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房中术真的吗?
房中术是真来的,和道家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并且在现代也是有很大的价值的,它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人们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并且它还可以看做是一种自养生的方法。从古至今,多少人在练,并且流传这么久,足以可见它的价值,以及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证明了它的切实可行性。我的这个扣,它号就是三零八,还有八和七加上二二,最后是七柒和六。然后就没有了,详细看。所以说它是真的。是可以练的。谢谢。
2、练武术和禁欲的关系~
练功与性生来活不应该有源矛盾,如果有一种功夫必须以舍弃正常的性生活为前提的话,那么它的可取之处必然极小。反过来,对当事人来说,付出也太大了。我国的房室养生之术由来已久,早在周秦时期就产生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老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贪图性欲就会导致灾祸,性欲消耗精气就是硬性消精亡阴,人成长到壮大就会衰老。聚守精气,平和无欲,才合养生之道。老子提出的观点为后世房中养生家所接受,形成了节欲保精的宗旨观念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提倡节欲保精,固然有其不科学之处,但不是提倡完全禁欲,后世有人把养生和泄欲完全对立起来,比如像刚才提到的为练功而禁欲,完全是自己走上了极端。如果我们有机会看一下有关的医学史就会发现,从汉魏以后,房室养生之术迅速兴旺起来。
3、中国古代的房中术是怎样的?
房中术又名“房术”、“房中”、“房内”、“房室养生”、“黄赤之术”、“男女合气之术”,是中国古代医家和道教有关于如何在男女性生活中获得乐趣、保健、胎教、优生、延年益寿的学问。基于道家的阴阳思想,把性作为一种修身养生的方法。“房中”一词,最早见于《前汉书·艺文志》,列举《容成阴道》,《天一阴道》,《黄帝三王养阴方》等房中八家,“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房中术的这一性质,在历史上,多被人用作淫秽之术,因此也经常遭到政府的封禁,其本身的内容反而被大多数人不了解。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家,大都着眼于交而不泄、交而少泄、精神不散、调协阴阳以养生这一目的。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房中术理论家孙思邈,对此有如下论述:“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孙思邈还说:“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力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房中术文献:
由于多方禁毁,中国古代房中术文献经典多已在本土失传,叶德辉发现日本古代医书《医心方》辑录了部分中国古代房中术经典,辑录为《双梅影暗丛书》在中国出版,才使今日后人得以一窥房中术之玄妙. 古代著名的房中术著作
《合阴阳》
《十问》
《天下至道谈》
《养生方》
《杂疗方》
《黄帝内经》
《黄帝内景经》
《黄帝外景经》
《论衡·气寿篇》
《论衡·命义篇》
《容成阴道》(失)
《七发》
《黄庭经》
《素女经》
《素女妙论》
《玉房秘诀》
《玄女经》
《素女方》
《抱朴子·至理》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洞玄子》
《御女损益篇》
《房中补益》
《玉房指要》
《记济真经》
《延寿第一绅言》
《妇人良方》
《三元延寿参赞书》
《医方类聚》
《修真演义》
《房中切度》
《类修要诀》
《养生四要》
《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篇》
《房术奇书》
《房术玄机》
叶德辉辑录《双梅影暗丛书》
4、七损八益是什么
提到《黄帝内经》,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医最著名的经典医著。至今,这本书还被当作学中医必读的一本书。“七损八益”的说法由来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这本《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及“七损八益”的养生理论,但书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七损八益的内容。直到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贵医学帛书竹简《天下至道谈》中才有了“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这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得后代医家为此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的千古悬案得以揭秘。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七损主要是指的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即:在两性交接时动作粗暴,鲁莽而发生疼痛,导致五脏生病,这是“闭”(内闭);交合时虚汗淋漓,精气走泄,叫“泄”(外泄);房事没有节制,纵欲无度,气血耗竭,叫做“竭”;而 “弗”是指虽然有强烈的性欲冲动,却因阳痿不举而不能进行;交合时心中烦乱不安,为“烦”;一方无性欲要求而对方强行交合,这时双方特别时对女方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犹如陷入绝境,故而叫做“绝”;当交合时过于急速,既不愉悦情致,于身又没有补益,徒然浪费精力,这叫“费”。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出了在房室养生中于身心有害的七种做法,若犯有上述七损之情况,则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且招致疾病,这样的解释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针对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即“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这里逐一地介绍了治八益的具体做法。即:一、调治精气,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适宜的交接时机,四、蓄养精气,五、调和阴液,六、聚积精气,七、保持盈满,八、防止阳痿。
5、古代房室养生法是什么?
房中术 我国古代的“房中术”总结了许多房室养生修炼方法。其中,道家的“内丹阴阳双修”方法是较为神秘的一种修炼方法。现代人当然知道靠“男女双修”是不可能达到“得道成仙”的目的的。但学习他们的方法却可以大大改善性生活质量,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这一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秘传不宣的,能真正了解、掌握它的人不多。但我本人是气功及民间功法爱好者,我有缘从前辈中得知了一些关于“男女双修”的方法。即使以今天的观念来看,它们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个简介。总体上,“内丹阴阳双修法”分三个步骤、阶段:1、百日筑基:这是将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为日后的修炼打下基础的必要措施。它要求在这阶段的一百天里,做到意守丹田,将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调节到最好状态。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气功是最好、最自然的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平衡的自然方法之一。在此阶段,可同时服用一些调节神经、内分泌平衡的中药,道家秘传的“百日丹”是一种很好的神经、内分泌平衡调节药物。2、止泄固元:此阶段实质是锻炼、提高外生殖器的耐受刺激的强度(阈值)。同时也学习抑制大脑的性兴奋方法,使得“阴阳交合而不泄”。现代人如果掌握了这一方法,早泄也就离去无踪了。3、“内丹”阴阳双修:到了此阶段,男女就做到了“交而不泄”,而古人相信,此时男女双方进行“内丹”的修炼就更容易“丹成”,从而也就“得道成仙”了。这只能理解为古人对世界、对生命的认知的局限性了。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要纠正或重新在体内形成一个神经反射,是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全形成的。这是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百日筑基”则暗合了这一规律。而提高外生殖器耐受刺激的强度(阈值)、抑制大脑的过度兴奋则同样是现代行为科学治疗早泄的方法了。所以说,“双修法”可以很好地利用来进行改善性生活质量、治疗性功能障碍。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理应加以很好利用,至于“得道成仙”那就不用理睬它了。
6、中医所讲的七损八益是什么意思
七损八益”的说法由来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这本《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及“七损八益”的养生理论,但书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七损八益的内容。直到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贵医学帛书竹简《天下至道谈》中才有了“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这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七损主要是指的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即:在两性交接时动作粗暴,鲁莽而发生疼痛,导致五脏生病,这是“闭”(内闭);交合时虚汗淋漓,精气走泄,叫“泄”(外泄);房事没有节制,纵欲无度,气血耗竭,叫做“竭”;而“弗”是指虽然有强烈的性欲冲动,却因阳痿不举而不能进行;交合时心中烦乱不安,为“烦”;一方无性欲要求而对方强行交合,这时双方特别时对女方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犹如陷入绝境,故而叫做“绝”;当交合时过于急速,既不愉悦情致,于身又没有补益,徒然浪费精力,这叫“费”。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出了在房室养生中于身心有害的七种做法,若犯有上述七损之情况,则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且招致疾病,这样的解释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针对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即“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这里逐一地介绍了治八益的具体做法。即:一、调治精气,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适宜的交接时机,四、蓄养精气,五、调和阴液,六、聚积精气,七、保持盈满,八、防止阳痿。
性生活有愉悦情致,增强夫妻感情的作用。“七损八益”是古人在交合时遵循的法则,在性生活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利用“七损八益”的方法来调摄性生活。对房室之事应有一种严肃性,使生活服从于养生保健这个重要原则,并通过房事来达到补益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7、七损八益的房事养生学说
“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待盈,八曰定倾。”
所谓“八益”是指八种有益于身心的男女和合之道,有益于保精、惜精、护精、固精这一养生观念的做法。
一曰治气,是指交合之前,双方先操习房中气功导引术,使其周身气血流畅,达到精气充冲,故称之为“治气”。
二曰致沫,是指收缩肛门,吞咽津液,使其阴精之气通达下部,故称之为“致沫”。
三曰知时,是指男女“神和意感”之后,选准最佳的时机进行交合称之为“知(智)时。
四曰畜气,是指交接对将背部放松,作收缩肛门的动作,引导内气下行,从而蓄积阴精之气,称之为“畜气”。
五曰和沫,是指交接时“勿亟勿数,出入和治”,“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动作徐缓,吞引津液,故称之为“和沫”。
六曰积气。是指适度交合,勿太过或不及。以积蓄精气称之为“积气”。
七曰待盈是指临结束前,静待不动,并配合吐纳运气,使其精气持盈而不泄,安静的休息以待精力的恢复。故称之为“待盈”。
八曰定倾。是指房事结束时男女双方都要使精神与体力迅速恢复其常态,以防出现损阳或伤阴之象,故称之为“定倾”。 “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所谓七损:一是精道闭塞,二是精气早泄,三是精气短竭,四是阳痿不举。五是心烦意乱,六是陷入绝境,七是急速图快徒然耗费精力。 《天下至道谈》:“故善用八益,去七损,五病者不作。”何谓“五病”?“疾使内。不能道,产病出汗,喘息,中烦气乱”为其一也,即指如果急速而不控制地进行房事活动,就无法使气机通达,因而使人生病,症状为出虚汗,喘息和心烦意乱。“弗能治,产内热,饮药、灼灸以致其气,服饵以辅其外”为其二也,系指其一症候未能及时治疗,则必产生内热,此时应内服中药与外用灸法相结合的治疗,借以疏通气血,调和阴阳。
另外,还应当辅助其饮食或食疗等方法治之。“强用之,不能导。生痤,肿囊”为其三也,此段是指在体力不足的情况下。勉强进行房事,也无法使气机通达,因而会造成痤疮和睾丸肿大病症出现。“气血充赢,九窍不导,上下不用。生痤、疽”为其四也,系指虽然身体健康。气血充实,但若五官及前、后二阴有所阻滞,体表组织器官不畅通,而人体上部与下部功能减退时,则可使人发生痤疮或疽病,总之“五病”系指上面所论及的出汗、喘息、中烦气乱、痤和肿橐、痤和疽五类疾病而言。 七损八益,是中国古代房中养生文化 的重要概念。所谓七损,是指七种性生活中有损人体健康长寿之事;所谓八益,是指有益于人体身心康寿的八种做法。七损八益之说,这种理论初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天下至道谈》,后世不少性学书籍多有引用。并有所发展。
《易传》认为“《易》乃天地准”,以《易》数为宇宙之道(规律)。 医学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按照《易》数与观察到的人体阶段发育特征相对号。《内经》于是提出男子以八、女子以七为阶段的发育模式。
张介宾:“七为少阳之数,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阴中有阳也。”“八为少阴之数,男本阳体而得阴数者,阳中有阴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男子八岁肾气始盛,至四八而极,此为男子的四益;女子七岁肾气始盛,至四七而极,此为女子四益——合为八益。男子肾气五八始衰,至八八而竭,此为男子的四损;女子五七始衰,至七七而竭,这是女子的三损——合为七损。
——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七损八益” “帝曰:调此二者(指人体之阴阳)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但书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七损八益的内容。直到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贵医学帛书竹简《天下至道谈》中才有了“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这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得后代医家为此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的千古悬案得以揭秘。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七损主要是指的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即:在两性交接时动作粗暴,鲁莽而发生疼痛,导致五脏生病,这是“闭”(内闭);交合时虚汗淋漓,精气走泄,叫“泄”(外泄);房事没有节制,纵欲无度,气血耗竭,叫做“竭”;而“弗”是指虽然有强烈的性欲冲动,却因阳痿不举而不能进行;交合时心中烦乱不安,为“烦”;一方无性欲要求而对方强行交合,这时双方特别是对女方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犹如陷入绝境,故而叫做“绝”;当交合时过于急速,既不愉悦情致,于身又没有补益,徒然浪费精力,这叫“费”。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出了在房室养生中于身心有害的七种做法,若犯有上述七损之情况,则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且招致疾病,这样的解释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针对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即“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这里逐一地介绍了治八益的具体做法。即:一、调治精气,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适宜的交接时机,四、蓄养精气,五、调和阴液,六、聚积精气,七、保持盈满,八、防止阳痿。
性生活有愉悦情致,增强夫妻感情的作用。“七损八益”是古人在交合时遵循的法则,在性生活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利用“七损八益”的方法来调摄性生活。对房室之事应有一种严肃性,使生活服从于养生保健这个重要原则,并通过房事来达到补益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七损八益”是古人在房室养生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各种性保健措施和性禁忌经验。最早提出“七损八益”理论的是古代医书《天下至道谈》。“七损八益”在综合性心理保健、性生理保健、性行为规范、气功导引等多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房室养生方法。
古代房室养生学家认为,在房事生活中,有八种做法能补益人的精气,有七种做法能损伤人的精气,如果不能运用八种补益精气的方法,避免七种损伤精气的方法,那么人到了40岁性机能就会减半,50岁生活起居能力就明显衰弱。如避免七损,采用八益来补益精气,救治疾病能使老年人恢复健壮,壮年人不致衰老。
各家谈疾病症状以阴阳为纲说:杨上善《太素·阴阳》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之论,认为“阳胜八益为实,阴胜七损为虚”,八益是指“阳胜”之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冤、腹满死等8个症状,七损是指“阴胜”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寒、厥、腹满死等7个症状。
杨氏之说以阴阳为纲将疾病症状进行了分类,强调阴阳是分析、认识疾病的关键,正所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为阴阳成为八纲辨证的总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至于对“七损八益”的具体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阴胜的“数栗而寒”拆为两损,而阳胜的“汗不出而热”只作一益,有强凑七、八之数之嫌;二是与下文调和阴阳的方法义不贯通,故此说并不为后世医家所采纳。
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说:王冰则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的论述,认为七损是指女子月经贵以时下,八益是指男子精气贵乎充满,所谓“然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自下;阳八宜益,交会而泄精。由此则七损八益,理可知矣”。
吴昆《素问吴注》也指出:“七损者,女子天癸以七为纪,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阴血常亏,故曰七损;八益者,男子以八为纪,二八而天癸至,精气溢泻,阳常有余,无月事之损,故曰八益。”对此,张介宾《类经·阴阳类》曾反驳说:“按启玄子注此,谓女为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自下;男为阳八宜益,交会而精泄,以用字解为房事。然经血宜调,非可言损,交会精泄,何以言益?”
实则,王氏与吴氏是将“七损八益”解为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故丹波元简《素问识》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以成长阶段为益,衰老阶段为损作解,认为女子七岁、二七、三七、四七与男子八岁、二八、三八、四八共合为八益,女子从五七到七七、男子从五八到八八,共计为七损。明确提出了“七损八益”为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
阴阳术数说:张介宾《类经·阴阳类》从阴阳术数的角度,指出:“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者言阳消之渐,八益者言阴长之由也。夫阴阳者,生杀之本始也,生从乎阳,阳不宜消也;死从乎阴,阴不宜长也。”反之,即为早衰之由。这里张氏根据《周易》的阳进阴退的阴阳术数之说,将“七”指为“少阳之数”,“八”指为“少阴之数”,又结合其自身的扶阳抑阴的学术主张进行了阐发。
而张志聪《素问集注》的观点与张介宾正好相反,他认为:“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可见两说是基于对《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从不同角度理解而成。今人亦有从七、八脏腑之成数、在洛书九数方位图的象数位置而阐释的。这些说法认为“七损八益”反映了《内经》顺从四时阴阳诊治与养生的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观念。
房中术说:早于《内经》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天下至道谈》明确记述了“七损八益”的内容,其文曰:“气有八益,又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葱(聪)明,七十下枯上脱,阴气不用,唾泣留(流)出。令之复壮有道,去七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者不衰……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积)气,七曰寺(待)赢(盈),八曰定顷(倾)。七孙(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丹波康赖《医心方》所引《玉房秘决》之文与该文近似。可见“七损八益”指古代房中之术,即8种有益于人体的行为和7种有损于人体的行为。虽然各家对七损、八益的具体行为的理解不一,但均强调吐纳、导引的运用,保持精气满盈、调整各自的心身状态,切忌情急倾倒为其关键。上世纪80年代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以来,绝大多数的学者遵从此说。
8、练气功不能过性生活吗?
闭精纵欲与节欲保精有一脉相承之处,那就是重视精液的作用,只不过闭精是从消极的避免过性生活,过渡到既过性生活,又不让精液外泻。比如孙思邈在宣扬了闭精纵欲之后,又千叮咛万嘱咐道: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有位气功爱好者在信中这样写道:我非常相信气功,拜过许多老师,自认为功力大增,还有了一些特异功能,比如能给人诊病等等。但在性生活方面,我却有些无所适从。有的老师告诉我,练气功功法就要戒绝淫欲,保持精元。练气功与性生活不应该有矛盾,如果有一种气功必须以舍弃正常的性生活为前提的话,那么它的可取之处必然极小。反过来,对当事人来说,付出也太大了。我国的房室养生之术由来已久,早在周秦时期就产生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老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贪图性欲就会导致灾祸,性欲消耗精气就是硬性消精亡阴,人成长到壮大就会衰老。聚守精气,平和无欲,才合养生之道。老子提出的观点为后世房中养生家所接受,形成了节欲保精的宗旨观念。比如在马王堆出土的房中医书中,作者假借舜之口指出:要使阴茎保持坚壮强硬,就要缓减房事,节制两性生活,一定要使性交次数稀少,不要轻率地予以交合。《黄庭内景经》中说: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保之可长话。长生至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字精。据说以下两句诗是出于吕纯阳之手: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伏剑斩愚夫。这些观念,我们现在听起来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有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提倡节欲保精,固然有其不科学之处,但不是提倡完全禁欲,后世有人把养生和泄欲完全对立起来,比如像刚才我们提到的为练气功而禁欲,完全是自己走上了极端。如果我们有机会看一下有关的医学史就会发现,从汉魏以后,房室养生之术迅速兴旺起来,房中术的观点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从节欲保精转为闭精纵欲。我们这里所说的闭精纵欲,就是一方面在性交中尽量不射精,另一方面尽量增多性交次数,频繁更换性交对象。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曾向甘始、左慈等人学习房中之术,一夜曾御七十女。据房中术士们宣称,要掌握闭精之道,御女多多益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但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买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能自固者,年万岁矣。他还说:昔黄帝御一千二百女而登仙。闭精纵欲与节欲保精有一脉相承之处,那就是重视精液的作用,只不过闭精是从消极的避免过性生活,过渡到既过性生活,又不让精液外泻。比如孙思邈在宣扬了闭精纵欲之后,又千叮咛万嘱咐道: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
9、房中术是什么
房中,又名房内,方技四种类之一,是中国古代优生学、性医学与性保健文籍内容专的综称。
除了在中属医学理及应用知识之外,也被道教用作修行方式的一种探讨——以「道」御「术」,「道」作为指导原则,而「术」则为一般技能操作层次的描述。房室养生的技巧通常称房中术,或名房术、黄赤之术或男女合气之术。大多数的房中术,都是男子对女子施行。女子对男子施行的房中术,又称为「媚术」,目的多在希望吸引男子,生育後代以及停止男子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