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功和内丹术有什么不同?气功可以自学吗?看书有没有可能学成?
1. 气功包括的范围很抄广,内丹术就袭是其中的-种。 2. 气功可以自学,我就是自学的。 3. 看书可以学成,至少能达到中级功能。 4. 当然是需要百曰筑基的,一开始就 3天打鱼 2天晒网哪能行吗? 5. 哪个难些真是很难说,但内丹功比一般气功都难,也有个别气功比内丹难。 6.有师傅就入门快,没师傅一般来说就慢。 7.每种功法的效果都不一样。
2、提问:道家练的外丹术和内丹术都是什么内容
外丹术:
外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原始形态,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代。而后在东汉末被道教吸收并入,并在唐代达到鼎盛状态。《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学专著,诞生于隋末唐初,重订于唐末,其受道教外丹术影响比较明显。体现在将外丹禁忌,外丹操作诸如水飞、研磨、六一泥固济法、伏火法、关法、煿法等,外丹器皿诸如瓷瓶子、瓷合子、瓷锅子、铛、筛罗、乳钵等移入炮制操作,并借用草木药炼丹的方法,将草木药作为辅料炮制药物。它是中药制药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外丹术包括了黄白术,也就是炼金术。最早是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开始称作金丹,后来为了与内丹相区别,而称为外丹。相信外丹术的人认为,丹砂可以反复变化,黄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们制成的丹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内丹术:
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 ( 百日关 ) 。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 ( 十月关 ) 。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 ( 释教称坐关或闭关 ) 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 ( 九年关 ) 。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 但亦因人而异。今依《上品丹法节次》简述如下:
( 一 ) 炼己存诚。
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 二 ) 筑基培药 .
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 . 刻刻规中 . 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羔穴 . 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 ( 坎中真阳 ) ,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 三 ) 坎离交靖。
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羔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间,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腮滴下鹊桥,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 四 ) 采药归鼎。
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间,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翁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 五 ) 周天火候。
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 . 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 . 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 六 ) 乾坤交靖。
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 七 ) 十月养胎。
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胎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
(八)移神换鼎。
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 九 ) 泥丸养慈。
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 十 ) 还虚合道。
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 . 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参考答案:
http://ke.baidu.com/view/937118.htm 外丹术
http://ke.baidu.com/view/843679.htm 内丹术
3、道教养生内容有几种?
综观道教的养生方式,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1)守一之道
守一之道指的是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对于“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约在东汉时就广泛流行过。魏晋以后,逐渐同存思、吐纳、导引等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存思之道
存思之道指的是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魏晋时广泛流行。有的称体内各部分各有神灵居位,将意念存于体内,称为存神。存神而与神合一,即可登临仙界。有的主张存思中,应以意念内观自身脏腑,就可获得自身脏腑之形象,这就是内观。但值得注意的是,存思类文献,一般有较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
(3)导引之道
导引之道指的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多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其后,导引之法越来越多,并与气息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后来的内丹修炼的一个内容。
(4)吐纳之道
吐纳之道指的是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长生延年。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后来的内丹功法也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
(5)胎息之道
胎息之道指的是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魏晋以后,逐渐同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一起。调节呼吸达到似胎之状,成为后来内丹功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6)服食之道
服食之道指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来求长生成仙。战国时期就已流传,魏晋和唐代两度成为养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对象大致又有两类,即草木药和金石药。草木药的功效在于补救“亏缺”,就是中医家们常说的补养元气,调理五脏,滋养精血,治疗疾病的意思。金石药因为来自天地之间,古人以类附比,认为服金石药即可长存不朽。
(7)外丹之道
外丹之道指的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炼制不死丹药,以求长生。大约成于西汉时,到唐代达到鼎盛。由于服食丹药致死者甚多,因此一直受到朝野的批评,唐以后即衰微。从历史实际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矿物烧炼的丹药,对于人的长寿延年是没有意义或者意义极微,有些丹药则是有害的,过量即导致死亡。但是它在道教养生方式的发展史上却是一项有影响的客观存在,并在客观上对于中国古化学史和古医药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8)内丹之道
内丹之道指的是人体作为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转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内丹与外丹相对。内丹之说约起于南北朝的后期。在外丹术衰微以后,内丹术逐渐成为道教养生主要方法。从元直至明清,道教内丹术内容逐渐丰富,融会贯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导引、吐纳和胎息等种种方法,并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侧重。
(9)房中之道
房中之道指的是男女生活节制和谐,还精补脑等房中方法,以求长生。战国时期,房中术已形成。西汉时就有较系统的理论。早期道教并不禁欲,遂将房中术纳入道术之中。后流于淫靡,在南北朝时期被排斥出道术。从现存少量文献看,其中包含的性卫生的内容,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意义。
(10)起居之道
起居之道指的是人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包括饮食、言语、作息、穿着、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利,以求健康长生。上述几个方面的养生术是整个道家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的主干。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书中高度评价说:
“道教思想中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道教的养生方式就成了世界传统养生方法中不可代替的宝贵财富。
4、内丹术与气功到底有什么不同,说详细点,这两个不都有大小周天吗,有的人说气功用意念导引,但我看过内...
气功的定义仅仅只是延年益寿,而内丹术的定义却是得道成仙!
通周天大致有三种,意通周天,气通周天和丹道周天
意通周天最简单,也没什么效果,气通周天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比较严重的只能缓解,练的还是后天之气,延年益寿健身的效果还行,而丹道周天才是真正的周内天,练的是先天之气,这样的小周天一通,才是百病全无,才是人中之仙
气通周天和丹道周天都是需要意念,前者以意念感应后天之气,顺应后天之气而通周天
后者则是以意念孕育一丝先天之气,以意养之,达到容通周天
5、有没有一本有写一些内丹功法的书
如果古文比较好的话,性命法诀明指。
古文不行的话看,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
这是在,有成书的,情况下比较好的书
有一些门派有系统的功法,都不会写在书上。
6、道家养生中的内丹有什么用?平时是怎样运行的?
道家的所谓“内丹”,乃是相对于“外丹”而言。烧炼“外丹”需要炉鼎药物,掌握火候。而修炼“内丹”则不用真的炉鼎、药物。丹道家为了表述修炼“内丹”的功理功法,则借用类比的手法,把人体喻作“炉鼎”,精气神喻为“药物”,以意念呼吸作为“火候”,经“筑基”、“初关”、“中关”、“上关”等几个步骤的长期修炼,可使人体固有的精、气、神“三宝”,聚而成为“内丹”,以达到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目的。那么什么是“内丹”呢?伍仲虚《天仙正理直论》作了明确解释:“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也,非有形象也。盖大丹之成,先以神人乎气,后气来包乎其神,如胎儿在胞中无呼吸又不能无呼吸,生灭之相尚在,出入之迹犹存,若胎孕之将产时,故比喻之曰怀胎、移胎、出胎。”
这样,佛家的舍利有物可见,而道家的内丹除了有透视功能的人能见到其光团外,只有修炼丹功进入胎息境界的人才能亲身体验得到。在古丹经中,所谓“内丹”、“金丹”、“圣胎”、“胎息”等,全是同一比喻,并不是
指在下丹田或其他部位真的结了一粒质地坚硬的“金丹”,或真的怀了一个胎儿,笔者领悟《胎息经》文并以进入胎息境界四年多的亲身体验,以为“胎息”是一种功能,即胎儿的呼吸功能。胎儿分娩后,脐带剪断,口鼻呼吸开始,而在母体中的“胎息”功能也就逐渐消失。练内丹功者经长期练功,把在胎儿时就具有的“胎息”功能重新恢复起来。因此,进入胎息的练功者,同时具有口鼻呼吸以及胎息两种功能。在乎时,口鼻呼吸仍有,而下丹田内的“胎息”即使不在练功时也一刻不停地恒动。王文禄《胎息铭》:“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坐卧亦尔,行立但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练功时,口鼻呼吸亦变得又微又细,“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在静定中,“凡息即停,真息自动”。这时练功者体内真气的活动情况与胎儿元气以腹脐为中心的聚散情况就完全一样了:聚则成团,散则无形;力量时强时弱,范围可大可小,强则大,大至延及中丹田、上丹田,弱则小,小至仅在腹中微动,甚至不觉其动。正如《养真集》所说:“神凝气结,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胳息。”因此,胎息也就是内丹的实质,乃是以元气为主体的人体精气神的结合物。它在人体中乍聚乍散,聚则成团,散则无形。正如进入胎息十多年的内蒙古气功科学研究会顾问张有光先生在“我对胎息的理解与体验”一文中所说的亲身体验那样:“通常我总感觉所谓胎息,实际上是一团凝聚力与扩散力都很强的气,一刻也不停地以丹田为中心做强劲的运动,同时它又同脏腑和经络构成网络,进行联动以至恒动。”
道家之所以十分重视内丹功的修炼,以期“结丹”,即进入胎息境界,其原因在于胎息与寿命的关系十分密切。古人云:“服丹守一,与天相毕,还精胎息,延寿无极。”因为练功者除了有常人的口鼻呼吸外,还有常人所没有的胎息功能,而全身毛孔的呼吸功能也比常人强。因此,可以吸收大量字宙能量以增强体质,如偶有病气也能及时扫下除。体内精满、气足、神旺,精气神被炼得充充盈盈,活活泼泼的,再加上平时注意起居饮食等方面的养生,持盈保泰,那么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甚至返老还童,那是必然的了。
7、胡孚琛的主要著作
1、《魏晋神仙复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1991年12月增订,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9月繁体版);
2、《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11月版)制;
3、《道教与仙学》(新华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4、《道藏与佛藏》(新华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5、《道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6、《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2001年修订版);
7、翻译[俄]凯德洛夫《科学发现揭秘:以门捷列夫周期律为例》;
8、整理出版王沐《知内丹养生功法指要》、王明《道教与传统文化研究》;
9、合著《民族与文化》、《周易知识通览》、《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等8本书;
10、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台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繁体版道)。
11、《丹道仙术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什么是道家的丹田 道家练内丹养生法
丹田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所用的术语,道家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
道教经典《仙经》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下丹田。藏精之府也。”
上丹田 为印堂所在.亦称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道家认为,上丹田为人道之门,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珍至贵。平时,人们只要经常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延年不老二
中丹田 又叫绛宫,《仙经》中说:“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意思是说,六腑五脏息息相关,共同维持人体气血正常运转,各有所辖,有不同的运作方式,都受心脏的主宰。心功能健旺则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行。道家认为,经常保持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人自会长生。’
下丹田 又叫气海、精门、命门等,在肚脐下三寸处。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阴阳的门户、五气的本元。内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称下丹田为命门。’道家认为,意守下丹田,存思阴阳之神,则阴阳之气不衰,生命不枯 。
道家练内丹养生法
道家所说的炼内丹.是指意守下丹田,在肚脐下三寸处。因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道家称之为性命之祖、生气之源、阴阳之会、呼吸之门。
常炼内丹能激发人体内的能量物质,调节、充实气血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可起到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作用,每天早上,按照以下动作练习一遍即可。
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深呼吸6次。然后,膝稍弯曲,松肩垂肘,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于小腹前,两手呈抱球状,意守下丹田。以下丹田为圆中心,身体左右进行晃动。身体晃动时,舌抵下腭,全身不能僵硬。接着,两手虎口相对,放在下丹田两旁,以下丹田为圆心,意念想象随着身体的晃动.体内的气逐渐集中到下丹田处,并且越来越浓,最后结成鸡蛋大小的内丹。
短次练习半小时左右.最后收摄意念,深呼吸9次收功。
9、道家养生中的内丹有什么用?平时是怎样运行的?
道家的所谓“内丹”,乃是相对于“外丹”而言。烧炼“外丹”需要炉鼎药物,掌握火候。而修炼“内丹”则不用真的炉鼎、药物。丹道家为了表述修炼“内丹”的功理功法,则借用类比的手法,把人体喻作“炉鼎”,精气神喻为“药物”,以意念呼吸作为“火候”,经“筑基”、“初关”、“中关”、“上关”等几个步骤的长期修炼,可使人体固有的精、气、神“三宝”,聚而成为“内丹”,以达到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目的。那么什么是“内丹”呢?伍仲虚《天仙正理直论》作了明确解释:“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也,非有形象也。盖大丹之成,先以神人乎气,后气来包乎其神,如胎儿在胞中无呼吸又不能无呼吸,生灭之相尚在,出入之迹犹存,若胎孕之将产时,故比喻之曰怀胎、移胎、出胎。”
这样,佛家的舍利有物可见,而道家的内丹除了有透视功能的人能见到其光团外,只有修炼丹功进入胎息境界的人才能亲身体验得到。在古丹经中,所谓“内丹”、“金丹”、“圣胎”、“胎息”等,全是同一比喻,并不是
指在下丹田或其他部位真的结了一粒质地坚硬的“金丹”,或真的怀了一个胎儿,笔者领悟《胎息经》文并以进入胎息境界四年多的亲身体验,以为“胎息”是一种功能,即胎儿的呼吸功能。胎儿分娩后,脐带剪断,口鼻呼吸开始,而在母体中的“胎息”功能也就逐渐消失。练内丹功者经长期练功,把在胎儿时就具有的“胎息”功能重新恢复起来。因此,进入胎息的练功者,同时具有口鼻呼吸以及胎息两种功能。在乎时,口鼻呼吸仍有,而下丹田内的“胎息”即使不在练功时也一刻不停地恒动。王文禄《胎息铭》:“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坐卧亦尔,行立但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练功时,口鼻呼吸亦变得又微又细,“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在静定中,“凡息即停,真息自动”。这时练功者体内真气的活动情况与胎儿元气以腹脐为中心的聚散情况就完全一样了:聚则成团,散则无形;力量时强时弱,范围可大可小,强则大,大至延及中丹田、上丹田,弱则小,小至仅在腹中微动,甚至不觉其动。正如《养真集》所说:“神凝气结,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胳息。”因此,胎息也就是内丹的实质,乃是以元气为主体的人体精气神的结合物。它在人体中乍聚乍散,聚则成团,散则无形。正如进入胎息十多年的内蒙古气功科学研究会顾问张有光先生在“我对胎息的理解与体验”一文中所说的亲身体验那样:“通常我总感觉所谓胎息,实际上是一团凝聚力与扩散力都很强的气,一刻也不停地以丹田为中心做强劲的运动,同时它又同脏腑和经络构成网络,进行联动以至恒动。”
道家之所以十分重视内丹功的修炼,以期“结丹”,即进入胎息境界,其原因在于胎息与寿命的关系十分密切。古人云:“服丹守一,与天相毕,还精胎息,延寿无极。”因为练功者除了有常人的口鼻呼吸外,还有常人所没有的胎息功能,而全身毛孔的呼吸功能也比常人强。因此,可以吸收大量字宙能量以增强体质,如偶有病气也能及时扫下除。体内精满、气足、神旺,精气神被炼得充充盈盈,活活泼泼的,再加上平时注意起居饮食等方面的养生,持盈保泰,那么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甚至返老还童,那是必然的了。
10、内丹是什么?
内丹术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内丹术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在体内结丹,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真人”、“至人”、“圣人”的修炼境界,以及「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积精全神」、「移精变气」等修炼、疗病方法。「移精变气」可以看作是后世内丹学「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类的方法。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其著作《道德经》中即有“归根复命”的内炼学说,“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又讲述了“长生久视”的理想。《庄子》中亦有「心斋」、「坐忘」之类的内炼方法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为丹法之祖书。东晋葛洪是金丹道教的理论家与实践者。他认为金丹之道,乃仙道之极。《抱朴子?金丹篇》说:“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内丹”一词最早见于题为东晋许逊的《灵剑子》:“服气调咽用内丹”。南北朝梁代南岳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立警愿文》中说到:“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这是最早将外丹、内丹明确划分开的一处著作。隋朝时,道士苏元朗进一步提出“性命双修”一说,强调心身的全面锻炼,进一步推动了内丹术理论的发展。唐朝与五代,是内丹之道发展的关键时期,李筌、张果等注解《阴符经》,钟离权著《灵宝毕法》,吕洞宾传钟离权丹道,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崔希范撰《入药镜》,司马承祯作《天隐子》,陈抟著《指玄篇》,作《太极图》、《无极图》,使内丹之道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备。至宋元内丹派问世,把《道德经》、《阴符经》作为内丹祖书。北宋张伯端称“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作《悟真篇》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融老子内炼思想于《悟真篇》内丹术中。《悟真篇》还强调要炼内丹,必先积功德:“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张伯端所传丹法,其继承系统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形成丹道的流派称为南宗。 另有王重阳开创道教全真派,称承钟吕之真传,修炼亦以内丹为首务,主张性命双修,明心见性,以修性为先。王重阳所传流派称北宗。以后又有元代李道纯所创中派;明代陆潜虚所创东派;清代李涵虚所创西派。另外据说还有不少隐传的内丹流派。古时内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关于内丹修炼的阶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阶段。元代陈致虚《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金丹大要》还说:“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内丹术对现代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德国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曾率先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意识与无意识—来阐释内丹学的识神和元神范畴,并认为“性”就是意识与无意识,而“命”与生理之本能密切相关。西方荣格精神分析学旨在消除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对立,荣格(Jung)曾用集体无意识理论理解了内丹学著作《金华宗旨》(《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中的超越现象,视之为一种无意识的表征。史书记载,内丹家多高寿,如《宋史》载:吕洞宾“ 年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陈抟寿长118岁,张无梦99岁,张伯端96岁,石泰136岁,薛道光113岁,陈朴、刘海蟾、施肩吾、蓝元道、陈楠、白玉蟾等内丹家都达到高龄。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 ( 百日关 ) 。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 ( 十月关 ) 。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 ( 释教称坐关或闭关 ) 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 ( 九年关 ) 。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 但亦因人而异。今依《上品丹法节次》简述如下:( 一 ) 炼己存诚。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二 ) 筑基培药 . 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 . 刻刻规中 . 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羔穴 . 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 ( 坎中真阳 ) ,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三 ) 坎离交靖。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羔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间,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腮滴下鹊桥,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四 ) 采药归鼎。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间,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翁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五 ) 周天火候。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 . 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 . 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六 ) 乾坤交靖。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七 ) 十月养胎。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胎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八)移神换鼎。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九 ) 泥丸养慈。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十 ) 还虚合道。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 . 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清净丹法的步骤在《大成捷要》、《伍柳仙踪》中记载详而且明。此处所述《上品丹法节次》可视为各派丹法之总纲,非止清净派而已。下面再据仇兆鳌《悟真篇提要》,简述阴阳双修派的丹法:( 一 ) 凝神定息。男女双修功夫,亦要把凝神定息的踵息术贯彻始终。其诀要万缘放下,心息相依,虚极静笃,一念规中,行玉液炼形之功。( 二 ) 运气开关。其法有积气开关与聚气开关之别;积气开关功迟,聚气开关功速。开关为得药作准备,欲采药上运,必须关路通畅。积气开关乃贯通任督二脉的逆转河车功夫。聚气开关续死用女鼎薰蒸,外提玉茎,蛇婴含吐,使管通关透。( 三 ) 保精炼剑。元精坚固,则剑锋刚劲;锻炼有方,则剑气通灵。剑要刚、通、灵;金水相资,刚柔迭用,屈伸如意,呼之立应,则可明强弱而出入,用提吸以回阳,或侧身修道,或颠倒行功,顺逆皆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