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品鲍氏食疗养生坊微博,说的主要是什么?
?
2、既然万法皆空,那么众生为什么还存在
不知道。
以前人给我回答过,是说万物都不长久,不论多长,都不会永恒,都会坏空。
我看一个报道,说原子的里面,越向里追寻,越发现,他是一个大的空间,真正“有”的,是很小的一部分。
你学过中学物理,核子占了原子的机会全部质量,可是大小在原子中却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中的蚂蚁。
我相信,越向下,还会有构成,不是一个实心体,而如果科技发展到了终极,会发现,其实“有”的东西很少,只占了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他们的运动,而造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实”像。
我比较相信这个观点。
为什么生存,虽然说是空,但他也有自己的不空性,就是运动性,他们都依照一定的规律运动,所以构成了他,你看到了,难道说不是他吗?
以地球现在的科技,很难解释一些现象。
如果你要学习或者驳倒佛法,只能在弄清佛法所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翻译成现代话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科学加以肯定或否定。
比如,佛说过闪电的形成。佛说是两个方向的云相击产生的,用现在的科学解释,就是带正负电荷的两片云,相遇后的放电反应。这就证实了佛所说的话。
当然,佛还说了一些原因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我们就先不要反驳,等到可以研究清楚以后再回答,再做比对。
在佛法中,不盲目的信任,是一种学习佛法的方法。他们要求,人们要对佛有一定的信心,但也要保持一种怀疑的头脑,在理解了佛所说的后,去证明,如果正确,再去信。
这叫证的过程。
佛法并不矛盾。
佛法只是描述的一种现象。
我们现实中不是就有很多矛盾吗?
大人让小孩子诚实,但是损害自己利益的诚实有事大人所不能接受的!等等,你可以自己举例子。
3、鲍子难客中鲍氏之子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故事借小孩子的语言批判了唯心主义,赞扬了唯物论的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原文
《列子·说符》: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蚁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翻译
齐国姓田的(贵族)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进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给我们享用。”所有食客附和。
一位姓鲍的人的儿子,年龄12岁,也在场坐着,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一同生存,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
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人们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难道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3)上品鲍氏食疗养生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关于作者
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穆公同时。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列子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4、《鲍氏之子》译文
译文:
齐国姓田的(权臣)在厅堂设宴祭神,一起吃饭的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田氏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它们来给民众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只是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慧和力量不同而互相制约,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
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列子及其弟子的《列子》。
(4)上品鲍氏食疗养生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