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冬季养生藏为先上

冬季养生藏为先上

发布时间:2021-03-29 22:28:05

1、“冬季养生先养肾”,为何有这种说法呢?

冬季需要养肾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冬季为什么要养肾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了解,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冬季养肾的原因以及冬季养肾的方法吧。

俗话说,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而冬季则要养肾,那么冬季养生为什么要先养肾呢?很多朋友表示,养肾是每个季节都可以做的事情,专家却表示,冬季是最适合养肾的时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中医专家是怎么解释的吧。

冬季养生为什么要养肾

1、中医上认为,人体四肢的功能,包括关节、筋骨等活动都是由肾来支配的,所以古时候就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肾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而在冬季,人体的骨骼因为寒冷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所以想要健康的度过冬季就得先补补肾。

2、大家也知道,冬季天气寒冷,温差也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人体的抵抗力也会比较低,在冬季养好肾脏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提高身体素质,甚至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来说,补补肾还能预防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

3、在冬天,很多朋友都被冻疮所困扰着,那么中医是怎么看待冬季出现冻疮的呢?专家表示,冻疮的出现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足、血液不流畅,而养肾则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起到很的好预防冻疮的作用。

冬季如何养肾是最好的

上文小编跟大家讲了冬季为什么要养肾的3个原因,那么冬季到底应该如何养肾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介绍冬季养肾的方法吧。

1、适当的运动。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是养肾的一个重要方法,冬季养肾可以选择瑜伽、慢跑、散步等相对静态的运动,这些运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值得一提的是,养肾不仅是男性应该关注的,女性、老人以及小孩也需要补肾养肾哦。

2、按摩揉搓。很少朋友会注意到这一个养肾的方法,其实在生活中,经常按摩手、脚或者耳朵都可以起到养肾的作用,特别是冬季经常手脚冰凉的人群,这个方法是非常适用你的。

3、食补是关键。生活中有哪些养肾补肾的食物呢?枸杞就是常见的一种,而且枸杞食用起来十分方便,干嚼或者泡水喝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冬季养肾也可以吃一些狗肉、羊肉或者是泥鳅、淮山等食物,它们也是很好的养肾食品

2、冬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冬季非常寒冷,首先要注意要保暖,不能穿得太单薄,少碰冷水,多用热水洗脚,洗完头发一定要立即吹干避免风寒,多吃一些温养滋补的食物,比如说排骨山药汤,乌鸡炖莲藕,多吃瓜果蔬菜,多喝热水,避免皮肤干燥。

3、冬季养生藏为先猜一生肖

?

4、冬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

冬季6节气寒临大地,万物收藏,而寒为阴邪,易伤人之肾阳。因此,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季三个月,是万物闭藏、冰冻地裂的寒冷季节。为适应冬季的特点,就应早睡晚起,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这段话强调了在冬季6节气,人们应从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药物调摄、运动调摄等多方面人手,围绕“养藏”这个中心,重视自身阳气的养护。否则“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也就是说,如果冬季6节气不注意“养藏之道”,而损伤了肾中阳气,就会影响来年春天的升发能力,从而导致四肢枯萎无力,患痿厥病,损害健康。

冬季6节气是自然界阳气衰微、万物收藏、气候寒冷的季节。古人说:“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此时,万物生机收藏,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雪压风寒,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人与四时相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必然会应时令的变化而变化。这变化反映人体生理的适应性,正如《内经·灵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和月相应也”。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与之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是谓“阳气内潜”,这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所以冬季6节气是保健养生的最佳时节。

1.冬宜藏精,应时而养冬季6节气养生应根据“万物藏,肾气水旺”的特点,避寒就暧,敛阴护阳,调和阴阳相平衡,养“藏”而固肾气,增强体质,防病益寿。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季,历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人们要顺应冬季6节气的特点而养生。如冬季6节气天气寒冷,阴盛阳衰,易患阳虚之症,无论是保健益寿,还是补虚祛病,都应注意以温补阳气为主,慎用或少用滋阴药物。

2.养阳防寒,起居调摄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雨雪纷飞,江河冰封,草木枯瘦,如此万物凋零之象,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情绪低落,尤其是老弱多病之人,情志的变化更为明显。因此,精神调摄十分重要。冬季6节气精神调摄,重在安定心志,注意神情安静,不要使情志过激,以免骚扰潜伏的阳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这里即是指适应冬季精神调摄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调摄应顺乎于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指出冬季宜早睡迟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特别是阳气不足的人,当风起骤寒之时,尤宜早卧晚起。《理虚元鉴》说:“冬防寒,又防风。”《养生镜》提出:“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季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耗伤人体阳气;室内温度过高,又易劫伤阴精。冬季阳气闭藏于内,阴气在外,若调摄失当,过贪辛热暴暖,就会内扰阳气,迫其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之候。到了春天,就会发为温病,或诱发宿疾。这也是违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冬养阴”的摄生准则的。

冬季6节气在保暖的同时,应重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交换空气,防止因通风不良,引起头晕、胸闷等缺氧现象,导致呼吸道传播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发生。室内也可放一盆水,或者养些水仙花和观赏鱼,以调节空气湿度。寒冬,人们的衣着,注意御寒保暧,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弹性良好为佳,贴身保暖。外衣要稍宽大一点,使气血流通,四肢伸缩活动自如舒畅。俗语说:“寒从脚下起。”足部与地面接触,散热量大,足部肌肉、脂肪少,血管较细,离心脏远,供血、保温性能差,一旦足部着了凉,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和泄泻等症,所以,冬季足部的保暖,十分重要。足部的保暧方法很多,除了穿着保暧性能好的衣裤、鞋袜外,平时还要注意多活动脚部,如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尤其是每晚临睡前的洗脚,擦足心,既能祛除污垢、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并可防治感冒、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病症。冬天一般宜在室内活动,适其寒温。室内环境宜温暖、舒适、洁净,防寒以养精。

3.房事调摄,益肾蓄精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保持肾精的闭藏,这对促进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明确指出,人若不知冬季养藏之道,冬令依然精液频泄,那么身体必然日趋虚弱,虚则寒邪乘虚而入,并伏藏于体内,伏邪积郁日久,等来年春阳上升,必发为温病。《寿世保元》也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唐代名医孙思邈则认为“当今少百岁之人”的原因,就是“不知节欲养精”。老年人由于肾精虚衰,导致髓海空虚而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肾主骨,故肾虚还能影响骨的生理,导致老年人骨质脆弱,出现腰酸无力、行动不便等衰老现象。可见“精气”虚衰,导致人体的衰老。冬三月“养藏之道”的重要内容就是保养肾精,做到房事有节制,以保持体内精气充足,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养性延命录》说:“冬常闭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附,人能法之,故能长生”,指出“冬一施当舂百”,认为冬季6节气应该实行绝欲,绝欲则精神气血有余,肾阳巩固,身体强健。同时,人体背部是阳经循行之处。寒冬季节,背部保暖十分重要。背部保暧的方法较为简单,冬季有阳光的中午,可背对太阳晒上l~2小时,既可暧背,又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起到杀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的作用。也可穿一件贴身的纯棉、羽绒或皮毛背心,起到暖背作用。此外,冬季睡觉时注意不要让背部着凉。

4.运动调摄,护阳养形在冬季6节气严寒的恶劣环境下,人体机能易发生紊乱,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时,就会诱发一些疾病。如在冷空气刺激下,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防御疾病能力减弱,一旦遭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可引起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冬季,由于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引起周围小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血液流变发生变化,可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病理损害,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发作或加重,甚至发生意外。此外,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等,冬季多有复发,亦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锻炼。锻炼场所应以室内为主,风和日丽的天气,可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这样既可舒服筋骨、流通血脉,又是增热保暖防寒的积极措施。冬季6节气养形,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人的体质,以动功为主,以适应冬季气候,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冬季6节气锻炼切忌在大寒、大风、大雪及雾露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应避免。冬季6节气锻炼运动量要适度,《千金方》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这就说明,冬季6节气阳气潜藏,若运动量过度,则会耗散阳气。

5、冬季养生中的“藏”,是要藏好哪些地方呢?

我国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从冬至到大寒这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期,更加应该注意养生“冬藏”。

所谓“冬藏”养生,是指到了冬季要注意养生之道,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冬令进补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根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虚火体质滋阴,已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健的最佳体魄。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了解咱们的身体最需要“藏养”的地方,帮助大家健康过冬季!

1、“藏”住血管弹性

早睡

夜晚时人的倦意是一种身体警告,到了心脏需要自我调节的时间。人在熬夜时,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如果长此以往,紧张焦虑的情绪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也极易导致心肌梗塞。中医认为早睡有利于滋养五脏,极大程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保暖

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而且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往往脑部血管疾病不敌冷空气,因此头部保暖是重中之重。

运动

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若热身不到位,血压一上升,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天气过冷时,可以选择室内运动。老年人在冬季最好选择9点之后,相对温度较高的时辰出门运动。

2、“藏”好胃的能力

温热食物

冬季要多吃温热、壮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合理配比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的含量,从而提高肌体对于低温的耐受力。

规律三餐

饮食不规律会打乱胃肠消化的生物钟,如果不按时吃饭,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的中和,从而导致胃酸侵蚀胃粘膜。

细嚼慢咽

咀嚼不充分的食物进入胃肠道,不能够与分泌的胃肠液相中和,会影响消化的效果,还容易导致因吃得过饱而超出胃容量,加重肠胃的负担。因此,建议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时间不低于20分钟。

穿上小马甲儿

外界气温的寒冷会使胃部的活动减缓更有甚者出现胃部痉挛,导致腹泻、疲劳和浑身无力等情况。在此提示您,可以在外套内加穿一件“贴心的”小棉袄或者棉马甲儿,给胃一个温暖的家。

3、“藏”住肺的功能

及时补水

补充水分的渠道既包括大量的饮水,也包括更加直接的从呼吸道摄取水分。可以将温度适宜的热水倒入杯中,鼻子靠近杯口缓缓深吸入水蒸气,每次十分钟,建议早晚各一次。

调整锻炼时间

不少老年人喜欢大清早的就出门晨练,做操,快走等都是很适宜老年人的锻炼运动方式,但时间过早,尤其是冬季,雾气会过于寒冷湿重,过量吸入会对肺子造成很大损伤。建议冬季晨练时间应安排在9点之后。

戴口罩

冬季鼻子的“屏风”作用减弱,从而使致病细菌通过空气直接进入肺中,因而外出最好戴上口罩。

按摩鼻子

用两个拇指的外侧相互摩擦,待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建议早晚分别按摩一次,增加鼻子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鼻部的耐寒能力。

部分来源:生命时报

与冬季养生藏为先上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