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发布时间:2020-12-13 08:13:08

1、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养生要养好,一鳞半爪地学习一些养生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养生理论,理解其思想真谛。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包括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五行学说 、形神合一、性命学说、天人相应论等思想都对养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气一元论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元。为天地间的起始物质;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世间万事万物均在于一气之变化,物的产生是气之聚,物的灭亡则是气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气而已。《内经》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元,形态万千的物类,均为太虚元气一气所化,故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气也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原气”、“元气”、“真气”。气遍布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所不到。人体与自然界皆本源于“气”, “人与天地同纪”、人与天地相应。《内经》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所致”。
疾病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整失调之气机、气化,使之复归平衡。养生的目的,也在于保养精气,使体内之气平衡协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二、太极阴阳五行说
太极。源于《周易》。太极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浑之气。《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变化的过程。太极是宇宙变化的开始。原始混沌之气运动而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由阴阳而生春夏秋冬四时,产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一步则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阴阳。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下:阴阳的互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的消长(运动斗争,经常会发生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状态);阴阳的转化(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如:水——云——雨;人体功能与物质(气与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事物异常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着对立面转化)。
养生锻炼的目标在于协调阴阳,使躯体内环境趋于平衡,并顺应外部阴阳环境的变化,保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平衡。《内经》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们平时的养生锻炼中,应把握以下阴阳原则:
选择锻炼功法应顺应季节阴阳;
锻练时应顺应时辰阴阳;
选择锻炼项目应区别体质阴阳;
辨别病情阴阳去养生;
练呼吸调和明阳;
用意念平衡阴阳;
不同的锻炼姿势可以协调阴阳。
又有古人语:寄语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三、 形神合一论
所谓形,是指形质、形体、身形而言。包括了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其间的精血,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 ,属自然范畴的物质实体。所谓神,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狭义的“神”,指意识思维。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了神的存灭,神只能依形而存,决不能离形而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一方面,神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形体的盛衰存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运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阐述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论,即为“形神合一论”。
在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神占有主导的地位。养神为首务。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全身脏腑经脉气血津液之主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又作用于形而成为“形之主”、“身之制”,主宰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
无论老子或是庄子,都十分强调“神”的内在主宰作用。庄子主张:“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要形与神俱存,就应“修形”与“保神”并进。臻至“形神合一”的境界,才能收到预期的实效;否则,两者缺一,不管缺的是哪一者,都将是蹩脚的养生,绝对收不到实效。
四、性命学说
性,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基础或本原;命,指人体机能活动的基础或本原。性与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为生命。研究性、命及性命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性命学说”。
有的养生家就按性命学说将气功分为性功、命功及性命双修。性功注重精神的炼养,命功注重气的炼养,性命双修则神气并重,身心兼练。
性与修性。性,有元性、质性之别。元性是先天固有的“天赋之性”,又称“元神’;质性是后天获得的“气质之性”,又称“识神”。性命学说中的“性”主要指“天赋之性”,因为“天赋之性”是“天质之性”的根本。古人认为,后天的气质之性消耗元气,成年人因“元性微,质性彰”,故日趋衰老。 性命锻炼的原则就是恢复元性的主导地位,使“本元之性胜气质之性”,恢复元神,是使人体精气神充盈的先决条件。
修性以炼神为主,重在精神、意识的锻炼。古人认为,修性的关键在于心静,心静则“神全”,神全而后“性现”。
命与修命。命,是“气”的本原。人体功能活动是“气”的运动状态,而“命”则是“气”的本原,指肾中元精所化之元气。命常潜于脐,古人认为,胎儿在母腹中时,靠脐带与母体相连,随母体呼吸以为呼吸,因此脐部即为命之根蒂。下丹田在脐中,是元气潜藏之所。
修命以炼精炼气为主,重在身体素质的锻炼。
性命双修。性与命不能截然分开,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佛家坐禅讲究修性,修心养性;道家功法中有单以修命为主者,强调炼升肾中元气。宋元以后的内丹术则开始主张性命双修,成为我国传统静功的主流。性命双修思想建筑于形神统一、身心一体的生命观上,认为无形则神无以化,无神则形无以生。
五、 天人相应论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共同的变化规律。
运用“天人相应”的观点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指导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理论,即为天人相应论。
《内经》认为,自然界是产生生命的源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体的气血运行与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相关:天热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则气血凝滞沉涩。
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人体的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综上所述,无论根据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五行学说 、形神合一、性命学说、天人相应论中的任一理论来养生,都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灵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有:“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
《黄帝内经》倡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的养生原则。
其实传统养生即是追求人的形与神的健康、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和谐的整体和谐状态。

2、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平衡阴阳,五行生克,导引吐纳等

3、体育传统养生学的论文

中国养生体育的历史发展
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养就是扶正祛邪,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也就是“天人合一”。养生涉及许多方面,张湛讲的“养生大要”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等十项。其中的啬神、爱气、导引、养形就属于人的生命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可见,在中国的养生体系中,人的生命体的自我活动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关于人体运动锻炼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它是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养生体育。
中国养生体育的起源
中国养生体育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据古籍《吕氏春秋·古乐》所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陶唐氏”时代“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人们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肢体活动的大舞,来加以治疗。可以说,这是后来的导引、按摩等古代医疗体育、养生术的最早形式。“导引”之名,就是从“教人引舞以利导之”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
长寿思想是养生思想产生的先导。长寿思想,即人类的“生命价值观”,并非是有些书籍文章中所说的“自古有之”;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当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其产生的物质客观条件,同时,人类文明发展促成了其产生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才有可能应时而发、应运而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低下的情况下,虽然逐渐萌发了某些萌芽状态的体育现象,但只是“自卫其生”而已(《体育之研究》语,“生”乃指生存而言,并无生命长寿之意)。据考古学家考证那时人之平均寿命才16 岁左右,“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8—16 岁;世界上最早记载人口平均寿命的古希腊,当时该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也只有19 岁,且只是对城邦居民的统计。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了宗教,但并无向天祈寿的思想。到奴隶社会初期,夏代敬神,商代重鬼,顺应“天命”,万事祈天。所祈求的“福”,一方面含:“风调雨顺”以保证物质财富的增加;一方面含“免于战祸”,以求军事上取胜,保证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不受掠夺,而并不包括“长寿”的希愿。到了商殷后期,才逐渐产生了人对其本身寿命的祈求和愿望,即开始出现了长寿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是人在社会上之自我价值认识的一大飞跃,也是“生命观”的一大变革。这种新的“生命观”的最早记载见于商殷巫祝之作《尚书》。在该书《洪范》中首次提出了“五福”和“六极”的具体要求——“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其中所提及的“寿”(长寿)、“康宁”(健康无疾病)、“考终命”(寿命自终不横夭)及“凶短折”(寿不长)、“疾”(不健康)、“忧”(感情不愉快)、“弱”(身体不强壮),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对生命与肌体和心理的全面要求,并把长寿放在首位。
到了西周时期,这种健康长寿的要求成为全社会的祈求和希愿。这反映在《诗经》这部古代诗歌总集之中:“永锡难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如南山之寿”、“万寿无疆”等诗句,散见于从各地收集的民歌诗作之中,这足以说明当时社会对长寿问题重视程度之普遍。
《周易》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典哲学著作,对于我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发端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书中反映了一些古代的养生思想。
它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周易》这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古代许多养生思想学派的共同源头和理论基础。这种长寿思想之产生与发展,必然导致人们由一般地向天祈求,进而变成为人为的设想和人为的措施,从而导致养生思想的产生和逐渐体系化,并促成养生术的相应诞生与发展。所以,长寿思想是养生思想之先导,而养生术是养生思想之实践的产物。伴随着春秋战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巨大发展,在诸子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养生思想与方法渐趋成熟,并形成了粗略的体系,从而揭开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古代养生史上新的篇章。
养生思想的形成
养生术是养生思想实践的产物。长寿思想导致的养生思想,表现在人们社会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赖于当时被视为国家大事之一的宗教信仰活动(《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消极方面;另一方面是依赖于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为措施,即养生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这是积极方面。随着养生思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养生思想也日益丰富充实,有其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这反映了人类对养生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过程反映在以下几个观点的形成和理论化上:
第一、养生有“道”
养生以求健康长寿,是有“道”可寻的。这“道”就是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养生这一事物的客观规律。散著于春秋战国而成书于汉代的《内经》。《内经》中有这样的论述:“上古之人(实指商代以后的人),其知道(养生之道,即健康长寿的措施、方法、规律)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明确指出养生之道并非神秘之物,就是“形与神俱”的具体措施。
第二、养生之道可“得”
养生之道,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掌握了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不掌握客观规律而违背之)则灾害生,从之(掌握客观规律而因势利导)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内经》)。
第三、防于“未然”

4、什么是传统体育养生学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养生学是通过身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预防疾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是一门涉及身心相互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中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对预防疾病,强身益智,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强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传统体育养生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起到改善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作用,它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

(4)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扩展资料: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断探寻生命的奥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在我国5 000多年的传统文化和养生经验中,有关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的论述十分丰富,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为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传统体育养生学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各种方法和套路动作简单易学且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深受大众的喜爱。

本教材首先论述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简述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发展简史以及基础理论,然后介绍经过历史检验、操作简便、功效显著且无副作用的练功法,如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内养功、练功十八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养生太极掌、太极养生功法等,最后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分类、制订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与程序、运动处方的格式及运动处方范例等。

5、学习传统养生学的意义

现代化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但也不得不面临伴随而来的弊端。人们无法回避现代化的高科技与自然的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笔者希望通过开展养生学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阐明传统养生学教育的现实意义,探求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寻找现代社会中自然的生存或生活方式。以体现自然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一、寻找现代化高科技与自然健康生活之间的平衡点
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各个领域现代化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纷繁多样、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但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面临现代化高科技产物的严峻的现实弊端。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也带来了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自然与社会环境问题。工业化带给社会可观财富的同时,也使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诸如耕地减少、淡水匮乏、温室效应等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安康:健康问题综合报告”表明,生态系统的恶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预料的严重威胁。信息化的闪电发展,互联网上唾手可得的一切,提高了生产力,缩短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了疆界,却凸现出新的始料未及的问题。某天,“一块乌云遮住了太阳,爷爷拿出TransLight(手持式日光灯),开启后在脸上投射具有振奋精神的蓝光,让爷爷随时随地地补充‘自然’光线”。15岁的乔治不去户外或体育馆,却得到了身体锻炼,“他在房里戴着虚拟实在的装备,在一台‘千奇百怪’的跑步机上跑着、走着。这些‘酷毙了’的装备使乔治看起来像是在穿越地下洞穴,或攀爬豺狼野兽四伏的陡峭山峰,或穿过草地追逐美丽的少女”。在这样的现代化环境下,人们或许会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真正的自然人!这一切,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自然生命和自然健康,甚至不得不或不知不觉地以牺牲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代价。同时,这一切,不断挑战着人类的自然疗能。于是,人类不可逃避地陷入两难抉择的窘境:现代化的高科技?自然的健康生活?放弃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这显然是愚昧的,但也不愿意抛弃自然的健康生活。然而,人们必须直面这样的窘境,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能否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使用现代化“器械”的同时,是否可以给人们自然的生活、自然的生命留下一片赖以生存生活的绿洲?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适应环境的良性的生活方式?在高科技背景下,如何体现自然生命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中医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
2.1中医传统养生学强调:和谐适度与可持续性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制,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赋予养生明确的内涵,即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使机体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养生学虽然有延长生命的追求,但并非虚妄的长生术,它包含着对人的生命现象和生命历程的精心观察与深入探讨,它是一门古老又新兴的领域宽广的交叉性的学科。它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以和谐适度为宗旨,强调整体协调。它以综合辨证为调摄手段,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正如《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人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传统养生学虽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印记和人文色彩,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自身价值昭然。因为它始终以整体观念为基准,强调和谐适度,适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特征,与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学人及践行者们对生命和养生的理解与认识,透射出传统养生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在价值。
2.2养生学教育及其实践证明:养生是一种良性的自然生活方式笔者自2001年以来,率先在本校医学院开展中医传统养生学教育,以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就养生的知识和对保养生命的认识以及开展养生学教育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婀。对本校医学院2000—2003级各专业近3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进行养生学教育之后,学生们认识到养生需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作为医学生,在需要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科普性质的常规养生学知识,可使自己逐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专业人才。此外,还认识到自身对养生知识的宣传所承担的义务,可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养生的知识和技能。有学者也认为将传统养生学引入大学课堂,从哲学层面、伦理学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来看都是必要的啊。
此外,笔者还带领本校2003—2008级各专业学生作了一项关于“长寿的秘诀或夭折的祸根”的养生社会调查,主要以访谈形式,调查或访谈对象为学生们所居住的当地、家族、家庭或周围的人,分别有青年、中年和老年人,以老年人居多。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许多健康长寿者都有自己长期以来习惯的生活方式。如有一位8O岁的老奶奶,无子女,老伴早于她仙逝。可她不因为享受不了天伦之乐或失去至亲的人而闷闷不乐;把一切看得很淡,不计较得失,钱多一点就多花一点,少一点就少花一点;习惯于平静的生活,不喜欢串门,在买菜或散步的路上碰到熟人就聊聊天。这看似孤僻,却心态平和,不失为养生的另一种境界。还有一位95岁的老人,居住农村,环境素朴,后面有一小山,前不远有一小河;每天膳食主要是250g瘦肉加蔬菜;儿女不在身边,喜欢每天自己买菜时常是孙子陪伴;也喜欢串门。有的高寿老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开心的或不开心的均与他人分享,脸上总挂着笑容;懂得生活,和谐、统一、自然的生活;诙谐幽默是一剂良药;忘掉怨恨,宽容对事对人。也有一位老人,虽然已离异独居,却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愉快进食,以粥和素食为主;锻炼身体有秘诀,即做农活;有爱心,乐于助人;忍与不贪,“儿孙自有儿孙福”,无思想包袱,没心理负担,过好每一天;愿意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以前虽是文盲,可还是不放弃认字、学习文化。
在调查期间,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调查到的不仅仅是怎样才能健康长寿的方法,更是一种面对人生、面对生命的态度或方式。这些长寿老人在年轻时努力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年老后,回忆年轻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为所逝去的感到失落。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青年和中年人的养生意识淡漠。例如青年人,他们认为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或关键时期,身体素质较好,无所谓生活的规律,所以经常由于考试或突然的工作而废寝忘食。而中年人,生活压力大,负担重,没有过多时间或精力考虑养生的问题,而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养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什么技巧,不只是一种孤立而仅仅具有阶段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的良性生活方式。甚至,从某个角度而言,养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是生活的全部,或就是生活。
三、结语
中医传统养生学教育及其实践,首先在高校开展,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其素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之后走向社会,继以推而广之,加以普及,不仅对各层次、各年龄段、各种职业的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养生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的良性的自然生活方式。生活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以生活的形式演绎。养生,保养生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本体方式。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现代化的高科技与自然的健康生活之间的平衡点,适应环境的变化,享受自然的健康生活,享受自然的生命。
中医养生学的教育和实践“如地下的潜流,于无声处使大地变成绿洲”;又“若雾露之溉”,滋养着大地上鲜活的生命。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潜移默化的习惯,更亟待积极主动的进取。笔者希望继续开展中医养生学教育,深化养生实践活动,不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当代价值,寻找现代社会中与时俱进的自然的生存或生活方式。

6、谈谈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基础和原则是什么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养生要养好,一鳞半爪地学习一些养生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养生理论,理解其思想真谛。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包括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五行学说 、形神合一、性命学说、天人相应论等思想都对养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气一元论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元。为天地间的起始物质;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世间万事万物均在于一气之变化,物的产生是气之聚,物的灭亡则是气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气而已。《内经》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元,形态万千的物类,均为太虚元气一气所化,故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气也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原气”、“元气”、“真气”。气遍布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所不到。人体与自然界皆本源于“气”, “人与天地同纪”、人与天地相应。《内经》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所致”。
疾病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整失调之气机、气化,使之复归平衡。养生的目的,也在于保养精气,使体内之气平衡协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二、太极阴阳五行说
太极。源于《周易》。太极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浑之气。《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变化的过程。太极是宇宙变化的开始。原始混沌之气运动而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由阴阳而生春夏秋冬四时,产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一步则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阴阳。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下:阴阳的互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的消长(运动斗争,经常会发生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状态);阴阳的转化(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如:水——云——雨;人体功能与物质(气与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事物异常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着对立面转化)。
养生锻炼的目标在于协调阴阳,使躯体内环境趋于平衡,并顺应外部阴阳环境的变化,保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平衡。《内经》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们平时的养生锻炼中,应把握以下阴阳原则:
选择锻炼功法应顺应季节阴阳;
锻练时应顺应时辰阴阳;
选择锻炼项目应区别体质阴阳;
辨别病情阴阳去养生;
练呼吸调和明阳;
用意念平衡阴阳;
不同的锻炼姿势可以协调阴阳。
又有古人语:寄语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与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