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内视?
内视指内观体道。
内观:
一种道家的修养方法。指收敛精神,气集于丹田,断绝一切杂念。
内视又称内观。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
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
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1)孙思邈养生内视功法扩展资料内观禅修:
内观禅修,是禅修的一种形式,指通过禅定运用智慧来观察佛法。
也就是“止观双运”,就是让心摒除杂念,处在清净的状态下去反观自己的五蕴身心以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苦的真谛。
内观首先要观的是身,从观身来开发心。
2、孙思邈怎么
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摘要 综合性临床医著。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约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其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作者 孙思邈(约581-682),唐代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大业(605-618)年中,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后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上元元年(674) 即因病辞退。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皆视他为老师。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伤寒学方面,他将《伤寒论》内容,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要方》中。他总结妇、儿科成就,提出应各独立设科,对妇、 儿科形成专科有促进作用。 他提出的妇女孕期前后的注意事项与当前围产医学的内容有不少符合之处。他对婴儿生长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亦富科学内容。在对疾病认识上,如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消渴(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有关麻风、脚气、夜盲、甲状腺肿的描述和治疗等都有创见。还倡行了葱管导尿术、食道异物剔除术以及自家血、脓接种以防治疖病的免疫法等。在养生延年方面,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求卫生等结合,为老年病防治留下了宝贵经验。
孙思邈逝世后,被尊称为药王,并将他故乡的五台山改为药王山,还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关于消渴的特殊贡献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孙氏记载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第一原因是“不减滋味”。这就是调味品、下饭菜不要掩盖了五谷的气味。这样的养生主张可见于更早的文献:“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孙氏的主张又与《黄帝内经·奇病论》相统一:“此肥美之所发也。”近年来,对食物结构变化的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谷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尤其是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很多人相信孙氏记载的糖尿病康复是真实的。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关注聂文涛的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和双高综合症等认识,提出《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并在发表时被合作者推为第一作者。王英博士因此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医药发展贡献奖”。王英博士明确指出孙思邈关于消渴证康复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3、听说有药王的养生十三法对老年人很好,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4、修炼真气中内视是什么意思?
内视又称内观。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洞玄灵宝定观经》说:“内观心起,若觉
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①即不以目视而以
“心视”,以灭动心。
此术早见于《太平经》。《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
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
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
②《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精神者,非也。”
③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
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④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
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
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⑤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进一步发展。葛洪
《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
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⑥《遐
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
法:“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
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
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
也。”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
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⑧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
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
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
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⑨对此,《太上老君内观
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
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
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
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
患永消,是非莫识。”AB这里,道教的内观修心已引进了佛教义理,颇具理论色彩,由
此“内观形容”的内视术即演变为“静神定心”的修心术,当是此术的高层境界。
内视作为净心止念的方术,不失为气功入静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后被内丹术所吸收,成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继续运用。
5、内视的发展演变
此术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后在汉朝时被黄老道吸收《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精神者,非也。”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
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进一步发展。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遐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法:“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对此,《太上老君内观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这里,道教的内观修心已引进了佛教义理,颇具理论色彩,由此“内观形容”的内视术即演变为“静神定心”的修心术,当是此术的高层境界。内视作为净心止念的方术,不失为气功入静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后被内丹术所吸收,成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继续运用。
6、如何两眼内视
内视又称内观。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洞玄灵宝定观经》说:“内观心起,若觉
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①即不以目视而以
“心视”,以灭动心。
此术早见于《太平经》。《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
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
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
②《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精神者,非也。”
③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
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④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
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
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⑤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进一步发展。葛洪
《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
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⑥《遐
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
法:“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
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
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
也。”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
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⑧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
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
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
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⑨对此,《太上老君内观
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
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
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
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
患永消,是非莫识。”AB这里,道教的内观修心已引进了佛教义理,颇具理论色彩,由
此“内观形容”的内视术即演变为“静神定心”的修心术,当是此术的高层境界。
内视作为净心止念的方术,不失为气功入静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后被内丹术所吸收,成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继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