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学好养生,首先要学会什么
养生之道千条万条知,但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态和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好心态犹如一个好天气,万物生长靠太阳,心中是一个晴朗的天,才道不会滋生忧郁,一个开心的人就是吃粗茶淡饭,都赛过山珍海味。
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造就一个好的身体,好的身体造就一个好的心内态,好的心态造就一个好的命运。
有了以上两大基石,才能谈及后面千条万条的养生之道。
希望可以容帮到你
2、养生主要是养什么?
养生,动词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复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制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
首先,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凡事想开点,少计较。
其次,要注意营养用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百腻及垃圾食品。
再次,要注意体育锻炼。每天运动一小时,对身体机能各方面都有好处,还能起到放松心情、保持身材、提高身体免度疫力的作用。
3、养生的重点是养什么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就是保养元气,只有元气足,身体才能健康,人亦才更长寿。
天人合一 调于四时
元气来源于先天父母,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以调节、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全过程,元气盛,人之轻病可不药而愈,重病可配合药物或疗法战胜疾病。如元气衰败,虽有效治疗,亦难免死亡。
中医认为,人要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中医学叫“天人合一”,也叫“天人相应”。人的健康长寿,是不能违背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要注意适应四季寒、热、温、凉外,还要注意避其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更要注意防范反常之气,这种季节气候大气反常所致之病叫做时令病。
如何避免反常之气致病,首先应“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等,同时更要心理舒畅,无杂念妄想,勿劳心神,保持机体元气抗病功能。这些预防措施对于老年或体弱多病之人,更为重要。这也叫调于四时,和于人体。适应季节气候之突变,是中医学养生之道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情志安宁 气血通畅
中医认为,生命活动,贵在气血通畅,所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便是中医治病的大法。影响气血不畅的主要因素,就是心情不快,情志不宁。情绪安宁,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常的情志,可使气血运行逆乱。据统计,长寿健康者90%以上都具有温和、开朗、乐观的性格。中医学将人的情志区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也叫“七情”。七情太过就要情志不宁,损伤人体元气和功能。七情又分别与人体五脏各有所关,如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如过怒伤肝,可导致肝脏疏泄条达和动升的生理功能失调,肝气郁而化火上逆,出现头晕、头痛、心烦、急躁、口苦等病症。肝气郁滞日久,又可导致机体有关脏器的关系失衡。首先会影响脾胃,出现胃病。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病、眩晕病、胆囊炎、各种胃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病,大都是由情志不宁而引起的。可见情志和人体生命健康关系多么密切。所以情志的安宁,是中医养生之道又一非常重要的方面。
动静结合 形神合一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锻炼,可强筋壮骨,增强机体功能,使人健壮。但活动锻炼,必须动静结合,形神合一。如锻炼活动时,心神不静,胡思乱想,反而促使气血紊乱。只有形神合一,相互为用,互相依存,才能使人元气充足,健康长寿。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等,无一不是既要形体活动,又要思想入静,达到形神合一的。可见运动锻炼,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养生之道的重要环节。
饮食有节 保护脾胃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饮食的消化吸收排泄,又必须依赖脾胃的功能健全才能完成。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无不靠脾胃的消化、吸收、输布水谷之精微,才能保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故养生十分强调重视保护脾胃。实践证明,长寿又健康的老人,都是饮食好、脾胃健的人。同时脾胃功能健全,又可增加人体元气的抗病能力,即免疫功能。汉末名医张仲景亦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所以历代医家在治疗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十分重视调理脾胃。
脾胃之功能损伤,可来自多方面原因,如气候的突变和精神刺激等等,但主要在饮食方面,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肥腻之品,或过饥过饱、饮酒过度等,均可损伤脾胃。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亦指出:“脾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饮食方面最好能做到定时、定量、定性,早饭宜吃好、午饭可吃饱、晚饭要吃少,保护好脾胃。
中医对食品种类亦非常重视。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说明人以米、麦、谷、豆等类为主食,再辅助吃一些水果,肉类少吃为益,多吃些蔬菜以补充饮食。现代科学对人体营养方面研究提出:主食宜粗细粮搭配,吃饭宜七八分饱,不甜腻,多食蔬菜,适当吃些水果、瘦肉、蛋类、鱼虾等品,保证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才能维持身体健康。中医养生还有食疗、药膳等,可适当选择。
益肾固精 全真养形
肾脏为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中医学称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旺盛,可使人精气充盛,生殖力强,思维敏捷,筋骨强健,耳聪目明,年老而精力不衰。故历代中医学家都主张将益肾固精作为保健强神益寿延年的养生重点。有人虽年逾古稀,但仍耳不聋、眼不花、发不落、齿不脱、精力充沛,都与肾固精足有关。相反也有人年不过花甲,却未老先衰。造成肾精亏虚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且易造成肾亏的是青中年时期纵欲过度,妄想劳甚,不知养生所致。所以中青年时期不知固肾养生,病已造成,想补救已悔之晚矣。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年老不衰,青中年时期就要房事有节,清心寡欲,注意益精固肾。
中医学养生之道,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想达到精、气、神充沛,既长寿又健康,难度虽有,但如能做好以上五个方面,是完全能实现的。的疾病与健康,衰老与长寿都和很多的饮食有关,除了外界的一些因素之外,我们自身和长寿的关系尤为重要,而尤其是对元气的保养至关重要,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就是保养元气,只有元气足,身体才能健康,人亦才更长寿,那么我我们应该如何保养元气呢?
老人如何养生
起居养生
秋季睡眠养生应分早秋、中秋、暮秋三个阶段来调整作息时间。现在已过了初秋,到了中秋和暮秋,就应该本着避潮湿、避寒凉的原则,采用早睡早起的方式,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早睡滋养阴气,早起顺应阳气。秋季睡眠养生的早起,能够使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从而避免秋乏的发生。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天天凉了也要保持居室经常通风,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时,15分钟即可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少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厨房最好安装换气扇,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
秋天防静电伤身。为了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饮食调理
1、防寒温里。每日的早餐,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枣和干姜、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浆、胡辣汤、羊肉汤、醋熘白菜、糖蒜等。
2、排湿祛风。遇有风雨阴湿天气或者体内有湿、大便稀的情况,老年人应增加祛风排湿的饮食,如选用大米、扁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葱、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3、润燥滋阴。在干燥天气或口干舌燥、大便干的情况下,老年人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
4、收敛阳气。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老年人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5、五味调和。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老年人应注意如下关系:辛辣味与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约的;甘甜味与咸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约的;咸味与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约的等。
精神、运动调养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秋令肃杀,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研究发现:不良的心理刺激,会抑制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许多疾病丛生,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
秋季阳光和煦,原野金黄,秋高气爽,是老年人闭目养神、收聚精锐的大好时光,此时老年人宜到公园、郊野、山林等林木繁荣、宁静优雅之地,做做闭幕养神的气功。闭目,先眼肌放松,再面部放松,心胸喷涌而出,眼睛也即会有神。许多名人学士在繁忙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做做闭幕养神功,即可收到养精蓄锐之奇效。
另外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老年人可以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会使您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4、什么是养生先养神?
“形神合一”是养生防病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古代养生学家誉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保养的关键。神,这里主要指精神思维活动。人生活在社会中,精神思维活动常易扰动而难安静。思虑过度,或情绪不畅,‘会耗伤精气,引起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脏器损伤而发病。故有“养生先养神”之说。养神,指精神情绪常宜安静,使精、气、形得到休养生息。
由于精神思维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所谓“静”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静神就是动中求静。如气功中的静功锻炼,艺术活动中的琴棋书画等,使人精神愉快,贯注专一,起到良好的养神的效果。所以,养神不是消极的静止不动和逃避尘世,而是对机体具有积极的休养或调节作用。
适时调神,是根据自然界的时间节律变动,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自然界四时之气的变化,包括消长盛衰、生长收藏和升降浮沉,生命活动也应与这种变化一致。春天阳气回转,冰雪消融,花开柳绿,一派生机。此时应格外珍惜时光,信步田野,沐浴春光,吸取大自然的活力。应使神志伸展舒畅,不宜抑郁,以顺应春天生发之势。夏天艳阳普照,万物繁茂,地气蒸腾,雨水充足。此时应使神志充实欢愉,不可过怒,对事物充满爱心,让生命像怒放的花朵,以顺应夏天成长之势。秋天,阴气渐长,秋风劲急,万物成熟,果实待收。此时应使神气收敛,神志安宁,不可过分伤感,以避肃杀之气,顺应秋天收成之势。冬天,阳气潜藏,阴气最盛,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此时应使神志平静,不可过分发泄,早睡晚起,日光充足时再行活动,以顺应冬天潜藏之势。一日之中的时间节律也类似一年的四季。日出如春,日中如夏,日落如秋,夜半为冬。人体的活动和精神状态要随四时变化,才能保持健康。清晨应当情绪振奋,精神清爽;日中应情绪饱满,精力旺盛;日落精神应保持安静,不可过于波动;夜半应入睡休息,不可强使兴奋。这样,才能使神志变化与自然节律、生理节律同步,保证机体健康。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5、养生养什么
养生,以睡眠为先
现代人,不是只有老人才讲究养生,中青年、特别是中青年女士都讲究养生。懂得养生的人,一般都走在意识潮流尖端,学历水平越高的人,越讲究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也就越关注养身。而养生究竟怎么养?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最好呢?这是很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和行动的问题。古人云:“不觅仙方觅睡方,一觉熟睡百病消”。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为了健康、长寿,人们采用锻炼、营养以及滋补全身等各种方法,但养生的第一补品不是别的,而是深睡眠。“补啥都不如补深睡眠”,深睡眠是人体睡得最熟、最香的阶段。在深睡眠期,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能起到保养皮层细胞的作用,这对稳定情绪、平衡心态、恢复精力极为重要。深睡眠期,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达到高峰,人体代谢维持在一个最低的基础水平,消耗能量减少。同时体内有关的组织、器官合成代谢加强,能量增加,使劳累一天的人体力得以恢复,并把能量加以储存供来日需要。睡眠是人体的“充电器”,睡眠是最好的“滋补品”,睡眠是抵御疾病的“防线”,深睡眠为“美容时间”。一、 怎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根本在于物质与身体的失衡。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睡前需要做到“五不”: 1、不过饱:中医讲“胃不和则寝不安”,因为晚上人要休息,脾胃也需要休息,吃得过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扰动脾胃的阳气,从而影响睡眠。因此,晚餐宜吃七八分饱,并且尽量清淡,以顾护脾胃清阳之气。2、不过动:睡前不宜剧烈运动而扰动阳气,包括睡前看电视、说话聊天等扰动心阳的活动。而且电视、音响等电器本身的辐射会干扰人体的自律神经。因此,睡前半小时不宜做剧烈运动、看电视、聊天等。3、不过思:脾主思,多思伤脾,且多思易扰动心神。思、动为阳,静、眠为阴。因此,睡前宜静养心神,做到“先睡心后睡眼”,助阳入阴以利于睡眠。4、不过点:晚上11点后胆经开阳气动,人容易精神而睡不着,且极易耗散肝胆之气,引动外邪侵入体内。因此最好在21点、最晚不要超过22点半睡觉。5、不受风:风为百病之始,无孔不入。晚上睡觉开窗、开空调等会吹散卫护体表的阳气,吹散以后阳气再生,再生以后又被风吹散,这样一夜过去就会把人的阳气掏干,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惫。因此睡前应关门窗和空调,以保护体表的阳气。二、什么时间睡眠有利于养生: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有效睡眠时间,也是最佳睡眠时间。晚上(21点-3点)少睡半个小时,白天多睡3个小时都补不回来。因此建议大家把握有效的睡眠时间,最好晚上9点钟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0点半。1、每天的21点—23点为亥时,三焦经最旺,属手少阳三焦经,“三焦通百脉”;23点—1点为子时,胆经最旺,属足少阳胆经。一个是手少阳,一个是足少阳。少阳是什么?少阳是初升的太阳!人只有在23点前进入实际的睡眠状态,少阳气才足,人体的太阳才能升起来,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大多数百岁老人晚上都在9点前就寝。2、凌晨1点—3点为丑时,肝经最旺。《黄帝内经》讲“人卧则血归于肝”,而且肝养血、生血的最佳时间是21点—凌晨3点。人如果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人体脏腑得不到气血的补养,极易失衡而致病。三、 睡眠养生的作用: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因在睡眠期间胃肠道功能及其有关脏器,合成并制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供活动时用。另外,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 2、保护大脑,恢复精力:睡眠不足者,表现为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长期缺少睡眠则会导致幻觉。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这是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3、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对侵入的各种抗原物质产生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而将其清除,保护人体健康。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睡眠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加快。现代医学中常把睡眠做为一种治疗手段,用来帮助患者渡过最痛苦的时期,以利于疾病的康复。4、促进生长发育: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脑继续发育,这个过程离不开睡眠;且儿童的生长在睡眠状态下速度增快,因为睡眠期血浆生长激素可以连续数小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应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以保证其生长发育。5、延缓衰老,促进长寿:近年来,许多调查研究资料均表明,健康长寿的老年人均有一个良好而正常的睡眠。人的生命好似一个燃烧的火焰,而有规律燃烧则生命持久;若忽高忽低燃烧则使时间缩短,使人早夭。睡眠时间恰似火焰燃烧最小的程度,因此能延缓衰老,保证生命的长久。6、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因为短时间的睡眠不佳,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者则可造成不合理的思考等异常情况。7、有利于皮肤美容:在睡眠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循环增多,其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加快了皮肤的再生,所以睡眠有益于皮肤美容。
6、养生到底在养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说养生养生养生,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怎样养生才对身体有好处?养生到底养的是什么,你知道这些问题吗?养生难道知识让自己吃东西吗?我们都说药养不如食养,我们应该注意一些身体的变化,养生主要是养的什么呢?
第一、足疗
十堰东岳路一条街,全部是足疗店。足疗有效吗?肯定有效。你们泡过脚吗?我泡过一次哈,确实舒服些。但能不能解决问题呢?足疗的机理在什么地方?没人说清楚,反正给你揉揉搓搓舒服了,掏钱吧!
更有些人把足疗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把保健养生行业搞得乌烟瘴气。也有几个足疗店老板还找我看过病,吃过药,他们肯定是泡脚泡最多的人群了。
第二、脊柱养生
现在搞正脊的也不少,所有疾病都和脊柱有关系,包括针灸、正骨治疗脊柱侧弯,前凸、后凸。没有哪个人脊柱是直的,你看大家站着,就像钟摆一样,一会儿忽左一会儿忽右,脊柱侧弯肯定是存在的。
通过调整脊柱对脏腑有没有好处呢?肯定有好处。但是为什么有好处呢?怎么起效的?我有个朋友是搞脊柱养生的,我也观察很多例病人,扎完针后病人当时效果很好。过两天又复发。脊柱侧弯矫正过来后,过两天又歪了。骨盆扶正后,又会倾斜。那人们脊柱问题的病根在什么地方?脊柱养生的意义在哪里?
第三、静坐
我们也在闭关房开展静坐学习,上次培杰创涛他们过来时我问他们,心能静得下来吗?创涛说:静不静得下来,到闭关房去试试看就知道了。能够坐三五个小时,是心静。静不下来的,就坐不下来。但真正坐下来,就可以让身体恢复吗?有一个过来学习的周同学,一直在参加辟谷班、禅修班等,但身体还是不太好。所以静坐也不能解决问题。
7、养生是养什么
养生最要养的是身体,养的是一种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