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运动有哪些

中医养生运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9 07:00:27

1、养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八种最好的养生方法!  

 

 


1、天人相应养生法

早晨起床后,先练颤抖功一遍。然后意念天地人合一,大宇宙的光电声能象瀑布从天而降,直下你身体四肢百骸,把你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从脚下涌泉穴冲走,源源不断,络绎不绝。此时,你身置大宇宙,而得大宇宙之灵气灌溉,大彻大悟,渐步入仙道之门。待你从宇宙怀抱自然醒来,便做剑指桩收功功法。

2、生活起居法

早晨起床练完动功功法后,可用冷水冲头部,再做鸣天鼓三十六次,干梳头三十六。晚上睡前端冷开水一杯,含一口水于口中,全身放松倒退行走,意念疲劳之气,随喝下的水入地九尺,此法叫做“零饮倒走”然后用热水暖足五分钟以上,再用双手搓按涌泉穴108次。最后用力搓热双手,捂肾脏部位十分钟,意念真气在肾部流动转圈,体会肾部感觉。早用冷水洗头,晚用热水暖足叫做“冷冲热贯”。

3、服食药补养生法

我们练功之人平时可以用甘草、杞果、远志、火红枣泡酒喝,但药酒每次只能服五钱,既可补身,又能增加血液循环。多饮则伤身、伤气、伤神。不饮酒可以多用水少加药煎熬服用,效果更好,对服外气辟谷有很大帮助。另外捉蚂蚁阴晾干研粉末泡酒饮,可以返老还童。

4、房中养生秘要总体揭晓

我们习练ZG的弟子绝大部分都是入世修练,要达到出世修炼很不容易。那么,既然出世不易,就难免要夫妻同床。没练功的人,不知房中养生之术,自然有损健康,浪费精液。年青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性欲强,如经常迷恋房事,则有伤真元。男子破阳太早,有伤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有伤血脉。要练好功,又要不使夫妻感情破裂,弟子们必须懂得房中养生之道才行。

(1)男子强精壮阳法:

在热水中伸直两腿而坐,用左手覆盖捂握五十次,如果阴茎勃起时,即从澡盆中站起来,用右手掌摩擦尾闾一带,并做提肾功。直到阴茎软,再按前法练一遍,久练养元储精,可持续房事时间。

(2)男女行房时,先宜尽量爱抚,不可猴急行房。 女阴不张强行行房伤女子眼目。男子阴软无力则伤肾伤真元。行房时要等待女子阴水出为最佳时期。男子欲射精时间停止抽动,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住会阴穴,左手中指按住右鼻孔,待精回气回,阴茎软时再行房。如不能忍耐,射精后,要射完余精。立即右侧卧,弯腰强弓,屈腿,两手捂双耳(肾开窍于耳)意念真元精气从头顶百会收入内外肾部,约五分钟以上,即可达到元气恢复之目的。

5、情志调理养生法

每个人一生下来,在父母的教养下成长起来,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性急者,有缓者,有性燥者,有性暴者,有性疲者,有性恶者,有性善者,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后天的种种原因,家庭环境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异,城乡的差别,生就养成了各自性格。这些性格要把它改掉,有很大的难处。通过修炼气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性格,达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效果。一心要善,心无尘垢,无忧虑烦恼,就可以成大道。如何调理情志性格呢。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名和利当作过往云烟才行。当你心起杂念或起色欲、财欲、名欲、利欲、食欲时,平心定气,静坐轻声快速念诵佛家真言:“清净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遍,心境自然洁净,无尘无垢。久念必可以调整你的情志性格。

6、劳动运动养生法

我们入世修炼的弟子除了练功学习外,要参加集体和家务劳动,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增大活动量,排除体内的疾病浊气,平时多练功,以达到肌肉丰满,身强力壮之功效。


7、积善修德养生法

练功“德”为先。我们各门各派的功法都很重视积善修德阳这个问题。我们ZG有八德八念,其它门派各有门戒律。德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是大德,阳德是小德,阴德就是做好事后甘当无名英雄,不要他人报酬,古时称它为“积阴功”。阳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报答或好处。我们练功之人就要多积阴德,少积阳德阳。而功力倍增,平时多为人治病疗伤,且不要报答。你破费舍资学了功并支渡了人,也属你的阴功所至。

8、驻颜还童养生法

身无疾病,益寿延年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光靠药物保养,不去养生健身,有害无益。返老还童,早晨起床后,面向东方,闭目面带微笑,意念你站在鲜花丛中,花上的露水被阳光一照雾气向你面部扑来,消除你面部皱纹,洁白如玉,久练能使你返老还童。

2、提肛运动有什么养生作用?

要想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不酸、背不痛、肠胃好、二便通,就要常年坚持提肛、撞背、拍打双耳等“三招”健身养生术。

提肛每天早晚及大便后,可坚持练提肛运动一遍。其方法是:站、坐、卧均可,吸气时提肛、收腹,像忍大便的样子;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如排小便状,一提一松为一次,连做20~30次为一遍。

中医认为,提肛运动可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并可调节气血阴阳。现代医学认为,有意识地提肛,能对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起调整作用,使肛门肌肉得到锻炼,减轻局部静脉压,消除淤血,改善肛门组织血液循环。除防治便秘、痔疮外,对内脏下垂、胃肠功能紊乱均有疗效。

撞背可每天早、中、晚坚持练撞背功各一遍。即双足与肩等宽,站立于距墙壁半尺远,全身放松,协调一致,身体后仰,突然用背部撞击墙壁,借撞击反作用力身体前倾。力量由轻到重,连续撞击50次。

中医认为,撞背功能壮腰肾、通经络、行气血、平阴阳、扶正祛邪、舒筋活络、解除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血液疏通、气机流畅,可有效地预防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增生等疾病。

拍打双耳可每天早、中、晚都用手掌拍打双耳,拍打时掌距耳约10~15厘米,每回拍打100次,力量适中,不可过猛。

祖国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一身之气贯于耳”。因此,古代医家把耳朵作为祛病健身的重要部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都通过经络与耳朵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耳朵上分布有79个穴位。经常拍打耳朵,可刺激穴位,按摩经络,促使气血运行,调动体内的正气,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代谢力,以保持相对的生理平衡,使耳膜保持良好功能。还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思维、清神醒脑;能活跃肾脏内气,抗衰防老;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的通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的发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形成。

3、中医养生什么项目好?

一、针灸,针灸就是将银针按照一定的手法和角度插入到人体的特定穴位zd中,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的穴位有几百处,每个穴位扎针的手法、深浅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拔罐,现在中医养生项目中拔罐分为火罐和气罐,拔罐具有疏通经络,祛除体内湿气的专作用,拔罐在国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

三、运动养生,属中医讲究练精、气、神,像太极、气功等都是增强体质,锻炼精气神的好办法。

4、养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 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

5、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

1.提倡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为此,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张“常欲小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时,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4.环境居处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

总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6、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

中医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
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复多病早衰。
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以使人们保持经历充沛,达到身强体壮的效果。
3.多吃良药:良药对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有着神奇的功效。制
4.温顺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性情对于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有莫大的好处。
5.适饮药酒:药酒往往可以帮助人们排除烦躁的思绪,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6.均衡营养:平时饮食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荤素合理。
保健养生的8个小知识:
1、别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 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4、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室凉性的,可以喝红茶,因为红茶属热性。多吃知可以补血的东西。
5、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6、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7、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8、可以经常喝茶,科学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叫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体质,道抵抗疾病。

7、从中医角度来看,运动养生有哪些好处?

有氧运动有哪些好处?有氧运动的好处有很多,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却不清楚有氧运动的好处具体有哪些?

1.使你的血液变得很“富有”,可增加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使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得到提高。

2.使你的血管富有韧性,并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网增多,使肌肉变得丰满而结实。

3.增加肺活量,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它提高呼吸深度,增加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从而保证在激烈运动时,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实践发现,增加肺部的生命力可以长寿。

4.使心肌强壮,心腔容量增大,血管弹性增强,进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舒张力,使心搏有力,每一次的心脏跳动收进更多血液以增加心脏输送给全身的血液量。

5.有效地改善心率。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健身操锻炼,可使心率适度降低,这样心脏就会得到更多的休息。由于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人就能承受更大的负担。

多做运动对于人体的心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长时间坚持运动能够保持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因此能够大大提升氧量像身体各器官输送的速度。还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的产生,注意运动养生,可谓是好处多多。

8、健康养生包括哪些方面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 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

与中医养生运动有哪些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