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寄旺于四时的观点有何意义
“脾不独主于时而寄旺于四季之末”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了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肝心肺肾分主春夏秋冬,这在《内经》中是一贯的,唯脾之主时有二说。其一,“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素问·脏气法时论》),这一观点还体现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等多篇。
其二,脾不独主时,而旺于四季。这就是本篇所论,《素问·玉机真脏论》也含有这一精神。两说虽各不同,但从全元起之注可以看出,两者精神基本一致,都在于强调脾的重要性。全氏在对“脾主长夏”注时说:“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是说长夏六月为一年四季之半,前可统上半年之春夏,后可主下半年之秋冬,脾旺此时,兼顾一年四季,这与本节“脾者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突出脾胃为脏腑之本的精神是统一的。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样。本篇把“脾不主时”作为专题讨论,在于说明脾虽不独主一时,但却一年四季,无时不主,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故有“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说。脾胃充盛,五脏安和;脾胃受损,则“五脏不安”(《灵枢·本神》)。因此,临证时要正确处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景岳全书·杂证谟》)如果脾病影响四脏,分治四脏而不愈者,常常通过治脾而愈,《慎斋遗书·辨证施治》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凡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四君子加桂、姜、陈皮、北五味子,后调以参苓白术散。”李杲也是在《内经》重视脾胃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成为脾胃学说,更加丰富了《内经》有关脾胃的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冬令好养生,脾胃调在先,养护脾胃应该怎么做?
进入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空气中都透露出凛冽的寒意。每到这个时候,又该有一批肠胃虚弱人士经受胃痛打击了。尤其是吃了些凉凉的食物,或者熬了大夜之后,这痛苦就更加倍了。
冬季寒冷而且昼夜温度悬殊,肠胃很容易受到刺激,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下降,胃酸分泌增多,胃肠容易发生痉挛,甚至还有些人会腹胀反酸。如果这时再不注意调养,极有可能伤及脾胃,引起慢性胃炎、溃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金匮要略》有言“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脾胃在四季中为人体防御外邪,起着重要的防卫作用,脾胃的盛衰就会影响人体的抗病能力。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是人体正气的重要部分。“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所以养生必以脾胃为先。那么,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应该怎样养护脾胃呢?
粥汤养胃效果更佳
日常调养离不开饮食物的合理搭配。张仲景曾创制一剂驱寒养胃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只有羊肉、生姜、当归三味食材组成,三者配合起来,可以温中补血、祛寒止痛,是药食两用的食补佳品。
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60克。
【制法】第一步,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一下,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第二步,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第三步,与当归同放砂煲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后食用。
此外,冬季喝热粥也可以很好地调理脾胃,热粥可益胃气,培汗源,调护脾胃,《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关于“食粥调养”的表述。糜粥调养,可以借助谷物之气来保护胃气。小米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米有养肾气、健脾胃的功效,煮粥食,可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此外,小米粥还能够缓解因饮食不节造成的拉肚子、反胃等虚损症状,是冬季调理肠胃的优选。
3、脾不主时的理论基础是?
脾与时令季节的关系除“脾主长夏”外,另有“脾不主时”与“脾旺四时”之说。“脾不主时”之说,首见于《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以十八日寄治。”指出脾不单独主某季,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前后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与其他四脏相同,每脏各主七十二日,以合一年三百六十日。“脾不主时”而分主四时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脾与五行之土有关。《尚书。洪范》曰:“土爰稼穑”,指出土具有长养、生化、承载万物作用,故有“土载四行”,“土地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之说。《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居中焦。”脾具有运化之职,能消化饮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充养全身,如同土地承载万物,充养万物,故将其称为“后天之本”。正如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论》中所说:“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其二,脾居中焦,与五方之中央相类。《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中央为东、西、南、北四方变化的必经之处,脾位中焦,主升清,其与胃的降浊相互配合,构成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升降正常,则肝升肺降、心肾相交。如《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血证论》云:“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行上下者,脾也。”《证治汇补》亦云:“五脏之精华悉运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皆指出脾胃为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若脾失升清或胃失降浊,可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进而影响心肺气血的布散,或肝肾之气的升发,而致肝肺升降失常、或心肾不交,进而出现种种病症。其三,化生精微,灌溉四旁。《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主运化,能助胃、小肠将饮食物消化,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一部分通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心肺,在心肺作用于下,化生气血,布散全身;另一部分,则靠脾的散精作用,直接布散全身,充养人体脏腑组织。故此,《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独主于时也。”张介宾注曰:“脾胃相为表里,脾常依附于胃,以膜相连而为之行其津液;然脾胃皆属乎土,所以土成万物,故曰法天地也。土为万物之本,脾胃为脏腑之本,故上至头,下至足,无所不及,又岂得独主一时而已哉。”(《类经。藏象类》)其四,脾旺四时,运代脏气。《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脉代”,指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各脏腑营养之源。四脏各旺四时,而四是时季节之交替,则须以脾为之运代转换。脾主持四季每季中的前后各九日,即发挥联结运代作用。若“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若脾气虚,脏腑失养,则常见在季节转换之时,各脏腑发生相应病证,或导致病情加重。
总之,“脾不主时”,实质是指“脾旺四时”,强调脾胃化生气血,以及在维持脏腑功能及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也不能离开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故后世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
“脾不主时”理论,在中医养生防病以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饮食水谷入口,须赖脾胃为之消化、吸收,并布散全身。因此,在养生防病中应当注意,饮食勿过饥过饱、过寒过热,时时顾护脾胃中州。另外,诸药入口,必藉脾胃运化之力行于诸经,以发挥药效。若脾虚运无力,则药物难运诸经,药效难以发挥。正如张介宾在《类经》中所说:“凡治病必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则攻之则去,而疾常愈,以此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攻亦不去,此非药力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明代周之干在《慎斋遗书》中亦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已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多。凡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可见,脾不仅为脏腑提供水谷精微,而且与人体的抗病驱邪,及康复能力密切相关。
4、你对中医及四季养生的看法
我觉得中医是博大精深的,也很神奇,中医讲求的是全身的调理而西医是哪里有病就治哪里很。多人不了解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这样的人其实也不了解西医,真正了解西医的人不会盲目排斥中医,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这样,中医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是如同任何科学一样还有很多值的完善的地方,还有中医师的选拔和培养目前也有问题.
而且因为一些觉的外国月亮比较圆的人和一些半吊子中医(主要),再加上目前社会的风气.西医更受重视是有非常深厚的基础的,但不能否认中医科学性.
不过保存中医不是因为可以创造财富,而是因为它的作用,医学的存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一个想靠医学发展经济的国家是疯子,学完社会医学你就懂了。
春季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重点要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春季饮食要掌握一个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食物由温补、辛甘逐渐转为清淡养阴之品。早春饮食取温避凉。仲春饮食宜辛甘。晚春饮食宜清补。
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容易丢失津液,因此夏季养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饮食宜补气。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重点要养阴。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这一理论提示人们,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顺应时令的变迁,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患。饮食润燥: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燥是秋令主气。摩鼻健身: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
冬季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滋补。冬季饮食宜滋补。冬季忌食寒性物。
5、“十二时辰养生”和“四季养生”的启示
希望您能把握养生的原则,百中医的四季养生虽然产生于有四季变化的地方,但对四季没有变化的地方依然适用度。中医讲求的即维护正气,天时相应,比如春养肝,即春天万物复苏,肝气抒发,问此时应顺应肝气的升的趋势,不要违反这种趋答势,这样就是顺应就是养生就是护正。一天之内,早晨阳回气初生,正午最强,下午渐衰,晚上阴气逐渐增重,子时阴气最盛,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医讲求的即是天答时相应。
6、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词解】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
四季脾旺:脾属土,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
【释义】本条从人体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出发,论述杂病的治疗法则。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脏腑在生理情况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首先本条含有“既病防传,先治未病之脏”思想。脏腑病变传变的规律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见肝实之病,应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的蔓延。传变有虚实之分,肝实则传,肝虚则不传;脾虚受传,脾实则不受传。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体观的治法,就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当分虚实,并举肝病为例来说明。肝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肝虚的治法。酸入肝,补之以本味;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药能够调和中气,《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缓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至于肝实病证,便须泻肝顾脾,上法就不适用。
对“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衍文,非仲景原文;一种解释是仲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进行治疗,以达到纠正肝虚的目的,这里的“伤”字,不能作伤害解,而应作制约来理解。
本条最后引用经文,强调杂病虚实异治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实者泻之,损其有余。不能违背经旨,虚证用泻法,实证用补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诸脏以此类推。
7、脾虚应该注意什么?
脾怕冷,不吃生冷食品。生菜,水果(非想吃,煮熟了可以),喝水也要内热水,平时吃饭要接时容,还要把饭菜热完再吃。冷饮坚决杜绝。吃饭别饱一顿饿一顿,每次吃个7.8分饱就行了,因为你脾胃不好,消化功能自然不强,所以别吃太多。.平时多吃些养脾胃的:山药,可以与鸡肉一起炖。黄芪、大枣、姜一起泡水喝。山楂。多吃粥,最养脾胃了。脾不好的懒,不爱动,不爱说话,所以要加强运动,没事多运动,买东西了,跑事了,多接触人,促进他说话,脾不好,身体里的水调运不周,多出汗给脾得到了锻炼。找靠谱的方法试试看,可以尝试坚持喝随草记的埤泰茶,帮助改善脾胃虚弱,深度滋养,提升免疫力。
8、肺旺四时的意义是什么?
人体五脏之气的衰旺,与四时季节的变换有关。这种内外之气的对应关系,是以五行为理论根据的。如肝属木,春亦属木,则肝气通于春,肝气旺于春;心属火,夏亦属火,则心气通于夏,心气旺于夏;肺属金,秋亦属金,则肺气通于秋,肺气旺于秋;肾属水,冬亦属水,则肾气通于冬,肾气旺于冬。但脾是一个特殊的内脏,它在四季中没有对应的独立季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代医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即脾旺四时与脾旺长夏。
1)脾旺四时:这种理论认为,脾在五行属土,而土居中央,能兼木火金水之气,故土不专主于时,而气透于四时之中。若以时间言,则分治于四时之末各十八日。《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四时之末各十八日,合之即七十二日。四时各减十八日,皆剩七十二日。如此五脏各主七十二日,一周期三百六十日为一年。需要指出的是,脾虽寄治于四时之末各十八日,但脾气的作用却是贯通于四时的。换句话说,心肺肝肾诸脏,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的充养,所以四脏之中皆有脾胃之气。《内经》中多次提到四时之脉中皆当有“胃气”,并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实就是对脾旺四时的一种特殊应用。《难经》与《金匮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概念,则是从正气抗邪方面来说的。总之,脾主四时的理论强调了脾气的重要性,也从主时角度证明了“脾为后天之本”这一特性。
2)脾旺长夏:“长夏”一词,出于《素问》金匮真言论、脏气法时论等篇。如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提出“长夏”后,即由一年四时而变为五时,五时对应五行,在数上一致起来。长夏与其他四季的排列顺序是:春、夏、长夏、秋、冬。这样,按照木火土金水的对应关系,肝、心、脾、肺、肾五脏,正好分主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然而,长夏究竟指何月份,却不甚明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合之为十二月,一年已尽,长夏居于何月?王冰注长夏为“六月”,即农历六月,相当于“夏三月”最后一个月。但其他季节皆各有三月,为何长夏仅一月,且寄于夏之末?所以后来医家又把秋初的一部分时间算上,这样一方面延长了长夏的时间,另一方面以使长夏在一年内居于中间,但究竟长夏主多长时间,仍很模糊。
长夏的气候特征是主湿。湿在五行属土,故对应于长夏。从夏秋之交来看,确实是湿气弥漫的特殊季节。天阳下迫,地气上蒸,湿为热蒸,则蕴酿生化。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以长夏之化为中心。四时若无长夏为之化,则草木虽繁茂而果实不成,秋既无收,冬亦无藏。人体若无脾土生化之功,则虽饮食日进,而气血不化,四脏皆失滋养。但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地,反困其脾,而成六淫之邪湿。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亦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往往湿热交争而为病。古人言“暑必挟湿”,其原因就是暑热季节(夏秋)正与湿盛季节(长夏)重叠。所以,我们理解长夏的关键在于,虽然春夏秋冬四时已将十二月占尽,而长夏却可以重叠于夏末秋初之时。从五行相生关系言之,春木生夏火,夏火必生长夏土,然后生秋金冬水,故长夏一说亦顺理成章。
然而脾既旺四时,又旺长夏,如何统一?《中藏经》云:“脾者土也,……王于四季,正王长夏。”“正王”可以理解为“最王”(“王”通“旺”)。就是说,脾虽旺于四时,而以长夏为最旺。这样说的根据大概是从五行相生理论中来。用五行理论分析归纳事物,在古人心目中是最有逻辑性的,最严密的,所以说是“正王”。不过,脾旺四时的理论也同样是没有疑义的,因为土居中央而兼四旁这样的说法亦与五行有关。由此看来,两种理论不存在统一的问题,而是可以并存的。其实正确的理论并不一定是唯一的。这就象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不同,又如河图与洛书各异一样。
9、“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词解】
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
四季脾旺:脾属土,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
【释义】
本条从人体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出发,论述杂病的治疗法则。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脏腑在生理情况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首先本条含有“既病防传,先治未病之脏”思想。脏腑病变传变的规律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见肝实之病,应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的蔓延。传变有虚实之分,肝实则传,肝虚则不传;脾虚受传,脾实则不受传。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体观的治法,就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当分虚实,并举肝病为例来说明。肝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肝虚的治法。酸入肝,补之以本味;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药能够调和中气,《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缓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至于肝实病证,便须泻肝顾脾,上法就不适用。
对“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衍文,非仲景原文;一种解释是仲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进行治疗,以达到纠正肝虚的目的,这里的“伤”字,不能作伤害解,而应作制约来理解。
本条最后引用经文,强调杂病虚实异治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实者泻之,损其有余。不能违背经旨,虚证用泻法,实证用补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诸脏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