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佛家养生拳法

佛家养生拳法

发布时间:2021-02-28 21:01:37

1、拳术的境界

由郭云深大师提出的拳术境界划分,第一个境界叫做练精化气的过程。
练成明劲,通过锻炼,把全身的赘肉都练成肌肉,能随时调动身体,控制骨骼,运用腹腰腿骨骼各处的力量拧成一股,每一拳出去都有千斤重力。
明劲练成,开发了身体的潜能,激发人体的极限,但是却不懂得收敛元气之法。是以练成明劲之人,力量虽然强,但是体力耐力都不能持久。而且并不能养生。人到青年还没有事情,到了中壮年,则元气衰败,一身肌肉得不到保养,都会松弛下来。人早衰早亡,身体到处都是毛病。
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会调动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把精血体能化成元气能量热量的功率也小。
练成明劲之后,每一拳一脚的发力,都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全身的精血体能化成能量热量元气的功率非常之大。
正因为如此,若是只懂明劲,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则把身体的精血体能都打空了,所以比普通人还要衰败的快。 暗劲程度。明显的特征是太阳穴鼓起。达到一流高手境界的人乃是善于养气之辈。
何谓之气?人活动之时,没一个动作都要产生能量热量,这股能量热量就包含着元气。
人剧烈活动,体血精力都会化做这股热量能量和汗水一起通过毛孔释放出去。这就是练精化气的道理。
能不能含住这股气,则是养生和不能养生的本质区别。
这也是内家和外家的区别。
内家拳能收敛住这股元气,外家拳则只练明劲。能发不能收,所以每一拳出去发力越猛,元气奔泻的越厉害。 因为人剧烈活动到位之后,产生的能量热量会随汗水通过毛孔排放出去。全身的毛孔就像是身体的一个闸门。所以要闭住元气不外泄,首先要学会关闭这个闸门。
也就是能在适当的时候闭住毛孔。
闭毛孔的方法
人是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毛孔的。不过可以通过外部的刺激来感受到闭毛孔的特征。 比如人洗热水澡,在热水中泡久了,全身毛孔受热都张开了,全身的元气会随着毛孔渐渐的散发出去,所以人洗热水澡会浑身出汗。
元气散发得过多了,人会不适应,所以有人洗澡时间长了会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这就是元气奔泻过多的原因。
但是这个时候,猛的一出浴室,被冷风一吹,人全身一个机灵,皮肤受冷刺激,鸡皮疙瘩一起,人会精神一爽,头脑立刻清明,这就是毛孔受刺激紧紧闭上阻止了身体元气的流失。
这个时候起的鸡皮疙瘩就是闭毛孔的特征。
练拳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拳发力到位,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全身的精血体能都化成了元气
,要冲开毛孔散发出去,这就好比一罐子火药,装着的时候没有事,但是一但受到火焰,立刻化为能量,体积千百倍的膨胀,立刻炸破罐子迸发出去。
火药一炸,罐子也就完了,支离破碎了,人体也是一样,元气一冲出去,人就虚了。
人体的爆发力虽然不如火药,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
一拳打出,当元气要冲开毛孔散发出去的时候,人就要控制身体,使得毛孔全部闭合起来,不能让元气冲出去流失掉。
闭毛孔的特征
野兽一受惊,尾巴先一竖,随后腰一挺,背一弓,全身的毛根根都竖了起来,这就是闭毛孔。
人所以要学野兽,也要炸毛,先从尾巴开始,人的尾巴都退化掉了,但是尾椎还在。
形意门中的站桩就是把重心放在尾椎上,然后骨骼一节一节往上推,等推到颈椎骨的时候,脑子里面一惊,全身就战栗,起了鸡皮疙瘩,汗毛倒竖,毛孔自然就闭合上了。
这也就是通常人突然遇到恐怖的,或者不可思议的情景时候,全身一股凉气从尾椎直冲到天灵盖的感觉。
猛一出拳发力,全身元气冲出,刚刚到达表皮,人尾椎一惊,通过脊椎神经上身到大脑,然后大脑迅速做出指令,控制全身猛的闭上毛孔,又把元气逼了回去。当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劲的一热和收劲的一冷这么一激,嗖的一下,元气在体内升腾,就如凉水浇到烧红的铁上,太阳穴就鼓起来了。这就是暗劲。
所以高手打拳,一发一收,全身元气劲力来回鼓荡,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无论发力怎么刚猛,打多长时间,都不会出汗。这也就是武侠小说中写的,某某高手一趟拳下来,气不踹,脸不红,身上没有一点汗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暗劲练到最高境界,元气一点都不外泄才能有的本事。闭毛孔是练拳时才有的,而打人的时候就要把元气释放出去,不要闭毛孔了。一拳打出,挨打的人不但要承受明劲的打击,还要承受住元气从毛孔中猛的冲出来的力量。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金丹,全身练成一块铁板,几乎无敌,但是却败在了如来的手里。最后去大雷音寺庙取到了真经,才最终成佛。这是为什么?
按照武功的道理来讲,孙悟空是到达了先天境界的人,铜皮铁骨,激发了人身体所有的潜力,所以能一下提起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但是他的武功却没有到达炼髓的境界。功夫到了先天,元气饱和,丹田气满,积无可积,这个时候功夫就要渗透到骨髓里面去。
骨髓是造血的,要想改变人体,必须要锻炼骨髓才能最终改造人身。
而骨髓无论怎么锻炼,都是锻炼不进去的,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通过声音的震荡来接引。
内家拳中有虎豹雷音一说,老虎和猫身体内总是有一股声音嗯嗯噫噫响个不停,所以老虎的骨骼特别的强大,虎骨虎骨。是最滋补的东西。 雷出山中,万物萌发,雷是产生在宇宙初开,产生生命的。宇宙最开始,是没有生命的,天空中雷电交加,产生氨基酸,演化成单细胞生物,最后进化成人。
天空中的闷雷悠远深长。涵义深远。
人学虎豹雷音,用声音震荡来锻炼骨髓,这是改造身体的根本。
佛家有一本经明为洗髓经,就是日日发音念经锻炼骨髓的方法。
所以孙悟空最后要到大“雷音”寺中取到能“洗髓”的真经,最终才能成佛做祖。
西游记是比喻修行的。里面把拳术讲得很清楚。
洗了髓的人,造血功能强大,体力体能都大大增强,全身最终改造圆满。这样才能达到凡人看来种种不可思议的手段,以为你是神灵。
杨露蝉,董海川,孙禄堂,李洛能都到了这样的境界

2、佛拳观音拳23式分解教学陈永

佛拳观音拳23式包括:

1、 礼敬观音

2、 华开见佛

3、 超脱轮回

4、 慈悲双运

5、 骑龙观音

6 、目莲救母

7、令登彼岸

8、大士托天

9、 观音隐身

10、 佛光普照

11、 观音飞渡

12、善财请圣

13、龙女皈依

14、回头是岸

15、观音坐莲

16、大士接引

17、净瓶偏洒

18、菩萨编篮

19、净瓶汲水

20、童子拜佛

21、扭转乾坤

22、千手救苦

23、佛果圆满


(2)佛家养生拳法扩展资料:

佛家拳的来历:

中国武术名师梁天柱所创立的南派梁门武功并由江门尹保林武术大师铭名为佛家拳(香港由梁家芳同门铭名为蛇形刁手)现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先后在广西岑溪、梧州、苍梧、藤县、柳州,广东广州、台山、中山、江门、东莞、罗定、阳春、阳江、湛江、海南等地区教授佛家拳武功,从此佛家拳在两广大地及港、澳、台、加拿大、美国、东南亚地区和其他国家传播发扬光大。

江门是南派佛家拳的承传重要发展地区,为更好地承传佛家拳,打响江门侨乡武术文化传承计划,向世界传播推广。现经佛家拳第三代传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江门市武术协会原秘书长,佛家拳总会创办人、首任会长欧国雄先生的大力支持推动下。

在江门市德强武术馆设立南派佛家拳训练基地,并全面地将南派佛家拳教授方式、功法、改革创新理念指导贯彻在教授之中,为南派佛家拳的普及和发展再创辉煌。

3、道教或佛教中最会养生神仙是哪个?

佛教追求解脱,不以长寿养生为能。道教讲究“长生久视”抄,也就是长寿。道教中最会养生的,要首推彭祖。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袭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百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庄子这样叙述彭祖的长寿之道:“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追引之士,度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4、李连杰黄飞鸿是什么拳法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清顺治年间,郑成功部将蔡德宗等五人潜至福建少林寺,与达宗等在高溪庙创立洪门会(天地会),洪门会流行的拳术称为洪拳,含有纪念朱洪武,反清复明之意。至清中叶,广东洪拳与刘、蔡、李、莫并称为五大名拳。黄飞鸿的洪拳,一方面由陆阿采--黄泰--黄麒英所传,一方面由铁桥三--林福成所传。黄飞鸿对洪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现传下的要拳术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1.岭南武术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己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2.铁线拳
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却病延年之效。
这是林世荣宗师流传下来的一洪拳,在香港推广出去的,是由陆阿采流传下来的洪拳,即陆阿采--黄麒英-黄飞鸿-林世荣,洪拳影响最为广泛,其中:周星驰功夫戏中的洪拳大师:赵志凌则是林世荣的再传弟子。
3.工字伏虎拳
是洪拳的基本拳法,以步进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相传此拳源出少林寺,初少林毁于火,至善禅师避难到广州海幢寺,至善恐少林绝技失传,便于寺内授徒传艺,陆阿采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传,后传于黄泰,泰传黄麒英,麒英传子黄飞鸿。又由黄飞鸿将其发扬,传于梁宽、林世荣、陆正刚、陈殿标等。工字伏虎拳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恒久练习,不必站马而腰马自坚,不必打椿而桥手自劲,是学习其它拳术、器械的基础。
因此,凡入黄飞鸿门下者,必先习此拳以稳健腰马,坚劲桥手,正确步法。
4.虎鹤双形拳
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而创立。套路中既取虎的“劲”(如虎之猛)和“形”(如虎爪),又取鹤的“象”(如鹤嘴啄食)和“意”(如鹤的灵秀飘逸)。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灵捷、动作迅速、有气静神闲之妙,故称虎鹤双形拳。
虎鹤双形拳手形有拳、掌、指、爪、钩,手法有抛、挂、撞、插等,步法有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讲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庄。
整套动作既吸取佛家拳的凌厉攻势,又吸取洪家拳的严密守势,拳势威武,刚柔并用,长短兼施,为黄飞鸿一门之代表拳法。
5.五郎八卦棍
相传此棍法由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五郎始创。五郎随父征契丹,后至五台山为僧,以枪化棍,棍法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棍。
晚清时,此棍法流传至黄飞鸿手中,黄飞鸿将其融入南派武学功法精华,并由高徒林世荣发扬光大。此棍法长短兼施,双单并用,法门多而密,以圈、点、枪、割、抽、挑、拨、弹、掣、标、压、敲、击十四字为诀。风格朴实无华,结构严谨、威猛沉雄、利于实战,为南派上乘棍法之一。
“五郎八卦棍”完全是杨家枪法演变而来。所谓八卦,以法内有太极、两仪、阴阳、四象等名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此法有六十四点。先击四正,后击四隅,四隅即四方之角,也就是击八方,每方八点,即八八六十四点。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南海县佛山镇。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名医。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次年农历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5、全球的武术流派有哪些?

全球的武术流派如下:
1、中国
截拳道:李小龙所创的武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格斗理念驰名天下。李小龙是以他所学的咏春拳为基础,吸收了拳击、西洋击剑、空手道、跆拳道、中国各派武术的精华,创立了这个独树一格的体系(有一说是截拳道包含了26种武术的精华),所谓“截拳”就是截击、在对手还来不及完成进攻前,就迅速直接地击倒对手的意思,这也反映出了截拳道的格斗理念:简单直接、永远以最精简的方式打倒对手,并且不拘一格,吸纳任何有用的元素来完善自身。

2、日本
相扑:日本最古老的武术。据日本古文献记载,相扑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然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有夸大之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在公元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后,就开始有了相扑运动,很可能是源自中国唐代的宫廷角砥、摔跤游戏;相扑最早是只有皇室才能观赏的贵族运动,相扑力士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最早的相扑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纯粹两个大胖子比力气,而是有很多摔跤、关节技甚至踢打等技巧 。
剑道:以武士刀格斗为原型的武术。在十九世纪的明治维新时代,因为传统刀剑相加、门派林立的武术经常会扰乱社会治安,日本政府因此有意识地把武术加以统一化、标准化,并朝运动方向发展。原本的真刀搏斗换成竹剑,并加上护具保护,就形成了现代的剑道。
柔道:出现于19世纪末的武术。柔道的前身是“柔术”(日本战国时代流传的,一种以摔、拿、地面压制和要害击打为主的武术,有很多流派)。柔道的创立者--嘉纳治五郎曾学习过很多流派的柔术,后来自己创立“讲道馆”,融合了柔术中天神真扬流(以擒拿和地面压制为主)和起倒流(以摔技为主)成为现代柔道。二十世纪初,日本警视厅(警察总署)举办柔术大赛,明定在比赛中优胜的流派将被选为为日本警察的标准训练武术;结果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柔道大胜其他所有门派,名噪一时,并随着被选定为警察标准武术,获得极大发展,取代柔术成为日本武术正统。不过许多传统的柔术流派至今仍然存在 。
合气道:以呼吸力、以柔克刚闻名的武术,也是起源于柔术。创办人植芝盛平曾学习柔术的一支“大东流合气柔术”,这一派和一般柔术不同,更接近中国的内家拳,强调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后来植芝盛平以大东流为基础,吸收其他门派的优点,创立了合气柔术,后改称合气道 。
空手道:以踢、打为主的武术,可以说是日本的外来武术,是来自冲绳(琉球)。古代有许多中国南方的人渡海前往琉球,把中国的一些外家拳法传给当地人,又因为琉球古王朝有很长一段时间管制兵器的使用,因此空手格斗术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那霸手”和“首里手”等门派。但是直到十九世纪,琉球武术才传到日本;二十世纪初,被称为空手道之父的船越义珍在东京表演空手道技术,这种武术自此在日本开始流行,当时称为“唐手”,也就是来自中国的武术;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取其谐音,改称“空手道” 。

3、韩国
跆拳道:韩国的国技。韩国人自称跆拳道是源于古代高丽时期的“跆艮”,但实际上跆拳道可说是起源于空手道。在韩国受日本统治时期,许多韩国人到日本学习技艺,其中一位崔弘熙将军曾经在日本学习松涛流空手道,并获得黑带二段;二战后他回到韩国,以空手道为基础,结合了韩国的古武术以及中国武术的一些技法,创立了跆拳道。跆拳道以华丽的连续踢法和灵活的步法闻名,也是第二个进入奥运会的东方武术项目(第一个是柔道) 。
韩式合气道:韩国人崔勇述创立的武术,具体来源不明,应该跟日本合气道有关。韩式合气道的技法比日本合气道全面,有踢、打等技法,还有专门的呼吸练习(气功)。崔勇述于1950年代把这种合气道介绍到美国,并一度成为美国精锐的“绿贝雷帽部队”练习的格斗术 。

4、泰国
泰拳:泰国古老的格斗艺术。最早可能源于中国唐代传到中南半岛的格斗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以凶悍和暴力闻名的擂台格斗术。泰国地处民族众多、交通便利的中南半岛,武术方面经常与其他民族交流,因此泰拳也吸收了其他国家武术的特色,据说法国的踢腿术“Savate”就是源于泰拳。泰拳的擂台化经历三个阶段:徒手、缠麻、拳套阶段,在20世纪西洋拳击传入后,泰拳也采用了拳套,但泰拳“拳、脚、肘、膝”并用仍然是独树一格的比赛规则,这也使泰拳的彪悍和凶狠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特别是手肘与膝盖的运用,是泰拳的特色 。

5、缅甸
缅甸拳:又称为“斌道”,由于缅甸与泰国接壤,缅甸拳师与泰国拳师经常交流,因此技法与泰拳很类似。只是缅甸拳的擂台化程度不如泰拳,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华丽动作 。

6、菲律宾
菲律宾Kali武术:菲律宾的武术流派众多,特色是很少有纯粹的徒手格斗,多半是结合了短棍或短刀等器械,技巧方面很少硬碰硬,采用避实击虚、以灵巧诡异的动作闪过对手然后反击(菲律宾武术中称为“流动的力量”)。李小龙的大弟子伊鲁.山度就是菲律宾武术高手,《死亡游戏》中拿两根短棍(菲律宾魔杖)的就是他,李小龙也吸收了菲律宾武术的短棍技法。由于短刀和短棍正好是目前各国军警常用的肉搏武器,因此菲律宾武术也广受各国军警学习 。

7、印尼
Silat武术:印尼的传统武术。详细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据说和中国的南拳比较类似;由于印尼地形狭隘,不适合大开大阖的打斗,因此印尼武术以短桥窄马、小巧腾挪为主,发力方式有些接近南拳的寸劲 。
印度--
卡拉里帕亚多:印度的古老武术,卡拉里帕亚多的意思就是“搏击术训练”。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就有古老的搏击艺术存在,目前的卡拉里帕亚多则形成于10世纪左右,在殖民统治期间受到大力打压,曾经一度濒临灭亡,直到19世纪末才再次复兴。卡拉里帕亚多是一套包含了体能锻炼、呼吸法(与瑜伽有关)、徒手格斗和兵器格斗(棍棒、长刀、斧头、长矛等)的综合训练体系。

6、中国3000多种拳法的名称

中国拳法众多,这里着重列举一下南拳的名称:

1、广东南拳除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流派之外,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白眉拳、南极拳、儒拳、佛家拳、刁家拳、朱家拳、岳家拳、钟家拳、昆仑拳等。

2、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洪门伏虎拳和小策打等。

3、福建南拳有南少林龙、虎、豹、蛇、鹤五形拳,五祖拳,罗汉拳、梅花桩、连城拳、地术拳法、泳家法、五枚拳、狮拳、猴拳、鱼法、鸡法、儒法、仿乌迹等流派。

4、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和岳家教四大流派。

5、湖北南拳有:洪门拳、孔门拳、岳门拳、鱼门拳、孙门拳五大派还有巫家艺、奈门、佛门、隐门、水浒门、蒸门、严门、熊门等。

6、四川南拳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流派。

7、江西南拳有三十六路宋江拳、虎拳等。

8、浙江南拳有黑虎拳、金刚拳以及温州南拳、台州南拳。江苏南拳,亦有苏州、无锡,上海,常州等地区之别。

(6)佛家养生拳法扩展资料:

虎鹤双形拳是南派少林拳术中的一种精湛拳艺,广泛流行于广东,广西一带,该拳特点在回单马基础上模仿动物形态,动作紧凑,劲力刚健,落地生根,发声劲力,威武雄壮,充满气势。

虎鹤双形拳攻防灵活,深防守于进攻之间,深受习武爱好者的亲眯。虎鹤双形拳是满腔拳“后五虎”体系中的代表作,因其长短桥结合,手法众多,而被视为“拳种”,习洪拳者大多曾练此套路。

此套路既有短桥手的精密善变,亦有长桥手的大开大合、大砍大劈。此套路由洪拳名家黄麒英初创,后由其入室弟子林世荣整理成型,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及海外华人习武者中流传甚广。

虎鹤双形拳是南海平洲人林世荣根据洪拳和佛拳改编而成一套的拳术。著有《虎鹤双形》一书。

他说这套拳能“以小击大,以弱击强,千斤之力得以半两消之”; 又说,能“以横克直,以弱借强,虎爪则如猛虫扑兽,鹤翅则为凌空击水,浩浩如五爪金龙,盘盘如老僧入定,极神化之妙”。自成一格,有“洪头佛尾”之称。流行于南海、番禺、顺德、肇庆、广宁、怀集等地,流行于港澳和南洋一带。

参考资料:

网络-拳法

7、内家拳所有

内家拳现在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①以王征南、张三丰、武当内家拳、四明内家拳等等为代表的内家拳,偏重于道、养生,讲气。习者多与道士有关,不甚追求武道,影响不大。②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这三大内家拳为代表的一类内家拳偏重于实战,讲劲。
王征南墓志铭上称少林等主动进攻,跳跃横直的功夫为外家,称道家圆柔平实,后发先至的拳法为内家。而后来有人争议,说配合修习内息发力的拳法为内家。以锻炼筋骨肌肉力量的拳法为外家。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土原本传承的武术为内家,而外来传承的为外家。基本上也认为道家传承为内家,佛家武术因为是外来宗教也被归为外家。
目前公认的内家拳大拳种主要是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
虽然内家拳中的各个拳法都有着自己的训练方法,而且是需要师傅亲自言传身教10年到12年左右才能出师,无论怎样但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基本方法】
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我个人认为此种“气”是通过练拳的过程中调节呼吸的节奏而形成的),这是作为内家拳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内家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功能】
打内家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内家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内家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内家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内家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内家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8、求中国武术流派和拳法详解

中国武术流派:中国武术流派介绍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风采。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风格不同,表现各异。但共同的要求是动作连贯、往返多变、起伏转折、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在武术的动作和练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是组成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因素,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演练特点和攻防规律。中国武术具有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神韵,由于武术动作是从格斗攻防技术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力;意识、呼吸、动作必须和谐一致。在中国武术的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化出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通常认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中国古代的兵器远不止这18种,平常所说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艺只不过是一种泛称。中国武术文化底蕴丰富,门类众多。按流行地区分类,划分为南拳、太极拳;按山脉、庙宇分类,可划分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按形象分类,可划分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术内容分类,划分为拳术类、器械类、气功类、摔跤类等。拳术类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类包括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四大主要形式。气功类包括禅家、道家、儒家、医家和拳家五大派别。摔跤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力和相扑,现称为中国式摔跤。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武术流派是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1)少林武术。发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少林拳的精华被称为“少林五拳”,系指龙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鹤拳,分为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几十种少林拳法,还有刀、枪、剑、铲、棒等器械的技击法,并创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阴阳功、混元一气功等气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分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2)武当武术。因发源于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而得名。武当武术起源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末清初。武当拳的风格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见长,以慢击快,以意运空,以气运身。武当派拳术有无极拳、鹞子长拳、猿猴伏地拳、六岁散手和五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兵器有武当剑、白虹剑、六合枪、六合刀、松溪棍等。太权拳属武当著名拳种,影响极大。太极拳在长期流传中,演变出许多支派,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太极拳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后经提炼整理,又出现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等套路。(3)峨眉武术。发祥于四川峨眉山,形成于明代。峨眉拳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风格。它的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峨眉拳术有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和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还分为黄林、点易、青城、铁佛、青牛五大门派。此外,气功与摔跤也在中国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气功是一种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养生术和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气功在发展中,逐渐与各学说流派相结合。儒家养气,旨在修身。武术拳家养气,旨在积气。医家养气,旨在治疾健身。佛家养气,旨在排除杂念,达到禅定。气功门派众多,尤以道家气功见长。摔跤是两人相角的一种武术体育运动,摔跤一般均按体重分级进行,能使对手的身体任何部位(两脚除外)触地为胜。摔跤也是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和保安族等都喜爱摔跤。中国武术自唐宋后,就逐渐传向国外。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习武者不少,并形成一些武术门派。在欧美国家,中国武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称中国武术为“功夫”。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首先是从了解中国武术开始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至于拳法那就多了去了。没法详解的。(搜于百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9、武术的精髓是什么?

武术来的精髓在个人,自是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功力;在国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武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武,是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

(9)佛家养生拳法扩展资料:

跳出表演桎梏

以表演来展示的“武术”,是舞术,无法展示出武术真正的实战作用与效果;竞技,是瞬间艺术,以竞技方式所展示的武术,形而下、不能体现武术的杀伤性所带来的震慑力;

形而上、不能体现武术对修习者精气神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若以舞术效果和竞技结果、去衡量武术的效果,是落入了错误的桎梏里面,没法了解到真正的中国武术。

与佛家养生拳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