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养生秘诀
佛教养生概括为五福,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2、佛教养生是什么?中国谁在做佛教养生?佛教养生和中医养生的区别是什么?
你好,佛教百养生和中医养生就是科学与本质结合。
佛教就是回归自然度,回归本质。
我的见解如下:
1.佛教养生就是让我们修自己是善心,让我们心平气和,不问急不躁,答也就是修心。禅定。
2.中国有个叫午火先生的人在做佛教养生做版的非常好。
3.佛教养生和中医养生区别就是权:佛教养心,中医吃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你知道佛教如何养生的吗
简单点说,用容易听懂的语言来说。佛教是一种智慧抄,不是一般的宗教迷信,所以,如果想从佛教的智慧中获得诸如养生的方法,那么,你一定首先要相信,信心对百于养生的效果很重要。
信心之外,重点在于,了解养生的关键,我认为本质上的养生,是保护人体的能量平衡,就是说不要消耗太多的身体能量,所以,从这个角度,第一,不过份劳累,第二,良好的作息习惯,第三,专心,而不是杂心,就是说,做该做的事情,不要胡乡瞎想,这个很耗费能度量。
4、医家养生、佛家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法家养生、兵家养生、纵横家养生都为智慧养生,我们如何养生?
宫殿之上,有闲情逸致可平心品茗;
庭院之中,得仙风道雅当静气赏蔎;
王道之行,能宠辱不惊则随缘啜荈;
普世之时,堪诙谐若愚且如意尝槚。
养生之道,在当下安心,吃茶去罢~
5、佛教养生,人是如何长寿的
佛教的养生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养生不一样,譬如:
一、人心的“善恶”影响寿命的长短。
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和密西根大学,分别对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人的善恶观念影响寿命长短的结论。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善良的人往往更加长寿。
1、长寿需要断除妄念
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一切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
2、长寿还需慈悲为怀
佛教从第一福的要诀出发,认为人世间的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宅心仁厚,宽以待人一定会有好报。长寿的人,一定是对人类和动物充满慈爱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二、内外修其身。
佛门修身法坐禅形定。在家修习的佛弟子,修禅的时间没有僧尼这么讲究,但要求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等时辰里修禅为好。在吃饭前后半小时不宜修禅;久习禅修可以坐禅,2~4小时为度,不宜过长。另外散步等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舒缓筋骨,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饮食起居遵循规律。
顺其自然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也是息息相关的。人如果违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打破正常的生物节律,就会导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健康长寿,当须依自然规律科学生活才是。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2:00~早4: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
6、道教或佛教中最会养生神仙是哪个?
佛教追求解脱,不以长寿养生为能。道教讲究“长生久视”抄,也就是长寿。道教中最会养生的,要首推彭祖。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袭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百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庄子这样叙述彭祖的长寿之道:“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追引之士,度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7、佛教的养生理论与养生方式有哪些?
佛家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纵使延年长寿,最终难免一死,形体总要坏的,因此重视精神的超脱,而不在乎形体的存亡。认为精神可轮回再生,所求唯涅清寂。
晋代释道安在《道地经序》中说:“其(佛法)为象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释慧安则在《明报应论》中指出:“无明(愚昧)为或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而僧肇则传扬“空洞其怀,无知无识,然居动作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它绝言之乡”的佛性,提倡超脱现实世界,而归宿于本体世界。僧肇早年受老庄影响,故对体用的动静问题,反对偏执,主张体用如一,非无非用,即静即动,求静于动,虽静而离动。另外,如释道安还注重禅定止观,认为禅修达高深境界时,“雷霆不能骇其念,火不能伤其虑”,同时还能发生种种神变。
佛家极重戒律,认为戒律是断三恶道的利剑,其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及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烟、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坐、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等。从养生学角度来看,这些要求和做法,显然有许多是益于身心的修养的。
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长期分裂,南北佛教在发展侧重上有明显不同。南方重在理论辨析,北方则重在静坐冥思的禅定修持。隋唐一统后,佛教学风又随之变为理论与禅修并重,其后出现的各宗中,对养生影响较大的是天台宗、禅宗、密宗。
天台宗的最高修养原则是止观学说。开宗祖师为隋代僧智凯。近代气功养生家蒋维乔(号因是子)在《因是子静珠法》中认为,气功静坐者在学会调和功夫后,应进一步修匀“止观”法。他认为“止”就是把心静止下来,不使思想散乱,让心思渐渐收束。但止而又止,不知不觉要打瞌睡,就须用“观”的方法来防止,即闭目返视自心。显然遥承天台宗之“止观”禅法。蒋氏还指出“大妙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这也是佛家法门的静坐调息功夫。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说:“数息守意(调心调意)有四事:“一谓数息,二谓相随,三谓止、观,四谓还、净。”后来则称之为“六妙门”,意为通向涅的六种途径。
起于唐,盛行于唐末五代的禅宗,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其在中国势力最大,影响最广。修禅强调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禅宗最初三代皆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第四代道信开始定住一处,过集体生活。第五代弦忍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实行生活自给,诸如运水搬柴等一切劳作,都是修禅功课。以后南宗的马祖道一更在深山建立寺院,实行农禅生活,其弟子怀海制禅院清规,规定“一日不行,一日不食”。他本人也“作务执劳,必先于众。”更有“普请”(集体作务)法,上下协力劳作。禅宗的山居、劳作和禅观,客观上对养生长寿是有益的,颇有影响。
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释道儒三教常互相渗透,从而影响着养生学。佛教初入中国,信奉者认为与当时盛行之黄老术相似,也讲清虚无为,神仙变化。
道家本不言灵魂,但北魏寇谦之则吸取佛家轮回转世说:“此等之人,尽在地狱,若有罪重者转生虫畜。”
南北朝时北魏僧人县鸾,因突发气疾,而感生命之短促,慕江南陶弘景精研神仙方术之名,南游茅山,寻访陶氏,得授《仙经》十卷。虽在加洛阳时义受菩提流支的教化,授《观无量寿经》,遂弃《仙经》而专修净业,但其所著《服气要诀》、《调气方》、《论气治疗方》等,无疑是受道家影响的有关气功养生一类医书。《续高僧传》说他能调心练气,对病识缘,名满魏都。
天台宗祖师智凯的老师思慧,以禅闻名,躬行实践,常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铺艾叶以御风霜,同时还吸收神仙方士之术,在《誓愿文》中宣称,希望“成为五通神仙”,要求长生,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宣传佛法。其谓:“我今人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又说:“愿诸贤圣,佐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愿借外丹力修内丹。”宋天台宗山外派的知圆认为,儒佛其言虽异,其理相通,主张“修身以思想”。明末宗风净土法门的云栖亦主张儒佛调和,说:“儒生治世,佛主出世,……故二之合之,其病均也”。
明末四大师之一的德清,更主张三教调和,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儒佛道三教思想调和的提出虽在宋明,而在养生学这方面则早在陶弘景、孙思邈的时代已开三教合一之先河,且繁衍不息。
佛教的另一宗派密宗,又称瑜伽密教,源出印佛教中之密教,专事行施咒术,在三国时即有咒经之译。天竺沙门耆域来中原也以咒术广为医病。唐代是这密教传入的第二期,北宋初是第三期。第二期时正式成立密宗,又称真言宗,传三密之法,即口诵真言(密语),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真密),认为三密同时相应,便可使凡身成佛。
密宗实际是一种以口诀、姿势、禅观三结合的修炼方式。蒋维乔在练天台宗止观法后又转而练《密宗的开顶法、大手印、十八道次第》等功夫。密教要籍中所谓无上瑜伽密法等与中国伦理思想颇抵触,因而在翻译时被修改失真,甚至被限制翻译,因此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影响尚不广泛。三、中华古代养生名家
中国古代的养生家为中华养生学说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群星璀璨的古代养生家中,这里仅选其中几位影响比较大的名家略作介绍,以窥中华养生文化之一二。1.老子:道家养生的始祖
老子,名老聃,又名李耳。楚国楚县(今河南省鹿邑)人。老子是先秦哲学家,道家养生思想的奠基人。《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汉代杜方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老子为历代养生家推崇的得道长寿养生家。影响后世最大的是《老子》一书提出的养生思想。
(1)治于未乱,抱元守一
老子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为养生的重要思想,提出“早服重积”、“抱元守一”等养生原则。“早服”同于中医“治未病”观点,即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观点,指早行养生之道,行养生于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积蓄养生之“德”,此即“重积”。这便是老子的“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论养生,有抱元守一的观点,所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即养生之道。后世养生家又指“一”为“气”、“元气”,并用以指导服气养气、内守返观、纳气归根、以结内丹,以养胎息的内气功。抱元守一又指为“守神”之中的精神调摄养生法,成为古代养生家创造应用各种养生术的指导思想。
(2)自然无为,返朴归真
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它强调的是自然而然,去除人为嗜欲困惑、返朴归真的养生养神方法。所谓“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返归自然素朴、纯真的本性,进而达到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和谐统一。“真”是自然而然、不加人为的“素”、“淡”、“清”、“静”、“纯”、“朴”等等的同义语。《内经》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思想即来于此。中医养生注重节食、节劳逸、节制房事,以及重视精神调摄等养生法则,均产生于“自然无为”的思想。
2.孔子:儒家养生的鼻祖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深最广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学派,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宰的地位,“儒学”也几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孔子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医学极不发达、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时期,他活了73岁,“人逾七十古来稀”,可谓长寿了。孔子养生长寿之道内容颇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克己、修身的“养生三戒”
孔子一生严以律己,从不纵欲。他的“养生三戒”是留给后世的宝贵养生铭。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要在性生活上不能贪欲;血气方刚时,要防止打架斗殴;老年,身心不可过度劳累,要戒“贪得”。这“三戒”不论对青年、壮年、老年都要求不能放纵。
(2)乐观豁达,心胸开阔
孔子对“礼、乐、射、御、书、数”有广泛乐趣,精通诗、书、礼、春秋。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身之道,一生周游列国,奔走不息,即使已至“甚矣吾衰矣”的晚年,仍然乐观处世。
孔子的二十字“养生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孔子一生养生健身的科学总结。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和有仁德的人,既喜欢幽静,又喜欢山水,喜欢活动又乐观处世,一定能长寿的。孔子在《中庸》中更加明确阐述:“大德必得其寿。”所谓大德者,必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我们平时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也就是这个意思。
(3)食勿过饱,讲究卫生
食居慎节,知足不贪,食勿过饱,不乱饮食,是孔子一生自我管束的饮食养生的“金科玉律”,他曾提出过“八个不食”,尽管有些值得商榷或有不妥之处,但基本上是讲饮食卫生的,有参考价值。“①霉粮馊饭、烂鱼败肉不食;
②颜色坏的不食;
③发臭的不食;
④夹生饭和烹调不当的不食;
⑤调料不当的不食;
⑥不合时令的不食;
⑦肉切得不方正的不食;
⑧市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孔子家语》还提出“长幼异食”,即年龄不同,在饮食上应当有所区别,各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法和习惯。
孔子的这些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也仍然是符合卫生标准的,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有关饮食养生的具体论述之一。
(4)起居循规,讲究姿势
在生活起居方面,孔子也有具体要求:“寝不尸,居不客”、“寝不语”等。“寝不尸”指不得仰卧如挺尸状。后世孙思邈等据此提出宜屈膝侧卧。所谓“睡不厌,眠作师(狮)子卧”者,即“胜脱靴着地坐脚也”。《老老恒言》道:“相传希夷安睡诀‘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所谓“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的睡方,大约就是指这种方法。“寝不言”也被后世所遵守,“寝不得语言者,言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
孔子还重视起居有常,他在回答鲁哀公如何才能长寿的求教时说:“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共杀之。”这就是说:凡生活没有规律,饮食不加节制,不注意劳逸结合的人,久之就会积病而死。
孔子青少年时放过羊,经历过穷困生活磨炼后,又为宣传他的学说,到处奔波,周游列国多经磨难,但正由于他总结人们生活的实践经验,探索健身之道,积极倡导和参加体育活动,注意饮食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有度,才能经得起到处奔波生活困窘的考验。在医疗保健和生活条件很差的春秋时代,尚能活到73岁的高龄,足见孔子是一位很重视体育卫生保健和懂得长寿养生之道的教育家。
(5)养护精神,调摄心理
孔子的学生患了麻风病,孔子惋惜地说:“是人也,有是疾也”。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什么样的病。孔夫子此言虽有点主观,但作为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孔子,可能已觉察出了疾病与人的性格、体质的关系。
半个世纪来,由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的改善,生物性疾病确实减少了,精神卫生和疾病的关系,相对地暴露得更明显。目前,几种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高血压病、肺心病都与精神状态息息相关。其他如溃疡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糖尿病等,也都与精神卫生密切相连。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字含有贪得的意思,人到老年,在名利上还竭力追求,得到的往往是苦恼烦闷,甚至是疾病。
孔子欣赏那种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心态表示称赞,“贤哉,回也”。
孔子反对懒惰,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宁可下盘棋,也比闲呆着好。
孔子喜欢音乐,在齐国听到韶(一种乐曲名),三月不知肉味。借助音乐陶冶情操,平和心理,在将近绝粮时,还在“弦歌不衰”,饥寒之中也不愁楚。
孔子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提倡心怀坦荡、刚毅坚强。他认为三种有害健康的事是:骄傲自大,游荡忘返,饥食妄淫。三种有益于健康的事是:调节行动,道人之善,交好朋友。
孔子的弟子们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时,生活也很有规律,精神安乐,心情舒畅。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由此看来,孔夫子是个不知发愁的好老头儿。
8、佛教 养生
佛告贤者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难白佛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中风当用牛湩。我时晨朝入维耶离百。至大姓梵志门下住。时维摩诘来谓我言。贤者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佛身小中风当用牛湩。故我到此。维摩诘言。止止。度唯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数。众恶已断诸善普会。当有何病。默往阿难问。勿谤如来慎莫复语。无使大尊神妙之天得闻此也。他方佛国诸会菩萨且得闻焉。且夫阿难。转轮圣王用本德故尚得自在。岂况一切施德于人。而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无量答福会普胜者哉。行矣阿难。勿为羞耻。莫使外道异学闻此粗言。何闻我师。自疾不能救。安能救诸疾人所欲。疾行莫复宣言。当知阿难。如来法版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诸世间。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数众行已除。其病有以。时我世尊。大自惭惧。得无权近佛而过听。即闻空中声曰。是阿难如居士之所言。但为佛兴于五浊之世故。以是像开解一切贪贫之行。便行阿难。取湩莫惭。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9、佛教有什么养生理论?
佛家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纵使延年长寿,最终难免一死,形体总要坏的,因此重视精神的超脱,而不在乎形体的存亡。认为精神可轮回再生,所求唯涅清寂。
晋代释道安在《道地经序》中说:“其(佛法)为象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释慧安则在《明报应论》中指出:“无明(愚昧)为或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而僧肇则传扬“空洞其怀,无知无识,然居动作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它绝言之乡”的佛性,提倡超脱现实世界,而归宿于本体世界。僧肇早年受老庄影响,故对体用的动静问题,反对偏执,主张体用如一,非无非用,即静即动,求静于动,虽静而离动。另外,如释道安还注重禅定止观,认为禅修达高深境界时,“雷霆不能骇其念,火不能伤其虑”,同时还能发生种种神变。
佛家极重戒律,认为戒律是断三恶道的利剑,其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及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烟、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坐、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等。从养生学角度来看,这些要求和做法,显然有许多是益于身心的修养的。
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长期分裂,南北佛教在发展侧重上有明显不同。南方重在理论辨析,北方则重在静坐冥思的禅定修持。隋唐一统后,佛教学风又随之变为理论与禅修并重,其后出现的各宗中,对养生影响较大的是天台宗、禅宗、密宗。
天台宗的最高修养原则是止观学说。开宗祖师为隋代僧智凯。近代气功养生家蒋维乔(号因是子)在《因是子静珠法》中认为,气功静坐者在学会调和功夫后,应进一步修匀“止观”法。他认为“止”就是把心静止下来,不使思想散乱,让心思渐渐收束。但止而又止,不知不觉要打瞌睡,就须用“观”的方法来防止,即闭目返视自心。显然遥承天台宗之“止观”禅法。蒋氏还指出“大妙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这也是佛家法门的静坐调息功夫。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说:“数息守意(调心调意)有四事:“一谓数息,二谓相随,三谓止、观,四谓还、净。”后来则称之为“六妙门”,意为通向涅的六种途径。
起于唐,盛行于唐末五代的禅宗,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其在中国势力最大,影响最广。修禅强调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禅宗最初三代皆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第四代道信开始定住一处,过集体生活。第五代弦忍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实行生活自给,诸如运水搬柴等一切劳作,都是修禅功课。以后南宗的马祖道一更在深山建立寺院,实行农禅生活,其弟子怀海制禅院清规,规定“一日不行,一日不食”。他本人也“作务执劳,必先于众。”更有“普请”(集体作务)法,上下协力劳作。禅宗的山居、劳作和禅观,客观上对养生长寿是有益的,颇有影响。
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释道儒三教常互相渗透,从而影响着养生学。佛教初入中国,信奉者认为与当时盛行之黄老术相似,也讲清虚无为,神仙变化。
道家本不言灵魂,但北魏寇谦之则吸取佛家轮回转世说:“此等之人,尽在地狱,若有罪重者转生虫畜。”
南北朝时北魏僧人县鸾,因突发气疾,而感生命之短促,慕江南陶弘景精研神仙方术之名,南游茅山,寻访陶氏,得授《仙经》十卷。虽在加洛阳时义受菩提流支的教化,授《观无量寿经》,遂弃《仙经》而专修净业,但其所著《服气要诀》、《调气方》、《论气治疗方》等,无疑是受道家影响的有关气功养生一类医书。《续高僧传》说他能调心练气,对病识缘,名满魏都。
天台宗祖师智凯的老师思慧,以禅闻名,躬行实践,常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铺艾叶以御风霜,同时还吸收神仙方士之术,在《誓愿文》中宣称,希望“成为五通神仙”,要求长生,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宣传佛法。其谓:“我今人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又说:“愿诸贤圣,佐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愿借外丹力修内丹。”宋天台宗山外派的知圆认为,儒佛其言虽异,其理相通,主张“修身以思想”。明末宗风净土法门的云栖亦主张儒佛调和,说:“儒生治世,佛主出世,……故二之合之,其病均也”。
明末四大师之一的德清,更主张三教调和,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儒佛道三教思想调和的提出虽在宋明,而在养生学这方面则早在陶弘景、孙思邈的时代已开三教合一之先河,且繁衍不息。
佛教的另一宗派密宗,又称瑜伽密教,源出印佛教中之密教,专事行施咒术,在三国时即有咒经之译。天竺沙门耆域来中原也以咒术广为医病。唐代是这密教传入的第二期,北宋初是第三期。第二期时正式成立密宗,又称真言宗,传三密之法,即口诵真言(密语),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真密),认为三密同时相应,便可使凡身成佛。
密宗实际是一种以口诀、姿势、禅观三结合的修炼方式。蒋维乔在练天台宗止观法后又转而练《密宗的开顶法、大手印、十八道次第》等功夫。密教要籍中所谓无上瑜伽密法等与中国伦理思想颇抵触,因而在翻译时被修改失真,甚至被限制翻译,因此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影响尚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