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保健的原理有哪些?
神经反射内分泌学说神经反射的定义是人及其他高级动物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变化做出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各部位和各器官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身体的表面和内部都有丰富而敏感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当身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感受器受到刺激,引发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将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细胞,经过中枢神经的处理(分析、综合),再将信号经传出神经纤维传递至相关器官、腺体或肌肉,引发有生理意义的功能活动。
足部有与人体各器官相关联的反射区或敏感点,任何器官有病变都可以在相应的反射区和敏感点产生变化。如心脏缺氧时可表现为足部心脏反射区有触痛,乳腺肿物可以在其反射区摸到结节,子宫切除后在子宫反射区可有空虚感等。
按摩足部某一反射区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与其相关器官或部位发生联系。该部位倘若是肌肉组织可能会改变其收缩功能;倘若是心脏可能会调节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倘若是腺体则会调节其分泌功能;倘若是消化道便可能调节其蠕动情况等。
足部按摩疗法的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神经的反射机能,调节人体一系列的综合反应来完成的。按摩可以使神经兴奋,也可使神经抑制,故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但总的而言,按摩足部反射区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可以阻断相应器官原有的病理冲动,并取而代之,引发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激发人体的潜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功能,调节体内某种失衡状态,使机体向着接近正常水平的方向变化,从而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
生物全息胚原理全息生物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生物学新学科。全息论学说实际上讲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自然界中,每一个小的局部都有包含它本身在内的整体的全部信息。如地球包含了太阳系的全部信息;太阳系又有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
人作为一个整体,其每个局部都有整个人体的全部信息,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因为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所有的遗传密码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DNA的半保留复制,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个体细胞内,使每个细胞都含有和受精卵完全相同的生物信息。
包含人体全部信息的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我们叫它“全息胚”。足部全息胚中也有人体的整体信息,这些信息我们叫它反射区,具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生物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因此,对这些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即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
因为人体足部的组织结构较完全,有骨骼支架、肌肉、肌腱、韧带等,较容易按所有标志确定反射区的位置和范围;远离心脏,是血液循环最弱的部位;面积比较大,操作方便,便于进行自我按摩。因此,对足部的按摩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血液循环原理血液循环是人体的能源管道,它担负着为全身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组织中运出二氧化碳等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再经由肾脏、肺脏和皮肤等排出体外的任务。
足部处于全身最低的位置,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此处速度最慢,再加上地心引力作用,静脉血液中不少的“杂质”,如酸性代谢产物、未被利用的钙和其他金属离子及大分子有机物质等,容易沉积于足底。日积月累,足底处就会积存不少废物,甚至是有毒物质,刺激相关反射区,通过神经反射造成对该相应器官的恶性刺激,甚至导致该器官的功能异常。
足部按摩可引发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使静脉和淋巴的回流;改善肾、输尿管和膀胱等排泄器官反射区的血液循环,增强相应器官的排泄功能;改善肺和支气管反射区的血液循环,促进肺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微循环功能的改善,可降低大循环外周阻力,大大减轻心脏的负担;血液循环功能改善后,又能通过末梢神经影响中枢神经,反射性地调节全身循环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得到加强。
因此,足部按摩不但改善了足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且通过提高心脏、肺脏和内分泌腺的功能,促进了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对足底进行有效的按压或任何其他的挤压因素,都可以起到一个“血泵”的作用,完成“第二次起动”,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经络学说中医认为,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经络系统,此系统可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并借以行气血、通阴阳,从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协调,维持相对平衡。
近年来运用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手段进行研究,都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由生物学性质相似程度较大的连续性细胞团构成的。经络又是毛细血管、神经末梢、肥大细胞密集的通道。
人体中最重要的经络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阴跷脉都起于足部,而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阳跷脉则终止于足部。这些经络都通往特定的脏器,或司辖特定的功能。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经络联属,同时又和与它有关的器官相联络。如肝与眼有联系,同时又和鼻、耳、手、膝和足等联络,形成了一个相对密切的联络网。
因为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脏腑器官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从而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脏腑功能的失调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反映到足部来。也就是说,倘若在人体的体表特定部位(足反射区)出现阳性反应区域,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内脏在病理状态下的一种经络现象,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经络是一个“通道”,通道受阻就会出现所有不适。同血液循环和反射原理一样,足部按摩沿经络循行线进行传导,可以疏通足部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调整有关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部分由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即阴和阳构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因为阴阳两个对立面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足部反射区与机体各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使机体达到新的阴阳平衡,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按摩足部反射区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调整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从而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例如,按摩足部甲状腺反射区,能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甲状腺分泌水平,而对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却具有促进其分泌功能。
对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按摩时,以上这些原理是同时统一的发挥作用,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发挥其效能,所以足部反射区按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什么是养生按摩十术?
按摩十术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之一。是通过对身体各处的轻柔按摩
3、什么叫中医经络 养生调理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复,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制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百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度、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养生知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而调理在中医里有调理阴阳,调理脾胃等等,道有治疗的意思。 所以养生调理应该是以养生为目的地调理你身体的某一个系统或者器官,而不是单纯的调养。
4、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是怎么按摩的?
中医认为,衰老的发生与劳役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谷杂粮,所以很难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与五脏六腑有关,关系最直接的脏腑是肾、脾、胃、肝、肺、心。
中医经络养生之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前正中发际直上5寸,两耳尖中点连线上。称“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是百脉交会穴。
按摩百会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钟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经常按揉可以健脑益智、抗老防衰,从而达到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神阙穴
神阙穴在腹部,脐中央。多篇中医古籍都称其为“乃生命之根蒂”。
神阙穴可按揉、可艾灸以达到养生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3寸,人体正中线上。是元阴、元阳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补元气、温肾助阳,从而减缓衰老。
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但是不能用力过猛,有酸胀感即可。
中医经络养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离腿前胫骨约一横指距离。
足三里是强壮穴,自古以来都是养生的必备穴位之一。经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养胃,调补气血,促进气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会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医经络养生之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用途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还有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经络养生的穴位可以减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是心血来潮短期的按揉穴位并没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缓衰老还需要长期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