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有关中医养生的感想800

有关中医养生的感想800

发布时间:2020-11-24 13:12:28

1、养生对人们的意义1000字

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沐四时之气而成,乃是世间最宝贵的,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医养生学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告诫人们要以正气为本,重在预防为主,持之以恒地用正确而科学的养生知识和方法调摄机体,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衰的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中医学认为,人体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增强体质。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一般来说,体质壮实者,气血阴阳充足,脏腑功能健全,正气充盛而身体强壮;反之,体质虚弱者,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亏虚而身体羸弱。

体质的形成关系到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的因素完全取决于父母,……也就是说,父母的体质特性,往往对后代的体质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人的体质形成的第一要素,并在人的一生中都将明显地或潜在地发生作用。除了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体质以外,母亲在妊娠期间调护是否适当,也将影响胎儿出生后的体质。后天的因素主要包括饮食营养、生活起居及劳动锻炼等。这些来自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在遗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体质的形成,或者促使某种体质的稳定和巩固,或者促使体质发生转变。

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一旦形成不易很快改变,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中医养生调摄的方法来进行改善。尤其是先天禀赋薄弱的人,若后天摄养有度,可使体质由弱变强,弥补后天之不足,尽其天年而得长寿,……。

由于子女优生的关键在于父母,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后代生命产生的基础,故父母身体素质的调摄,包括在妊娠前后的保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而言,父母体质强壮,则后代也强壮健康;父母体质虚弱,则后代也虚弱多病。中医学认为人之始生,与父母肾中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若父母平日注意养生保健,使体质强盛,五脏六腑气血调畅,肾中精气充足,一旦受胎生子,后代往往体质较强;若父母平素不善摄养,使五脏六腑气血虚少,肾中精气亏乏,勉强受胎,后代必然体质较弱。倘若母亲已经受孕怀胎,在直至分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起居、劳逸和心理等方面的调养将息,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因为优孕是优生的前提,中医也谓之“养胎”,其具体方法大体包括适寒温,节饮食,慎起居,忌房事,心情宜愉悦,动作宜舒缓等。《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书还提出了逐月养胎的方法。

另一方面,不同体质的人,应当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如体质较强的人,不可恃其强壮而忽视摄生,甚至肆意克伐,应重在注意预防疾病,因为疾病可以损伤人体,使人体素质下降,防病则可维护体质;同时还应加强锻炼,促使气血阴阳流通,不使邪气停着。对于体质虚弱之人,除了预防疾病以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应重视养生保健,如饮食调理适宜,起居作息有节,劳逸安排得当,并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促使体质不断增强。

二、抵御邪气,预防疾病
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极大的,其可以削弱人体的机能,消耗人体的精气,甚至缩短寿命。然而由于人类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的侵袭,因此如何抵御邪气,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是中医养生理论中“治未病”思想的意义所在。“治未病”一语,首见于《内经》。……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指在发生疾病之前,慎于摄生,预先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一旦发生,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保护未病之脏腑,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当然,从养生保健的意义上说,未病先防则显得更为重要。正如朱丹溪所言:“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何患之有哉?”(《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三、延缓衰老,颐养天年
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壮、老等不同的生命过程,衰老是生命活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衰老之迟早、寿命之长短,并非人人相同,究其原因,多与养生有关。

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演变过程,包括了机体的形态、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控制以及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一系列退行性的变化。衰老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两类。生理性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以后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病理性衰老则是因为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又称为早衰。当然,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两者互相影响。

衰老是生命发展的一个阶段,通常将40-59岁称为老年前期或渐衰期,60-80岁为衰老期,80岁以上为高龄期,这与《内经》所云女子“五七”、男子“五八”开始逐渐出现衰老的征象是颇为吻合的。不过,由于人体的衰老过程是逐渐进行的,个体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单凭年龄来划分衰老期还不够全面,还应结合衰老的特征来加以确定。比较明显的衰老特征有:皮肤松弛缺少弹性,皱纹增加色素沉着,头发稀疏变白脱落,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视力减退,听力下降,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记忆力衰减,性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降低,并可出现诸如高血压病、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老年性疾病。

关于引起衰老的原因,中医学认为肾为元气之根,生命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脾胃亏虚,精气衰竭,阴阳失调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另外脏腑虚损、气血失衡、气虚血瘀等也与衰老有关。近代科学家为了探讨衰老的机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迄今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已不下几十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遗传论。
认为衰老过程是由遗传所决定的,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都是由自身的遗传程序展开的必然结果。如生物钟学说认为,在人体的下丘脑中存在着“生物钟样调控机构”,控制着细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数不同。一个中年人大约由50-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从胚胎开始分裂46-50次后,就不再分裂,然后死亡。这说明衰老在机体内类似一种“生物钟”,即衰老过程是按一种既定程序逐渐推进的。

二是环境论。
其主要观点认为,遗传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如污染、药物、疾病、辐射等不良因素,会造成细胞的损伤,使损伤积累而导致衰老。如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各种代谢产物在体内不断积聚,导致细胞中毒死亡而造成的。交联学说认为,在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只要发生了极少量的交联干扰,就可以对机体产生损伤。而人体细胞和组织中胶体异常的交联,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的,因此细胞功能受其影响便导致衰老。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自由基可与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人体衰老。细胞突变学说认为,当生物在某些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引起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衰老。

三是综合论。
其综合了各种衰老学说的有关内容,是从代谢失调或细胞信息受损等角度出发而形成的衰老学说。如差错灾难学说认为,如果人体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生了差错,那么带有缺陷的蛋白质就可能大量合成,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衰老色素学说认为,脂褐质在人体组织内分布广泛,且随年龄而增加,一旦其多量出现时,就会使细胞萎缩或死亡,故有人将脂褐质称为“衰老色素”。还有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学说等等。以上这些学说虽然都无定论,但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某一侧面或某一层次的部分机理。

2、谈谈养生有和感想

谈谈养生有何感想?最简单就是:用遵守自然规律的法则来坚持和监督自己的生活方式及一言一行,包括饮食起居锻炼身体。坚持让自己以健康的方式来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养生。

3、中医养生的认识

楼主你好!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简述 所谓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编辑本段历史古代中医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现代中医 1、西方医学进入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时,奎宁等一些中国原来没有的药物丰富了治病手段。但是,当时西方西学是相对落后的。那是西方西学也自觉地把自己的医术作为针对中医病症所进行的补充治疗。他们所使用的汉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医学。如感冒、伤风等。 晚清进士唐容川,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但西医也有所长,“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所以应该“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这是他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主张。 甲午战争之后,中医丁福保和海归西医颜福庆创办的两个医学团体“中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那时,医学会内部并不强分中西门户,因为医学会的宗旨是博采各种医理,改良医学。丁福保主持的中国医学会其章程中明确说:“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引进西医的目的依然体现了改良主义的主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现在医学的冲击 辛亥革命后,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这针对的只是西医,因为只有西医有专科学校,而中医是师徒传习的。因为条例中完全没有涉及中医,各地中医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首先公开批评北洋政府的医学教育政策,并指责清末民初两次制订学制都以日本体制为蓝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就已推行废除中医的政策,不列中医的意图无非是效法日本。这就是近代医史上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后,废除中医与捍卫中医的问题一直存在至今。 可见,现代医学冲击中医行为开始于政治家的治国方略。在此背后,是西医学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 3、中西医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这从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医学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并没有真正失去市场。中医学对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其存在的疗效基础。中医学完整的体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成为中医学存在的文化基础,或者说因为中医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的同时独立使用。因此,聂文涛先生认为,这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还为实现理论上的结合。 4、中医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影响了一代学者。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中医具有深度的养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生命、预防衰老和拥有健康。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编辑本段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道家也强调人应该善良,忠诚、富于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而那些可以拥有这些美德的人则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责备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够帮到你! 呵呵~

4、以《我和中医》为主题写一篇感想类的作文500字

 那天早上,母亲很兴奋的告诉我,她的血糖只有5点多!关键是,昨天她还吃了两个月饼,血糖竟然还不高。
母亲已经有十几年糖尿病史,最初确诊的时候,尿糖三个加号。那些年什么也不懂,也没吃降糖药,只是听人家说少吃主食多运动,母亲几乎拿豆腐当饭吃,可是时不时还是会有一些病发症出现,难受的很了,就吃些大夫给开的二甲双瓜,吃了一段时间胃不舒服,所以药也是断断续续的。最奇特的是饭前经常会有低血糖的情况,饿的心慌,浑身无力,冒虚汗。后来买了血糖仪,有次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专门测量了一下,血糖竟然8点多,我们很纳闷为什么8点多还会出现低血糖?

2010年12月份,母亲住院了,确诊的是脑动脉瘤,做了介入手术,上了三个弹簧圈,住院的时候为了控制血糖还打过胰岛素。所以出院后,母亲的身体恢复了一些就想到了买血糖仪了,记得买血糖仪的时候,人家专门给母亲测了一下,10点多,当时是下午四点,当天晚上回家特意走回来的,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第二天母亲空腹测血糖8点多!
母亲吃月饼的事大概是买了血糖仪之后两个月,这段时间正是各种养生节目最火的时候,母亲看了之后很感兴趣立刻就按照上讲的去做,当时的养生节目五花八门,我们也无从分辨,今天按照这个说的做做,明天按照那个说的做做,能一起来的就一起来,用血糖仪和血压计做监测。血糖莫名其妙很快就被降下去了,大概也就是一个星期,那时母亲天天很高兴,终于可以正常吃饭了,血糖总是5点多,也不怎么忌嘴了!

5、关于《中医养生疗法与家庭保健》选修课后感想

一课程的意义;二学习的收获;三对老师的感谢,基本上这三部分,说点儿好话就可以了

6、大学生 怎样养生 感想 800字

一,日常生活养生的秘诀

1,阴虚体质者: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首先注意精神调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饮食上多吃清淡食物。

2,阳虚体质者: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注意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可多食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那些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饮食上应注意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

二,夏日养生的秘诀

都市生活节奏慢慢加快,吃是养生当中的重中之重。“药补不如食补”,究竟应该怎样美颜养生?如何才能保养得更好呢?
养生关键:"喝"出清凉"吃"出健康
夏日养生,瓜果蔬菜不能少,最佳的美食非水果莫属,身为名模的韦杰为我们道出了夏日美颜术,清秀挺拔的她自然也有一些瘦身的心得与我们分享。
(韦杰:我比较喜欢一些木瓜什么,我基本上每天早晨都是喝牛奶吃西瓜,夏天这样比较舒服一点,有时候会喝一些红豆砂绿豆沙,这样比较养颜。)
看来绿豆红豆仍是时下mm们青睐的食品,喜欢美食的你如果用心将眼前不同颜色的食物适当加以搭配,就是夏日里一个不错的美食养颜佳肴。

三,延年益寿养生秘诀

在我国传说的寿星中,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位最长寿的老人。是否真活了八百岁?实难考证,也难令人置信。不过,根据《国语》和《史记》的记载,彭祖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以长寿著称。延年益寿养生法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1,锻炼身体。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2,思想修养,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殷王赠其万金,他用来接济贫困,自己无所留。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生活习惯,他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4,夫妻生活谐而有节,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当然不可纵欲,过之亦影响健康。他还指出: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蚀、月蚀、地震、雷电之时为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人们不宜同房。饭饱、喜怒恐惧、酒醉时亦不宜同房,否则,不仅伤其身,尤其损其子。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夫妻双方均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四,美容养生的秘诀

第一种食品:雪耳炖木瓜
原料:雪耳25克,木瓜1个,北杏15克,南杏20克,冰糖适量。
方法:
1.先将雪耳用清水浸透发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
2.木瓜削去皮、去籽,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
3.南、北杏去皮,用清水洗干净,连同上面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适量滚开水,盖上炖盅盖,放入锅内,隔水炖至材料入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肺、滋润养颜。

第二种食品、木瓜鲜奶
原料:木瓜360克,鲜牛奶两杯,白砂糖适量,碎冰块适量。
方法:
1.选取新鲜熟透木瓜,去皮、去核,切成大块状,备用。
2.将木瓜块、鲜牛奶、白砂糖及适量碎冰一齐放入果汁机中,打碎成浓汁,即可饮用。
功效:润肤养颜。
注意:脾胃虚寒者禁用。

第三种食品:龙莲鸡蛋汤
原料:龙眼肉15克,莲子肉50克,鸡蛋2只,生姜2片,南枣4枚,盐少许。
方法:
1.先将鸡蛋隔水蒸熟,去壳,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龙眼肉、莲子肉、生姜、南枣分别用清水洗干净。莲子肉去心,保留红棕色莲子衣;生姜去皮,切两片;南枣去核,备用。
3.瓦煲内放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煲两小时左右,加入盐少许,即可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养血润肤。

第四种食品:百合红枣银杏羹
原料:百合50克,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两片,盐少许。
方法:
1.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干净之后,切薄片,备用。
2.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再用清水洗净,备用。
3.百合、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两片,备用。
4.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继续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盐少许,盛出即食。
功效:补血养阴,滋润养颜,润肺益气,止喘,涩精。

五,四季养生的秘诀

四季如何养生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养生就已有记述,如“春三月,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就提示给人们,身体要健康,益寿延年,需要追随大自然的规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春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天三个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冷,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

人们应早些睡觉,早一点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适当锻炼,以发布“生”气,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生活中应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恼怒,内存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的意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如果违犯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夏季易患寒性疾病,从而导致人体难以适应夏季藩秀的“长”气。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的效果,不仅限于季节,还应为下一季节打下良好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地养生,就会引起下一个季节的不健康状态,有不少疾病就容易产生。如春季能注意“生发之气”,本季节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若不注意调养“生发之气”,不仅近在当时,并且能遗患于后。《内经》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不变。”肝属木而主风,属于自然界的东方,旺于春季。所以春季养生不好,不注意调养,易伤肝,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都容易发寒性疾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气候渐暖,这是春的主要象征。然而春季又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尤其是初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袭,气温急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讲“春捂秋冻”,所谓“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过早地脱下棉衣,应晚脱一点,而且要一件件地减。这从春天的天气、气候特点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来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多,忽冷忽热,风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于春,恼怒等情志易刺激伤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恶化。另外,由于由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少年儿童应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疗不当,防护不周,常会导致肝炎。另外,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都易传染。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天肝气旺、脾气衰,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属肝,甘味属脾,故需注意调养。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外,还要针对春天的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增进营养,以增强体质的抗病能力。

7、学习中医后的感想8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
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
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
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
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
一,先宏观后微观。
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
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
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
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
很多内容,理解以后就会记得,而没有理解,记来何用?当然,理解也是分层次来的,先浅后深,先一般后特殊。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一个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学,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关键是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善莫大焉。
我记得当年背了好几百个处方,但是临床根本不怎么用,现在还能背的处方不会超过50个吧,也没有临床开不出方的情况,呵呵。
学习方剂的问题,我以后会单独论述。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一个临床医生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处方。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一方融会可变数方,一法学透可变数法。
很多老医生喜欢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先大量的背诵,以后慢慢理解,对于幼儿学医,这个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就不应该这样学。何况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临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样,可惜了背书受的那些罪哟。
传统的学习方法,打杂三年,抓药三年,抄方三年,动不动十几年以上才可以出师。真正学医的时间并不多,这些规矩里面,包含着对学徒劳动力的残酷盘剥。
而我以为,一个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中等资质,学习条件和方法合适,三年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这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至于执业医师考试,我指导的几个学生都能超分数线近一百分过关。也可以证明这一套方法对付应试教育还是同样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学中医。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医学体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学术
对前辈的经验,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以临床疗效来验证。
凡是科学的体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这是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分辨是非,轻易转进中医各家学术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没有别的收获。
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可以得知八九,也是这个意思。

与有关中医养生的感想800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