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养生2000字左右的论文
到这里来。会找到你回需要的答答案。http://tieba.baidu.com/f?kz=93892400
2、高分悬赏!!3000字以上养生论文,题目内详
阴阳学说的现代解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阳 阴
生理组织结构 部位 上部 下部
身体 表 里
躯干 背 胸腹
四肢 外侧 内侧
脏腑 六腑(各腑又包含阴阳) 五脏(各脏又包含阴阳)
经络 手足三阳经 手足三阴经
气血津液 气(卫气、肺气、脾气、胃气、心气等) 血津液
功能活动 升降 上升 下降
状态 亢奋,发散 阴滞、收敛
动静 动 静
主要功能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 阴
阳证和阴证 阳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火热炽烈,阴液耗伤等病证。 阴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不足,机能低下,阴气偏盛,寒象明显等病证。
望 面色红赤,躁动不安,舌红,苔黄燥或黑燥。 望 面色苍白或暗淡,神情萎顿,倦怠少语,舌淡胖,苔白润。
闻 语声重浊,呼吸粗大,或有痰壅气喘。 闻 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息短促。
问 恶热,心烦,渴喜冷饮,腹胀满痛,便秘,小便短赤等 问 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切 皮肤灼热,腹部硬满拒按,脉数有力。 四肢清冷,腹软喜按,脉沉弱微细无力。
虚证 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头晕耳鸣,心烦,遗精,脉细数,舌红。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唇舌淡白,神倦乏力,便溏尿频,或有喘咳,身肿,脉沉弱无力,舌淡胖。
脏腑阴阳辨证
心 心阳虚:心悸气短,或有心胸憋闷,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虚浮,舌淡胖,脉微细。 心阴虚:心悸易惊,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肺 肺阳虚:咳喘无力,气短,痰液清稀,面色淡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 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声嘶,形体消瘦,潮热骨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 脾阳虚: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阴虚:腹胀纳少,食后加剧,大便干结难解,形体消瘦,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无力。
胃 胃阳虚:胃脘疼痛,喜暖喜按,不思饮食,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胃阴虚: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心烦,口干多饮,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舌体瘦少,脉细数。
肝 肝阳虚:胸胁牵引作痛,或涉及少腹睾丸,得温稍缓,遇寒更剧,形寒肢冷,干呕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细。 肝阴虚:头晕耳鸣,两目昏花,面部烘热,胁肋疼痛或有灼热感,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肾 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头目眩晕,易疲倦,面色苍白或黧黑,或有阳萎、白带多而稀白,性欲减低,下肢浮肿,苔白滑,脉沉弱。 肾阴虚: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强易举,经闭或崩漏,形瘦潮热,心烦盗汗,失眠多梦,颧红,五心发热,口干咽燥,溲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3)阴阳学说在药物学方面的运用
在中药的理论和运用上,也用阴阳学说作为指导。
药物性味 阴 寒、凉性,苦、酸、咸味,味厚者
阳 热、温性,辛、甘味,味薄者
药物性能 阴 沉降,清火、攻下、滋阴、抑制
阳 上升,发散、上升、温阳、兴奋
药物作用的转化 重阴则阳,重阳则阴
(4)在诊断学中的运用
在《内经》中提出:“善诊者,察色诊脉,先别阴阳”,即以辨阴阳为诊断的大纲。而在辨证时,以阴阳为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 阴 包括里证、寒证、虚证
阳 包括表证、热证、实证
诊断指导思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脉诊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5)在治疗养生学中的运用
在《内经》中,提出调整人体阴阳为治疗的最终目标,如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又变化无穷。
治疗指导思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疗大法 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导预防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死。
指导养生 把握阴阳、和于阴阳、法于阴阳
以阴阳学说来分析医学中的各种现象,不仅仅限于区分事物的阴阳属性,还在不同的层面上进一步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如在阴中又可分阴阳,阳中也可分阴阳,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真是变幻无穷。
同时,中医学还有许多关于阴阳相互关系的论述。如在分析生理时提出“阳生阴长”、“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在分析病理时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阳衰”,“阳盛伤阴”等,在治疗时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里运用的特点
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又在原有基础上赋予其许多新的内涵,使其内容更充实、丰富。其中较明显的是不是在于如何区分事物的属阴属阳,而是在于分析对立事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诸如阴阳互根、相生相长等理论。以下就此作一分析:
(1)强调阴阳属性:中医学里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不是所谓的“一分为二”,而是具有非常严格的、特定含义的属性。如以自然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雄(男)为阳、雌(女)为阴,等等。以人体而言,器质属阴、功能属阳,机能阴滞属阴、机能亢奋属阳,等等。以药物而言,性质温热者属阳、性质寒凉属阴,作用升提者属阳、作用下降者属阴,起兴奋作用者属阳、起抑制作用者属阴,等等。这些阴阳的划分是有明显的属性区别的,是决不可以随便调换的。有人认为这是阴阳学说的局限性,实际上这是该学说的优势之一。因为对立统一的事物双方并不是对等的,往往有其属性的差别,而这种属性的差别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是非常适合的。
(2)突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医学里对阴阳的认识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即不把阴阳看作是机械的、平面的、呆板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灵活的。阴阳的属性固然是有其严格性的,但在阴中有阳,阳中也有阴。而这一思想的体现最典型的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
图中充分体现了在阴中包含了阳,而在阳中也包含了阴。
(3)展示阴阳的层次:中医学里对阴阳学说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其概念有时很广,有时很窄,也就是在不同层次上都可以运用阴阳学说。如脏腑学说中用阴阳进行分析,脏属阳,但背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背为阳,肺为阳中之阴。而心又有心阴、心阳之分。可见
(4)阴阳之间相互依存:阴阳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内经》中提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提出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即所谓的“阴阳互根”。如人的形体属阴,功能活动属阳,二者缺一不可。
(5)阴阳之间相互影响:阴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双方是无时不在相互影响的,不断地此消彼长,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如这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病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一动态平衡。阴阳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影响的关系,突出了古人对人体整体性的认识,对形神统一、组织与功能统一、脏腑经络统一、人体内外统一等有精辟的见解。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主要被用来说明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一个整体中,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固然非常重要,就是在病理过程中,这些关系也非常突出,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中医的诊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举例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六腑 大肠 胆 膀胱 小肠 胃
五气 燥 风 寒 暑 湿
五窍 鼻 目 耳 舌 口
五体 皮毛 筋 骨 脉 肉
五志 忧 怒 恐 喜 思
五味 辛 酸 咸 苦 甘
五音 商 角 羽 征 宫
五声 哭 呼 呻 笑 歌
五色 白 青 黑 红 黄
方向 西 东 北 南 中
生化 收 生 藏 长 化
季节 秋 春 冬 夏 长夏
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运用的特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主要用以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事物,其所影响和被影响的事物可以用四个方面来概括,即“我生、生我、我克、克我”,与“我”共同构成了五种关系,从而反映了所有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五行学说的精髓所在,这样,五种关系可以构成一个“稳态结构”。其相互关系示意如下:
木
相生
水 – 火 相克
金 土
在医学领域里,广泛运用五行学说来分析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脾胃输布津液至肺,且肺阴有赖于胃阴以补充,即称之为“土生金”。并把脾胃称为“母”,肺称为“子”,二者即为“母子”关系。
同时,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分析疾病过程的传变及某一脏腑病变对其它脏腑的影响。如因肝气过旺,可以横逆而犯脾胃,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称之为“木克土”。
在诊断时,五行学说又往往用来分析病情。如脾病患者面色呈黄,为其本色,但如出现面色发灰黑,则为肾之色,提示水反侮土,病情较重。
在治疗时,又往往用五行学说作为指导。如有“补土生金”、“扶土抑木”、“泻南补北(补肾清心)”。
三、探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局限性
当然,我们研究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也要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认真肯定其中的精华,特别是重视其中某些现代哲学所忽视的内容,从而对发展现代哲学起到作用,但也不能认为古人的东西都是真理。
1、阴阳学说的局限性:阴阳学说主要用以分析对立统一的二个方面的关系,但有时把不一定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事物也用阴阳来分析,如古人所说的日为阳、月为阴,从其阴阳属性来说,确有其典型性的一面,但要把阴阳的关系套用在日月的关系上,就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又如有些矛盾双方用阴阳的观点难以说明,例如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矛盾,但不能指定何方为阴或阳。
所以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所有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时也不够恰当。
2、五行学说的局限性:五行学说是把各种事物的关系都列为五要素,虽然这可以认为是构成了一个稳态系统,但毕竟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医学领域里,各种因素的关系更为复杂,有时并不能都归纳为“五”,所以也出现了“七情”、“六淫”、“六腑”等不按“五”归纳的情况。同时,五要素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固定的。实际在医学领域里,五行关系是否成立,不是靠推算而来的,应是在实际生理和临床上存在了某种关系,再以五行学说加以说明。如“肝木克土”是因为在临床上存在着肝气不舒而影响脾胃运化的现象,而通过疏肝解郁有助于脾胃的运化,这样才得出这一五行的肝木克土关系。如果在生理或临床上得不到证实的,则很少单凭五行生克关系推断来确定一些相互的关系,至于少数人脱离了临床实际,机械地用阴阳五行的关系来推导,这实际上已背离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真谛,并不代表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身。。
至于阴阳五行学说在占卜等领域中被运用,更使这一学说走上岐途。在中医学里所运用的阴阳五行学说,由于赋予了医学的科学内容,所以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当然,阴阳五行学说有时被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使得许多人,特别是未系统学习过中医的人,对其抱着怀疑的态度。有人提出,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思辩性理论,不是成熟的科学理论,但他们恰恰忘记了,阴阳五行学说是建立在临床实践上,并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的,并不是坐在房间里单凭思辩推导的。所以我们在认识阴阳五行学说局限性时,不能片面夸大其局限性,甚至武断地作出不科学的结论。
四、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哲学思想的比较
从前面所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中医学里作为基本说理工具的阴阳五行学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现代哲学是在古代哲学(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理是充分吸取了古代哲学的精华,但由于现代哲学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哲学体系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现代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充分吸取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特别是由于西方对中医学更是陌生,所以也谈不上吸取中医学里的哲学思想,从而现代哲学有必要进一步吸取中医学里的中国哲学思想精华,从而使现代的哲学体系能更上一个档次,让中国的古代哲学发挥出更灿烂的光辉。另一方面,也应吸取现代科学理论来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现代科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中有许多理论在阴阳五行学说有一些初步的体现,要使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就应使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长处。综上所述,对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探讨,应建立在密切联系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可能接触到其本质性的东西,自然也不可能揭示其合理的、科学性的内核。同时,也要认真吸取现代科学理论,推动传统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有所发展,这样也必然促使中医理论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3、体育传统养生学的论文
中国养生体育的历史发展
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养就是扶正祛邪,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也就是“天人合一”。养生涉及许多方面,张湛讲的“养生大要”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等十项。其中的啬神、爱气、导引、养形就属于人的生命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可见,在中国的养生体系中,人的生命体的自我活动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关于人体运动锻炼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它是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养生体育。
中国养生体育的起源
中国养生体育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据古籍《吕氏春秋·古乐》所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陶唐氏”时代“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人们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肢体活动的大舞,来加以治疗。可以说,这是后来的导引、按摩等古代医疗体育、养生术的最早形式。“导引”之名,就是从“教人引舞以利导之”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
长寿思想是养生思想产生的先导。长寿思想,即人类的“生命价值观”,并非是有些书籍文章中所说的“自古有之”;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当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其产生的物质客观条件,同时,人类文明发展促成了其产生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才有可能应时而发、应运而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低下的情况下,虽然逐渐萌发了某些萌芽状态的体育现象,但只是“自卫其生”而已(《体育之研究》语,“生”乃指生存而言,并无生命长寿之意)。据考古学家考证那时人之平均寿命才16 岁左右,“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8—16 岁;世界上最早记载人口平均寿命的古希腊,当时该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也只有19 岁,且只是对城邦居民的统计。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了宗教,但并无向天祈寿的思想。到奴隶社会初期,夏代敬神,商代重鬼,顺应“天命”,万事祈天。所祈求的“福”,一方面含:“风调雨顺”以保证物质财富的增加;一方面含“免于战祸”,以求军事上取胜,保证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不受掠夺,而并不包括“长寿”的希愿。到了商殷后期,才逐渐产生了人对其本身寿命的祈求和愿望,即开始出现了长寿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是人在社会上之自我价值认识的一大飞跃,也是“生命观”的一大变革。这种新的“生命观”的最早记载见于商殷巫祝之作《尚书》。在该书《洪范》中首次提出了“五福”和“六极”的具体要求——“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其中所提及的“寿”(长寿)、“康宁”(健康无疾病)、“考终命”(寿命自终不横夭)及“凶短折”(寿不长)、“疾”(不健康)、“忧”(感情不愉快)、“弱”(身体不强壮),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对生命与肌体和心理的全面要求,并把长寿放在首位。
到了西周时期,这种健康长寿的要求成为全社会的祈求和希愿。这反映在《诗经》这部古代诗歌总集之中:“永锡难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如南山之寿”、“万寿无疆”等诗句,散见于从各地收集的民歌诗作之中,这足以说明当时社会对长寿问题重视程度之普遍。
《周易》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典哲学著作,对于我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发端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书中反映了一些古代的养生思想。
它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周易》这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古代许多养生思想学派的共同源头和理论基础。这种长寿思想之产生与发展,必然导致人们由一般地向天祈求,进而变成为人为的设想和人为的措施,从而导致养生思想的产生和逐渐体系化,并促成养生术的相应诞生与发展。所以,长寿思想是养生思想之先导,而养生术是养生思想之实践的产物。伴随着春秋战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巨大发展,在诸子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养生思想与方法渐趋成熟,并形成了粗略的体系,从而揭开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古代养生史上新的篇章。
养生思想的形成
养生术是养生思想实践的产物。长寿思想导致的养生思想,表现在人们社会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赖于当时被视为国家大事之一的宗教信仰活动(《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消极方面;另一方面是依赖于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为措施,即养生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这是积极方面。随着养生思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养生思想也日益丰富充实,有其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这反映了人类对养生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过程反映在以下几个观点的形成和理论化上:
第一、养生有“道”
养生以求健康长寿,是有“道”可寻的。这“道”就是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养生这一事物的客观规律。散著于春秋战国而成书于汉代的《内经》。《内经》中有这样的论述:“上古之人(实指商代以后的人),其知道(养生之道,即健康长寿的措施、方法、规律)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明确指出养生之道并非神秘之物,就是“形与神俱”的具体措施。
第二、养生之道可“得”
养生之道,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掌握了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不掌握客观规律而违背之)则灾害生,从之(掌握客观规律而因势利导)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内经》)。
第三、防于“未然”
4、学习传统养生学的意义
现代化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但也不得不面临伴随而来的弊端。人们无法回避现代化的高科技与自然的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笔者希望通过开展养生学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阐明传统养生学教育的现实意义,探求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寻找现代社会中自然的生存或生活方式。以体现自然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一、寻找现代化高科技与自然健康生活之间的平衡点
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各个领域现代化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纷繁多样、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但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面临现代化高科技产物的严峻的现实弊端。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也带来了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自然与社会环境问题。工业化带给社会可观财富的同时,也使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诸如耕地减少、淡水匮乏、温室效应等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安康:健康问题综合报告”表明,生态系统的恶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预料的严重威胁。信息化的闪电发展,互联网上唾手可得的一切,提高了生产力,缩短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了疆界,却凸现出新的始料未及的问题。某天,“一块乌云遮住了太阳,爷爷拿出TransLight(手持式日光灯),开启后在脸上投射具有振奋精神的蓝光,让爷爷随时随地地补充‘自然’光线”。15岁的乔治不去户外或体育馆,却得到了身体锻炼,“他在房里戴着虚拟实在的装备,在一台‘千奇百怪’的跑步机上跑着、走着。这些‘酷毙了’的装备使乔治看起来像是在穿越地下洞穴,或攀爬豺狼野兽四伏的陡峭山峰,或穿过草地追逐美丽的少女”。在这样的现代化环境下,人们或许会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真正的自然人!这一切,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自然生命和自然健康,甚至不得不或不知不觉地以牺牲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代价。同时,这一切,不断挑战着人类的自然疗能。于是,人类不可逃避地陷入两难抉择的窘境:现代化的高科技?自然的健康生活?放弃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这显然是愚昧的,但也不愿意抛弃自然的健康生活。然而,人们必须直面这样的窘境,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能否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使用现代化“器械”的同时,是否可以给人们自然的生活、自然的生命留下一片赖以生存生活的绿洲?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适应环境的良性的生活方式?在高科技背景下,如何体现自然生命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中医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
2.1中医传统养生学强调:和谐适度与可持续性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制,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赋予养生明确的内涵,即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使机体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养生学虽然有延长生命的追求,但并非虚妄的长生术,它包含着对人的生命现象和生命历程的精心观察与深入探讨,它是一门古老又新兴的领域宽广的交叉性的学科。它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以和谐适度为宗旨,强调整体协调。它以综合辨证为调摄手段,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正如《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人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传统养生学虽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印记和人文色彩,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自身价值昭然。因为它始终以整体观念为基准,强调和谐适度,适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特征,与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学人及践行者们对生命和养生的理解与认识,透射出传统养生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在价值。
2.2养生学教育及其实践证明:养生是一种良性的自然生活方式笔者自2001年以来,率先在本校医学院开展中医传统养生学教育,以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就养生的知识和对保养生命的认识以及开展养生学教育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婀。对本校医学院2000—2003级各专业近3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进行养生学教育之后,学生们认识到养生需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作为医学生,在需要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科普性质的常规养生学知识,可使自己逐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专业人才。此外,还认识到自身对养生知识的宣传所承担的义务,可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养生的知识和技能。有学者也认为将传统养生学引入大学课堂,从哲学层面、伦理学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来看都是必要的啊。
此外,笔者还带领本校2003—2008级各专业学生作了一项关于“长寿的秘诀或夭折的祸根”的养生社会调查,主要以访谈形式,调查或访谈对象为学生们所居住的当地、家族、家庭或周围的人,分别有青年、中年和老年人,以老年人居多。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许多健康长寿者都有自己长期以来习惯的生活方式。如有一位8O岁的老奶奶,无子女,老伴早于她仙逝。可她不因为享受不了天伦之乐或失去至亲的人而闷闷不乐;把一切看得很淡,不计较得失,钱多一点就多花一点,少一点就少花一点;习惯于平静的生活,不喜欢串门,在买菜或散步的路上碰到熟人就聊聊天。这看似孤僻,却心态平和,不失为养生的另一种境界。还有一位95岁的老人,居住农村,环境素朴,后面有一小山,前不远有一小河;每天膳食主要是250g瘦肉加蔬菜;儿女不在身边,喜欢每天自己买菜时常是孙子陪伴;也喜欢串门。有的高寿老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开心的或不开心的均与他人分享,脸上总挂着笑容;懂得生活,和谐、统一、自然的生活;诙谐幽默是一剂良药;忘掉怨恨,宽容对事对人。也有一位老人,虽然已离异独居,却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愉快进食,以粥和素食为主;锻炼身体有秘诀,即做农活;有爱心,乐于助人;忍与不贪,“儿孙自有儿孙福”,无思想包袱,没心理负担,过好每一天;愿意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以前虽是文盲,可还是不放弃认字、学习文化。
在调查期间,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调查到的不仅仅是怎样才能健康长寿的方法,更是一种面对人生、面对生命的态度或方式。这些长寿老人在年轻时努力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年老后,回忆年轻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为所逝去的感到失落。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青年和中年人的养生意识淡漠。例如青年人,他们认为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或关键时期,身体素质较好,无所谓生活的规律,所以经常由于考试或突然的工作而废寝忘食。而中年人,生活压力大,负担重,没有过多时间或精力考虑养生的问题,而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养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什么技巧,不只是一种孤立而仅仅具有阶段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的良性生活方式。甚至,从某个角度而言,养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是生活的全部,或就是生活。
三、结语
中医传统养生学教育及其实践,首先在高校开展,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其素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之后走向社会,继以推而广之,加以普及,不仅对各层次、各年龄段、各种职业的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养生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的良性的自然生活方式。生活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以生活的形式演绎。养生,保养生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本体方式。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现代化的高科技与自然的健康生活之间的平衡点,适应环境的变化,享受自然的健康生活,享受自然的生命。
中医养生学的教育和实践“如地下的潜流,于无声处使大地变成绿洲”;又“若雾露之溉”,滋养着大地上鲜活的生命。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潜移默化的习惯,更亟待积极主动的进取。笔者希望继续开展中医养生学教育,深化养生实践活动,不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寻找现代社会中与时俱进的自然的生存或生活方式。
5、中药养生保健论文3000字以上急
请直接百度搜索文库
6、急求关于中医养生的论文2000到3000字左右,免费的!!!谢谢
h
7、中医养生3000字论文
?
8、写一篇关于养身的论文,至少2000字。谢谢。急需。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1.顺其自然2.形神兼养;3.动静结合;4.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选药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而这其中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也是我们最容易把握的就是“食养”。所谓“民以食为天”。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西方快餐的涌入,传统的与我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一日三餐”越来越不为人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所谓“亚健康”状态。而我所希望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都可以健健康康的,所以我学了,并且时刻提醒他们。
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也就是说,不但要吃,还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才会让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上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人吃五谷杂粮,也就是说“食常杂”即每日能够食用谷类及薯类、豆类及其制品、、纯热能食物,达到合理、健康之目的。要求每日吃不同的食物。食常杂的核心是坚持膳食的营养平衡和合理搭配,并持之以恒。粮谷类及薯类含有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豆类含有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五果为助——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能增加肠蠕动,有预防肠癌的作用。
水果中含果胶多,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降低固醇的作用,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水果中含有容易消化吸收的糖,可直接被身体吸收,有利于中老年人大脑能量的补充。
水果中的名种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能刺激中老年人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龙眼:龙眼味甜,主要功效可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在《神农本草经》望还说可怕五脏邪气,厌食、除虫毒等等。
芒果还具有药用价值:患慢性咽喉炎、音哑,用芒果煎水,代茶饮用,可去炎消哑,使嗓音甜润;取芒果2~3个,煎汤口服,可治疗疝气
菠萝的果肉中菠萝:含有一种独特的酶,能分解蛋白质。吃了大量肉类菜肴后,嚼上几片鲜菠萝,对消化吸收帮助很好。
桃子:性温,味甘酸,能消暑止渴、清热润肺,有 "肺之果 " 之称,适宜肺病患者食用。桃子果实营养丰富,尤其铁的含量较丰富,是缺铁贫血患者的理想食疗佳果。此外,桃子含钾多,含钠少,适宜水肿患者食。炎夏食桃,可养阴生津,润肠燥。
等等.不胜枚举。
五畜为益——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 维生素 B族和维生素A、D
五菜为充——
也就是青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于养颜,防止坏血病,益智等都有很大帮助。
此外还要多喝水
水是健康之本。人体70%是水分,血液里90%是水分,脑组织80%也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甚至高达体重的85%左右。
人类饮水比吃饭更重要。水对于健康人体,延年益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同时是最佳溶剂。它在人体内携带着许多溶解或悬浮的宝贵的化学物质,滋养着人体的生理。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都要依靠水才得以完成。体内代谢产物的输送和毒物的排泄也需依靠水来进行。人体任何部分缺了它,就将无法生存。水在维持生命方面比食物更重要。人若不吃饭,光喝水也可延续生命2个月左右,若不吃饭不喝水则最多可活7天,高温天气只能活3天,可见水对于人体是多么重要。但是人们往往忽视饮水的重要。饮水要以不渴也饮,渴饮不足为训。饮水应以喝白开水为主,辅以其他饮水应高新鲜度,水煮沸后再烧3分钟,达到国家标准。饮水要先用水漱漱口,湿润口腔,要掌握慢饮、多次、少量。
当然想真正做到养生,还要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方面进行训练。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不过自从上过这门课,我正在努力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试着影响身边的人。现在的我每天早晨刷牙前喝杯水。中饭前喝口汤。饭后尽量保证半个小时的午睡。晚上少喝水,白天多喝水。梨睡前一杯牛奶。然后经过了一个安逸的睡眠之后,早晨醒来时要先躺半分钟再起床。经常买些水果吃。烟戒了,酒也不怎么喝。经常打打球,踢踢足球。效果很明显,精神好多了,脸上的本来不多的痘痘也没有了。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式,我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同时也希望身边的朋友都可以健健康康的以后漫长的人生。
9、养生与健康 的论文 3000至5000
科学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著作。从词面解释:养生者,调养生息也。科学养生,就是用最科学的养生理论、方法实现自己的健康长寿。因此,从养生学学科理论中寻找科学依据,从高龄老人群体中寻找养生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养生准则。 一、科学养生四大障碍 (一)“烦恼”因素。 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工作到了家庭,与子女共居的,考虑如何适应家庭工作,比如买菜、煮饭、送孙上学等,久而久之,家庭、上下辈之间,未免有些“摩擦”,产生了一种转换“岗位”的“烦恼”。 (二)“失落”因素。 特别是当过单位领导的老人,过去“有权不使”,如今“过期作废”,“下岗”后有一种失落感。加之对自己尊称改变:过去任长官,受人“尊敬”,今天,见面避开,人走茶凉。感到“世态炎凉”。 (三)“拼搏”因素。 与“失落”相反,这些老人认为过去“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可以“大显身手”了。少数人说自己过去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趁退休做“自由人”的机会,千方百计想弥补。个别人,一反常志,买彩票、炒股,往往造成精疲力竭,“血本无归”。 (四)“厌世”因素。 有些老人无所事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觉得日子很难过,吃完三餐,不知到哪里消磨时光。个别老人,一迈进60花甲之年,自称为“等死队员”,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存在着一种醉生梦死的思想,于是喜、怒、哀、乐无常。 二、科学养生三大原则 老年人是人生历程的最后阶段,对于科学养生所选择的途径有较大的复杂性,人与人所处的区域、地位、环境,甚至年龄、性别、体质、爱好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在养生之道上应该因人而异。但人生历程中的三大原则是统一的。 (一)自主性养生原则。 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广西有个长寿县——巴马,80岁以上寿星有几万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从而形成少病、长寿的老年群体。 (二)平衡性养生原则。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康寿在于平衡。”大多数老年人注意到体育锻炼,而平衡一事不大注意。有些老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措,结果反而搞垮了身体。一些老人争强好斗、怒气横抽,导致疾病丛生。这些现象说明:追求健康长寿的老人,如不按科学养生要求,“身心平衡”破坏,好事则变成坏事。 (三)特殊性养生原则。 世间事物有两性,普遍性中有特殊。在科学养生过程中,应强调个人内在因素,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制订和实施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不能移花接木,硬搬照套,否则,事与愿违。 三、科学养生四大基本经验 (一)思想要乐观,心态要平衡。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有八九,天下无十全十美之事,知足不辱,病从忧生……”说明遇事要乐观,要求心态平衡。否则效果不堪设想。中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心是五脏腑之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曰:“百病皆生于气。”道出了科学养生心态平衡的重要性。所以,老人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斤斤计较,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衡,做到“四个一点”。顺境时要谨慎一点;逆境时要振作一点;得意时要谦虚一点;烦恼时要“糊涂”一点。不因地位低微而气馁;不因薪资偏薄而苦闷;不因权力丧失而哀叹。要善于控制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惹事生非,避免过喜过怒,造成过于兴奋,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升,血糖改变,引发脑充血或心脏病。待人接物,要讲究文明礼貌,以诚待人,以礼敬人、平易近人,适力助人。 (二)忍气不争吵,处事和为贵: 中国有句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苟子·儒篇》:“老忌私,然后能公,和忍性,然后能修。”即是说,能强其私,心和性情,而不使其放纵,放纵就是为所欲为。不然大则以杀身,小则以伤气。 (三)节食加节欲,生活有规律。 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之大欲焉。”稽康的《养生论》说:“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此语意思是饮食、色欲两事应有节制。使之适度,以求长生。《增补遵生八笺》上曰:“……六日饮食,七日黄室……归心静然,可以永生。”也说明了节欲、节食之重要。所谓节食,就是说,餐吃八成饱,暴食伤胃也伤肠。节食,对于老人来说,还包括选食。做到不偏食,有什么吃什么,一日三餐,再好的饭菜也不饱食,更拒绝花天酒地。 这里必需郑重阐述色欲话题。在中国封建意识掩盖下,人们对性事自然讳莫如深,作为一种保密性的事。古代医学书籍,文中也只用“节欲”或者“填房事”两个词。养生文章中《格言联壁》说:“积精求神谙得切实。”顾名思义,既名之为精,既为精华、精粹。在人体内,所谓独一无二之至宝。不能滥用,滥用则影响健康长寿。为何一些长寿村男女人寿星较多?为什么尼姑、和尚较之一般人长寿?那就是人之宝贝藏之于身。依愚之见,人过七旬,以少行房事为宜,至少要注意适度。“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过眼云烟,气是惹祸根苗。”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得好:“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把人寿比作朝露,值得老年人所思。 (四)身心常锻炼,动静要适度。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常动故也。”外国人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的、适度的运动,可以补充肌体能量,有利血液循环,可以改善脂肪过多地在体内存积,防止肥胖,保证血糖正常,延缓骨质疏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能提高免疫能力。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一些适度的、柔和的项目进行身心锻炼。早晨起床,适当步行、打拳、舞剑。稍年轻的老人可以慢跑。也可以每天坚持做保健操,动静结合,呼吸结合,心平气静。还可以积极参加书法、绘画、诗词班学习,陶冶身心,健脑强心,延年益寿。实践证明:老年人,不动不行,不静也不行。动多静少,不注意休息,则增加身心疲劳,降低血糖供应,不利健康。只静不动,常睡懒觉,易使身体僵化,关节失灵,也不利于科学养生、延年益寿。正确处理动静关系,宜动则动,宜静则静,动静适度,对身体有益。科学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阴阳学说的现代解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阳 阴
生理组织结构 部位 上部 下部
身体 表 里
躯干 背 胸腹
四肢 外侧 内侧
脏腑 六腑(各腑又包含阴阳) 五脏(各脏又包含阴阳)
经络 手足三阳经 手足三阴经
气血津液 气(卫气、肺气、脾气、胃气、心气等) 血津液
功能活动 升降 上升 下降
状态 亢奋,发散 阴滞、收敛
动静 动 静
主要功能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 阴
阳证和阴证 阳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火热炽烈,阴液耗伤等病证。 阴证指病变表现为:阳气不足,机能低下,阴气偏盛,寒象明显等病证。
望 面色红赤,躁动不安,舌红,苔黄燥或黑燥。 望 面色苍白或暗淡,神情萎顿,倦怠少语,舌淡胖,苔白润。
闻 语声重浊,呼吸粗大,或有痰壅气喘。 闻 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息短促。
问 恶热,心烦,渴喜冷饮,腹胀满痛,便秘,小便短赤等 问 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切 皮肤灼热,腹部硬满拒按,脉数有力。 四肢清冷,腹软喜按,脉沉弱微细无力。
虚证 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头晕耳鸣,心烦,遗精,脉细数,舌红。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唇舌淡白,神倦乏力,便溏尿频,或有喘咳,身肿,脉沉弱无力,舌淡胖。
脏腑阴阳辨证
心 心阳虚:心悸气短,或有心胸憋闷,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虚浮,舌淡胖,脉微细。 心阴虚:心悸易惊,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肺 肺阳虚:咳喘无力,气短,痰液清稀,面色淡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 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声嘶,形体消瘦,潮热骨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 脾阳虚: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阴虚:腹胀纳少,食后加剧,大便干结难解,形体消瘦,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无力。
胃 胃阳虚:胃脘疼痛,喜暖喜按,不思饮食,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胃阴虚: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心烦,口干多饮,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舌体瘦少,脉细数。
肝 肝阳虚:胸胁牵引作痛,或涉及少腹睾丸,得温稍缓,遇寒更剧,形寒肢冷,干呕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细。 肝阴虚:头晕耳鸣,两目昏花,面部烘热,胁肋疼痛或有灼热感,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肾 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头目眩晕,易疲倦,面色苍白或黧黑,或有阳萎、白带多而稀白,性欲减低,下肢浮肿,苔白滑,脉沉弱。 肾阴虚: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强易举,经闭或崩漏,形瘦潮热,心烦盗汗,失眠多梦,颧红,五心发热,口干咽燥,溲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3)阴阳学说在药物学方面的运用
在中药的理论和运用上,也用阴阳学说作为指导。
药物性味 阴 寒、凉性,苦、酸、咸味,味厚者
阳 热、温性,辛、甘味,味薄者
药物性能 阴 沉降,清火、攻下、滋阴、抑制
阳 上升,发散、上升、温阳、兴奋
药物作用的转化 重阴则阳,重阳则阴
(4)在诊断学中的运用
在《内经》中提出:“善诊者,察色诊脉,先别阴阳”,即以辨阴阳为诊断的大纲。而在辨证时,以阴阳为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 阴 包括里证、寒证、虚证
阳 包括表证、热证、实证
诊断指导思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脉诊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5)在治疗养生学中的运用
在《内经》中,提出调整人体阴阳为治疗的最终目标,如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又变化无穷。
治疗指导思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疗大法 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导预防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死。
指导养生 把握阴阳、和于阴阳、法于阴阳
以阴阳学说来分析医学中的各种现象,不仅仅限于区分事物的阴阳属性,还在不同的层面上进一步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如在阴中又可分阴阳,阳中也可分阴阳,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真是变幻无穷。
同时,中医学还有许多关于阴阳相互关系的论述。如在分析生理时提出“阳生阴长”、“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在分析病理时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阳衰”,“阳盛伤阴”等,在治疗时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里运用的特点
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又在原有基础上赋予其许多新的内涵,使其内容更充实、丰富。其中较明显的是不是在于如何区分事物的属阴属阳,而是在于分析对立事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诸如阴阳互根、相生相长等理论。以下就此作一分析:
(1)强调阴阳属性:中医学里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不是所谓的“一分为二”,而是具有非常严格的、特定含义的属性。如以自然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雄(男)为阳、雌(女)为阴,等等。以人体而言,器质属阴、功能属阳,机能阴滞属阴、机能亢奋属阳,等等。以药物而言,性质温热者属阳、性质寒凉属阴,作用升提者属阳、作用下降者属阴,起兴奋作用者属阳、起抑制作用者属阴,等等。这些阴阳的划分是有明显的属性区别的,是决不可以随便调换的。有人认为这是阴阳学说的局限性,实际上这是该学说的优势之一。因为对立统一的事物双方并不是对等的,往往有其属性的差别,而这种属性的差别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是非常适合的。
(2)突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医学里对阴阳的认识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即不把阴阳看作是机械的、平面的、呆板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灵活的。阴阳的属性固然是有其严格性的,但在阴中有阳,阳中也有阴。而这一思想的体现最典型的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
图中充分体现了在阴中包含了阳,而在阳中也包含了阴。
(3)展示阴阳的层次:中医学里对阴阳学说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其概念有时很广,有时很窄,也就是在不同层次上都可以运用阴阳学说。如脏腑学说中用阴阳进行分析,脏属阳,但背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背为阳,肺为阳中之阴。而心又有心阴、心阳之分。可见
(4)阴阳之间相互依存:阴阳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内经》中提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提出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即所谓的“阴阳互根”。如人的形体属阴,功能活动属阳,二者缺一不可。
(5)阴阳之间相互影响:阴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双方是无时不在相互影响的,不断地此消彼长,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如这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病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一动态平衡。阴阳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影响的关系,突出了古人对人体整体性的认识,对形神统一、组织与功能统一、脏腑经络统一、人体内外统一等有精辟的见解。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主要被用来说明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一个整体中,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固然非常重要,就是在病理过程中,这些关系也非常突出,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中医的诊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举例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六腑 大肠 胆 膀胱 小肠 胃
五气 燥 风 寒 暑 湿
五窍 鼻 目 耳 舌 口
五体 皮毛 筋 骨 脉 肉
五志 忧 怒 恐 喜 思
五味 辛 酸 咸 苦 甘
五音 商 角 羽 征 宫
五声 哭 呼 呻 笑 歌
五色 白 青 黑 红 黄
方向 西 东 北 南 中
生化 收 生 藏 长 化
季节 秋 春 冬 夏 长夏
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运用的特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主要用以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事物,其所影响和被影响的事物可以用四个方面来概括,即“我生、生我、我克、克我”,与“我”共同构成了五种关系,从而反映了所有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五行学说的精髓所在,这样,五种关系可以构成一个“稳态结构”。其相互关系示意如下:
木
相生
水 – 火 相克
金 土
在医学领域里,广泛运用五行学说来分析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脾胃输布津液至肺,且肺阴有赖于胃阴以补充,即称之为“土生金”。并把脾胃称为“母”,肺称为“子”,二者即为“母子”关系。
同时,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分析疾病过程的传变及某一脏腑病变对其它脏腑的影响。如因肝气过旺,可以横逆而犯脾胃,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称之为“木克土”。
在诊断时,五行学说又往往用来分析病情。如脾病患者面色呈黄,为其本色,但如出现面色发灰黑,则为肾之色,提示水反侮土,病情较重。
在治疗时,又往往用五行学说作为指导。如有“补土生金”、“扶土抑木”、“泻南补北(补肾清心)”。
三、探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局限性
当然,我们研究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也要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认真肯定其中的精华,特别是重视其中某些现代哲学所忽视的内容,从而对发展现代哲学起到作用,但也不能认为古人的东西都是真理。
1、阴阳学说的局限性:阴阳学说主要用以分析对立统一的二个方面的关系,但有时把不一定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事物也用阴阳来分析,如古人所说的日为阳、月为阴,从其阴阳属性来说,确有其典型性的一面,但要把阴阳的关系套用在日月的关系上,就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又如有些矛盾双方用阴阳的观点难以说明,例如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矛盾,但不能指定何方为阴或阳。
所以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所有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时也不够恰当。
2、五行学说的局限性:五行学说是把各种事物的关系都列为五要素,虽然这可以认为是构成了一个稳态系统,但毕竟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医学领域里,各种因素的关系更为复杂,有时并不能都归纳为“五”,所以也出现了“七情”、“六淫”、“六腑”等不按“五”归纳的情况。同时,五要素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固定的。实际在医学领域里,五行关系是否成立,不是靠推算而来的,应是在实际生理和临床上存在了某种关系,再以五行学说加以说明。如“肝木克土”是因为在临床上存在着肝气不舒而影响脾胃运化的现象,而通过疏肝解郁有助于脾胃的运化,这样才得出这一五行的肝木克土关系。如果在生理或临床上得不到证实的,则很少单凭五行生克关系推断来确定一些相互的关系,至于少数人脱离了临床实际,机械地用阴阳五行的关系来推导,这实际上已背离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真谛,并不代表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身。。
至于阴阳五行学说在占卜等领域中被运用,更使这一学说走上岐途。在中医学里所运用的阴阳五行学说,由于赋予了医学的科学内容,所以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当然,阴阳五行学说有时被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使得许多人,特别是未系统学习过中医的人,对其抱着怀疑的态度。有人提出,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思辩性理论,不是成熟的科学理论,但他们恰恰忘记了,阴阳五行学说是建立在临床实践上,并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的,并不是坐在房间里单凭思辩推导的。所以我们在认识阴阳五行学说局限性时,不能片面夸大其局限性,甚至武断地作出不科学的结论。
四、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哲学思想的比较
从前面所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中医学里作为基本说理工具的阴阳五行学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现代哲学是在古代哲学(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理是充分吸取了古代哲学的精华,但由于现代哲学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哲学体系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现代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充分吸取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特别是由于西方对中医学更是陌生,所以也谈不上吸取中医学里的哲学思想,从而现代哲学有必要进一步吸取中医学里的中国哲学思想精华,从而使现代的哲学体系能更上一个档次,让中国的古代哲学发挥出更灿烂的光辉。另一方面,也应吸取现代科学理论来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现代科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中有许多理论在阴阳五行学说有一些初步的体现,要使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就应使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长处。综上所述,对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探讨,应建立在密切联系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可能接触到其本质性的东西,自然也不可能揭示其合理的、科学性的内核。同时,也要认真吸取现代科学理论,推动传统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有所发展,这样也必然促使中医理论有一个较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