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里记载了哪些气功的养生要素?
老子的归根复命思想是气功练养理论的核心,也百是道学气功理论的源头活水。《道德经》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度到理论的高度。
另外,守一法也出自《道德经》问,所以说《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答是指意念集中为“一”。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版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权
2、疯狂的老子养生中老子道德经全文是什么?
见素抱朴,清心寡欲
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德道经》第六十三章)
见:《说文》:“视也”。又为“现”的古字。素:指事物的本色,没有染色的白色丝绸。《说文》:“素,白致缯也。”段注:“帛之白而细者也。”质朴无华的,本质的,平白的等义。抱:用手臂围住,捧等义。通“保”,保护、爱护、持守之义。 朴:指未经加工的木材。此话大意就是保持素朴天然,减少私心欲望,这样掌握了绝顶的学问也不会有忧患。轻微的七情六欲对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过度。古人有一首《十不足》,生动地刻画了人心的贪得无厌。
这正所谓欲壑难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道经》第七章)“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九)知足常乐。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欲中。“……味无味。”(《德道经》第二十六章)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当我们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也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减少私欲,心安定不害怕,劳动形体而不使其疲倦…… “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以恬淡愉悦的心境为追求,以自乐自得的心态为有功, 形体就不会败坏,精神就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百岁。保持恬淡愉悦的心境对心身非常有益,祛病延年、长命百岁不再是梦。
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与养生思想学说老子的身体观与病因说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课题,是将身体摆在形上的层次, 肯定的是人身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内涵,强调其相互感通的哲理关系。将病因摆在 形下的层次,降落在具象的身体形式上,指出外感致病、心理致病与社会致病的 种种因素,肇因于人体与天地关系间的失常,有形的身躯联结不上宇宙秩序的常 道,在欲望的作祟下,失去了天人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人体不足以抵抗 各种外邪的侵袭,导致病患丛生。这种天人关系的瓦解与破坏,正是有限形体的 最大病源,招来无穷的祸患。要防治身体的各种疾病,还是要进行形下与形上的 会通,回到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上,顺应与运用天地之道,即以法天则地的方式, 重新进入到宇宙的秩序之中。 张祖仁说老子思想基本上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存在体证。它主要是建立在 形上学的宇宙论上,推求到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决定与自己 生命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这是一种对生命存有的文 化医疗,关心的不是个体外在生理形式的病痛与灾难,而是从宇宙法则的终极关 怀,扩充人的主体生命在天地运行秩序中的对应之道。这种医疗的观念,从人类 生理自然的欲望与本能中,领悟到生命存在的形上作用,以心灵层面自我调适来 维护与保养机体的正常运作。 老子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从生命的精神层面入手,关心的不是身体的生 理现象,而是法乎自然的运行规律,以精神内守的方式解消外在物欲的追求,不 是采用物质的医疗方式,是透过精神对形体的积极作用,达到除疾康复的医疗目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治疗方法,对身体有着相当独特的见解,是扩充说明第十二章“为腹不为目”的主张,认为“心”与“志”是身体感官的意志作用,与“目” 是同个位阶,造成人名利与欲望追求,在不断精神外求的过程中,积累着各式各 样的病因,带来生命存在的各种灾难挑战。以“虚”与“弱”的生命功夫,来阻 断横生的欲望与内侵的邪念,回到藏体于内的“腹”与“骨”,是一种纯生理的 本能存有,是不受感官与心知的支配与指使,回到身体内在的自然本质处,以浑 厚的生命能量化解外在名利的竞争与追逐,其医疗方法是建立在“实”与“强” 上,扩充生理本性的深厚体质。 张祖仁说“实其腹”与“强其骨”是促进生命的反身而诚与返璞归真,“腹” 与“骨”象征着身体合道的观照性生命,用来涤除感官与心知的欲望作用,回到 少私寡欲的本性上,展现出与世无争的清明澹泊,可以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 这也是一种对治“知”与“欲”的医疗手段,以“无知”与“无欲”来克服人们 各种有知有欲的病因,从现实的滥用机智与自作聪明中超拔出来,领悟了“无” 的实现原理,以“实”与“强”来彰显“无”的作用,此作用在于“为无为”, 即以无为而为,是生命本能的自然行为,在“无知”、“无欲”与“无为”下, 获得“无不治”的医疗效果。这是一种探本溯源的医疗方法。 老子的诊疗方法,就是从“有欲”提升到“无欲”的身体状态,追求的是 人合乎于道的生命形态,以人内在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回复原本清净圆满的心性, 破除后天种种心知与欲望的病因,展现出法天贵真的归根本质。老子对身体的医 疗是相当重视,有着整套治身的功夫,如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 十章)张祖仁说这一连串的问句,追问着生命自我医疗的方法,第一句涉及到身 体魂魄合离的问题,谈形与灵合、魄与魂合的生命现象,强调二者能否“抱一” 与“无离”,也就是精神与肉体要调和一致,使人体的魂魄能契合天地的阴阳, 在符合天理与阴阳的运作法则下,达到与道“无离”的“抱一”境界。第二句涉 及到身体气息运行的问题,反省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的问题,要求心不使 气,回到听任生理本能的自然,达到“专气致柔”的“婴儿”境界,如赤子一般 无思无虑与无造无作。第三句涉及到身体心灵修持的问题,要求能洗心洁净,破 除人间形形色色机巧的形式,从俗务尘华中超脱出来,达到“无疵”的“玄览” 境界。第四句的“爱国治民”谈的是功成身退的问题,以“无知”来化除一切的 假知假见,以身退而不居,达到无心而自化的生命境界。第五句涉及身体感官应 对的问题,“天门”泛指人体的一切官能,、“为雌”即“守柔”,要人柔弱安 静,勿争雄长,勿轻举妄动。第六句是指身体智慧开启的问题,认为人智慧本体 的修证,是无为而自然的,是真正“明白四达”的大澈大悟。 这种对生命的医疗方法,在于肯定人体道德的“善”,以“善”来安顿身体的自处之道。“善”是人体最佳的医疗方法,老子以“水”来比喻“善” 的作用,如谓“上善若水”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人生命的保存之道在于 善用水德,效法水灌溉万物而无取于万物的德性。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思想与研究在今天有重要的意义。
4、《老子》中与养生有关的句子有哪些?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真经》、抄《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春秋时期老子(李耳)著。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5、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的版权信息
书 名: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
作 者: 苏华仁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537731324
开本: 16
定价: 46.00 元
6、老子的道德经里哪一章是养生篇
老子的《道德经》里没有关于养生的,只是记叙了他的对人生的思考。《庄子》里倒是有养生篇,《庖丁解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