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主的作用

养生主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05 21:32:35

1、为什么要学《庄子》?

一直都想译解《庄子》,但一直拖到译解完《管子》之后,为什么呢?被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给忽悠了。他们说庄子论道是玄而又玄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的道,又是指人的精神境界的道。司马迁说:“其著述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因此众多专家学者教授们评价说:其叙事井井有条,故事性强,擅长刻画人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其次,气势雄伟,想象奇特。再次,笔法变化多端,善于比喻,变化无穷。有水月镜花之妙,不啻峡云层起,海市幻生,从来无人及得。似乎庄子只是在讲故事,而没有论道。再加上我译解《论语》时,曾参考过《庄子?盗跖》一篇,很不高兴庄子对孔子的描述,故而在译解完《老子》后没有着手于《庄子》。今年二月,在译解完《管子》后,开始着手译解《庄子》,发现并不是那回事,庄子全篇都在论述人生道路,万事万物的道路,庄子认为,仁爱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关键是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仁爱的行为方式只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坚持孝悌仁义、忠信贞谦这八种外在的所谓美德,并不见得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比如《逍遥游》,逍遥,指人不受任何拘束,悠闲自适,逍遥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实际上是指人的精神、思想不受任何拘束,悠闲自适,逍遥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力。然后,庄子笔锋一转,由想象转回到现实,至人,就是真实的人,能承认真实的人,真实的人就能面对真实的世界,就能解决面临的问题。人不能仅靠想象面对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用想象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人的社会如同大自然一样,有高山有河流有丘陵有溪谷,你踏入社会,就如同踏入大自然,没有所谓的平坦,没有所谓的公平,必须要面对真实的社会,承认真实的社会,才能想办法克服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学习知识,学习想象,学习思维,学习面对,乃是人生的第一要务。《齐物论》,是讲学习、认识万事万物,是紧接《逍遥游》而来,齐物指的是万物平等,我们在认识万物时,一定要平等地对待万物,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对待万物。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掌握事物关键,以顺应无穷无尽的发展变化。而且我们在认识事物中要认识事物的普遍性,不要抓住个别的特异性不放,要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事物,才能对事物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再者,我们认识万物,要看对活着的人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那么还要穷研究什么呢?即使有意义,有价值,我们也不能钻牛角尖,要适可而止。所以,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一定要看清时势,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行为,才是关键。认识事物,首先一定要学会观察,然后使用类推或反比的方法,不要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要求别人及万事万物,尤其是在利害关系上。认识事物,还不能固执己见,抱着过去陈旧的观念不放,因为事物是相对的,是非是没有标准的。庄子实际上是讲学习、认识万事万物的要决,关键,我们只有弄懂了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才能学得出来。否则,我们学了几年,乃至十几年,只是浪费岁月,浪费青春。《养生主》,所谓“养生”,即是养育生命,主,即是掌管。要想让生命在这个人世间长存,那么必须要有知识,只有掌握了养育生命的知识,才能活得更好。而怎么样学习知识,就是关键的事了。庄子首先提出,学习知识必须要忠实笃厚,不要投机取巧,然后庄子举出庖丁解牛的例子,意在说明,专学一样,同样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不论我们学习什么,只要心灵不残缺,什么都可以学。另外,在学习中,一定不要有什么束缚,如果有束缚,一定要打破束缚,打破牢笼,让思想自由翱翔。因为,只有思想自由者,才能探寻到事物的根本。《人间世》是讲人要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这个人世间。颜回初生牛犊不怕虎,尚未学成就敢去卫国纠正卫君的过错,被孔子教训了。原因就在于他根本不懂得社会的复杂以及人心的善变。那么怎样才能懂得社会懂得人呢?要想懂得社会懂得人,首先要认识社会认识人。要想认识社会认识人,首先要把自己排除,不要让亲情、利益牵着走,不要考虑自己的得失,才能认识清楚社会和人。如果有自己的利益牵涉其中,就会按照利益的需要而判断人,这样就会造成偏见。有了偏见,就会按照偏见而行为,于是越走越偏,最终偏离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我们在认识万物时,一定要平等地对待万物,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对待万物。认识事物,首先一定要学会观察,然后使用类推或反比的方法,不要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要求别人及万事万物,尤其是在利害关系上。认识事物,还不能固执己见,抱着过去陈旧的观念不放,因为事物是相对的,是非是没有标准的。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掌握事物关键,以顺应社会无穷无尽的发展变化。《德充符》,就是规律充满心中而符合大自然,庄子首先举出王骀的例子,说明,一个人,是否聪明有智慧,是否是人才,关键要看他是否能认识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果逆规律而动,即使再表现得聪明有智慧也是个愚蠢的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的,人再有怎么强大的意志,也不能改变大自然所赋予生命的物体会改变其生老病死的规律。最后,庄子对惠子说,我们对待万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不能依照自己的感情来判断,而是要抛开自己的感情,顺应自然而不增添什么。这最后的总结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大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与厌恶来判断事物,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事物应该按我们的想象来发展变化,而不管事物真正的道路和规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这就导致了我们与事物的脱节与对抗,当然最后也就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大宗师》,大是极大,宗是尊崇,师是效法。尊崇效法什么呢?尊崇效法天道。庄子一开始就论述真人,真人是什么人?就是真实地依照、因循大自然规律的人。真人随遇而安,随时而安。什么叫随遇而安呢?就是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处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这并不是说,真人没有自己的道路,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自己的道路,才能够随遇而安、随时而安。不论什么环境、什么时候,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然后庄子论述了学习、读书的方法,天没有在乎生死,当然也就没有在乎钱财利禄、名誉地位,人要尊崇效法天道,为什么还会在乎生死,在乎钱财利禄、名誉地位呢?学习、读书,尊崇效法天道难道就是为了博取功名,找到钱财吗?当然不是!学习、读书,尊崇效法天道其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生死置之度外,把钱财利禄、把名誉地位置之度外,把逍遥自在、从容地度过今生今世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应帝王》,是讲顺应上天而兴旺,庄子首先举出泰氏的例子,说明他是一个能顺应上天而兴旺的人,然后用狂接舆的话批驳了日中始颁布自己制定的法度准则的错误观点,然后又举出天根和无名人的例子,说明顺应上天,一定要去掉私心杂念。庄子通过阳子居与老聃的对话,说明顺应上天的道路和规律,要顺应民心、顺应时势。然后庄子又通过季咸看相的故事说明顺应上天的道路和规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着重于规律的实质。如果我们不把握住道路和规律的实质,那么就会做名声的载体,就会做谋策的府库,就会做事情的担保,就会做智巧的主宰。最后,庄子通过虚拟的三个人表达出他对待上天的道路和规律的态度。全篇一气呵成,告诉我们,对上天的道路和规律只能是顺应,而不能是怀着私心杂念去辨别和判断,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抓住实质,才能真正做到兴旺。庄子所说的顺应,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要根据上天的道路和规律而安排我们自己的道路和规律。在《骈拇》篇中,庄子意在讨论自然本性与非自然本性的问题,庄子一开始提出仁义如同并生的第六个手足指头一样,是不自然的,然后他继续论述仁义如同过分的明目、过分的耳聪一样,也是不自然的,庄子认为,人的本性要靠引导,而不能靠强迫,随即,庄子消极地认为,人都是要死的,何必去在乎什么是非善恶呢?最后,他总结出人们是改变自己的本性去从属于仁义。仁义真的是强加给人们的吗?当然不是!其实,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就会有仁义礼智信观念的产生。人的智慧来源于人的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又受着风俗习惯的强大影响,人们从小就被身边的各种风俗习惯所熏陶,故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则决定了人的智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改变旧的、原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确立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而就增长了智慧。而智慧的增长,则可以让人们对行为方式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才有好的、善良的、符合不同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这难道都是强加的吗?《马蹄》篇,庄子还是在讨论自然本性与非自然本性的问题,由于圣人、统治者的追随者的盲目追随,抛弃了圣人最根本的核心——规律问题,反而转向仁义、道德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规范成为束缚人的条条框框,成为压迫人的礼法、礼教,所以使人们变得越来越虚伪、虚假。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有各自的道路,有道路必有其发展规律,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我们是沿着人生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的,而不是沿着仁义和道德的道路走完人生旅程的,也不是沿着社会行为规范走完人生旅程的,更不是沿着人的意愿走完人生旅程的,规律的发展演变也不是根据仁义和道德的规则进行的。我们的人生道路,是根据我们的人生观念而展开的,而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有混乱的人生观念,那么就只有混乱的人生道路。一个念头的出现及实施,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导致人生道路改变方向。其实,仁义和道德只是道路两旁的告示牌,而不是人生道路的根本,我们废弃了根本而高举着告示牌,走进了迷茫的荒山野岭,对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帮助呢?《胠箧》篇,庄子着重批判圣人,他以为是所谓的“圣人”促使了人类智慧的发展,促使了私有制的发展,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导致盗贼横行,天下由此大乱。其实,人类智慧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能由此而怪罪于圣人。所谓的“圣人”,不过是比平常人聪明一些罢了。私有制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要不要消灭私有制而实行公有制,而是怎样平衡私有和公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义提倡公有,保存私有,而现代资本主义提倡私有,保存公有。而人类社会的未来,必然是私有和公有这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从而使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富强。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在私有制的制度下下多一点公有的观念,毕竟人类社会是所有人的社会,而不是一个人的社会。《在宥》,是观察而保佑,观察天下之形势,观察天下人之情态,观察以后保佑他们。庄子提出保佑而不提倡治理,是因为治理会束缚人的自然本性,治理是人为的管理而不是自然的规律,既然不是自然的规律,甚至是违背自然的规律,就不可能保持长久。然后他借用黄帝的寓言故事,想要说明黄帝是用仁义扰乱了人心,而广成子所谓真诚的道才是回归自然的唯一途径。然后庄子又借用鸿蒙的寓言故事,希望人们彻底抛弃私有意识,听从“大人”的教化,要求人们从自觉存在回归到自然存在的状态。在庄子的思想意识中,人们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才发展了私有制,而私有制的发展才导致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以及社会的混乱。庄子认为,对于这种混乱,治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不如放弃私有制,引导人们回归到自然生存的状态,按照天的道路和规律而生活。按照庄子的这种想法,人也就和其它动植物一样了,无意识地生,无意识地死,天地就恢复正常了。既然是无意识地生,无意识地死,人们也就没有什么痛苦与幸福的概念了。庄子认为,人如果没有了痛苦与幸福的概念,才是真正保佑了人民。《天地》篇,庄子以天地为题,要求人们了解天地的道路和规律,顺应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从而创造自己的道路和规律。天地的道路和规律是什么呢?就是自自然然地自然运行,不去做什么,不治理什么,不要求什么,不得到什么。而人一出生,就不停地要求,不停地去做,不停地去治理,不停地去得到,最后,反而丧失了人的本性。庄子认为,这种人由于不懂得天地的道路和规律,违背了天地的道路和规律,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道路和规律,从而都是短命的。人如果想保持长寿,就要效法和学习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不去做什么,不治理什么,不要求什么,不得到什么。在《天道》篇中,庄子着重于论述天的道路和规律,天,是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旋运不息的,它空虚安静无私而又无所作为,然而它却促使了万物的生长存活。而我们人类,不仅懒惰,而且喜欢私有,喜欢充实,喜欢喧闹,还喜欢胡作非为。庄子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职责去做。然后庄子借用尧舜的故事举例,说明古人是非常崇尚天地的,能象天地那样虚静无为。然后又借用老子和孔子的故事,说明与其高举仁义,不如效法天的道路和规律,倡导人们认清道路和规律,人们如果能够认清楚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能明白仁义对于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然后庄子转到修身问题上,说明人也应该效法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不去有意作为于什么,而应安静而随时势应对。然后庄子强调,光读书是没有用的,要用心去体悟,才能真正了解天地、万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最后庄子以齐桓公读书的例子说明,并借轮扁之口说出,书上、文章里的语言有许多言外之意,如果不用心去体悟,那么所读到都是糟粕!在《天运》篇中,庄子用七个故事说明了天的运转的道路才是根本所在,而日月、云雨、刮风只是表面现象,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路,那么人的道路呢?在人自己的心中。人的道路无法窥察,我们看到的只是人们的表面的行为方式。那么以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就能判定一个人吗?不能!我们看问题、看人、看万事万物,都不能只看表面形式、表面现象,而是要看到其内在的道路。只有抓住了根本的道路问题,我们才能对其盖棺论定。我们现代人,似乎读了大学就是人才,似乎有了一点技能就是人才,似乎有了钱就是有本事,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外在的、表面的行为方式,而这些所谓的人才,动不动就会违法乱纪,所以导致现代人都糊涂了。到底什么是人才?!我们不能根据表面的行为方式来判断问题,而是要根据其根本的道路来判断。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人生道路,再加上有技能,才是一个人才。否则,顶多是个歪才,偏才,甚至是蠢才。庄子着重的是论述表面现象、表面形式与内在道路的不同,指出所谓的仁义、怨恨、恩爱、夺取、给与、劝谏、教诲、使之得生、处死等等这些,其实都不是人生道路,而只是行为方式。因此,不论是统治者,或是教育者,都不能拘泥于表面现象、表面形式,而是应该加强对人生道路的教育,对了解万事万物道路的教育,才能使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刻意》,就是严以律己,庄子着重论述那些严以律己的人,其实就是崇拜圣人、仁人、善人的行为方式,只想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而没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判断,没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只会高调评论、讥讽、嘲笑、咒骂世俗及世俗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这种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人云亦云。这种人难道不是愚蠢的人吗?如果我们崇拜某人,那么我们就应该考察他的主见、信念、观念及他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仅仅模仿他的行为方式。那么圣人的道路和规律是什么呢?就是恬淡虚无,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就是纯粹的人,所谓纯粹,就是不使其精神亏缺,能以纯素为体的人,就称为真人。庄子很反对那些模仿他人行为方式的人,我们要学习、要模仿,只能是学习、模仿他人的道路和规律,从他人的道路和规律中总结出经验,得到我们自己的道路和规律。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习、模仿的不能只是表面现象、表面形式,而是要学到真髓。

2、《庄子•养生主》中“技经肯綮之未尝”的“之”字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呢?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不译。
“技经肯綮之未尝”是“未尝技经肯綮”的倒装句,意思就是 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

3、《庄子.养生主》的文言文翻译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4、《庄子?养生主》中“技经肯綮之未尝”的“之”字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呢?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不译。 “技经肯綮之未尝”是“未尝技经肯綮”的倒装句,意思就是 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

5、求:庄子《养生主》的内容大意和主题思想。

养生主

【题解】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触②,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④,膝之所踦⑤,砉然向然⑥,奏刀騞然⑦,莫不中音⑧,合于桑林之舞⑨,乃中经首之会⑩。 文惠君曰:“嘻(11),善哉!技盖至此乎(12)?”庖丁释刀对曰(13):“臣之所好者道也(14),进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6),官知止而神欲行(17)。依乎天理(18),批大郤(19),导大窾 (20),因其固然(21);技经肯綮之未尝(22),而况大軱乎(23)!良庖岁更刀(24),割也;族庖月更刀(25),折也(2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彼节者有闲(28),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9),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0),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1),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4),善刀而藏之(35)。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6)。”

【注释】 ①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师。一说“庖”指厨师,“丁”是他的名字。为(wè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 ②触:接触。 ③依:靠。 ④履:踏、踩。 ⑤踦(jǐ):用膝抵住。 ⑥砉(huā)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向):通作“响(响)”,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 ⑦奏:进刀。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 ⑧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 ⑨桑林: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⑩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乐律,节奏。 (11)嘻(xī)(xī):“嘻”字的异体。 (12)盖:通作“盍”,讲作何,怎么的意思。一说为句中语气词,读如“盖”。 (13)释: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规律。 (15)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这里指眼。知:知觉,这里指视觉。 (18)天理:自然的纹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19)批:击: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 (20)道:同“导”,循着。窾(kuǎn):空,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 (21)因:依,顺着。固然: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22)技(zhī):通作“枝”,指枝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 (23)軱(gū):大骨。 (24)岁:每年。更(gēng):更换。 (25)族:众;“族庖”指一般的厨师。 (26)折:断;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 (27)发:出,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硎(xíng):磨刀石。 (28)闲(jiàn):缝,间隙;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间”。 (29)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30)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32)謋(huò):牛体分解的声音。 (33)委:堆积。 (34)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35)善:这里讲作摆弄、擦拭的意思。 (36)养生:其后省中心语,意思是“养生之道”。

【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功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①:“是何人也?恶乎介也②?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③,人之貌有与也④。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⑤,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⑥。神虽王⑦,不善也。 老聃死⑧,秦失吊之⑨,三号而出⑩。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11),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12),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13),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6)。适来(17),夫子时也(18);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19)。” 指穷于为薪(20),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释】 ①公文轩:相传为宋国人,复姓公文,名轩。右师:官名,古人常有借某人之官名称谓其人的习惯。 ②介:独,只有一只脚。一说“介”当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 ③是:此,指代形体上只有一只脚的情况。独:只有一只脚。 ④与:旧注解释为“共”,所谓“有与”即两足共行。一说“与”当讲作赋与,意思是人的外形当是自然的赋与。 ⑤雉(zhì):雉鸟,俗称野鸡。 ⑥蕲(qí):祈求,希望。畜:养。樊:笼。 ⑦王(wàng):旺盛,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旺”。 ⑧老聃(dān):相传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 ⑨秦失(yì):亦写作“秦佚”,老聃的朋友。 ⑩号:这里指大声地哭。 (11)其人:指与秦失对话的哭泣者。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失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能够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12)向:刚才。 (13)彼其:指哭泣者,即前四句中的“老者”和“少者”。所以:讲作“……的原因”。会:聚,碰在一块儿。 (14)遁:逃避,违反。倍:通作“背”,背弃的意思。一说“倍”讲作“加”,是增益的意思。 (15)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庄子认为人体禀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16)刑:过失。“遁天之刑”是说感伤过度,势必违反自然之道而招来过失。一说“刑”即刑辱之意。 (17)适:偶然。来:来到世上,与下一句的“去”讲作离开人世相对立;这里的“来”、“去”实指人的生和死。 (18)夫子:指老聃。 (19)帝:天,万物的主宰。县(xuán):同“悬”。“帝之县解”犹言“自然解脱”。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20)本句旨意历来解释纷纭,不得要领。根据前文所述可这样理解:“指”、“薪”即脂薪,又称烛薪,用以取光照物,“穷”是尽的意思,油脂燃尽于浸裹的柴薪,但火种却不会熄灭,传之于无穷。 【译文】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一付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6、莱维斯曼肩颈疏通本草养生套有什么好处

可以试用一下

1.保养生命;维持生计。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 唐 韩愈 《与李翱书》:“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刼,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夫鸟兽杂处,角力以养生。”

2.摄养身心使长寿。《庄子·养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闻 庖丁 之言,得养生焉。’” 宋 陆游 《斋居纪事》:“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同年 储梅夫 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
3.畜养生物。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 赵阅道 为人清素,好养生,知 成都 ,独与一道人及大龟偕行。”
4.谓驻扎在物产丰富、便于生活之处。《孙子·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张预 注:“养生,谓就善水草放牧也;处实,谓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史记·日者列传》:“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养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满之患。”
6.指奉养父母。《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焦循 正义:“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加礼,则为能奉大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送死养生,立后继绝。”[1]
2文献
编辑

通论类

主要从养生的大旨、理论、指导思想等立论,全面分述各种养生方法,泛而不专,有助于人们了解养生理论,并指导一般的养生,如汉代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唐代[[孙思邈]]著《孙真人养生铭》、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李鹏飞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及胡文焕著《寿养丛书》、清代曹庭栋著《老老恒言》等。
食养类

主要从饮食物性味、补泄滑肾的效用与人体状态、天时气候、地理方域等的关系论述养生之道,也包括节食、辟谷等内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道藏精华录》收载的《服气长生辟谷法》(著者佚名)、清代简缘老人的《节饮集说》等。
炼丹类

主要是各种炼制丹药法的有关记述,古人曾希望通过对各种矿石药物的复杂烧炼过程制造出令人长生不死、霞举飞升的灵丹,虽说设想荒诞,近于虚幻,但却也得到了一些有疗效的治病丹药,开人类药物化学研究之先河。疗疾者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临床已有定论。这类著作主要收藏于道家的汇编类道书《道藏》中,如宋代吴悞著《丹房须知》、金陵子著《龙虎还丹诀》以及著者佚名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记载炼丹术最早、最著名且传世者则是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3道家养生
编辑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长期以来被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走向极端,因为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思想中有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其实,今人的这些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要正确理解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1.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说:“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这个描述是说黄帝跟我们普通大众不同,一生中每个阶段都远远超过众人——刚生下有神灵,柔弱时就能够说话,幼小时就非常的迅速、果断;长大后非常敦实、敏捷,成人后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实,这不仅仅是说黄帝,而且是在说我们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小孩子都是手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就叫“生而神灵”。刚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里面握拳。拇指都压着一个穴位(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即心经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说明婴儿是内含神灵,神气不外泄的。所有人刚出时都由脐带跟母亲的精气神连在一起,随着“啪”的一声把脐带剪断,人就变先天为后天。当人长大之后,手慢慢地松开了,之后的一辈子里有的人抓权,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钱,有的人抓人,最后逐渐老去,撒手而归,撒手就没有神灵了,神灵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子发现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却很坚固。所以提示我们,养生就要复归,要慢慢地回归到婴儿的那个状态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时候就会说话,我们试想小孩子刚开始说话时,都在说什么?他们总在发问:“妈妈,我从哪里来的?”还有的会问:“妈妈,人会不会死啊?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哪?”这是对生命本质的发问,这是终极的问题,是哲学问题。婴儿问的都是哲学问题,一个人离哲学越近,就离婴儿的状态越近;离婴儿的状态近了,你想不长寿都难啦。而我们长大后问的多是世俗问题,比如我们总是问:“吃了没有?”“你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住多大的房子?”我们失去了我们幼小时的童心和超脱,不再关怀生命本质,越来越失掉天真。今天,当我们吃穿不愁的时候,其实需要超脱一些,去关怀一下生命的本质,对终极问题发问,只有多考虑这样的问题,你才能成为天真的人,才能长寿。
“幼而徇齐”是指幼小时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么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是如此专注,比如说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会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没有刺,有没有毒,也不管路有多么的坎坷不平。可长大后,想要什么,我们常常瞻前顾后、思左想右、犹豫不决、左右摇摆。考虑问题太多了,不再“徇齐”,做事情有意无意地背离真实、专一,烦恼渐生,健康受损。
所以,《黄帝内经》中描述黄帝的一生,实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只是随着长大,我们慢慢淡忘、失掉了“神灵”、“能言”、“徇齐”、“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过修炼,把我们越来越年老的生命回归到儿童时代,复归婴儿的“敦敏”“徇齐”“神灵”,这就是养生。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D

与养生主的作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