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儒家、道家、佛家各自养生主张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养生不如养心。杀生短命报,吃肉多病报。不造十恶业,自然健康长寿。
如果一个人杀生吃肉,再怎么锻炼身体也无济于事,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
您好,末学对三家之学是如此理解的,简而言之就是 道以修身,儒以治世,佛以治心。佛家主张了脱生死,寂照涅盘,证得无上等觉,所修行其实不侧重在养生上而是无生。养生只是修行中的附加品,不是佛家的主要目的,佛家重在炼心,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的境界高了也能调节身体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家可以说是养生的专家,道家修行多是性命双修,当然其间功夫偏于命功性功或其他的分支派系很多,捡特点的说下,一般都由明师教导,从先命后性的功法炼起,大家都知道的筑基 起火 炼精化气 炼气还神 炼神还虚 炼虚合道或粉碎虚空的步骤来炼,其中炼气还神以前的步骤都是命功以后的是性功,命即生生之本,生命。性即与生俱来本心本性是形而上的东西强名曰道。祖国医学认为人身体上分布有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十二经络正常则人体正常无事否则轻则生病重者夭亡,一般的吐纳导引,健身运功多是只能调节十二经脉达到卫生的目的是谈不上养生的,养者有滋养,增加的意思在里面,道家命功起修炼的不是输通十二经脉,其命功的目的是打通能够调控十二经脉及生命的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在中医上也提到,但其病理就没有记载了,所以道家有言,凡夫只能用十二经脉,而仙家则能开通运用奇经八脉。具言开通八脉的高道是不会生病的还能控制生死,其他一些简单的道家功法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多是道之末梢只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没有道家内丹功法超脱,所以说道家是养生的权威,其养生方法道藏中数不胜数!儒家养生直接谈的很少都是融会于生活规律之中,时时保持君子之风,儒雅姿态则心自净,气自伏。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有点中国佛教禅宗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意味!其养生代表应该是孔子教颜回的心斋方法但亦出在庄子的笔录上面,所以儒家的养生是从行往座立饮食起居上调节的相对佛道两家不是很方便。佛教进入中国后与道儒都有融通,各家学说有其特点但又互相可以印证,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若讲其三家养生学说的联系其清静是共同特点,佛道的慈悲度世与儒家出世平天下的思想有一点点相同亦有所其别,各有各的特点又互相吸取对方优良特长,强而分别亦不能全一家之言,混沌不分又各有千秋。言多必失,还请海涵!
3、儒教的养生理论是怎样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学说的一大学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学说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养生为专务,然而其思想观念及道德行为规范里也含有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同样对中华养生学有深远的影响。
“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部《论语》,“仁”字的出现有百余处,其含义之广远非仅仅是《说文》所谓的“仁,亲也”的意思了,更深层的则是其所谓“仁者爱人”,也即“泛爱众”。
儒家的仁爱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宽、信、敏、俭、恭、谦、温、刚、毅、勇等道德行为规范,是将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论语》所谓“仁爱”,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宽,赐人以惠;对己则应“罕言利”,节俭而谦恭有礼。儒家的鼻祖孔子不仅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弟子颜回大加褒扬,自己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这种思想品行的修为,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也属于致寿之道。
所谓“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以及“仁者寿”等,反映了“修身”与“长寿”之间的内在联系。《春秋繁露》对此是这样认识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于《孔子家语》中说“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之类,则尤具有养生学的意义。
“孝悌”是儒家道德规范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诸如《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说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伦理观,然而其中毕竟也有些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强调的“孝道”,主张对待父母尊长不仅要“养”,而且还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世间皆以不孝为耻,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道德风尚。儒家影响所及,就是像张仲景、孙思邈等这样的名医方家也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为己任。寿亲养老的论著更是层出不穷,养老之学蔚然大观。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有“养老大”“养老食疗”等专论;宋元有《养老奉亲书》、《寿亲养老新书》等;明清有《寿世青编》、《寿养丛书》、《老老恒方》等等,对养生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今老年医学的研究很有帮助。
儒家十分重视“礼仪”,包括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各种礼节仪式等。儒家的“礼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证,十分繁琐,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的一些制度,同养生有较直接的关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卫生方面,《论语》谈到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语”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寝不言”以及“寝不尸,居不客”等等,这些认识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
此外,《论语》还记载了康子馈药而孔子以“丘未达,不敢尝”为由拒服的故事,显然当时对药性不明的药物未可轻用已有所认识。古谚有所谓“不服药为中医”者,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礼制。且抛开那些封建等级名分及繁文缛节的仪礼不谈,孔子所说的“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礼记·哀公问》)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国语·晋语》)等,却具有优生学的意义。
《论语·述而》载鲁昭公娶呈国女为妻,鲁、吴二国皆姬姓,昭公为饰其同姓通婚的非礼行为,将吴姬氏改姓名为吴孟子。于此可见“礼”的约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约。
类似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亲婚配的陋习。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母系为了维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时有采用中表联姻方式,以获得娘家的某些依靠。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优生意义。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为准绳。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和处事不偏不倚,“允执其中”;而礼则是衡量太过或不及的标准,此即“以礼节之”的意思。
《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便是中庸观念在养生方面的具体表现。其影响所及,养生学中几乎无不循为法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淮南子·诠言训》说“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抱朴子·释带》之“人复不可绝阴阳(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损”,乃至于明成全《养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无放饭、无流啜者,节之礼,谨防其过也……苟不知节,心餍足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其中和之气传之迟,斯成菀病之职”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4、怎么理解儒家修身养性法?
修身养性,指的是对性格的修炼。现代健康观已从以往的身体无病,扩展到精神、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诸方面。换言之,良好的性格也是考查你的健康质量的一大指标。人们总是对佛道医武等养生之法津津乐道,而对儒家养生之法却很少道及,陌生的很。其实,儒家养生法最贴近生活,而且直指人心,与佛道医武有同有异,有其独特之处。今就儒家的修身养性方法作如下诠释。
德润身仁者寿
儒家养生首重修心养德,认为具备仁德之心的人一定会长寿。即所谓“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爱人”。就是说只有内心充满爱人之心的人才会达到“仁”的境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孟子也进一步证实道:“仁,人心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看来儒家的“仁”即人之本性,是爱心,是人心。
只有真正具备了爱心和真心的人,才会具备“仁”的美德。那么,什么又是“德”呢?儒家把人比作一棵大树,德即树之根,做人之根本,而财富只是树的枝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章”》)。根深才会叶茂,树才会生长旺盛。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赞许,世人的尊崇,才会获得真正的财富,健康长寿。所以儒家认为“仁”为德本,德为人之本,这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章”》)。
有钱的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装饰豪华的房屋,住得舒舒服服,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空虚的,而往往又为钱财而忧虑。而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宽广,性格开朗,做事光明正大从不做违心的事,自然心情愉悦,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身体自然就好。“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释“诚意章”》)。
水有载物包容之德,所以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以水为鉴,经常勉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胸怀大志兼善天下。山岳岿然巍立气势雄伟,往往为具有大仁大德的人所钟爱,只有大山那样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够审时夺势立于不败之地。聪明的人经常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大脑智慧,淡泊名利的君子都喜欢过恬静悠闲的生活,无欲无求从不做有违道德的事,也不让世俗烦忧的事来束缚自己。所以聪明的人总会心情愉快舒畅,没有烦恼。
凡是胸中充满爱心的人,能为社会和大众作出贡献的人,多做善事的人,一定会长寿。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仁者爱人”之心而又能长寿呢?孟子说:一个人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性善之心,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多干一些有益的事,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确对待天命即自然发展规律,无论寿命长短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才是修身立命的方法。“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又说:一个人的祸福不是无端而来的,是由于自己的作为而来的。善者自会多福,恶者多有祸事。所以一个人的祸福无不是自己招来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慎交友善养生
儒家不但重视自身修养,而且还提醒人们在交友和生活方面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因为这些方面的负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身体健康。对于交友方面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要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知识渊博见闻广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反之,与虚伪做作的人交朋友,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
对于生活方面孔子也提出: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把能够经常得到调节生活的乐趣作为快乐。心胸开阔,不妒嫉别人的成功,把赞扬别人的长处作为快乐。把多交能辨是非、肯助人为乐的贤良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不顾社会公德,任性妄为的行为视为快乐的;把喜欢纵情游荡,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行为视为快乐的;把喜欢彻夜宴饮,姿情纵欲,花天酒地,丧失道德的行为视为快乐的。
这些都是既损害于社会又损害于己身的行为。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不但赞扬了一些有益社会,有益健康的优良作风。也痛斥了一些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的人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不良行为。警示人们那些该作,那些不该作。只有懂得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
儒家不但重修心也重修身,修心为养性,修身为立命,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发挥聪明才智,所以修身养性二者不可缺一。因此,孔子认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要时时警觉。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要惜精保命爱护身体,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精力旺盛,要警觉争强好胜,不要为一些小事就吵吵闹闹,甚至拳脚相向,于己于人都不好。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要常怀平常心,不计得失,经常保持心理平衡,心情畅快,精神愉悦,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为什么古代得道的人能够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注重养生,因而长寿,能够长久地享受人间快乐和美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能早树立节欲长生的观点,懂得爱护身体,爱惜精力,所以精力不会枯竭。
人和大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虽然万物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和人类是相互感应沟通的,是相互倚持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以,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治理天下的人都效法天地。“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吕氏春秋·情欲》)。
孔夫子不但注重精神修养和形体修养,而且对起居饮食也非常重视。他喜欢做工精细的食品,对菜肴要求刀工严格,肉丝要切得细而匀称,一是要达到形、色、味俱佳。这样能增加食欲,使人看得满意吃得香。
对于放久而腐败变质的食物绝对不吃,对变了色有异味的食物不吃,对烹饪不得法达不到食用要求的不吃,对过了时降低了菜肴质量的不吃,对不按规格要求胡乱取用的肉不吃,对主菜和调味品不配套的不吃,在宴席上要少吃肉多吃主食,能饮酒但不可喝醉,从集市上随便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虽然席上佐料还有但不贪吃以适度为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第十》)。
他还认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养生有关的地方,不但要对饮食提出高要求,而且对睡觉姿势和衣着梳妆也要符合保健要求。如睡觉时不要长时间仰面朝天躺着像死人一般,这样对内脏运化活动和呼吸都有障碍,会造成不良后果。正确的姿势应以侧卧为宜而且以右侧卧为佳。这样不会使心脏受压,呼吸也正常。再者在家中应全身心放松,给自己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健康。“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第十》)。
人与天同心诚则灵
那么怎样才能进入养生的最佳要求和状态呢?首先需要有欢欣的情感即心情愉悦,心静意宁。而这种情感产生于平和的心情,而平和的心情又产生于道,这个道就是大自然。所以我们要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它虽然是看不见听不到的而又无法形容它的形态,可是它确实存在的。
如果能和这个“道”也就是大自然融为一体来修身养性的人,一定会免除灾祸,终享天年,保全天性。“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吕氏春秋·大乐》)。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有诚意,心诚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除了端正内心和具备诚意外,还要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经文章》)。所以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去认真思考研究并亲身体验,才会明白其中之奥秘,才能达到“终其天年,保全天性”的效果。
5、儒家养生思想是怎样的?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百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度。时过千年,仍有其实用价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问息”。这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答,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版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权。
6、武术与儒家,道家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武术是中华文化文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武术具有深刻精妙的中华民族文化特点。
凝练的说传统文化对武术有影响的就是道、儒以及墨三家。侠的概念最初是分精神侠士(儒侠)和行为侠士(墨侠)的,后来天下一统,三家互通,侠就有了“为国为民”的崇高追求和“古道热肠”、“功成身退”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就含义重大了,把道、儒、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首先武术的技击性是明显墨家的,养生性是明显道家的,而精神层面是以儒为主,兼和道、墨两家。
武术具备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重视和谐,讲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注意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文化。
7、儒教的养生功
介绍一种儒家养生功——易华养生功
《易百华养生功》是一种儒家养生功法。中国的三大教派,唯儒教是入世修炼,其它两大教派(道度教、佛教)则是出世修炼。孔子在《大学》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次第,最终是平天下。所以儒家是以治世为宗旨的学派,它的养生修持功夫也是为平问天下而作的基本准备。三大教派在修持中答都有很好的健身作用,也能激发人体的一些超常能力,也就是现在人说的气功和特异功能。但是儒家只以治国平天下为专正道,其它的副产品(佛、道所说的神通、法术)则视为旁门左属道,只在修持中感悟,并不正面示人。这就是儒家功法多不为今人所知,传世不多的原因所在。
http://www.szyswh.com/newsInfo.aspx?id=202
8、儒教的养生理论与养生方式是什么样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学说的一大学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学说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养生为专务,然而其思想观念及道德行为规范里也含有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同样对中华养生学有深远的影响。
“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部《论语》,“仁”字的出现有百余处,其含义之广远非仅仅是《说文》所谓的“仁,亲也”的意思了,更深层的则是其所谓“仁者爱人”,也即“泛爱众”。
儒家的仁爱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宽、信、敏、俭、恭、谦、温、刚、毅、勇等道德行为规范,是将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论语》所谓“仁爱”,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宽,赐人以惠;对己则应“罕言利”,节俭而谦恭有礼。儒家的鼻祖孔子不仅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弟子颜回大加褒扬,自己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这种思想品行的修为,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也属于致寿之道。
所谓“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以及“仁者寿”等,反映了“修身”与“长寿”之间的内在联系。《春秋繁露》对此是这样认识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于《孔子家语》中说“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之类,则尤具有养生学的意义。
“孝悌”是儒家道德规范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诸如《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说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伦理观,然而其中毕竟也有些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强调的“孝道”,主张对待父母尊长不仅要“养”,而且还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世间皆以不孝为耻,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道德风尚。儒家影响所及,就是像张仲景、孙思邈等这样的名医方家也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为己任。寿亲养老的论著更是层出不穷,养老之学蔚然大观。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有“养老大”“养老食疗”等专论;宋元有《养老奉亲书》、《寿亲养老新书》等;明清有《寿世青编》、《寿养丛书》、《老老恒方》等等,对养生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今老年医学的研究很有帮助。
儒家十分重视“礼仪”,包括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各种礼节仪式等。儒家的“礼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证,十分繁琐,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的一些制度,同养生有较直接的关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卫生方面,《论语》谈到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语”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寝不言”以及“寝不尸,居不客”等等,这些认识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
此外,《论语》还记载了康子馈药而孔子以“丘未达,不敢尝”为由拒服的故事,显然当时对药性不明的药物未可轻用已有所认识。古谚有所谓“不服药为中医”者,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礼制。且抛开那些封建等级名分及繁文缛节的仪礼不谈,孔子所说的“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礼记?哀公问》)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国语?晋语》)等,却具有优生学的意义。
《论语·述而》载鲁昭公娶呈国女为妻,鲁、吴二国皆姬姓,昭公为饰其同姓通婚的非礼行为,将吴姬氏改姓名为吴孟子。于此可见“礼”的约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约。
类似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亲婚配的陋习。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母系为了维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时有采用中表联姻方式,以获得娘家的某些依靠。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优生意义。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为准绳。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和处事不偏不倚,“允执其中”;而礼则是衡量太过或不及的标准,此即“以礼节之”的意思。
《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便是中庸观念在养生方面的具体表现。其影响所及,养生学中几乎无不循为法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淮南子·诠言训》说“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抱朴子?释带》之“人复不可绝阴阳(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损”,乃至于明成全《养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无放饭、无流啜者,节之礼,谨防其过也……苟不知节,心餍足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其中和之气传之迟,斯成菀病之职”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9、儒家和武术有什么关系
中华武术的文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长期以来很多武术爱好者在不断挖掘推广。我认为儒家的仁、和、礼、中庸等道德文化的加入,有利于完善中华武术的文化理论体系,促进武术理论的纵深发展。 儒家思想对武术技术风格、门派行为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0、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强调精神调摄 《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儒家关于精神调摄的原则,在中医养生学思想中得到了阐发和应用。
二
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三
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至今时,仍有其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