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济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总让人感觉到沉重厚实,一时难以解读。如果这座城市的历史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才情传奇的话,立刻使人从沉重的历史中解脱出来,变得神采飞扬,遐思翩翩。这样的城市不仅使乡人引以为荣,也会使许多外乡客醉心落籍,乐不思蜀。黄河之滨的永济市,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痴迷的城市。
永济,古为虞舜地。唐、五代、宋、金、元俱名河东县。雍正六年(1728)置永济县,1994年设永济市。
永济,在少男少女的情怀中是美丽的爱情圣地。历史上著名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闻名天下的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城西的蒲州镇西厢村,现存 300多间殿宇,主建筑有大佛殿、天王殿、道院、西厢房、莺莺塔及西厢外的一处幽静的花园。唐代贞元年间崔相国夫人携19岁的崔莺莺扶柩回博陵,中途受阻滞留普救寺。河南才子张生赴京赶考途经这里,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无奈站第悬殊,相思成病。关键时刻,聪明伶俐的丫环红娘从中巧作安排,两人相会西厢外的后花园,互诉衷肠。但恋情终于被崔夫人发现。崔夫人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除非张生金榜题名,否则难为相门之婿。张生由此发奋读书,中了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之于唐代元稹所撰的《会真记》,宋元以后董解元又将之改编为诸宫调《强索西厢记》,而元代王实甫的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更是文采斐然、流传甚广。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成为中国古代爱情剧的经典之作,甚至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讲述爱情故事的经典模式和固定套路。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是天下有情人心驰神往的爱情圣地。《西厢记》影响如此之大,但普救寺的旅游开发却尚未形成规模。原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同时也是山西文物旅游的通病,重文物收集,轻“人气”经营。如普救寺内张生借住的“西轩”留下了“红娘传书”“莺莺探病”“月下听琴”等许多美丽的情节,此外大佛殿、后花园也有数不清的爱情掌故。然而这些静止的文物都需要导游来讲解,似乎缺少了画龙点睛的戏剧因素。如果能在这些地方增加一些鲜活生动的折子戏片断,岂不是锦上添花?人气一旺,游客兴致倍增,无需导游介绍,他们就能从话剧中感受到当年的那段传奇爱情,普救寺也会成为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爱情旅游胜地。
永济历史上文人名士辈出。其中有这样一位大诗人,他将故乡的山水林泉四季变化之美,对应描摹成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和意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位大诗人就是唐末的司空图(太原道注:有关司空图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及山西古典诗文栏目)。他隐居创作的王官谷地以其人闻名天下。王官谷坐落在永济县城东的中条山麓。谷幽壑深、奇峰异石、清静雅致,有“世外桃源”之称。司空图在唐末曾任中书舍人,后来农民起义爆发,他自知大势已去,激流勇退,与名士高僧啸傲于泉石林亭之间,隐逸养生,自号知非子、又名耐辱居士。朱全忠称帝后,敬其盛名,屡诏入阁,他坚辞不就,不食而卒,年七十二。他在王官谷多年的隐居生活中,从山水之乐、四季之变中体味出了诗歌雄浑、冲淡、纤浓、沉著等二十四种不同的风格和意境,每一种风格都用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来表达。如“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通桥碧荫”。“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等等。这些美丽的诗句,不仅生动地阐明了诗歌创作的义理,而且把王官谷的四季风光描摹得格外传神。后人在研读这些诗句的时候,总要想到那位“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的大诗人司空图,总要痴迷地进入“世外桃源”的王官谷风光中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妇孺皆知的唐代名诗,赞咏的是永济县境内曾有的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说来也巧,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四座名楼与四篇美文传诵千古。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妙以虚笔托之。”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此诗:“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可惜的是四大名楼与四篇名文中,四篇名文至今犹唱,四大名楼中只有永济的鹳雀楼不复存在,成为人们意象中的空中楼阁。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振兴文化,正在筹集巨资重修鹳雀楼。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王之焕所描述的尺幅千里的壮观景象。
永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在这里演绎过西厢记的悲欢故事,这块土地曾诞生过柳宗元、司空图等大诗人,也吸引来王之涣这样的一批风流才子。才子佳人,诗品文品,细细读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古城永济的灵气灵韵、诗情画意。
2、永济海悦休闲会馆怎么样消费价格贵吗
啤酒10块一瓶!!小瓶的!!!
洋酒就贵点了!!从600----2000不等!!!
3、永济到永乐宫方便吗?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
永济有到芮城的班车,芮城到龙泉村可以雇个车过去!
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
三清殿大型壁画的技巧臻於[化境]
三清殿又名[无极之殿],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单看外型,这个主殿已很够气派。
一踏进殿内,眼前漆黑一片,原来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着;人必须在进殿后好一会,适应了殿内的微弱的光线后才可以看到壁画。但见三清殿内的西、北、东三壁上,绘满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画面连成一气,表现的是同一个时空。一幅题为《朝元图》的大型壁画,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份、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凝神、在顾盼,形象各具特色。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好像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
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方法,以墨线为骨干,再填以金、朱红、青绿等色,配搭得很和谐,有些部分还用了[沥粉贴金法]增强了质感的对比,令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更加显现。
不寻常的[乔迁]经历
难以想象,现在的永乐宫如此完整的建筑群和精彩的壁画,其实并非坐落的原址上,竟是几十年前才[离乡别井]迁移而来的。
原来,永乐宫有一段[乔迁]的特殊经历呢!
永乐宫的原址的芮城西南的黄河北岸,相传该地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家乡。1959年,那里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正好位於计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它将成为淹没在几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龙宫]。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鲁班]们,仔细研究如何将这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画完好地搬走重建。之后,他们决定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一共锯出了550多块,每一块都划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固地附在墙上的壁画分出来,使之与墙面分离,然后全部划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用汽车、骡车、马车等交通工作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细修饰。
这项曾经被形容为[神仙也不容易办到]的工程,经过了近5年时间终告完成。重建后永乐宫里壁画上的切缝几乎小得难以辨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这群壁画杰作的旷世神韵。
永乐宫是元代兴建的规模宏伟的道观,并有精美壮丽的壁画,这和金、元时期新道派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中晚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逐渐改变了三教鼎立的格局,并缓和了相互间尖锐的斗争。而以儒家传统观念与人生理想为核心,以佛家的思辩方式为基础,以道家养生修炼为手段,形成了士大夫与民众之中流行的趋向。宋、元间,在江西玉隆万寿宫兴起的净明忠孝道,就是儒家理学影响下产生的新道派。虽仍行符箓禁咒之术,却强调重伦理道德,注意克己践履,从而加强了宗教对人心的控制。在北方,人们向宗教祈求精神上的慰藉与解脱,也出现了新的教派。金代兴起的真大道教,不信符箓化炼,而以苦节危行,勤力耕种,自给衣食,守气养神为旨。一时乡里民众广为信奉,正如《真大道教第八代崇玄广化真人岳公之碑》上所说:“惟是为道者多能自异于流俗,而又以去恶复善之说以劝人,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近而从之,受教戒者,风靡水流”。天眷(公元1138年至1140年)中,道士萧抱珍开创太乙教,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其弟子萧道熙博学善文,符箓祭醮与玄谈哲理并重,谈玄论道,门徒达数万人。元以后真大道逐渐衰微消失。在金代兴起并最有影响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其教为全真。其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兴盛。王重阳、丘处机都有著述流行,以阐述全真教义。
金、元时期,道教得到统治者的利用和支持,道观的兴建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元大都金碧辉煌的道观布满全城,竟多达52宫、70观。而全真教的披云真人宋德方在山西平阳玄都观校刻道藏时,见永济永乐镇纯阳观残破,倡议扩建为宫。在尹志平、李志常等推荐下,以燕京都道录潘德冲充任何东南北路道门都提点主持建造。经营了十来年,到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初步完成。使永乐官成为全真教宣扬教义和其正统性的祖庭之一。
永乐宫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据记载其后有供奉丘处机的丘祖殿(现尚存废墟),宫西部原还有披云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