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孙思邈养生铭 解释

孙思邈养生铭 解释

发布时间:2021-02-24 22:01:15

1、谁呢解释一下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黄精膏方”?

黄精五十多斤(54)斤,把根茎上的须毛去掉,洗干净,把它打碎或切碎,蒸版到熟,然后压出水汁,权然后继续加水在上面继续压出汁来,直到得到5斤多的汁液,然后加上干姜末3两和桂心末1两,小火煎熬。当看到颜色有偏黄,然后就熄灭火,等到冷后,就装在不渗漏的器皿中,与酒750克相混合。一般在饭前服用300克,服用两日,就可脱胎换骨,容光焕发。如果经常服用的话,就不要和着酒来吃了。伴着生的大豆黄吃,不吃谷粮都不会饥渴。

2、我想知道养生的概念是什么

养生定义

养生妙方
整个中医学说就是广义的养生学。《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提高”,后一个“生”是名词“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规律。养生就是人类提高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3]
保养生命
消除疾病的学问——因此有别于现代西方治疗疾病的“医学”。《黄帝内经》中黄帝与老师岐伯有一段精彩对话。谈到瘟疫时,黄帝问老师为什么有些人被传染了却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为什么说整个中医学就是大养生学。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医学是指中华原创医学,而不是“一代明君”康熙阉割华夏文明后已经面目全非的“现代中医”。
通常所说的养生是狭义的养生学,是指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提高自我康复能力的学问。公元前五十世纪人天合一整体观的形成标志着养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业年间,当时的太医令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集中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候,但书中没有药方,只列养生方、导引法213种。由此可知,中国从那时起就已经将养生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并得到官方的提倡。[4]
养生的宗旨是身体阴阳平衡,【黄帝内经】中养生的主意观点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人则健康,有神;阴阳失衡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当身体阴阳失衡时,应选择药疗、食疗、体疗、针灸疗法,使身体阴阳恢复平衡,病自然就好了。[5]
3养生源流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生命永在。《周易象上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种期望虽然难以实

养生书籍
现,但自古以来追求长寿者却大有人在。汉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明确提出运用医药的办法进行养生的观点。华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练形以养生的早期记载,华佗授其另一弟子的漆叶青黏散则是延年益寿方剂的早期记载,可知华佗在养生的研究上确有相当的造诣。以恬淡虚无为主导的精神养生或精神调养,源于老庄之学,后来主要发展于佛、道两家,它与两家倡导修炼和清静无为的主张分不开,而这也正是[[气功]]修炼的重要前提。儒家的气功,遗祸亦烈,伤身殒命者比比,这从隋代《诸病源候论》有关记载中可以窥见;唐以后,衰而未绝,帝王豪门因之亡命者代有记述。房中术则在秦汉以前似乎较为开放,这从古时记述中及1973~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残存帛书中可以看出。[4]
4养生文献
延年益寿,人同此心。达官贵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于此莫不关注,故而养生文献不限于医家,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中国现存养生类著作约数百种,尚不包括涉及养生内容又非养生专著的书籍。养生书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4]
通论类
主要从养生的大旨、理论、指导思想等立论,全面分述各种养生方法,泛而不专,有助于人们了解养生理论,并指导一般的养生,如汉代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唐代[[孙思邈]]著《孙真人养生铭》、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李鹏飞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及胡文焕著《寿养丛书》、清代曹庭栋著《老老恒言》等。

3、孙思藐的十三养生法

孙思邈养生十叁法,又名耳聪明法: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 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 4.骨退化。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重覆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

4、药王孙思邈道医养生的目录

上编孙思邈养生蕙论
第一章药王孙思邈生平及其道医研究
第一节孙思邈真实而传奇的一生
第二节《旧唐书》孙思邈本传
第三节《新唐书》孙思邈本传
第四节药王孙思邈生平大事记
第五节药王孙思邈生平与著作
第六节药王孙思邈出生年辩
第七节孙思邈思想体系:易、道、儒医众家融合为一
中编孙思邈养生特色
第一章药王孙思邈道家养生之道
第一节孙思邈之丹道医易合一综合养生体系
第二节孙思邈传承中华民族神圣祖先黄帝老子的养生之道
第三节孙思邈养生之道是中国道家养生学集大成者
第四节孙思邈关于男、女、幼儿的养生之道
第五节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道林养性》
第六节孙思邈《养生铭》之养生精辟论述
第二章药王孙思邈与道家内再养生之道
第一节孙思邈继承黄帝、老子内丹与导引养生疗法特色
一、中国传统道家内丹养生之道
二、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三、五禽戏
四、八段锦
五、易筋经
六、六字诀
七、黄帝内视法
八、迎气法
九、服气法
十、彭祖和神导气法
十一、导引吐纳功
十二、禅观法
十三、调气法
十四、子夜座功
十五、行功
第二节孙思邈道医导引术与按摩秘术
一、天竺国按摩法
二、老子按摩法
第三章药王孙思邈医养生特色
第一节道法自然养好生
第二节食治为先治百病
第三节自然疗法要常用
第四节药物治疗为后备
第五节气血循环养生术及其效果
第六节孙思邈道医与自然疗法选录
第七节孙思邈道医与民间疗法选录
第八节孙思邈与心理治疗
下编孙思邈养生之道精选
第一章药王孙思邈养生之道精选
第一节药王孙思邈养生之道中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药王孙思邈面向大众的健康教育观
第三节药王孙思邈积极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第二章孙思邈养生文献精选
第一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第二节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第三节孙思邈《海上方》
第四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六·食治
序论第一
果实第二
菜蔬第三
谷米第四
鸟兽第五
第五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养性
养性序第一
道林养性第二
居处法第三
按摩法第四
调气法第五
服食法第六
黄帝杂忌法第七
房中补益第八
第三章药王孙思邈养生诗文精选
一、孙真人卫生歌
二、孙真人枕上记
三、孙真人养生铭
四、摄养枕中方
五、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侯诀
六、保生铭
七、孙真人摄养论
八、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第四章孙思邈道医养生论著译注
一、《千金要方》选录译注
二、《千金翼方》选录释译
……

5、精于养生之道的药王是孙思邈吗?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家和道家,寿101岁,行医80多年,躬行实践养生之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为“药王”。生平好学而博采众家之长,善言老庄,又好释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练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

(1)养性重德、百行周备、自慎为首

孙思邈一生为医,德、术兼备,养生重在养德,提倡养性以自慎为首。《千金要方》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因此,他把养性修德称为“养生之大旨”,并提出养性当以“自慎为首”,“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达到养性的目的。

(2)食养茹淡,务求节俭

孙思邈之谓茹淡即素食淡味以养生。提倡“每学淡食”以养生。又主张饮食节俭。有“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之说。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指出:“人学养老之道……饮食当令节俭,若食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他的食养、食疗经验丰富,素为后人所推崇,多有实用价值。

(3)日常生活讲究卫生

他对日常生活起居、衣着、饮食卫生很重视。如冬睡不盖头、卧取侧身曲体、衣着俭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务求“雅素净洁”。又讲究饭后漱口、散步、少饮酒、不食陈腐变质食物等等卫生。在《卫生歌》、《保生铭》中多有概括。

(4)注重锻炼养生之术

孙思邈的著述中气功、导引、按摩方法甚为丰富。他认为老人尤当重视锻炼,《千金翼方》说:“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除收集各种气功、导引、按摩方法,还自创孙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锻炼方法。

孙思邈著的《保生铭》流传甚广,今录之如下,以供读者欣赏: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神气自然存,子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5.邱处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

6、孙思邈有哪些养生著作?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家和道家,寿101岁,行医80多年,躬行实践养生之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为“药王”。生平好学而博采众家之长,善言老庄,又好释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练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

(1)养性重德、百行周备、自慎为首

孙思邈一生为医,德、术兼备,养生重在养德,提倡养性以自慎为首。《千金要方》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因此,他把养性修德称为“养生之大旨”,并提出养性当以“自慎为首”,“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达到养性的目的。

(2)食养茹淡,务求节俭

孙思邈之谓茹淡即素食淡味以养生。提倡“每学淡食”以养生。又主张饮食节俭。有“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之说。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指出:“人学养老之道……饮食当令节俭,若食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他的食养、食疗经验丰富,素为后人所推崇,多有实用价值。

(3)日常生活讲究卫生

他对日常生活起居、衣着、饮食卫生很重视。如冬睡不盖头、卧取侧身曲体、衣着俭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务求“雅素净洁”。又讲究饭后漱口、散步、少饮酒、不食陈腐变质食物等等卫生。在《卫生歌》、《保生铭》中多有概括。

(4)注重锻炼养生之术

孙思邈的著述中气功、导引、按摩方法甚为丰富。他认为老人尤当重视锻炼,《千金翼方》说:“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除收集各种气功、导引、按摩方法,还自创孙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锻炼方法。

孙思邈著的《保生铭》流传甚广,今录之如下,以供读者欣赏: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神气自然存,子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5.邱处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

7、药王孙思邈的著作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秘诀?孙思邈的长寿之道?

孙思邈百的著作有很多,《摄扬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练度气铭》,《会三教论》等知。这些著作大都亡道佚,只留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可惜呀!内

这里有个 孙思邈档案馆,里面有比容较完整的资料,http://www.eeloves.com/memorial/archive/mid/102228

8、结合实际谈谈孙思邈饮食养生的内容,在目前有哪些意义

?

9、孙思邈养生长寿歌是怎样的?

唐孙思邈的养生长寿歌《保生铭》、《养生铭》、《枕上记》非常便于记忆。

1.保生铭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侯自不生。寅丑日剪甲,梳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毋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但能七星步,令人常寿乐。成多促人寿,不得偏耽思。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2.枕上记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艾火慢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

3.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疫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饮食均。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转气自全身。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各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张群《不老歌》

曾有人向台湾国民党元老百岁翁张群请教长寿之道,他认为,“忘年、不怒、常笑”很重要。他编了一首不老歌:“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他每天坚持散步三千步。并强调说:“不要怕老!如果老字不在我们心中,自然就不老了。”

这些话,都是经验之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状态影响生理状态;精神健康促进身体健康”了。

与孙思邈养生铭 解释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