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张国玺中药美白

中医养生张国玺中药美白

发布时间:2021-04-22 12:59:14

1、养生专家张国玺几岁

张国玺教授在车祸中身亡,太令人痛心了。 张国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工作20余年,在老年医学、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编著并已出版的有《老年医学在中国》、《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抗衰老药物学》、《中医美容笺谱精选》、《中老年保健专家指导》、《中国宫廷医学》、《珍惜自己健康的21堂养生课》、《张国玺教授谈中药养生的21堂课》、《张国玺谈中医养生》及《家常滋补一本通》等30余部学术专著及科普著作;在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老年医学及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论文50余篇;在《药物与人》、《保健医苑》、《大众医学》、《保健指南》、《家庭医药》、《养生大世界》、《中老年保健》、《健康时报》、《家庭医生报》、《大众科技报》等期刊和报纸发表养生保健方面的科普文章500余篇,并荣获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和“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的荣誉称号。
在三九养生堂网站上还有张国玺教授的好多篇文章呢,在《老人低烧更危险》、《早春第一养生方案》、《老人蜂蜜当糖最能解馋》等多处发表意见。

2、急,胡蜂的生活习性

总的来说,这是一类益虫,会捕食多种害虫,防治危害蜜蜂的周边种群就行了,过度消灭会使害虫大爆发,影响农林业的。
胡蜂
paper wasp
亦称纸巢黄蜂。
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胡蜂属(Polistes)昆虫的统称。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公厘,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ula〕)。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一个蜂窝内有100个幼虫室,用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蜾蠃类幼虫在亲代成蜂构筑的封闭巢内,以亲代贮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虫为食。其他类胡蜂的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幼虫食后常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在幼虫消化道的中肠端部,由围食膜形成一个封闭囊,不与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贮在此囊中,于体内呈游离状。化蛹以后,此囊干硬变黑,随蜕皮一起脱去。卵常呈椭圆形,白色,光滑,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丝质柄固着,直至孵出幼虫。因此,蜂巢巢口虽然向下,但巢内幼虫并不脱巢落下。
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蜾蠃科的种类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在产卵时,由雌蜂筑一泥室或选择合适的竹管,产卵其中,同时贮藏在捕来之后经螫刺麻醉的其他类昆虫的幼虫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别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虫取食所贮存的猎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后,即咬破巢口飞出。
其他种类的胡蜂一生营巢而居。蜂群中有后蜂、职蜂(或称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区别。后蜂为前一年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们把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到本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天渐冷时,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团外出分别活动,自行寻找适宜场所建巢产卵。它们所产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于职蜂增多,蜂巢逐渐扩大。职蜂负责筑巢和饲育幼虫。中国中部地区每年有 3次发生高峰。秋后,巢中的雄蜂约占总数的1/3,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时期。
中国河南、山西等省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胡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由于胡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 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胡蜂成虫、幼虫和蜂巢可入中药。或内服,或外敷,可治毒虫螫咬、毒□疔疮等症。
胡蜂能捕食蜜蜂、柞蚕等,在果园地区,常咬食果实造成减产。蜂毒毒性很大,受伤者非常疼痛,严重时可造成伤残或死亡。但是,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除在养蜂、养蚕地区和果园附近外,胡蜂实为一类消灭害虫的天敌昆虫,应受到人们的保护。
紧急处理:
1.轻度蜇伤:黄蜂毒是酸性的,所以应该即用碱水冲洗。
2.中度可立即用手挤压被蜇伤部位,挤出毒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红肿和过敏反应.或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被蜇处,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在黄蜂密集地区作业时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不要激惹黄蜂。

胡蜂防治
胡蜂是秋季山区蜜蜂的重要天敌之一, 胡蜂是抹杀蜜蜂盗食蜂蜜的膜翅目昆虫,为夏秋季山区蜂场的主要敌害。 中国常见的胡蜂有115种,为害养蜂业的主要有金环胡峰,又名大胡峰、黄边胡峰、黑盾胡蜂和基胡蜂等。常见的金环胡蜂体长约40毫米,黄边胡蜂体长22-30毫米。大部分营社会性群居生活,每群有母蜂、工蜂和雄蜂。初冬最后一代母蜂交配受精后,潜伏于隐蔽处越冬。第2年春季母蜂开始觅食,营巢、产卵。胡蜂多营巢于树枝、树洞和屋檐下。母蜂可活1年以上。雄蜂多在当年最后一代出现,雄蜂与新母蜂交配后很快死亡。 如何防治是养蜂人头痛的问题,现在介绍几种方法,希望对蜂农有所帮助.
1.毒杀法:用虫罩网住活体胡蜂,然后用防蛰手套(注意个人防护,被胡蜂蛰了可不是好玩的),把它放入装粉剂的广口瓶中,盖上盖子,1分钟左右释放,使胡蜂不当场死亡或者返回途中死亡,而且能够毒死其他家族成员,此法狠毒,从生态平衡上讲,尽量不要用.
2,火烧法:在专用的铁箭或长竹杆上绑上一块棉絮,棉絮上浇上汽油或柴油后点燃,由身穿防蜂服的消防队员用火把将树林上的蜂巢直接烧毁。此方法一般对付野外树枝上8米以下的蜂巢,其效果较好,此法缺点,如何找到蜂窝是待讨论问题。
2,袋装法:指用一个1米见方的布口袋,将位于住房阳台、窗户或较低部位的蜂巢,整笼装入袋中,在摘除时,动作要轻、要准 、要快,只要将这“三要”做好,一般情况下能将整笼马蜂的成虫、幼虫全部消灭,此方法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是值得推广灭蜂法之一。
3、射杀法:是指把汽枪子弹经过加工后,在铅弹后部绑上棉花后再沾上毒药,通过汽枪发射打到蜂窝内,使“毒弹”留在蜂巢内,其药力慢慢扩散,导致蜂巢内马蜂死亡。射杀法适用于对付10米以上高度的蜂窝。但此方法因“子弹”上涂沫的毒药剂量较小,无法在短时间见到成效,当药力慢慢减退后,杀伤力就显得不太大。
4、砍树法:主要针对火烧和射杀法均无法使用时,所采取的一种下下策,其方法是将有马蜂巢的那棵树砍断,待树倒下后采取袋装或浇上汽油火烧将其捣毁。此方法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因为一是消耗消防队员大量体力,二是毁坏林木,所以说不值得推广。
5、水冲法:就是用消防车大口径水炮,在加压后直接将蜂巢冲烂,此方法非常简单,省时、省力,往往捣毁一笼蜂巢,只需1分钟或数秒钟,但水冲法又受地势限制,只能用于公路沿线能停放消防车的地方。
6、毒杀法:这种方法是在自制的小型铁箭上绑上棉花,再沾上“敌敌畏”、“保棉丰”等剧毒农药后,用特制的组合长杆将“毒箭”轻轻插入蜂巢内,使“毒箭”永远留在蜂窝内,毒药在蜂窝内快速扩散,数十分钟便能将整笼马蜂全部毒死,因为采用这种方法队员一般不会惊动马蜂,能使绝大部份马蜂“安乐”死。(这种方法污染极大,有可能危害蜜蜂。)
7.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8.拍打法:将打死的胡蜂尸体集中放于蜂场上,引诱胡蜂飞来取食,进行拍打消灭
9.诱杀法:在广口瓶内装入3/4蜜醋(稀食醋调入蜂蜜),挂在蜂场附近诱杀胡蜂。

捕杀的胡蜂也可以好好利用,毒杀的例外:
【胡蜂的药用价值】
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台湾人来大陆都要带回胡蜂酒。胡蜂毒可治疗关节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现在国际市场上有20多种胡蜂蜂毒出售,其价格相当昂贵。目前我国蜜蜂毒每公斤630万元人民币左右,胡蜂毒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毒素之一,国际市场每盎司价格高达2300万美元。
【胡蜂的食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保健、返朴归真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所胡蜂蛹菜以那些具有特殊营养、特殊价值的特种动物更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野味浓,营养价值全,药疗功效高的胡蜂蛹,成为人们消耗的新时尚。目前,胡蜂产品已广泛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首选的消费品种。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特别是广州、台湾、香港、广西、北京、上海等市场需求量更大,因此,马蜂已成为一种野味商品中的热门货,仅台湾、广州、广西等市场供不应求。台湾人特信菩萨,菩萨像背后都有一扇小门,将胡蜂放入小门里关紧,胡蜂会发出“嗡嗡”声,称为“旺旺”的意思。所以在台北每只胡蜂可以卖到50新台币,约12.5元人民币。目前日本、韩国向我国进口的马蜂商品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胡蜂幼虫和蛹体内营养成分丰富,还可开发出各种营养食品。
胡蜂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以蛋白含量论,胡蜂81%,蟋蟀75%,蝉72%,蚯蚓65%,蝗虫60%,蜜蜂43%,蜂蛹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美容养颜等功效,还有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
蜂蛹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蜂蛹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营养保健品。据资料记载:蜂蛹含蛋白质20.3%,脂肪7.5%,碳水化合物19.5%,微量元素0.5%,水分42.7%。蜂蛹的营养价值不低于花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大大超过牛肉,蛋白质仅次于鱼干油,而维生素D则超过鱼干油10倍,被誉为“天上人参”,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锗、硒、维生素和钙、另外蜂蛹富含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酶。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养生专家张国玺教授说,食用部分昆虫确实可以起到美容效果。昆虫富含各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和脂肪。事实证明,经常食用昆虫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肥胖、高血压等现代都市病。在西方,吃昆虫也开始被人们接受,在伦敦的一些特色食品店甚至可以买到用蟋蟀、蜜蜂、毛虫等制成的罐头,在英国还有专门繁殖昆虫的农场。
许多昆虫学家认为,昆虫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纤维少,易被人体所吸收,因此昆虫食品是人类的理想食品。他们预测:发展昆虫的前景十分美好,势将成为21世纪的食品新潮流。因此,养殖胡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是一项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开发项目。
市场销售预测:
蜂作为野味开始步入酒楼、宾馆和大众餐桌,据调查在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以四百分之一的购买能力,每天就能销耗商品马蜂5000公斤(这窝是保守数字),我国有多少个20万人口的城里,每天会吃掉多少马蜂,这些数字是无法计算的。况且我们还有野味食品生产线,野餐大王连锁店,特种动物批发交易市场等遍布全国完善的销售体系,加上出口等庞大的销售网络可确保销路无忧。

3、国内著名的十大养生专家是谁?

分析如下: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 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

2、林海峰:国际著名营养大师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

3、朱鹤亭:道号玄鹤子。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玄学家、武学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 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研修中西医理论、 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

4、杨力: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

5、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

6、胡维勤:中央警卫局中南海门诊部保健专家、主任医师、正师级教授。

7、张家瑞:台湾省台南县人,1948年6月出生。财团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湾中华全民自然养生协会秘书长,台湾中华离子医学民间团体教授,台湾中华自然医学宣导中心创办人。

8、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9、孔令谦: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多年来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

10、王洪图:研究《黄帝内经》三十多年。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出版的专著有二十多部,他能把两千多年前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倒背如流。因此他在业界被尊称为内经掌门人。

(3)中医养生张国玺中药美白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4、何为辟谷养生?自己可以辟谷吗?

辟谷,又称避谷、去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其中有“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的叙述,意思是说辟谷者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表明至少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辟谷法流行。秦以后,有关辟谷食饵和辟谷食饵方的描述与记载散见于各代中医学著作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开创了有关辟谷食饵养生的先河,特别是道教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辟谷术的发展,认为人体可以通过辟谷达到“不饥轻身,益寿延年”的目的,并创立独特的道教服食术。有关道教服食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于各种史籍。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书于汉代的礼仪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可能是辟谷术的最早理论根据。晋代的道家、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辟谷术专著《庄周气诀解》中也有一段话:“其天下之人,不达其要者,但以味适口充腹饱胃,以养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脏腑,长欲蒸心乱神,反资百疾,以至夭殂”,说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人过多地摄取食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人物,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欢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并纵酒为乐,损伤健康。针对这种时弊,人们受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称那些肥甘厚味食物为“烂肠之食”,而转向天然的植物类食品,并提出辟谷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辟谷真相:是“限食”而非“绝食”现代人通常以为,辟谷就是“绝食”,与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如出一辙。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误会。据张国玺教授考证,辟谷并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淮南子·人间》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尘居深山,“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这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书中只是说他不食五谷,并不代表他不吃其他东西。又如古书中记载道门名士于章在辟谷时“饵黄精、茯苓、山地黄”,可见他是用药食来代替五谷。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指损害健康)。可见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慢慢节食,少食;或者不吃日常的五谷食物,只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或服食高营养而较难消化的加工品。如常说的“服药辟谷”,即是采取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的方法。《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山药、蜂蜜、茯苓、莲子、芡实、苍(白)术、天门冬、麦门冬、泽泻等代替谷食的药物。实际上山药、蜂蜜等既是药品,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可以代替谷物为人体提供营养。后世的一些辟谷术中,也有用大豆、大枣、胡麻(芝麻)、栗子、酥油、茯苓、黄精、天门冬、白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以代谷食的方法。还有用含丰富植物油的松子仁、柏子仁、火麻仁等,再加入麦门冬、地黄、茯苓、山药、黄芪、人参等富含营养物质中药,制成营养高、消化慢、质地较硬的食物,以供食用;还有服用一些流质的胡麻汤、酥汤等。

5、张国玺谈中医养生txt全集下载

张国玺谈中医养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引子:岐黄探源
在探寻中医源头和比较中西医异同之前,我们深深赞同一句话:世上没有两种医学,只有一种真理,这一种真理就是对生命负责任的积极态度。
当中医遇上西医
中医学并非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更早以前被称为国医或者汉医。在古代,和汉医一样,西方也同样有传统医学,但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医学渐渐改弦易辙,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从学科萌芽的年代看,中医与西医几乎起源于同一时代;但在思维方式上,它们却从一开始就截然不同。尽管古代西医看起来和中医很相似,也有四元素学说、四体液学说、冷热干湿,但其实不然,土水气火,虽然与中医的金木水火土听起来相似,但是其用意却完全不同,西方元素学说更倾向于研究物质的构成,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更倾向于研究物质之间的关系。
我们暂不探讨两者谁更符合科学的精神,中西医学都有着探索人体奥秘这个共同的愿望是毫无疑……

6、国内著名养生专家有哪些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 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 2.林海峰:国际著名营养大师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 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 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 3.朱鹤亭:道号玄鹤子 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玄学家、武学家。自幼承受家教 熟读四书五经 习医、武、堪舆 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 研修中西医理论 潜修老庄哲学 道、佛学经典 4.杨力: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 5.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 编著有《新编抗衰老中药学》、《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老年医学在中国》、《抗衰老药物学》等10余部学术著作 发表有关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方面的论文及文章数十篇 并获多项成果奖。目前 张国玺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生保健知识方面的研究和讲座活动 广受好评。 6.胡维勤:中央警卫局中南海门诊部保健专家 主任医师 正师级 教授。他先后为朱德、华国锋、谷牧、姚依林等多位领导同志做过保健医生 并在党和国家的多次重大会议和活动中担任保健工作 也多次承担外国元首、重要领导人来访的医疗保健任务 积累了丰富的保健经验 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将中医进行到底》 7.张家瑞:台湾省台南县人 1948年6月出生 财团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湾中华全民自然养生协会秘书长 台湾中华离子医学 民间团体 教授 台湾中华自然医学宣导中心创办人。 著有《不生病之真法》 8.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益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 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 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 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 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巡回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让每一位听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 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9.孔令谦: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 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 多年来 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井根据中医学理论及孔门医学特点对养生进行系统研究 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著有《孔伯华及传人医案》、《孔少华临床经验集》、《中医文化与太极养生》等著作 深受读者喜爱!是国内外众多养生健康杂志专栏作家 《跟名医学中医》、《孔伯华养生医馆专家谈养生》等大型丛书主编。并受邀在全国举办过多次养生保健讲座 广受好评 凤凰卫视中文台也曾对其进行专访。 著有《无病一身轻》。 10.王洪图:研究《黄帝内经》三十多年 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出版的专著有二十多部 他能把两千多年前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倒背如流 因此他在业界被尊称为内经掌门人。作为学科带头人 王洪图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全面系统地围绕《黄帝内经》做一次论证和整理 但是《黄帝内经》博大精深、文字深奥 单是古今中外注释它的著作就有500多部 要想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继承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洪图经过长达十年的辛勤耕耘 把一部460万字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这一年是1997年 这部著作被学术界评为了划时代、里程碑性的著作,并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这也是中医学著作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与中医养生张国玺中药美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