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意义是什么意识
生态旅游的意义:
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一个区域或一个保护区生态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是激励保护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不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有保障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
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
3、如何从自身做起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x0d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x0d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x0d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x0d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x0d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x0d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x0d(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x0d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绝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x0d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x0d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x0d中国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x0d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来表述中华文明精神,这与生态文明的内涵一致.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一些西方生态学家提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x0d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x0d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x0d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x0d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x0d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本质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球的环境责任.生态社会主义由于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生态问题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武器.发展中国家终将在社会主义旗帜下重新团结起来向发达国家讨还生态成本.\x0d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x0d资本主义使人们摆脱封建枷锁和宗教禁锢的同时,却带来新的剥削和压迫,这使社会主义应运而生.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改良与革命两种选择.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都要研究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丰富活力,都要思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全人类带来的诸多利弊.由于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传统社会主义不能有效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孰优孰劣,比的不是谁最能斗争,比的也不仅仅是生产力,还要比谁最公平公正,谁最共同富裕,谁最有道德文化,谁最能可持续发展,谁最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谁最能使社会更加和谐.\x0d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单薄无力,仍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确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想象空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x0d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
4、如何培养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孩子
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小学可以充分结合少先队的组织优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对孩子进行环境意识的启蒙,训练孩子的环保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一、创设绿色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环保情感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无声无息地教育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的局限,又天生好奇、好学,少年儿童很容易受生活氛围的影响。重视良好教育氛围的创设,可以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激发他们潜在的环保情感。1、利用少先队活动走进大自然,激发队员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而队员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所以在环保教育中要注意激发队员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借春游、秋游以及假日活动之机带领队员走进大自然,在队员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队员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队员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2、设立环保标识,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校园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我们力争让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都赋有环保教育的语言。使学生时时处于无言的环保教育氛围之中。校园内草坪青青,花草树木品种繁多,绿树成荫,各中队的教室里都摆放着漂亮的盆景。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争创生态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小卫士”的争创生态学校的目标标语。草坪的各处制作了“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学校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扰”“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灵”……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向大家传送爱护校园的信息。旨在让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情感。二、畅通多种渠道,进行系统的环保知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板块,它既融于课堂教学中,又融于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它还与家庭熏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1、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每学期初,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联合少先队拟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实施计划”,由任课教师对相关学科中适于进行环境教育的课文、章节罗列成表,并由教导处制成学科环境教育综合规划表,便于学期中对教师备课、授课的督促与检查,构成课堂实施环境教育的网络。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良好的环保意志情感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形成人的品德意志。实践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意志情感的形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看一看,在广阔天地中去体验大自然。建立活动基地,如“蔬菜园艺”素质教育活动基地,“花木园艺”素质教育活动基地,消防基地,敬老基地,拥军基地,护绿基地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环保实践中,锻炼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环保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环保教育的内化1、校园绿色小卫士在行动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这一教育阵地,组织“红领巾绿色小卫士”把校园的绿化带和易被人忽视卫生保洁的地方,监督、检查、教育学生保持校园的环境整洁,“学校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激发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和培养保护绿色,爱我校园的情感。2、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以深化环保教育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一个成功的主题少先队活动会在少年儿童成长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轨迹,对他们一生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组织一至两次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大、中队少先队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排自演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总之,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是我们少先队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又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发展,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给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少先队工作的新领域。
5、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
6、现代生态意识对生态环境的客观现状和人类生存、发展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1)现代生态意识,将引导人们从生态哲学的高度,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生态哲学价值论,根本改变蔑视生态的认识与实践,以全新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与实践,促进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角色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模式的变革,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绿化全球的进程,从而为真正在实践操作层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打开绿色通道。
(2)现代生态意识,要求充分尊重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自然客观规律,但并不排斥更不否定人的主体能动性。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既克服过分强调对自然“胜利”的唯科学论,又克服过分沉溺于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的人本主义,防止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传统、陈旧、单向、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行动框框,从全新的视角真正科学地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着眼并服务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有机协调、内在结合、高度统一、良性循环。真正全方位实现人类特有的理性和应有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3)现代生态意识的崛起,对于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序结合,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协调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它是全新质、高层次的现代社会意识。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以往生态负效应的痛定思痛的严肃反思;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当代价值取向误区的严格审查、严厉批判和对未来生态文明前景的深沉思考、执著追求。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向生机的重大转机。
7、如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
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8、结合“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谈谈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生态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施。结合我们国家当前的生态状况,我们应该树立起绿色的生态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望采纳一下。
9、生态教育的意义
⒈生态教育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的塑造,依赖于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开展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和塑造生态文明三者之构成了一个相互辐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金字塔”范式,而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生态教育,它为我们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我们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文明的完善;而要全面地强化生态意识和提升生态文明,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从“物的开发”向“心的开发”转换,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进行全民生态教育。
⒉生态教育状况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生态教育的目标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调整人的行为,建立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人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绩显著,从“寂静的春天”已变成鸟语花香的人类家园;而另一些国家由于忽视或放松公民的生态教育,人们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人们的观念偏差和行为不当,逐级引发了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于生态环境恶化。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没有生态教育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⒊生态教育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资源。
西方产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的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也日益增强,致使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10、生态意识是如何定义的?
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内容上讲,生态意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培养生态意识应当认识到人类面临的环境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整体,破坏其中的某一方面必然带来生态系统整体运作过程的不协调,进而带给人类以生产、生活的灾难。要求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都要以维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标准,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积极的维护修补行为和不破坏的行为。生态意识是每个人应该培养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养成的环境意识。这种意识要从小、从娃娃抓起,使生态意识在人们的思维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