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一词最早出自哪句话?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得养生焉。”
2、”箴言”是什么意思?
释义:规谏劝诫的话。
箴zhēn
(1)
同“针”。
(2)
劝告,劝戒:~言。~规。~谏。
(3)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
读音:
zhēn
yán
造句:1.友谊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我背诵一个罗马大哲人的箴言。
2.温老的这些养生箴言堪称警世名言。
3.和吹起破旧的织有沉默箴言的挂毯的时间。
4.圣经箴言16:18里写道“骄兵必败”。
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流传几千年的“箴言”看来要改改了。
3、足疗四季养生格言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劝学》
4、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养生先养心是从哪六个方面入手?
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成就。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及养生专著的有关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养生理念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天人相应
《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沿袭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讨论四季养生调神的具体内容,对起卧、穿戴、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意为:春季推陈出新,万物欣欣向荣,应之人体,适当晚卧早起,晨练散步于庭院,披散头发,松缓形体,令情志得以畅达,其时多思生存而勿想消亡,多思给予而勿想掠夺,多思奖赏而勿想惩罚,惟有如此,才是符合春气生发的养生之道。
动静相宜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论述养生动静观之卓有见地者,当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笔者以为,形需常动,神须恒静,形动神静,分而若一。
形神共养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也可用其对人体生命运动进行高度概括。形,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神,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运动的外部表现。
形神共养,是指养生既要注重养形,亦须强调养神,且养神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畅达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具体内涵
养生范围广阔,内容众多。就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及娱乐养生等内容简述如下。
精神养生
其是指通过主动地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合一的养生方法。
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大德必得其寿,孔子有“知者乐,仁者寿”之论,民间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语,均应成为养生箴言。
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一些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脑中激素的释放增多,强化神经活动,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修德怡神,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法,历来受到养生家的高度重视,凡养生有道之人,均将其列为摄生首务。诚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言:“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调志摄神
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若情志放纵偏激,极易影响人体气机,轻则引起功能失调,重则导致疾病发生,故而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避免产生反常或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压力过重,可以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容易出现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烘热冒汗,烦躁不宁,情志抑郁,食欲减退,性欲冷漠,心悸怔忡,若经久不已,甚至可诱发癌症。古今养生家所倡导的情志转移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等,均为畅志舒情、愉悦心神的有效方法。但愿诸君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天天保持好心情。
人生在世,孰能无欲。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这是普通的心理状态。要养生保健,就必须节制欲望,诚能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若能如此,可谓养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话说:“妄想一病,神仙难医。”因欲壑难填,终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脏腑组织以及气血阴阳的功能活动,而损害身心健康。《道德经》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5、饮食养生名言
健康饮食的名言名句语录
应建立在饮食上!饮食,健康未来!有很多的都提醒人们要健康的饮食。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的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健康饮食的名言名句1) 你把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2) 饮食健康促进,健康人生。
3) 健康饮食就是健康人生
4) 健康建立在饮食上!饮食天下,健康未来
5) 健康是吃出来的。
6) 注意饮食健康,就是注意家人的身体健康。
7) “健康饮食,传承"
8) “合理膳食规律起居,引领健康生活 ”
9) 投资健康,储蓄健康,收获健康。
10) 健康二字值千金,定期检查齐放心。
11) 吸毒吸烟,错!错!错!暴饮暴食,莫!莫!莫!
12) 运动浇活生命之花,健康之果。
13) 走路使您童颜常在,运动使你青春永驻。
14) 让深入人心,让健康行动走进生活。
15) 生理健康使我们强壮,使我们豁达。
16) 均衡饮食多运动,健康常伴你左右。
17)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18)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19)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20) 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家)孙思邀
关于健康饮食的名言1)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又是胃肠的奴隶。(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2)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家)徐特立
3)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4)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5)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6)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古希腊家)毕达哥拉斯
7) 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8) 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9)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0) 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11)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12) 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13) 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14) 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养料不仅分量要有节制,而且质料也要清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5) 文明依赖修养,健康依靠坚持,环境有赖自觉。
6、《论语》中的养生名言有哪些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到过“三戒”,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就内是人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来养生。如果是青少年时期,机体发育尚不成熟,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太频。如果是壮年时期,身体强容健达到顶点,力量充沛,脾气也大,切记不要与人争斗,以免伤人伤己。如果是老年时期,体质已经虚弱,就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再苦心追求什么了。
7、八字养生箴言:“蚁食。龟欲。猴行。?? ”还有一个是什么???
童心
八字养生箴言,与大家分享:
“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意思是
童心:像儿童那样无忧无虑。
蚁食:像蚂蚁那样杂食。
龟欲:像乌龟那样无欲无求以自守。
猴行:像猴子那样多跳多动。
8、古人养生经典格言有哪些
古人养生经典格言:
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
【译文】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译文】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职责一样。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窍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条不紊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说心要是违背了(清静寡欲的)基本规律,各个器官也就会失去各自应有的作用。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译文】行为正直就不会遭遇祸害,不遭遇祸害就能安享天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斗殴;等到年老了,血气已衰,要戒贪心。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译文】意志清闲而少欲望,心绪安详而无惧怕,无怨恨愤怒之心,思想上没有忧患,以恬谈愉快为本,以自得其乐而功。做到这些多可使“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