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氏85式太极拳和杨氏老六路太极拳练哪个养生效果好
当然是老六路好,好在老六路的动作安排更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编排合理给人的感觉自然顺畅。是养功增功的套路,85式必须是带棚劲打,经常打不养功反而耗功,没有深厚的内功基础是打不出来它的气势版的,目前看过的视频只有董虎岭打的权最好。
2、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基本功训练
猫步,活动关节!
3、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
序号 拳 名 序号 拳 名
1 预备式 31 左右分脚 61 提手上势
2 起势 32 转身蹬脚 62 白鹤亮翅
3 揽雀尾 33 左右搂膝拗步 63 左搂膝拗步
4 单鞭 34 进步栽捶 64 海底针
5 提手上势 35 翻身撇身捶 65 扇通背
6 白鹤亮翅 36 进步搬拦捶 66 转身白蛇吐信
7 左搂膝拗步 37 右蹬脚 67 搬拦捶
8 手挥琵琶 38 左打虎式 68 揽雀尾
9 左右搂膝拗步 39 右打虎式 69 单鞭
10 手挥琵琶 40 回身右蹬脚 70 云手
11 左搂膝拗步 41 双峰贯耳 71 单鞭
12 进步搬拦捶 42 左蹬脚 72 高探马带穿掌
13 如封似闭 43 转身右蹬脚 73 十字腿
14 十字手 44 进步搬拦捶 74 进步指裆捶
15 抱虎归山 45 如封似闭 75 上步揽雀尾
16 肘底看捶 46 十字手 76 单鞭
17 左右倒撵猴 47 抱虎归山 77 下势
18 斜飞式 48 斜单鞭 78 上步七星
19 提手上势 49 野马分鬃 79 退步跨虎
20 白鹤亮翅 50 揽雀尾 80 转身摆莲
21 左搂膝拗步 51 单鞭 81 弯弓射虎
22 海底针 52 玉女穿梭 82 进步搬拦捶
23 扇通背 53 揽雀尾 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 54 单鞭 84 十字手
25 进步搬拦捶 55 云手 85 收势
26 上步揽雀尾 56 单鞭
27 单鞭 57 下势
28 云手 58 金鸡独立
29 单鞭 59 左右倒撵猴
30 高探马 60 斜飞式
4、谁有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内功心法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 :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在练时,稳静安舒,心神泰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这是太极拳的四步功夫。学者宜本此方向细细体会,才能练到妙处。 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乙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练太极拳的功夫,在预备势时,就一定要使身心稳静下来,真稳静下来之后再行出动。尤须注意的,是在动的时候,更要保持其稳静,不要将稳静的情形分散了,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记切记。
在动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脊率领,牵动四肢,绵绵软软,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将一趟太极拳形容出来,不是四肢局部之动,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坚持日日按时练功,不要间断,以后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务须深长,使呼吸趁着缓和的动作鼓荡,又要使缓和的动作,趁着呼吸的鼓荡开合,并须要作得自然而顺随,这才是正确的练法。稳静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自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而不是脚翘得特别高,腰折得特别弯,这样失掉了灵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软。因为这些不合生理的柔软,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太极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软活柔动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这些软活柔动中作到均匀有沉着的心劲和雄伟的气势才够味。以上这情况,是要在练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再经老师详细的口传面授,说些比喻,作些示范,形容其气势,慢慢地悟会才会有的,而不是一言两语可以了事的,也非笔墨所能描绘。这种雄伟的气势及沉拳的心劲,是在身势气魄之内含而不露的,不是摆在外面的。以上这些情况,要有真的太极拳传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鉴别出来的,如哪些毛手毛脚的太极拳家,是看不出来的。如他们看了,反以为是不好,或出些反对的言语,如说什么太慢了,或说架子太大了,或说太神化,太迷信了云云。所以说,凡是对某一项学识设有研究的人,就会发言不当。
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松软沉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找上下相随,是初步之练法。找轻灵绵软,是中乘之功夫。找虚无所有,才是最后的研究。盖轻灵仍有物也,如到虚无则无物也,则一切无不从心所欲,以达通玄通妙之境界。太极拳之虚无气势,在技击方面,其变化作用,其妙无穷。如遇刚劲来犯,可以使其捕风捉影;遇柔劲来犯,可以化之于无形,使对方找不着实地,摸不着重心,英雄无用武之地。
太极拳在前清咸丰时代,有些人称它为神拳。余以为这个名称很有道理。称神拳者,并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经之神,神气之神。一者是因在练功时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气;二者是在对手时,其动不是专靠肌肉的伸缩为主,而是以神经之动为主,其变化运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测度之处,故称之为神拳。每练功夫,要细细的体会功夫中的精微奥妙。这种精微奥妙,是在思想之内心而不在手势之外面,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只靠操练还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须缓慢,必须稳静,如不缓慢稳静,就悟不出去,悟不进去,就找不着太极拳的味道。学者须特别注意。
5、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其口令如下:
第一段
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二段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段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段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段
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六段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传统杨式太极拳
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杨式太极拳为内家拳,其特点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其拳势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心静体松、意随心动、中正安舒、轻柔沉稳、舒展大方。
(5)85式杨式内家功养生拳扩展资料:
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基本手型、手法
1、手型、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
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
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缝稍离。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
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
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
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为吊手。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
2、手法的动作说明。
(1)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
(3)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
基本步型、腿法
1、步型。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向前倾斜45度,全脚着地,两脚横向距离约10—30厘米。
顺弓步:(如“单鞭”,左腿、有左手一顺或右手、右腿一顺)两脚横向距离约10—15厘米。
拗弓步:(如“搂膝拗步”,左腿与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时),两脚横向距离可以在15—30厘米之间。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与脚方向不一致,后腿挺劲绷的太直。
虚步:两腿屈膝,后脚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脚踏实,前腿微屈,脚尖或脚跟点地,两脚横向距离约5厘米左右。易犯错误:前腿膝部绷的太直;前后膝部由于腿力不足,形成过分内扣夹裆。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贴紧,臀部接近小腿,膝部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两脚着地。易犯错误:伸出的脚外侧掀起,蹲腿膝部向里裹扣成跪膝;上体前倾,导致突臀。
丁步: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在全脚着地的支撑腿上,另一脚前掌点地于支撑腿的内侧。易犯错误:脚尖点地。
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膝高于胯根,小腿及脚尖自然向下微内收。易犯错误:支撑腿过屈或绷的太直。
2.腿法:主要有分、蹬、踢、拍、摆、踹、踩等。
参考资料:网络-杨式太极拳
6、85式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内功练法是怎样的?
你已经上层到另一个层次了,我等凡人已经无法教导你
7、85式杨式太极拳每天练几躺
这个没有规定,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作息时间等具体情况来定。一版般来权说,每天至少练一遍吧,但是也不一定,每周有四到五天能保持每天练一遍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时间充裕,体力也没有问题,每天可以练3-6次,早、中、晚各练一到两次。如果再勤快一些,没听说有太极前辈一天练20遍的吗?总之,你看着办就行,没有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