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养生要养好,一鳞半爪地学习一些养生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养生理论,理解其思想真谛。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包括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五行学说 、形神合一、性命学说、天人相应论等思想都对养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气一元论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元。为天地间的起始物质;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世间万事万物均在于一气之变化,物的产生是气之聚,物的灭亡则是气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气而已。《内经》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元,形态万千的物类,均为太虚元气一气所化,故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气也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原气”、“元气”、“真气”。气遍布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所不到。人体与自然界皆本源于“气”, “人与天地同纪”、人与天地相应。《内经》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所致”。
疾病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整失调之气机、气化,使之复归平衡。养生的目的,也在于保养精气,使体内之气平衡协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二、太极阴阳五行说
太极。源于《周易》。太极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浑之气。《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变化的过程。太极是宇宙变化的开始。原始混沌之气运动而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由阴阳而生春夏秋冬四时,产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一步则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阴阳。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下:阴阳的互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的消长(运动斗争,经常会发生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状态);阴阳的转化(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如:水——云——雨;人体功能与物质(气与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事物异常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着对立面转化)。
养生锻炼的目标在于协调阴阳,使躯体内环境趋于平衡,并顺应外部阴阳环境的变化,保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平衡。《内经》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们平时的养生锻炼中,应把握以下阴阳原则:
选择锻炼功法应顺应季节阴阳;
锻练时应顺应时辰阴阳;
选择锻炼项目应区别体质阴阳;
辨别病情阴阳去养生;
练呼吸调和明阳;
用意念平衡阴阳;
不同的锻炼姿势可以协调阴阳。
又有古人语:寄语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三、 形神合一论
所谓形,是指形质、形体、身形而言。包括了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其间的精血,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 ,属自然范畴的物质实体。所谓神,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狭义的“神”,指意识思维。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了神的存灭,神只能依形而存,决不能离形而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一方面,神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形体的盛衰存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运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阐述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论,即为“形神合一论”。
在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神占有主导的地位。养神为首务。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全身脏腑经脉气血津液之主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又作用于形而成为“形之主”、“身之制”,主宰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
无论老子或是庄子,都十分强调“神”的内在主宰作用。庄子主张:“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要形与神俱存,就应“修形”与“保神”并进。臻至“形神合一”的境界,才能收到预期的实效;否则,两者缺一,不管缺的是哪一者,都将是蹩脚的养生,绝对收不到实效。
四、性命学说
性,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基础或本原;命,指人体机能活动的基础或本原。性与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为生命。研究性、命及性命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性命学说”。
有的养生家就按性命学说将气功分为性功、命功及性命双修。性功注重精神的炼养,命功注重气的炼养,性命双修则神气并重,身心兼练。
性与修性。性,有元性、质性之别。元性是先天固有的“天赋之性”,又称“元神’;质性是后天获得的“气质之性”,又称“识神”。性命学说中的“性”主要指“天赋之性”,因为“天赋之性”是“天质之性”的根本。古人认为,后天的气质之性消耗元气,成年人因“元性微,质性彰”,故日趋衰老。 性命锻炼的原则就是恢复元性的主导地位,使“本元之性胜气质之性”,恢复元神,是使人体精气神充盈的先决条件。
修性以炼神为主,重在精神、意识的锻炼。古人认为,修性的关键在于心静,心静则“神全”,神全而后“性现”。
命与修命。命,是“气”的本原。人体功能活动是“气”的运动状态,而“命”则是“气”的本原,指肾中元精所化之元气。命常潜于脐,古人认为,胎儿在母腹中时,靠脐带与母体相连,随母体呼吸以为呼吸,因此脐部即为命之根蒂。下丹田在脐中,是元气潜藏之所。
修命以炼精炼气为主,重在身体素质的锻炼。
性命双修。性与命不能截然分开,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佛家坐禅讲究修性,修心养性;道家功法中有单以修命为主者,强调炼升肾中元气。宋元以后的内丹术则开始主张性命双修,成为我国传统静功的主流。性命双修思想建筑于形神统一、身心一体的生命观上,认为无形则神无以化,无神则形无以生。
五、 天人相应论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共同的变化规律。
运用“天人相应”的观点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指导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理论,即为天人相应论。
《内经》认为,自然界是产生生命的源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体的气血运行与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相关:天热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则气血凝滞沉涩。
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人体的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综上所述,无论根据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五行学说 、形神合一、性命学说、天人相应论中的任一理论来养生,都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灵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有:“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
《黄帝内经》倡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的养生原则。
其实传统养生即是追求人的形与神的健康、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和谐的整体和谐状态。
2、为什么养生要讲究天人相应?
我国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天人相应”观。提出: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自然界的复杂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中医学理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自然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阴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而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和五脏之气的协调。
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同应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可见,对于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人们必须与之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顺应自然,求得人体与大自然环境的统一而保持健康。这是养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的指导下,祖国传统的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们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
3、简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城市中有哪些作用?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自古以来,中国的儒、释、道三教对于天人合一都有相对不同的认识。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内涵在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放在城市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塑造与时俱进的正确思维导向
历史的教训证明,落后就会挨打。对于人如此,对于国家如此,对于一座城市同样如此。天人合一告诉世人,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思维也必须跟着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实现人与物质的和谐统一,城市才能紧跟时代更好地发展下去。所以,愈是科学发达,愈易显出天人合一思想对人类生存的正确影响。
二、让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解释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较为认可的说法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补充明确地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对于城市,尤其对处于当下世界、深知和平可贵的城市而言,天人合一显然意义非凡。
三、将中华民族的传承精神烙印于城市发展中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城市吸取民族的精髓与优秀的文化。
四、促进饮食养生习惯的形成
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那么传统饮食养生理论,其精髓何在呢?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又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如此可见,天人合一,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养生的饮食习惯,城市中的人们压力更大、繁琐事务更多,往往自身的健康方面更容易被忽视,所以这一点也就显得弥足珍贵。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概括了天体运行的变化之微妙,万物并不感到突然而适应,而仁人志士应效仿其规律,所作所为被认同而不出现异议,即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4、“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脉诊上是如何体现的
天人相应,按照现代的解释就是:自然界(大宇宙、宏观整体)和人(小宇宙、微观个体)是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
中国传统医学渊源
天人相应:[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其主要精神是揭示在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时,应注意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等诸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影响。例如在辨证论治时,必须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天人相应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中医《素问·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随时间演化会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每个分形和上个层次的分形有相当的“相似性”,有点所谓“全息”的味道。人体、社会乃至宇宙都可视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演化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也是一定的,这么讲“天人合一”、“小宇宙中藏大宇宙”的说法和中医“唯象”理论就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具体运用:
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医倡导“上工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那么传统饮食养生理论,其精髓何在呢?张国玺认为,传统饮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养生观点
其一,调补阴阳,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以保持健康。例如,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这些就是饮食调补阴阳的体现。
其二,审因用膳,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阴虚者多进食补阴的食品;阳虚者多进食补阳的食品;气虚者多进食补气的食品;血虚者多进食补血的食品;体质偏于实症者多进食一些有清泻作用的食品。
5、简答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原理和特点 我很急的!!!谢谢!!!
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念
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顺应自然是养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疾病的康复,所有的方法和机能,都体现着与自然相适应的特点,也充满辩证的观点。
(1)天人相应
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在养生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一基本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养生效果。而“改造自然”、“挑战自然”、“战天斗地”之类的思想和行为,在养生领域是不应提倡的。我们要适应季节、把握时间、顺从地理、适应社会,从而顺应自然,頣享天年。
(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个形态结构,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是人的物质基础;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又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人体功能的反映。这二者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形为基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中医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忧、恐),分别由五脏(心、肝、脾、肺、肾)所生成。“神”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濡养。
神为统帅:人体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生命活动表现出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都由神志管理、协调、统一。因此,养生时要以“养性”、“调神”为先。
形神共养: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和复健,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和康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3)动静互涵
阳动阴静:脏腑器官属阴,以静为特征,功能活动属阳,以动为特征。保持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动静相济:大多数养生家提倡动静结合,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效果。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原则。
(4)协调平衡
协调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机体各系统和组织器官间的正常功能,以及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中和是养生康复的最高准则。中医所有理论的核心,是《内经》提出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强调“中和”、协调平衡的观念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人体的功能失调、对称失衡、状态失稳,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祛邪是平衡协调的重要环节。中医非常重视“祛邪”,而养生更重视体内正气来祛除病邪,这实际上也是调节平衡思想的反映。
(5)正气为本
现代的养生观念,已经不再仅仅强调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真正的健康状态,应该是人体脏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正气为本,从中医的观念分析,就是充分发挥和加强脏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废物排泄有序,这才是抓住了养生的根本。只有扶正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寿。
传统养生的五大特点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动形养生
《吕氏春秋》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可强身健体。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练身强体之功法。
调气养生
气乃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调养元气之法包括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
固精养生
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达养生。强调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通过调七情、少操劳,以保养阴精,固秘阳精,益寿延年。
食疗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为此派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延年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邹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为养老之大法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为养生之本。
药饵养生
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观点是以扶持为本,制方原则在于“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延寿之本,应根据自身诸方面的条件,选择综合养生方法,方可奏效。
我也是别的地方找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
6、天人相应的养生
<
7、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历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实践中的运用有哪些?
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养生。那么传统饮食养生理论,其精髓何在呢?张国玺认为,传统饮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调补阴阳,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以保持健康。例如,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这些就是饮食调补阴阳的体现。
审因用膳,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阴虚者多进食补阴的食品;阳虚者多进食补阳的食品;气虚者多进食补气的食品;血虚者多进食补血的食品;体质偏于实症者多进食一些有清泻作用的食品。
东方阳熹对天人合一的解释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为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纯至净的本质。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灭,人与形式合一,不是就会随同自然的形式变化和生灭吗?有变化,有生灭,人的精神不就会随同事物的变化和生灭而痛苦吗?
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有灭,自然的本质没有变化和生灭。人的精神与自然同一性,是高于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归自己的本性,达到无善无恶,无佛无魔,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归根复性”、“返本还原”、“西方极乐”等说法不一,但其内在本质指的都是同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种精神成果。
8、民族传统养生学发展和建议
1、极富特色的理论体系 传统养生理论,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它通过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动,和自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2、强调综合、辩证的自我保健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传统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物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针对各目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中医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其自然变化,因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可补偏求弊、导气归经,有益寿延年之效,又有开发潜能和智慧之功,从而收到最佳摄生保健效果。 3、适应范围广泛 传统养生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 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此外,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因此,中医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看作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可知,传统养生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在强调自我保健的今天,普及中医传统养生的知识,把其作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个锐利武器,显然很有必要。
记得采纳啊
9、天人相应,顺乎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养生的指导思想,试问你对该思想如何理解?O(∩_∩)O~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说明人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的,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仅给人类提供营养、水分、空气、阳光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映。如《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说明人体生长衰老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五脏功能盛衰变化的生理过程,人体五脏功能之间不仅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还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着协调统一。 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且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如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更迭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说明春夏天气温热,阳气发泄,气血活动趋向于表,运行较为通畅;秋冬气候寒凉,阳气收藏,气血活动趋向于里,运行较为滞涩。因此,在春和景明、风和日丽的时节,人的精神愉快,生命力较旺盛;而在寒冬腊月,阴晦的天气,则人往往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或者周身有不适之感。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人们要顺应阳气发泄的趋势,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气候转凉,风气劲疾,阴气收敛,人们又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以避肃杀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而养阴养阳的道理,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10、天人合一的饮食养生
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那么传统饮食养生理论,其精髓何在呢?张国玺认为,传统饮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调补阴阳,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以保持健康。例如,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这些就是饮食调补阴阳的体现。
审因用膳,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阴虚者多进食补阴的食品;阳虚者多进食补阳的食品;气虚者多进食补气的食品;血虚者多进食补血的食品;体质偏于实症者多进食一些有清泻作用的食品。
东方阳熹对天人合一的解释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为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纯至净的本质。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灭,人与形式合一,不是就会随同自然的形式变化和生灭吗?有变化,有生灭,人的精神不就会随同事物的变化和生灭而痛苦吗?
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有灭,自然的本质没有变化和生灭。人的精神与自然同一性,是高于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归自己的本性,达到无善无恶,无佛无魔,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归根复性”、“返本还原”、“西方极乐”等说法不一,但其内在本质指的都是同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种精神成果。
记住:万物的根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本质只有一个,精神的最高境界和归宿只有一个。如果你听到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理论,就要用你的理智和智慧去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