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尚为什么长寿???
根据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的和平时期,人均寿命最多不过40~50岁,当时诗人在人群体已经算是高寿了,却没想到和尚的年龄更夸张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和尚们的平均年龄接近74岁,就算是在当代,这也绝对算是高寿群体了,高寿者都在百岁之上。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2岁(男性为70岁),却也没能达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为什么和尚能如此高寿呢?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力”,我想也许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个重要的原因;佛教实际上是门哲学,而这些高僧大德们其实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终生都在思考,客观上也避免了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发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尽”,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居住环境大概也是个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讲究 还有一般寺庙空气质量好,相对的摄入的水份和营养成分都比我们城市里的人要干净的多,所以寿命高。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命的僧尼,都赶不上我国唐代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僧尼多寿之秘,绝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于僧尼隐居在寺庙内炼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躯。人的生老病死从来是不能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规律。何况,世界上迄今尚没有发现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灵药。僧尼多长寿之谜,不妨从下列几方面探索:1、居住环境优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庙、庵堂,多建筑在远离闹市、山青水秀的风景胜地。且居高临下,门前开阔,周围‘林繁果茂,郁郁葱葱,鸟声啁啾,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美,既无噪声,又极少污染,令人神清气爽,心旷身健。素食有利养生众所周知,僧尼忌荤戒腥,饮食戒律严,三餐食有节。吃的是五谷杂粮、四时蔬果以及豆类、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饭,用现在的话说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欲,有精神寄托(信仰),作息时间规律,没有世人的争斗,能不长寿吗!2、我们目前处在高速度发展、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只要一比,还真能比出个中缘由来。和尚少思寡欲,少饭多炼,杂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饭,有利身体健康;打坐静坐冥思念经,双手合什等等动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弥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说:“和尚他们是一个人吃饱全家饱,什么都不想。”而当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讲究“吃文化”,生猛海鲜,大鱼大肉,两天不吃肉便进不了食。而这些正是和尚所忌讳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凡肉皆有毒。因为在宰杀它时,它会发怒,这时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时一口猪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的。3、说在喝上,今时之人讲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黄帝内经》说道:以酒为浆(饮料)酒一碗一碗的,论斤喝。喝的潇洒,喝的火热,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终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5、说在口福上,我们还看到有特殊爱好,实际是一种陋习,抽烟!吸烟有害健康连三岁小孩都晓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叶、肺管,加重了它的负担。据报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烟引发的,二手烟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烟的。7、我们再想一想,比较多的就是怎么样能多赚钱,怎么样能捞个官,怎么样把他(她)搞臭,怎么样再自己“辉煌”!想出一个”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整夜睡不着觉长此以往就出来个顽固性失眠。总之,我们当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们活的很累很累,你说安能长寿乎?而和尚们之间、心平气和,无攀比、无争斗,经常调息打坐,经常锻炼劳动,吃素,都有利于养生,焉能不长寿吗! 8、说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当今之人,醉(酒)以入房,伤精耗气,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吗?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写之而已,请君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别伤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与物都存在两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还是心不纯。
2、古代名人的养生趣事有哪些?求解答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是曹操在《龟虽寿》诗中说的。他认为所谓“万岁”自然不靠谱,但通过正确的保养之法来延年益寿,想必是可以的。那么,曹操是如何养生的呢?古代那些长寿名人又是如何养生的?(注:名人往往有钱、有权、有闲、有地位、有资源,他们可以享用名贵药材以及大补之物,而普通民众则不行,另外,气功养生过于玄乎,一般人难以企及,所以,本文不涉及气功及药食养生) 玉泉啄齿度长年 什么叫“玉泉”和“啄齿”?前者就是唾液,后者则是叩齿。古人认为,吞咽唾液可以养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轻叩27或36次,亦有益于健康。据张华《博物志》载:“(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郗俭,无不毕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他还积极向术士们学习养生之术,“间行其术,亦得其验”。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齿法”。 曹操曾写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齿......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而吞之,啄齿二七遍。”曹操有无去照做,赵炎无法知道,他仅活了65岁,不算高寿。但这个方法应该是有效的,曾被后世不少人借用。如苏东坡说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清代长寿皇帝乾隆,年过八旬,其养生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读书 这是南朝梁武帝的养生法门。如果说在历代皇帝中,乾隆(89岁)是长寿冠军的话,那么,85岁的梁武帝就是亚军,史称其80岁还能骑射弓马、上阵征战,丝毫不输与廉颇、黄忠等古之老将。 所谓多读书,取其“聚精会神”之意,最早的医书《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有点象“气功”入静一样,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动血液循环,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 梁武帝读书,那是手不释卷的,“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读书不但多,而且精。陆游曾说“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学的。有趣的是,陆游也活了85岁,跟梁武帝一样。 梁武帝还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后宫里有那么多美丽的大小老婆,却4次舍身人寺当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吗?未必,恐怕“老骥伏枥”,志在长寿吧。据说他刚过50岁即停了房事,顺应“养心莫善于欢”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这倒让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戏言:“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梁武帝在治国理政上或许昏庸可笑,但在养生上绝非“愚夫”。 常听音乐练书法 李隆基(79岁)杨玉环夫妇,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关于练书法的养生作用,赵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有专家曾做预测,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的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战国时公孙尼有《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有《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经常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颇有些小资生活的情调,但别忘了,这也关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闲视之! 不拘小节懂幽默 这方面的名人长寿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时代的贺知章,享年84岁,其典型性格特征,就是旷达豪放,不拘小节,还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位诗人顾况,活了88岁,特别喜欢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声在外了。《幽闲鼓吹》载:顾况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作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清代的纪晓岚,电视剧里称他为“纪大烟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岁,也算高寿了。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如嗜烟、嗜肉、好女色等等,还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纪晓岚也有正确的养生观,《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他认为,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须因人而异、辩证施为;做人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也对养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老纪之“心常泰”三字,可谓深解养生妙旨。中医理论认为,不拘小节之人,必定心胸宽广而安泰,善于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顺而快乐。伴随快乐,活得开心,焉能不长寿?(来源:网络)
3、名人养生诗词有哪些
华佗的养生之道
淡薄名利地位,动静相济,劳逸适度。
华佗生活于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也是一个战争纷乱,灾疫流行的时代,《后汉书?华佗传》复说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说明了华佗的养生有道,名人养生诗词,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极富盛名的医生,有“神医”之称,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创史上最早麻醉剂剂“麻沸散”,还创立了著名的养生体操“五禽戏”,可惜死于曹操之手。
孔子的养生之道
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爱好广泛。
注:孔子生活在战国时代,那个时代由于医学落后,物质匮乏,战乱纷争,所以人的寿命很短,孔子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制仍以73岁高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名人养生诗词,总结其养生之道,便是这十六字。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注:曹操这首《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养生方法,但却指出了养生的重要性,文中以长寿的动物为例阐述了生老病死的规律,提出了寿命的长短在养生不在天。
4、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活了多少岁,长达千年究竟是真是假?
历史上活的最长寿的人据说是活了千岁的印度的宝掌和尚,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应该是真的吧。其实是印度的也不太奇怪了,毕竟印度是个开挂的民族。而且和尚皈依佛门,青灯古佛粗菜淡饭,乘着佛愿来到世间上历劫普渡众生,一般寿命也是比较长的。只是这个宝掌和尚的寿命确实有点长过头了。别人已经喝了十几次孟婆煮的茶汤,他还在世上喝茶谈论佛经。
据说宝掌和尚出生之际左手握掌,七岁剃了头发当了和尚才打开左手,因此赐名宝掌。他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来到中土,到过四川峨眉山普贤道场参拜普贤菩萨。记载里面说,宝掌师父很慈悲,经常不用吃饭,每天都能诵经千卷。他某次跟众人说,他乘着佛愿住世一千年,现在他有六百二十六岁了。后来也真的活到了一千零七二岁。
我们国内历史上虽然没有像宝掌和尚活了一千多岁的,但是也有活得比普通人久的,比如彭祖活了八百岁,陈俊活了443岁,李庆远256岁,张三丰两百余岁。还有唐代医学甄权药王孙思邈等人也是百余岁身体还倍儿棒外出诊治病人。纵观这些活得久的名人们,都是喜欢粗茶淡饭,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很注重养生的。
而我们现在的人天天手机电脑游戏蹦迪喝酒熬夜,是最消耗人的精力和元气的。我们现代的人食物太精细化多元化,调味料化学品也太多,导致我们的七情六欲太丰富了。这些东西都在伤害我们的身体,没有天灾人祸的外在因素影响下,我们想活到百岁也是比较难的。毕竟我们不能像那些有钱大佬们动不动百万续命针“几亿长生不老药”的。
5、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
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5)名人养生经 长寿扩展资料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长期服用黑豆、马齿苋、芹菜、金银花、山楂、绿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为“百草长生方”,以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
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而花枝茶具体出处不详,史料记载应出自湖北;《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
6、古代名人有哪些有趣的养生故事?
古代那些长寿名人又是如何养生的?
玉泉啄齿度长年
什么叫“玉泉”和“啄齿”?前者就是唾液,后者则是叩齿。古人认为,吞咽唾液可以养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轻叩27或36次,亦有益于健康。据张华《博物志》载:“(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郗俭,无不毕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他还积极向术士们学习养生之术,“间行其术,亦得其验”。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齿法”。
曹操曾写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齿......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而吞之,啄齿二七遍。”曹操有无去照做,赵炎无法知道,他仅活了65岁,不算高寿。但这个方法应该是有效的,曾被后世不少人借用。如苏东坡说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清代长寿皇帝乾隆,年过八旬,其养生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读书
这是南朝梁武帝的养生法门。如果说在历代皇帝中,乾隆(89岁)是长寿冠军的话,那么,85岁的梁武帝就是亚军,史称其80岁还能骑射弓马、上阵征战,丝毫不输与廉颇、黄忠等古之老将。
所谓多读书,取其“聚精会神”之意,最早的医书《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有点象“气功”入静一样,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动血液循环,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
梁武帝读书,那是手不释卷的,“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读书不但多,而且精。陆游曾说“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学的。有趣的是,陆游也活了85岁,跟梁武帝一样。
梁武帝还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后宫里有那么多美丽的大小老婆,却4次舍身人寺当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吗?未必,恐怕“老骥伏枥”,志在长寿吧。据说他刚过50岁即停了房事,顺应“养心莫善于欢”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这倒让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戏言:“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梁武帝在治国理政上或许昏庸可笑,但在养生上绝非“愚夫”。
常听音乐练书法
李隆基(79岁)杨玉环夫妇,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关于练书法的养生作用,赵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有专家曾做预测,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的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战国时公孙尼有《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有《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经常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颇有些小资生活的情调,但别忘了,这也关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闲视之!
不拘小节懂幽默
这方面的名人长寿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时代的贺知章,享年84岁,其典型性格特征,就是旷达豪放636f70797a6431333332613736,不拘小节,还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位诗人顾况,活了88岁,特别喜欢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声在外了。《幽闲鼓吹》载:顾况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作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清代的纪晓岚,电视剧里称他为“纪大烟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岁,也算高寿了。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如嗜烟、嗜肉、好女色等等,还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纪晓岚也有正确的养生观,《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他认为,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须因人而异、辩证施为;做人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也对养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老纪之“心常泰”三字,可谓深解养生妙旨。中医理论认为,不拘小节之人,必定心胸宽广而安泰,善于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顺而快乐。伴随快乐,活得开心,焉能不长寿?
7、中国是哪位名人活了103岁?
彭祖活130岁,
彭祖,彭姓,名翦,又称篯铿,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人,传说中是南极仙翁的转世化身,并以享寿八百多岁著称于世。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彭祖精于养生, 《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 《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
8、和尚为什么长寿
根据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的和平时期,人均寿命最多不过40~50岁,当时诗人在人群体已经算是高寿了,却没想到和尚的年龄更夸张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和尚们的平均年龄接近74岁,就算是在当代,这也绝对算是高寿群体了,高寿者都在百岁之上。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2岁(男性为70岁),却也没能达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为什么和尚能如此高寿呢?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力”,我想也许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个重要的原因;佛教实际上是门哲学,而这些高僧大德们其实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终生都在思考,客观上也避免了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发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尽”,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居住环境大概也是个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讲究 还有一般寺庙空气质量好,相对的摄入的水份和营养成分都比我们城市里的人要干净的多,所以寿命高。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命的僧尼,都赶不上我国唐代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僧尼多寿之秘,绝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于僧尼隐居在寺庙内炼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躯。人的生老病死从来是不能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规律。何况,世界上迄今尚没有发现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灵药。僧尼多长寿之谜,不妨从下列几方面探索:1、居住环境优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庙、庵堂,多建筑在远离闹市、山青水秀的风景胜地。且居高临下,门前开阔,周围‘林繁果茂,郁郁葱葱,鸟声啁啾,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美,既无噪声,又极少污染,令人神清气爽,心旷身健。素食有利养生众所周知,僧尼忌荤戒腥,饮食戒律严,三餐食有节。吃的是五谷杂粮、四时蔬果以及豆类、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饭,用现在的话说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欲,有精神寄托(信仰),作息时间规律,没有世人的争斗,能不长寿吗!2、我们目前处在高速度发展、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只要一比,还真能比出个中缘由来。和尚少思寡欲,少饭多炼,杂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饭,有利身体健康;打坐静坐冥思念经,双手合什等等动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弥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说:“和尚他们是一个人吃饱全家饱,什么都不想。”而当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讲究“吃文化”,生猛海鲜,大鱼大肉,两天不吃肉便进不了食。而这些正是和尚所忌讳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凡肉皆有毒。因为在宰杀它时,它会发怒,这时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时一口猪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的。3、说在喝上,今时之人讲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黄帝内经》说道:以酒为浆(饮料)酒一碗一碗的,论斤喝。喝的潇洒,喝的火热,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终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5、说在口福上,我们还看到有特殊爱好,实际是一种陋习,抽烟!吸烟有害健康连三岁小孩都晓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叶、肺管,加重了它的负担。据报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烟引发的,二手烟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烟的。7、我们再想一想,比较多的就是怎么样能多赚钱,怎么样能捞个官,怎么样把他(她)搞臭,怎么样再自己“辉煌”!想出一个”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整夜睡不着觉长此以往就出来个顽固性失眠。总之,我们当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们活的很累很累,你说安能长寿乎?而和尚们之间、心平气和,无攀比、无争斗,经常调息打坐,经常锻炼劳动,吃素,都有利于养生,焉能不长寿吗!8、说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当今之人,醉(酒)以入房,伤精耗气,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吗?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写之而已,请君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别伤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与物都存在两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还是心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