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

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

发布时间:2021-01-18 13:13:17

1、杨氏太极内功练什么功,怎么练?

不论学哪家太极拳,现在都学不到内功了,只以学到架子,就连各大派太极拳创立者的后人都不会了,你还指望什么?注意:一些桩法和功法并不是真正的太极内功,那都是皮毛,根本练不出拳术所需要的内功的

2、请问太极拳高手们,学会了杨氏48式太极拳,还用不用练24式太极?

如何正确练习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功夫,一是要明理,二是要得法,三是要用功,三者缺一不可。
明理即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学习拳经,主要是王宗岳著的《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还要多读一些近现代太极拳明家如杨班侯、杨澄甫、徐致一、王培生等人的著作,对太极拳的提高有很大的实用性。
得法即要有正确的方法,所谓无法不成道就是这个道理,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练出真功夫。如倒撵猴的动作,除基本动作正确,还要讲究“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在练习站桩基本功时,腿上要站出功夫来,身上要练出内气来。37个势子都可以站桩,串起来就是一趟拳架子。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气沉丹田,什么是气沉丹田,也就是自身能量的凝聚。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正确的方法。比方说人的身体是一桶水,意念是一个球儿,气沉丹田存在这样三种情况,一是球儿的比重较大,象铁一样,刚一放入水里即迅速沉下;二是球的比重较小,象木头一样浮于水面,须用力才能把它按入水里,但一松手又马上浮上来;三是球的比重与水相同或略大于水,稍用意一按或不用意就能缓慢沉入水里。上述方法,第一种时间长了易得疝气,俗称小肠串气。第二种易使气压而不下,容易上浮,时间长了顶得胃难受。唯有第三种,用意念使其缓慢而均匀地下沉才是正确的方法。还有得气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八触”现象,即身体某些部位会出现冷热麻胀酸涩动跳等感觉。这些如果没有人指导,练功的人应付出偏差。所以练功必须要有老师的亲自指导,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同时主要的是防止出偏。
推手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搏击术,是为实战技击而用,那么太极拳怎样将架势用于技击呢,桥梁就是推手,通过推手才能将拳架与技击连接起来。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目的是锻炼肢体的灵敏性,达到动作反映快速,全身进退变化和闪辗腾挪等技巧,其具体作用是:
1、卸掉本能力,周身人参下来、空下来,同时练上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和粘连黏随的太极劲。
2、将架势中的招法演习出来,了解掌握每招每势的劲路变化。
3、掌握劲路,即敌我双方的肢体运动规律,从而达到知已知彼,胜券在握。
4、提高灵敏性,即通常所说的“听”劲。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对方怎样用劲甚至准备要怎样用招都尽在掌握之中,从而达到提前处理,借力发力之境界。
5、增强内劲。要做到准确掌握和控制对方,心动不令人知,发之干脆有力,行之无形无象,必须要有较好的内劲,而推手是增强内劲的重要方法之一。
另外,推手还有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提高心智等诸多益处。
练习拳架是知已的功夫,推手是知彼的功夫,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打个比方说,把太极拳比喻为一棵大树,盘架子是树根,是基础,推手是树干,吃拿发放是树冠,光有树根是没有用的东西,没有树根和树冠,树干是没有生命的死木头,只在扎根坚实的树根、粗壮结实的树干,才能长出枝节茂盛的树冠来。
关于练什么拳好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哪派太极拳,只要是真功夫就好。所以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不是选何种拳和问题,而是要向真正懂得太极拳,掌握的真功夫的高手明家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不懈,做到持之以恒,如果平均每天都能坚持2个小时以上,5年时间应该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我教的学生中,最短的3年时间就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太极拳的养生总是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太极拳是养生现技击并重的一种拳法,它的每招每势都对身形、意念、穴位等有严格的要求,既可攻防技击,又有促进气血运行,打通经脉之功效,所以太极拳还有非常好的强身健体效果。有人说,我练太极拳不为什么功夫,只为锻炼锻炼身体,不用向什么明师学习。我认为,强身健体和练习功夫一样,都要向真正的太极拳明家学习,真正的太极拳才能有更好的强身健体功效,否则就不好说了,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绝不会比真正的太极拳效果更好。
太极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和其它武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既可以实战防身,也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的意志和思想品德。学习太极拳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放弃胜负观念,放平心态,否则都将练不上功夫。有些人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性格有了改善,心智有发提高,为人更加友善,所以太极拳又是一种修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冷兵器时代早已结束,武术的作用已大不如从前重要,学的人越来越少,失传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今天的人练武术,也不再象前人那样作为一种与自然斗争和谋生的手段,而是更多地看重它的健身功能,衷心地希望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3、杨氏十三刀口诀

对于杨氏十三刀刀法口诀的叙述,说法不一,有的则不止十三字。

兹列出以下几种:

砍、剁、刬、截、刮、撩、扎、捛、劈、缠、搧、拦、滑。

(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砍、剁、劈、截、撩、扎、刺、缠、扇、拦、滑、划、刮。

(杨振铎《中国杨氏太极》)

砍、剁、劈、搠、扇、刮、推、撩、挡、架、捛、拦、滑。

(蒋玉堃传,张金普整理《健身太极刀》)

砍、剁、撩、撇、刮、扎、搧、捛、截、滑、划、刬、缠。

(宋志坚《太极拳学》)

劈、砍、剁、截、挑、撩、椎、扎、托、切、抹、斩、带、拦、扫。

(傅钟文传《杨式太极拳、刀、剑资料汇编》)

劈、砍、劀、截、挑、撩、推、扎、托、切、抹、斩、挂、带、拦、扫。

(谢秉中《中国太极拳的学与术》)


(3)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扩展资料:

杨氏太极刀谱:

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  

1、上步打拳    

2、退步撑掌    

3、弓步交刀

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 

4、弓步斜刺    

5、弓步平刺   

6、弓步撩刀    

7、换步推刀     

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 

8、独立劈刀     

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 

9、弓步撩刀        

10、架刀推掌         

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

11、转身扎刀 

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 

12、缠头劈刀    

13、弓步平推    

14、返身藏刀    

15、弓步上刺

16、弓步平推    

17、返身藏刀    

18、弓步上刺    

19、弓步平推     

20、返身藏刀 

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张  

21、独立扎刀    

22、跳步按刀

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 

23、抱刀拍脚    

24、左抱刀贯拳    

25、右抱刀贯拳     

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      

26、抱刀分脚    

27、独立劈刀

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      

28、裹脑藏刀     

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      

29、弓步平推    

30、进步扫刀     

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

31、转腰撩刀    

32、独立撩刀    

33、跳抱按刀     

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 

34、缠头劈刀    

35、抱刀打拳    

36、收势还原

太极刀诀(一)

七星跨虎意气扬,白鹤晾翅暗腿藏。

风卷荷叶隐叶底,推窗望月偏身长。

左顾右盼两分张,玉女穿梭应八方。

狮子盘球向前滚,开山巨蟒转身行。

左右高低蝶恋花,转身捛撩如风车。

二起脚来打虎势,鸳鸯腿发半身斜。

顺手推舟鞭作篙,翻身分手龙门跳。

力劈华山抱刀势,卞和携石凤回巢。

太极刀诀(二)

七星跨虎交刀势,腾挪闪展意气扬,

左顾右盼两分张,白鹤展翅五行掌,

风卷荷花叶内藏,玉女穿梭八方势,

三星开合自主张,二起脚来打虎势,

披身斜挂鸳鸯脚,顺手推舟鞭作篙,

下势三合自由招,左右分水龙门跳,

卞和携石凤还巢。

4、武当太极十三式和杨氏太极十三式有什么不同吗

武当十三式,算是太极拳最早的要诀,八法五行嘛,我个人感觉它是一个定义,就是简单的几个动作,这个你可以找一下,不过是不是现在看到的视频就不知道了。所谓五行八法,其实包括了一切的东西,当然这个太深奥,我也不是很懂。

至于杨氏太极的十三式,那是一个简化版,最期的太极拳是几组动作拆开的,后来为了更好的记忆,更好的推广,才演化出来现在练得多少多少式太极拳,你说的十三式,其实就是其中有简化了几个动作,挑出来的简化版,就是为了方便。

5、杨氏太极24式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6、太极拳十三字行功诀及杨式太极点穴详细介绍

杨式太极九诀
全体大用诀 (七言五十四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诀 (七言一十六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掤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用功诀 (七言十六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八字法诀 (七言八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虚实诀 (七言八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七言八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七言八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十八在诀 (四言十八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
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
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
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
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五字经诀 (五言二十句) - 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
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
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园撑。
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
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7、求杨振铎传统杨氏太极十三式教学视频,有分解步骤

杨振铎杨式十三式太极拳分解专教学视频属

http://www.taijiquan8.com/thread-367-1.html

8、传统杨氏太极拳筑基功

主要有浑圆桩,培养元气,
还有面壁蹲墙功,以求松腰,拉直脊柱
一,面壁蹲墙功基本要领是: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
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
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二,浑圆桩基本要领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否站得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二肩与脚掌心一线,做到这点,足心就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做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二是体会气血运行,从而进入站桩状态。

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开,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姿势要点如下:
脊柱正直,这是气机发动的关键,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部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站桩时呼吸自然,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站得长久。
注:土行孙桩式中双手位置比较高,这是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所为,难度比较大,初学者可以将双手位置放低点,只保持在肚脐以上即可。

收式
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默二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注:丹田位置在肚脐与命门对应的小腹部内。

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不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练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原理作用 ­
1、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浑元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元力”。
2、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元力”。 ­
站浑元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元力”。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元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
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练习浑元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浑元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浑元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 ­
5、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
浑元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1]

9、杨氏太极十三刀口令词mp3或者wma格式

朋友:
 我是“瓢城棍王”。我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那就是我与我素不专相识得人属发送太极音乐。可能您也认为我傻,但是我仍痴心不改。我并不图对方有太大的回报,只希望对我的行动作出肯定就足矣!
太极文化博大精深,修学太极拳的目的是修养身心,修养身心的主要途径是太极思维。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找到舒适“舒适练。”普及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练太极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从我的这些音乐和太极口令中得到快乐、健康。

你对我发的这些音乐如满意请在“我的提问”一栏,打开以后会显示你所提的问题,在相关为题后面有“处理”二字,点击一下,在页面的最下方有“处理提问”的四种方式,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我将不胜感激!谢谢!今后如有太极方面的疑问尽可提问。我和我的团队将尽力为您答疑解惑!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确定满意回答。


10、杨氏太极拳口令

杨式寇家太极拳118式拳谱
1、起式
2、右仪
3、左仪
4、揽雀尾(大绞、捋手、挤手)
5、单鞭
6、提手上式
7、膀打
8、白鹤亮翅(展翅)
9、左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
13、左搂膝拗步
14、手挥琵琶
15、左搂膝拗步
16、进步搬拦捶
17、如封似闭
18、抱虎推山
19、翻身甩掌
20、背后三掌
21、斜单鞭
22、沿抹锤
23、肘底锤
24、倒撵猴(四引一切)
25、斜飞式(切、穿、双立掌)
26、提手上式
27、膀打
28、白鹤亮翅(展翅)
29、左搂膝拗步
30、海底针
31、扇通背
32、避身锤(撕锤)
33、进步搬拦锤
34、上步揽雀尾(大绞、捋手、挤手)
35、单鞭
36、云手(棚手)
37、单鞭
38、高探马
39、左拉马式
40、截腿(右)
41、右蹬脚
42、小探马
43、右拉马式
44、截腿(左)
45、左蹬脚
46、转身左蹬脚
47、三甬碑
48、并步指挡锤
49、进步栽锤
50、翻身穿心肘
51、迎面锤
52、狸猫上树
53、通天炮
54、右起脚
55、左大捋式
56、右大捋式
57、半收式
58、左打虎
59、右打虎
60、磕锤
61、挤撞
62、十字蹬脚
63、双峰贯耳
64、双撞掌(锁喉)
65、左蹬脚
66、推窗望月
67、引手(三个)
68、右蹬脚
69、进步搬拦锤
70、如封似闭
71、抱虎推山
72、翻身甩掌
73、背后三掌
74、横单鞭
75、左揽(滚臂)
76、右揽(滚臂)
77、野马分鬃
78、左仪
79、上步揽雀尾(大绞、捋手、挤手)
80、单鞭
81、反提手
82、玉女穿梭(四斜角)
83、左仪
84、上步揽雀尾(大绞、捋手、挤手)
85、单鞭
86、云手(绞手)
87、单鞭下式
88、右金鸡独立
89、左金鸡独立
90、倒撵猴(四引一切)
91、斜飞式(切、穿、双立掌)
92、提手上式
93、膀打
94、白鹤亮翅(展翅)
95、左搂膝拗步
96、海底针
97、扇通背
98、避身锤
99、进步搬拦锤
100、上步揽雀尾(大绞、捋手、挤手)
101、单鞭
102、云手(推手)
103、单鞭
104、高探马(搓手)
105、白蛇吐芯(二龙吸珠)
106、转身蹬脚
107、进步指裆掌
108、上步揽雀尾
109、单鞭下式
110、上步七星
111、退步跨虎
112、转身摆莲脚
113、海底捞月
114、弯弓射虎
115、进步搬拦锤
116、如封似闭
117、十字手
118、合太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与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