“洗”、“漱”放在一起。“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千金要方》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也说:“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如食甘甜物,更当漱。每见年未及迈,齿即落者,乃甘甜留齿,渐至生虫作慝。”食后漱口,尤其更要注意食甜食后漱口。再则,古代养生术还认为,早起和入睡之前都要漱口,其中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远胜于早起漱口。“夜漱却胜朝漱”,就是《琐碎录》所说的。至于漱口用的水,以不温不冷较为理想,但如果能习惯用冷水漱口,则效果更好,“可以永除齿患,即当欲落时,亦免作痛。”

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纸面上来虽有伤大雅,但在生活中却是难以避免的事。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小便大约每隔1至4小时一次,入晚则因新陈代谢减慢而减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习惯。为了不违背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特殊情况,平时千万不要强忍小便和憋大便。明朝人沈仕《摄生要录》告诫:“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用力)小便足膝冷;呼气,努大便,腰疼目涩。”可见“忍”和“努”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古人认为如能在大小便时用力咬紧牙关,持之以恒,可以免除牙齿疼痛动摇的忧虑。

7、中国古人的运动养生观是什么样的?

古人的运动养生观以华佗最具代表性。华佗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在医术上卓有成就,而“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有壮容”他所以能长寿、健康,精神饱满,是与他本人重视运动健身分不开的。他在继承导引理论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人的生理和医学原理,阐明了运动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要防病祛病,必须增加体内的营养物质,常使身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他的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导引养生理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的创见,也是我国古代正确的体育运动的思想基础。

华佗的“动以养生,动以祛病”的观点和主张,是他导引理论中的精髓和核心。他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潜心研究和总结前人导引的经验,在广泛吸取各家导引式经验的基础上,创编了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态的五禽戏导引保健操。从内容上看,五禽戏中的五种动物形态动作各有特点,各有其效。例如,五禽戏中的虎戏模仿虎的勇猛刚威,以增长气力;鹿戏模仿鹿的奔驰反顾,以灵活腰腿;熊戏模仿熊的倒卧翻滚,以畅通血脉;猿戏模仿猿的攀援跳跃,以灵敏身躯;鸟戏模仿鸟的展翅高飞,以悦心情。从五禽戏锻炼动作来看,大部分动作是俯伏在地上进行的,运动量较大,虽然形式上是一套以健身防病为主兼有医疗作用的保健体操,但华佗说“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这说明他并不一定要求人们做完全套动作,而要求锻炼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去做适宜自己的锻炼内容。据说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坚持不懈地练习五禽戏,年到90仍耳聪目明,牙齿完整。

5.中国古人的动静结合养生观

养生之道究竟是动还是静?我国古人的养生观早已作了明确回答:“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儒家则称“性静者多寿考”。一言以蔽之:“心静体动”,即心要安静,身体则宜多动。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养生在动,各种运动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极拳等,均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坐着学习、工作,埋头伏案的时间多了,身体不常运动,肌肉组织、关节就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的现象。长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会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机能也会提早老化。所以古人云:“体宜常动,腰宜常摇,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广播操,则更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决非多多益善。古人云:“多动则损”,动要做到“形劳而不损。”

我国古人的观点得到了当今现代科学的验证。

国外系统研究5000名已故运动员后发现,其中多数人的寿命短于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书》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负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做到“形劳而不倦”。国外近来提倡“低度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健康有益。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000多人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参加低度运动的人较不运动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寿命长4至5年。

据估计,1小时轻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热量,每天有40分钟左右散步就可达到低度运动要求。

古人还认为,养生在心,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精散。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自古以来,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人,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长寿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体育来辅助治疗,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静养”来辅助治疗。古人说:“龟鹤延年”是指龟多静伏,为活动最少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长。因此,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宜学习技艺,如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此乃养心之妙法。

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养”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静养”时,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和呼吸减慢,肌肉紧张与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养”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方法。我国的气功锻炼就是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进而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动静结合养生之法。

8、中国古人的动静结合养生观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古人的养生观作了明确回答:“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儒家则称“性静者多寿考”。一言以蔽之:“心静体动”,即心要安静,身体则宜多动。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养生在动,各种运动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极拳等,均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坐着学习、工作,埋头伏案的时间多了,身体不常运动,肌肉组织、关节就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的现象。长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会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机能也会提早老化。所以古人云:“体宜常动,腰宜常摇,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广播操,则更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决非多多益善。古人云:“多动则损”,动要做到“形劳而不损。”

我国古人的观点得到了当今现代科学的验证。

国外系统研究5000名已故运动员后发现,其中多数人的寿命短于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书》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负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做到“形劳而不倦”。国外近来提倡“低度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健康有益。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000多人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参加低度运动的人较不运动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寿命长4至5年。

据估计,1小时轻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热量,每天有40分钟左右散步就可达到低度运动要求。

古人还认为,养生在心,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精散。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自古以来,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人,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长寿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体育来辅助治疗,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静养”来辅助治疗。古人说:“龟鹤延年”是指龟多静伏,为活动最少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长。因此,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宜学习技艺,如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此乃养心之妙法。

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养”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静养”时,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和呼吸减慢,肌肉紧张与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养”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方法。我国的气功锻炼就是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进而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动静结合养生之法。

9、求中国古代道教正宗的修炼方法,境界划分。

那你是要成为羽流吗?世上没有不工作就挣钱的。
道教有两大派,一是全真派,二是正一道。前者就是重阳子王重阳真人开创的,注重自身的修炼丹道,次修符箓斋醮;后者是第一代张天师祖天师张道陵(准确为天师道)开创,驱鬼降妖,主要就是这一派,茅山派也是这一派中的一员。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王重阳仙游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更因随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壮大。但是到了李志常后期,由于元朝统治者偏信佛教,全真道受到严重打击。而关于《老子化胡经》的两次释道辩论失利,更造成了全真道的一度低落。直到元成宗时,才重新正常发展。明清两代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传播。至今全真道仍是道教最重要的道派之一。中国道教协会所设在的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释道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实行出家制度(历史上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不单只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是抗金英雄,他的弟子也很亲宋抗金。但原来历史中的全真教由于地处当时金国的国境,所以在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掌门之时,都承认金国的政权;王处一更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直到宋、蒙合灭金国,全真教才向南宋朝廷效忠。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前往西域与他会面,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以“敬天爱民”、减少杀戮、清心寡欲等为回应。成吉思汗称丘处机为“神仙”。

王重阳七位弟子分别创立七个全真支派:

马钰(丹阳子),遇仙派(亦作遇山派)
谭处端(长真子),南无派
刘处玄(长生子),随山派
丘处机(长春子),龙门派
王处一(玉阳子),嵛山派
郝大通(广宁子),华山派
孙不二(清静散人),清静派

10、中国古人的饮食养生观有哪些?

饮食养生是古人养生的主要观点之一。《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观点,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论述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理论,堪称中华民族饮食和营养的纲要。古人饮食养生的主要思想观点如下:

(1)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古人认为:“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反映出古人对控制饮食重要性的认识。“节”即节制、控制、不肆食恣饮之意。如晋朝葛洪曾指出:“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

古人还认为:“五味调和,不可偏胜”。食物中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之脏;各有所禁,亦伤五脏。正如王冰所言,脏腑“虽因五味生,亦因五味损”,利用五味偏性调和饮食,平衡阴阳,以适应人体气血脏腑阴阳盛衰的变化。若五味失调,易伤五脏而患病。认为:“酸伤筋,苦伤骨,甘不益肉,辛多坏气,咸促人寿。”说明了调和五味的利害关系。

要做到饮食有节,调和五味,日常饮食宜定时定量,宜清淡。《饮膳正要》提倡:“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碗粥,晚饮莫教足。”《寿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饥不大食。”《蠢子医》曰:“纵然适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宋代张杲《医说》指出:口味宜“去肥浓,节酸咸”,即日常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肥甘厚腻、酸咸过重的菜肴。《内经》也有“心病禁咸”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盐的人群中,其高血压发病率为10%,而每天吃盐多2倍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增加2倍。可见古时饮食强调清淡与现代医学控制食盐、动物脂肪等以防心血管病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

(2)饮食有常,物我相适

饮食有常,“常”即指常规、一定的规律性、规范性而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人生存特点——以素食为主,果蔬肉食为辅,调和五味,兼收并蓄的饮食规律。若违反这一规律,则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如《内经》载:“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医认为“肥甘助湿,生痰化热”,近代认为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偏食动物性食物过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有关,而适当素食可降低发病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五谷为养”饮食规律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饮食有常”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物我相适”,即食物的性味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如人体质有偏于寒热虚实之分,饮食上则主张分别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燥者濡之”的原则进食。

(3)饮食以时,四季五补

我国古人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极为重视饮食与时令的关系,并提出了饮食养生“四季五补法”。即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调整饮食,以补阴阳气血不足:春天“升补”,夏天“清补”,秋天“平补”,冬天“滋补”,四季“通补”。

古人在养生中主张顺应四时养生,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后世养生家奉为宗旨,在饮食方面讲究在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如《饮膳正要》阐述了四季适宜食物,“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凉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燥;冬气寒,宜食枣以热其寒。”《养老寿亲书》对老人四季饮食养生作了详细叙述:“春季饮食,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酒不可多饮,水团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伤脾胃;夏季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温软,不令太饱,生冷肥腻尤宜减之;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动人宿疾;冬季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这些四季进补的养生要则,对养生延年大有裨益。

(4)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饮食卫生也是古人养生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食物宜新鲜洁净,富有活力;必要时尚要辨别有无毒性,慎从口入。

如《饮膳正要》主张“猪、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浆老而饭馊不可食”,《食疗本草》亦载“鳖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河豚鱼其肝、子与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诫;病体有别,有宜食宜忌之谓。元代贾铭《饮食需知》中,论述了共325种饮食性能及宜忌。所谓“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养体;而“忌”指不相宜食物应禁食,又称“忌口”。《本草纲目》中就列举出63种饮食禁忌。

《随息居饮食谱》载:“糯米,性太粘滞,难化也。小儿、病人尤当忌之。”诸如此类,古医书中记载颇丰,形成了中华饮食养生学说的一大特色。

与古人养生四境界 中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