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寻隐者不遇》讲述了什么?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2、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循着不语啊。
3、作文:文学短评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讯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赡,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4、有人知道神逸完美塑形是什么吗?
神逸完美塑形是逸动康达爆脂仪的原理是采用高科技纳米能量光波以每秒回400万频率直达皮下6一12公分,答爆破脂肪和淤结,及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采用纳米能量光波塑形保健养生一步到位的项目。
仪器是由医疗碎石仪,碎胆结石,肾结石仪器改装的,超强的渗透力结合咱们小分子特性的植物精油能快速渗透传导到皮肤深层血液及淋巴循环系统,可以渗透到脂肪细胞致密层,结节层,使表皮不受热深层脂肪细胞达到高温来爆破溶解脂肪,它具有三个同步:减脂肪含量,减尺寸,雕塑曲线身材同步改善,消除淤毒 堵、减尺寸 排毒素同时完成,效果突出,天天在变,减少全身皮下脂肪,局部塑型,腹部除脂收紧皮肤,腰部塑形,纤腿提臀达到完美曲线,真正做到想瘦那就瘦那
5、读了《寻隐者不遇》中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你领悟到()。要快,今天就要。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松、鹤、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讯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赡,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6、养生保健:夏季吃什么清理肠胃热毒
常见的养生蔬菜
菠菜:清理肠胃热毒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焕发。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能使血糖保持稳定。菠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维生素缺乏症。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青春活力,防止大脑老化。
苦瓜:滋阴降火清毒消暑
苦瓜虽苦,但食用时味苦性凉,爽口不腻,在夏季食用备感清爽舒适,有清毒滋阴的功效,排毒又养颜。苦瓜泡制成凉茶在夏日饮用,可使人顿觉暑清神逸,烦渴皆消。有的地区将苦瓜切开,用盐稍腌,减少一些苦味,当蔬菜吃;有的将苦瓜切成圈,用肉糜、蒜头、豆豉炖煮,做佳肴吃。
木耳:消除血液热毒
木耳因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中医学认为它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里的热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黑木耳对体内难以消化的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具有溶解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化解功能。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病的发生。
南瓜:除体内重金属及农药
吃南瓜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胆结石、糖尿病以及其它肝肾病变,帮助肝、肾功能减弱患者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南瓜中富含的果胶,可以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的吸收,还可以清除体内重金属和部分农药,故有防癌防毒的作用;南瓜中富含的钴是合成胰岛素必需的微量元素。南瓜还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突变作用。
花椰菜:清理血管
花椰菜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物之一,除了可以防止感染,还是很好的血管清理剂,能够阻止胆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减少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它还能使血管壁加强,对肥胖、视力衰弱及水肿有功效。常吃花椰菜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长期食用还可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
胡萝卜:降低体内汞浓度
胡萝卜是有效的解毒食物,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之后,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汞离子的排出。胡萝卜中所含的琥珀酸钾,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清除导致人体衰老的自由基,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也有润肤、抗衰老的作用。女性进食胡萝卜还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
春季养生原则
1、饮食要营养平衡。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
3、饮食要养阳。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7、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寻隐者不遇两首诗歌文学短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因山势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县,是李白青少年时生活的地方;"不遇",就是没有见到的意思。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打开诗章,我们立即被那优美的音响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住了,一下子就被带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是一幅山乡早行图。原来,青年诗人李白很早就启程赶路了,这时,大地还在黎明的晨曦中酣睡,四无人语,一片寂静,只有潺潺流淌的溪水在不停地歌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汪汪的犬吠;在依稀可辨的山路上,诗人迈着轻捷的步子,走着,走着,不觉天已渐渐大亮了,只见路边桃花那红扑扑的脸上,挂着一颗颗明净清亮的露珠,在灿烂的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鲜嫩浓艳,逗人喜爱。一个多么美妙的山乡之晨啊--清新恬静,生机盎然!
这里,"犬吠水声中"是写天亮之前的耳中所闻。这时,除了朦胧的路影而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对环境的感受只能依靠听觉了。
"桃花带露浓"是写天亮之后的目中所见。这时,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当然是以视觉为先。诗人左右一瞧,原来,一路走来,有桃花夹道相送。这里,诗人在明写悦目赏心的视觉所见的同时,应该说,还暗写了馨入肺腑的嗅觉所闻;因为既然路旁桃花盛开,想必沿途一定芳香扑鼻、花气袭人了。
这一联不仅交代了诗人出发的时间是能见度极低的黎明辰光,访友的季节是桃花开放的阳春三月;而且初步地透露了诗人与道士之间友情的深厚,自然地表明了此刻趱程赶路心情的愉快。如此早行,固然可能与路程较远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访友情切的原因吧。
诗人怀着高兴而急切的心情,时而奋力攀登、翻山越岭,时而脚底生风、大步流星。然而当他走进山里、快到道士住处的时候,面前却呈现了出乎意料的景象:"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远远望去,林莽深处,麋鹿时时出现,欢蹦乱跳,追逐嬉戏;来到道士宅前溪边,虽然日影水中倒映,时间已经中午,可是既不见道士出来迎接,也听不到道士惯常的钟声。
这两句就其相互关系看,属因果句。"时见鹿"是果,"不闻钟"是因;正因为"不闻钟",所以才"时见鹿"。诗人先用视觉交代结果,后以听觉追述原因,把这两句先后倒置,不仅是为了照顾韵律,而且也是为了符合人们白天察知环境一般都是目在耳前的规律。
虽然这两句所写的景物不同--一句是说树林深处时有麋鹿出现,一句是说中午时分不闻钟声传来--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暗示道士不在家,尽管"树深时见鹿"尚属猜测,"溪午不闻钟"已经坐实。我们知道,鹿是胆小怕人的动物,因此远处"时见鹿",就意味着周围不见人了。这就让人不能不产生道士可能不在家的疑虑了,然而这毕竟是估计。诗人心里嘀咕着继续前行,随着道士住处的越来越近,疑虑终于被证实了。他来到门前院外,侧耳细听,毫无动静,悄然无声--道士确实外出了。
需要指出的是,"树深时见鹿"一句,除了暗示道士可能不在家而外,还从侧面写出了道士为人的高雅--因为,传说鹿是仙人的坐骑,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骑白鹿"的句子,诗人后来的游仙诗中也有这种说法;所以,鹿经常出没的地方,自然就不是一般俗人居住的场所了--从而反映了诗人对道友的敬重。
看来,这一趟白跑了!不过,可能道士只是暂时外出,不久就回,也未可知。因此,何不一旁等待片刻,且作休息。单人独处舍外,酷爱自然的诗人,这时似乎忘却了急欲见友的心情,兴味浓烈地察看起道士住处的环境来了:"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只见宅前院后,野竹遍生,葱茏茂密,蓬勃上长,竟冲破了缭绕山腰的青色的云气;远处,山色苍碧,一缕清泉像白练似地从峰顶倒挂下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这里,诗人写"野竹"竟能"分青霭",不是说竹子长得其高无比,而是说它生长的地方很高;由此可见道士居处地势的耸拔,因而视野开阔,连远处飞泻而下的山泉也历历在目。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野竹分青霭",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飞泉挂碧峰",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道士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自然说明他很喜欢这里的景色;诗人这样谱写入诗,也正说明他很欣赏这里的风光:两人情趣如此相投,可见他们审美观的一致。
这里有一个问题:诗人拜访道士,就这首诗来看,已经不是初次登门;既然以前来过,为什么对道士住宅周围的景色还像初来乍到一样觉得新鲜有趣而大书特书呢?这是因为,以前来访,有主人热情迎接,随时陪伴左右,坐而论道,畅叙情怀,可能没有对环境风光细致地观看,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这次不巧撞锁,踟躇门外,细加体察,才仿佛有了新的发现,好像对朋友又有了新的了解。因此,记述这次访问,这一点又怎能不写入诗篇呢?
尽管这里的优美景色使诗人忘情和陶醉,然而欣赏风光毕竟不是此行的目的,所以,当他一想到友人不在,久候未归,心情便又黯然了:"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山野地方,人迹稀少,向谁去打听道士的去向呢?诗人万般无奈,怅然若失,只能倚松长叹,心中的愁苦是不难想象的。
专程访友,不期未遇,谁人不愁?然而,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这个"不遇"之愁,为什么诗人没有写在来到之初,而要写在饱览了环境美景之后呢?这是因为:第一,初到伊始,发现访友扑空固然也不免扫兴,但这还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精神活动,那时最主要的精神活动是感到惊诧和觉得意外;而且,在诗人的心目中,当时还存在道士可能马上回来的一线希望。第二,如果说诗人访友是为了向对方诉说衷肠,与对方交流思想,那么,通过观察环境有了新的发现,对朋友更加了解了,就一定有更多的话急欲一吐了,而这时道友偏偏迟迟不归,这怎能不叫人愈加焦急烦恼呢?第三,诗人刚刚来的时候,已经中午时分,后来又观赏了一番风光,自然就是下午了;从黎明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时辰了,加之又走了大半天山路,身体疲劳,饥肠辘辘,此时愁情当然就非初到之时可比了。第四,由于"无人知所去",既不知道士前往何处,更不知他何时归来,那么,诗人是应该继续倚松等待,还是即早返回、改日再访,就更是举棋难定了;而这,又怎能不让人犯愁呢?可见,最后把"愁"点出,不单单是尾联破题、卒章显志的结构所要求的;更主要的,这是诗人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笔饱墨浓,酣畅淋漓,极其自然。
"愁倚两三松",这一句除了其中的"两三松"对道士的住处环境又顺便补写了一笔而外,再一次以象征的手法暗写道士品格的坚毅,更主要的,使诗人访友不遇之愁形象化了,让我们从他一会儿凭着这一棵树翘首寻望,一会儿又靠着另一棵树唉声埋怨的焦躁不安和急切难耐的形状中,想见其内心活动的剧烈和胸中愁情的浓重。如果说,诗人单用"愁"来描写自己的心情还嫌概括而抽象的话,那么用"愁倚两三松"来描写就显得生动而具体了。因为前者只能让人在心里体会,后者还可让人于目中看见。
到这里,主题已经揭示无遗,诗篇也就自然结束。
人们常说:"文如看山不喜平。"诗也一样。这首五律,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四十个字,却写得时起时伏,饶有情趣。"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欢愉之情,又风吹云散;"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不觉又意外地得到了慰藉;"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终于又陷入无限惆怅之中。诗情的发展,既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但又在诗歌情理之中。满怀热望进山访友,谁知道士外出不在;转而一想,诗题明明写着"不遇",相左本是意料中事。既然不遇,接下来就该写如何失望和扫兴了,可是诗人又兴味盎然地欣赏起环境美景来了;然而如上所析,确又不无道理。正当读者十分惬意地流连风光的时候,不料"愁"字又猝然亮出……诗人运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为了衬托访友不遇情绪的惆怅,首先尽情渲染出发访友兴致的高昂;正因为有早行欢畅情绪的遥相对照,所以格外显出候友不归的感情沮丧。然而由扬而抑,感情又不是直线下降,这中间不仅有转折和过渡,而且还有暂时的回升。因此,诗篇波澜曲折,十分引人入胜。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讯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赡,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8、神逸养生怎么样
去过两次,怎么说呢 就在家里楼下,很方便 因为是新装修的,环境感觉还是不错的,服务什么一般,价格也没什么优势,感觉没有大桶大这种来的舒服
9、神逸精准瘦身怎么样啊有知道的嘛?
先体验后加盟,其他谁说了都没用,况且说好了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