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老人怎么养生
心情愉快,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药物坚持服用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做好血液的抗凝---
2、我母亲患有心脏病和冠心病,再加悬晕症多年了,最近总是头疼,吃古汉养生精有效果吗?。
?
3、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中老年人该用什么保健药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我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病因迄今未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可能因脂质代谢失常而易于透入血管内膜,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快,并由于血管内膜的损伤,血小板活性激发而聚集,冠状动脉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高年龄。此外,与吸烟、脑力活动紧张、饮食不当遗传、好强性格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有一定关系。
冠心病的预防及其疗法:
预防冠心病应该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着手,药物预防也十分重要。运动处方视患者个人状况而定,适当的锻炼或运动能改善心脏血液灌注,增加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起到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多食海洋鱼类、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治疗预防药物中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既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又具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全身和心脏微循环;抗氧化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作用。个个作用点都在冠心病始发的要害部位。因此,坚持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于预防治疗冠心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预防的四大对策:
心血管病四大防线及预防对策
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为1700万,在每三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到2020年预计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的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心肌梗死将在各种死因中从第五位上升为第一位,脑卒中将从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近来为人们关注的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可看作是疾病的上游,有时在一个人身上可集中多种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危险因素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并向青少年发展。心血管疾病从危险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中间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即使能够救治成功,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最后在慢性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呼吁加强心血管病预防,层层设防,阻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他提出需要构建四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是防发病,即做好一级预防。它的核心内容是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首先要改变传统医疗实践和模式。“上医治未病”,“目前我们用过多的力量去针对疾病下游,如介入治疗及搭桥等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只能针对已到晚期或有严重后果的情况。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疾病的上游,强调预防。”二要从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模式转向循征医学的模式,即所有的干预措施应有研究证据。第三,组建多学科的联盟。过去,高血压学会只管高血压,糖尿病学会只管糖尿病等等。这一情况已不适合在一个人身上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只有多学会的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在一个平台上共同治理多重危险因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要预防危险因素,我们还要预测患者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再根据不同危险程度划分出不同的人群,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第四,改变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脱节的局面。只有将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转化为广大医生包括社区医生规范的医疗实践,才能达到减少疾病的社会效益。如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1/3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但这类药物用得太晚、太少、太短,很多医生大都是在心肌梗死3-6个月后才开始用药。介入治疗对缓解病人症状确实有好处,但遗憾的是它并不改善病人的预后,介入治疗只有和他汀类药物手拉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预后。
第二条防线是防事件。即已发病的病人,能不能让他长期稳定,不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稳定斑块、抗栓治疗是防事件的关键,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既可发挥降脂以外的稳定斑块的作用,又可以改善内皮细胞,抗炎症。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栓药物,不但是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已成为新的医疗实践。抗栓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抗凝血霉。抗凝血霉的重大进展是低分子肝素的研制成功,低分子肝素与静脉肝素效果相同甚至比它更好,它会在很多领域中取代普通肝素;而戊糖的效果又好于低分子肝素。这一药物的一大特色是不论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每天一次,固定剂量2.5毫克,没有剂量的差别,这就方便了病人,保证了安全用药。
第三条防线是防后果。如果出现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就要考虑如何尽快地、用科学的手段规范地救治病人。医院组建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家属应及时送患者去医院挽救生命。无论是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要强调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病人,只要有胸痛就要上医院以争取获救的机会。对于低危险病人应联合使用不同的、及时的抗栓药物,对于高危险病人应该及早地介入干预,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
第四条防线是防复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成功挽救病人后,做好二级预防,防止再次梗死,防止意外死亡,减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戒烟,并使用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选择有效的药物,还要达到有效的剂量。国内目前存在很多卫生资源的浪费,不是品种不对,就是用药剂量不对,没有使病人得到应有的保护。不能片面地计算一片药的价钱,要从宏观上计算卫生成本。通过预防减少事件,减少住院,这才是最大的节省。
“医生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生是病人疾痛的治愈者。医生做什么是一方面,但首要考虑的是病人最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在病人身上能做什么。大家都很忙,忙于做介入,忙于做搭桥,这是必要的但是不够的。”胡教授如是说。未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心血管病,为此医生要坚持“ABCDE”的预防对策。A: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β阻滞剂、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戒烟;D:糖尿病控制、合理饮食;E:运动,病人教育,社区工作。
----------------胡大一教授讲话摘要
心衰的自我防护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这是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蒙诺等),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对这类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这类药的应用要早期开始,并长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用,但绝不是用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目前,冠心病分类、分型较多,且比较混乱。公认的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 可分3类:
①新发生的心绞痛,这是指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发生于1个月以内。
②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指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在1~3个月以上稳定不变者。
③恶化劳力性(转劣型,增剧型)心绞痛,心绞痛诱因不变,但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转劣。
(2)自发性心绞痛 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者,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新发生的劳力性心绞痛、转劣型及自发性心绞痛属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如病人无心肌梗死的临床或心电图证据,这一诊断只能是臆测的。
另外,心律失常可为冠心病的唯一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作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否则也只能属于假设性诊断。
防治冠心病的膳食原则
因为营养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
1 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 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宜为 7∶1∶1 。
3 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4 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标准水平,如果超重(标准体重±5公斤为正常) ,应进一步限制总热量,或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5 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
6 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7 不要将饮用水软化。
8 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 /日以下为最好。
9 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冠心病病人为何应少吃食盐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资料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有促进冠心病发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压并设法降低血压水平,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认为,钠摄入量在促进高血压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盐每日摄入高达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40%,明显高于食盐每日摄入约5克的北美爱斯基摩人的发病率。研究还证明:平均每天少摄入5克食盐,平均舒张压可降低0.53千帕(4毫米汞柱)。因此,对已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限制食盐可作为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手段。
那么,冠心病病人应限制多少食盐为宜呢?这要根据病人是否同时患有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病情来决定。有人提出较为严格的限盐量,规定每日不超过5克。有的人较难做到并坚持。笔者认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限制食盐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渐渐习惯于低盐膳食。具体做法是:烹调时在菜肴出锅前将盐撒在食物上,盐味便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还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味道,以减少食盐用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低钠盐,也是限盐(限钠)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应指出,钾盐是可以保护心肌细胞的。促进钠排泄的降压药,常常增加钾排泄,造成体内缺钾。因此,膳食中于限盐(限钠)的同时,应多吃含钾的食物,例如五谷杂粮、豆类、肉类、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一定量的钾。动物性食品虽大多含钾比蔬菜、水果高,但钠含量、胆固醇含量较高,而蔬菜、水果含的钠极少,所以,应多吃水果、蔬菜来补钾。含钾高的食物有菠菜、萝卜、卷心菜、芹菜茎、南瓜、鲜豌豆、柠檬等,均可选食。
冷水浴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危害
冷水浴俗称冷水澡,包括冷水淋浴、冷水擦身、冷水浸浴及冬泳等多种形式。冷水浴可以增加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对推迟衰老,防治疾病十分有利,目前不仅许多中、青年人喜欢冷水浴,而且也吸引了许多老年人。然而对于有冠心病的病人来说,不适当地进行冷水浴常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曾见过一些老年冠心病病人,第一次用冷水擦身就诱发了严重的心绞痛。还有的因天气炎热,出了大汗后,立即行冷水浴而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通俗的道理吧。人体的血管,如冠状动脉也是如此,如遇到突然寒冷的刺激,常可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对于年高体弱,尤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不宜洗冷水浴。对于体质较好的老年人,要慢慢进行适应性锻炼,先用温水擦身,继用凉水,再用冷水试擦,慢慢适应后,才可用冷水浴,而且时间不要太长,动作不要太猛,必要时要准备保健药盒。
冠心病患者如何过冬
寒冷对患者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可谓是雪上加霜。寒冷不仅可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诱发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脑血管意外等病,甚至是致命性心率失常。因此,除了定期到医院进行诊断、检查外,还可按照下列处方进行保健,将可防患于未然,顺利过冬。
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中老年人又习惯早锻炼,应有适宜的“温度缓冲”;出门时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温差过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甚至脑溢血、中风等。
注意保持淡泊宁静、乐观自信的情绪,不大喜大悲、剧烈运动。所谓“静益寿、躁损寿”讲的就是这个人生哲理。
不可盲目进补,冬季虽是养生、进补的最佳季节,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时万不可盲目进补,应饮食清淡,保持膳食营养均衡。宜多食豆类、水果、牛奶、瘦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腻。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以降低血黏度和促进肠蠕动。
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积极治疗与预防,警惕“药物性中风”。有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除了对肝、胃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外,冬季服用还易提高血管紧张度、改变血液黏稠度,导致心脑血管病发作,甚至引起“药物性中风”。降压、镇痛等药物也应谨慎服用。因此,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请问关于心血管疾病保健方面的知识有些什么呢?
心血管疾病保健
一、保持血压正常;如有高血压严格控制
1、成人每年测血压一次。正常值: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2、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达140毫米汞柱及以上或舒张压达90毫米汞柱及以上。
3、早期高血压加强预防保健,有的可以恢复正常,还要长期注意观察及加强保健。
4、高血压患者采用预防保健措施血压仍不恢复正常则需服降压药。用药要按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遗忘;每月找有关医生复查,找出最佳降压药及服法,长期坚持,保证血压正常,不可自行停药。
5、老年高血压收缩压不可降得过低,要由医生指导用药。
6、年轻、血压特高且常波动,应进行详细检查,除外有特定原因得继发性高血压。
7、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必须早发现、早治疗、长期控制,千万不要等闲视之。
二、保持体重正常,预防肥胖超重
1、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必须控制。
2、控制方法:食不过饱,不吃肥肉,少吃糖果零食。增加体育锻炼。逐渐减肥,保持不复发。
三、保持血脂正常,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方法:不吃肥肉,不吃内脏,少吃糖,增强体育锻炼。无效时按医嘱服降脂药。
四、一定要戒烟
烟中的尼古丁收缩小动脉,促发高血压,烟中的一氧化碳损伤动脉内膜细胞,加重血小板凝集,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更易患心脏骤停。
戒烟方法:⑴本人认识了吸烟之害,才能决心戒烟;⑵亲友劝导监督;⑶到戒烟门诊领用戒烟药或贴膏。
五、饮食讲科学
按需进食(依年龄和体力活动强度而定),食不过饱。主食米面加杂粮。豆制品常吃。不吃肥肉,少用动物油,瘦肉鱼禽一日2—4两,少吃内脏,鸡旦可一天一枚,牛奶或豆浆一杯。青菜水果多吃有益。
食盐日摄入6克以下为好,北京人现日均食盐12克,减半为好,酱油、咸菜都要少吃,用低钠高钾保健盐有益。
含糖多的饮料不可多用,糖多能增加甘油三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
酒可少饮,多饮有害,不饮为好,茶水是最佳饮料。
六、体育锻炼经常化
生命在于运动,多动有助心血管病预防保健。运动方式及时间安排,个人自定,最好天天有运动,忙人周末补课。中青年打球、跑步、游泳、爬山;老年人散步、体操、打拳;病人、老人还可在床上卧位做体操及自我按摩。
家务劳动、工作中体力劳动、骑车上班都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以坐位为主的职业人特别需要安排体育锻炼。病人要量力而为,不可超限。
七、加强精神心理卫生,有适当的文化消遣活动
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必须学会自我调节和松弛或搞些适合的消遣,琴棋书画音乐歌舞打球游泳都有益。偶有愁烦要自我排解,尽快消除心理损伤。保持心胸开朗,想得开,放得下。已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要注意避免突然的过度兴奋、悲伤、紧张或疲劳,避免发生脑出血或心脏骤停。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其中有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些问题,首先简略地介绍有关心血管营养学的一些基本概况。
28.1.1 历史和现状
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同人类历史的发展相联系的。远古时代,人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他们所摄取的都是未经加工的天然食物,营养成分相对平衡。随着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环境(包括饮食)的改变,营养不平衡的现象逐渐发生。少数人可能出现营养过剩,而更多的人则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这两种极端,加上其他因素,均可导致各种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根据历史资料,古罗马的贵族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其膳食成分与现今西方国家十分接近,已记录这些人中有心绞痛和突然死亡发生。在埃及贵族的干尸中也发现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宫室女尸,经现代病理学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尽管如此,本病在古代究竟仍属少数。
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根据晚近资料,美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脂肪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为动物脂肪,食物胆固醇为400~700mg,平均560mg,粗粮的摄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却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和食盐的消耗量也很大。总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jusz在指出西方人饮食变化及其带来的危害时,曾引用一句俗语“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这种情况已引起心脏病学家、营养学家、公众及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世界上有十六个关于“饮食脂肪与冠心病”的专家委员会纷纷提出一系列的膳食改革措施。美国国会于1977年提出“饮食脂肪方针”(dietary goal),倡导人们进食更多的谷物,以使复杂的糖摄入量,由原来仅占总热量的28%增加到48%,脂肪的摄入由总热量的40%降至30%,并适当控制动物脂肪与植物渍的比例,增加蔬菜和瓜果,限制胆固醇、蔗糖和盐的摄入。
当前世界饮食改革的内容,实际上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已充分得到体现。它指出,人们的合理膳食应该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种观点为仅正确地阐明人类膳食中必需具备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辩证地指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即养、益、助、充)。它奠定我们民族优良的膳食特点,对保障人民健康、预防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种正确的观点,在历代许多食疗专著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如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一书中对控制膳食的重要性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便一般流行中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酪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令太和,以臻遐龄……人之可畏者,饪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之为戒,过也。“这段论述,对今日防治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古代医学对营养与健康和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的认识和贡献,来源于人民丰富的实践,同时也指导着人民的实践。正因为这样,它才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可比拟的、广泛而深刻的群众基础。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早就利用各种食物来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其中不少由于世代相传,已成为风俗习惯。然而,另一些国家情况却大不相同。例如,Dock在《营养与心血管疾病》一书中写道:“在2千多年前,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时代,尽管医师劝导人们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预防和控制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宁可吃药或忍受疼痛,而不愿意采取饮食措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素食可延年。近代科学证明,素食中的许多成分,例如素油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香菇、木耳则既能降脂,又能改善血液凝固状态,它们对预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均有好处。
综观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营养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8.1.2 营养与心血管重量和病量的关系
(1)营养对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性 在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营养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任何机械功都需要能量,心脏担负着极其繁重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它必须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正常心肌细胞自血液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最主要的是游离脂肪酸(FFA)(约占67%),其次是葡萄糖和乳酸(各占17%左右),此外还有氨基酸、酮体和丙酮酸等。若按体重计,则正常人心脏每天约需18g脂肪酸、11g葡萄糖、10g乳酸和0.6g丙酮酸。可见其摄取的营养物质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心肌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养物质在血中的绝对浓度。浓度越高,则摄取的数量越大。例如,空腹时,血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低下,脂肪组织释放大量的FFA,造成其在血中的浓度增高。因此,空腹时心肌细胞对FFA的摄取和利用也显著增高。相反地,餐后血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而FFA的含量则降低,故心肌主要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另方面,当剧烈运动时,血中乳酸含量显著增高,此时它便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可见,正常心肌细胞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然而,在病理情况下,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时,缺血心肌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适应能力则显著减弱。此时,FFA对它是有害的物质,而葡萄糖则成为它良好的底物。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时,滴注葡萄糖和极化液(葡萄糖加胰岛素和钾)是有好处的。
和心肌组织一样,动脉壁也需要不断地从血液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脂肪和胆固醇等。其中胆固醇(包括部分甘油三酯和磷脂)以脂蛋白形式(主要是LDL)进入动脉壁后,便通过细胞表面受体途径进入细胞内,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加以利用。这可能也是食物胆固醇被清除的途径之一。
②营养素参予心血管系统中若干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心肌的舒缩除了需要一定的能量外,还需要某些金属离子,如钾、钠、钙等的参予。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还是心肌组织和动脉壁代谢中若干重要酶系统的辅基。
(2)营养缺乏或过剩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营养缺乏或过剩均可使心血管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心血管疾患。
营养不良,例如,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性心脏疾病,早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一些动物实验表明,膳食中钾、镁、氯缺乏,可增加心肌细胞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从而诱发原发性坏死性心肌病。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心肌病,可能与膳食中某些微量元素,例如硒、镁、钼等缺乏有关。镁缺乏可引起心电图异常,促进心肌选择性发生钙化,诱发致死性心肌痉挛和快速心率失常。维生素B6和C缺乏可影响动脉壁结构的完整性。食物纤维缺少与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密切相关。
营养过剩对心血管系统所造成的危害较之营养缺乏更为严重和普遍。总热量、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精炼蔗糖等摄入过剩易于诱发肥胖、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已如上述。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关。除此之外,近年来还发现某些特殊的食物成分,例如,过量的芥酸(22碳-烯酸)可引起动物心肌损害。个别植物油中尚含有某些毒性物质可抑制动脉壁中胆固醇酯水解酶的活力,因而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这些进展,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心血管病的发病原理以及开展防治提
5、高血压,心脏病病人吃什么保健品好?
高血压不适合于吃保健品;可参考以下高血压病人的调养十分重要,用药治疗的同时,辅以生活、环境、精神等方面治疗。 注意饮食,低盐(每日5克),低动物脂肪。高血压、冠心病人中的肥胖者,由于体内的脂肪过多,压迫心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的高血压、冠心病人,首先要节制饮食,以素食为主,才能达到控制体重。体重减轻了,血压也会降低。选择低热量食品,多吃低脂肪食品,尽量食植物油。因为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血浆中的胆固醇就会下降,可以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动物脂肪、肝、脑、心、肾、黄油、骨髓、鱼子、乳脂等食品,含胆固醇高,宜少吃或不吃。 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可选择运动量轻、时间长些“耐力性”的项目锻炼身体。 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劳逸结合。不急不躁,控制情绪,喜乐有度。 消瘦的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要吃鱼、瘦肉、豆及豆制品食品,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豆制品中含有谷固醇,可以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维生素C也可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故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酸味水果)。同时,高血压、冠心病人要控制食盐量。因为钠盐可引起人体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且钠盐还会吸收水分,使体内积聚过多的水分,增加心脏负担。所以,要少吃咸(腌)菜、泡盐蛋等食品。 高血压、冠心病人一定要忌酒,戒烟,不喝浓茶,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压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 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多吃些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纤维素多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洗澡不要用热水或冷水,以减少血压骤然变化,以洗温水澡适宜。 性生活适度,青壮年患者应尽量控制或减少,老年患者应避免,以防发生意外。 养生指南 一.调畅情志: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1小时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可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二.饮食有节: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保持大小便通畅。性生活使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甚至可引起中风,应节制性欲,慎房事。 三.戒烟少酒: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环扩张,增加血管弹性,有一定好处。提倡戒烟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则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四.劳逸结合: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响。休息包括精神上、体力上的休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 五.坚持锻炼:应坚持打太极拳,练气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 六.坚持服药:对中、晚期高血压病,坚持服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失效时,应及时更换其他药物。不遵医嘱,随意停药,会使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危险。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
6、天气骤冷冠心病养生注意点什么?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心痛”,这类疾病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多在天气变化、骤遇寒凉时发病。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同时,寒冷的刺激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大幅度降温的时段,成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冬季养生。
起居规律
冬季养生要注重“藏”,应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影视剧。午间要小睡半小时,有助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清晨是发生心梗和粹死的“魔鬼时刻”。起床前可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再撑床站30秒。外出活动要避寒,做到温固护阳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服。穿衣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衣服和鞋子过度厚重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精神调摄
人的精神情志是由心所主宰的,情志变化对心的影响最大。冠心病患者大多与痰湿、瘀血、气郁的体质有密切关系。常有心烦、急躁、健忘、苦闷等症状,三种体质可同时出现,或其中两种兼而有之,易导致孤独或焦躁的不良心态。情志调节方面,应培养愉悦的情绪,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饮食调养
冬季人体阳气潜藏,生理活动有所收敛、减慢,营养物质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冬季又与“肾”相应,而五味中的咸入肾,咸味有补益阴血、软坚散结的功效。根据“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宜适量多食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圆、核桃、栗子、大枣、山药、木耳、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葡萄等。
体育锻炼
冬季锻炼必不可少,因为锻炼可增加热量产生,使气血流畅、循环无阻、新陈代谢加快、躯体温暖。除遇到暴雪、大风、骤冷和其他恶劣气候外,尽量要做户外活动,选择上午、下午等日照充足的时侯,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散步等。运动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以不增心率为宜,心率明显增加时,应该休息片刻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若激烈运动时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避免症状加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在养生调理的基础上,配以膏方调治,扶正祛邪,可以发挥很好的康复作用,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冠心病患者要坚持服药,定时就诊,不要疏忽大意,及时发现变化苗头,及时就医。
7、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该如何保养如何养生长寿
我已经好了,经验是:1: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按要求带"三高仪"(正品).2:注意饮食健康.3:坚持天亮就回起床锻炼答,冬天等出太阳再出去锻炼.4:锻炼方法很重要:A坚持每天一小时.B.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动物的本能)C:走路的频律必须与心律同步.要是朋友们按我的方法也好了.一定要记得把我当成真正的朋友哦.
8、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怎样保健?运动方面,饮食方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我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病因迄今未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可能因脂质代谢失常而易于透入血管内膜,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快,并由于血管内膜的损伤,血小板活性激发而聚集,冠状动脉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高年龄。此外,与吸烟、脑力活动紧张、饮食不当遗传、好强性格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有一定关系。
冠心病的预防及其疗法:
预防冠心病应该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着手,药物预防也十分重要。运动处方视患者个人状况而定,适当的锻炼或运动能改善心脏血液灌注,增加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起到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多食海洋鱼类、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治疗预防药物中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既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又具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全身和心脏微循环;抗氧化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作用。个个作用点都在冠心病始发的要害部位。因此,坚持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于预防治疗冠心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预防的四大对策:
心血管病四大防线及预防对策
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为1700万,在每三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到2020年预计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的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心肌梗死将在各种死因中从第五位上升为第一位,脑卒中将从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近来为人们关注的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可看作是疾病的上游,有时在一个人身上可集中多种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危险因素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并向青少年发展。心血管疾病从危险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中间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即使能够救治成功,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最后在慢性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呼吁加强心血管病预防,层层设防,阻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他提出需要构建四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是防发病,即做好一级预防。它的核心内容是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首先要改变传统医疗实践和模式。“上医治未病”,“目前我们用过多的力量去针对疾病下游,如介入治疗及搭桥等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只能针对已到晚期或有严重后果的情况。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疾病的上游,强调预防。”二要从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模式转向循征医学的模式,即所有的干预措施应有研究证据。第三,组建多学科的联盟。过去,高血压学会只管高血压,糖尿病学会只管糖尿病等等。这一情况已不适合在一个人身上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只有多学会的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在一个平台上共同治理多重危险因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要预防危险因素,我们还要预测患者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再根据不同危险程度划分出不同的人群,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第四,改变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脱节的局面。只有将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转化为广大医生包括社区医生规范的医疗实践,才能达到减少疾病的社会效益。如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1/3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但这类药物用得太晚、太少、太短,很多医生大都是在心肌梗死3-6个月后才开始用药。介入治疗对缓解病人症状确实有好处,但遗憾的是它并不改善病人的预后,介入治疗只有和他汀类药物手拉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预后。
第二条防线是防事件。即已发病的病人,能不能让他长期稳定,不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稳定斑块、抗栓治疗是防事件的关键,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既可发挥降脂以外的稳定斑块的作用,又可以改善内皮细胞,抗炎症。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栓药物,不但是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已成为新的医疗实践。抗栓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抗凝血霉。抗凝血霉的重大进展是低分子肝素的研制成功,低分子肝素与静脉肝素效果相同甚至比它更好,它会在很多领域中取代普通肝素;而戊糖的效果又好于低分子肝素。这一药物的一大特色是不论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每天一次,固定剂量2.5毫克,没有剂量的差别,这就方便了病人,保证了安全用药。
第三条防线是防后果。如果出现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就要考虑如何尽快地、用科学的手段规范地救治病人。医院组建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家属应及时送患者去医院挽救生命。无论是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要强调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病人,只要有胸痛就要上医院以争取获救的机会。对于低危险病人应联合使用不同的、及时的抗栓药物,对于高危险病人应该及早地介入干预,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
第四条防线是防复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成功挽救病人后,做好二级预防,防止再次梗死,防止意外死亡,减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戒烟,并使用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选择有效的药物,还要达到有效的剂量。国内目前存在很多卫生资源的浪费,不是品种不对,就是用药剂量不对,没有使病人得到应有的保护。不能片面地计算一片药的价钱,要从宏观上计算卫生成本。通过预防减少事件,减少住院,这才是最大的节省。
“医生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生是病人疾痛的治愈者。医生做什么是一方面,但首要考虑的是病人最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在病人身上能做什么。大家都很忙,忙于做介入,忙于做搭桥,这是必要的但是不够的。”胡教授如是说。未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心血管病,为此医生要坚持“ABCDE”的预防对策。A: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β阻滞剂、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戒烟;D:糖尿病控制、合理饮食;E:运动,病人教育,社区工作。
----------------胡大一教授讲话摘要
心衰的自我防护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这是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蒙诺等),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对这类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这类药的应用要早期开始,并长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用,但绝不是用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目前,冠心病分类、分型较多,且比较混乱。公认的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 可分3类:
①新发生的心绞痛,这是指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发生于1个月以内。
②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指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在1~3个月以上稳定不变者。
③恶化劳力性(转劣型,增剧型)心绞痛,心绞痛诱因不变,但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转劣。
(2)自发性心绞痛 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者,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新发生的劳力性心绞痛、转劣型及自发性心绞痛属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如病人无心肌梗死的临床或心电图证据,这一诊断只能是臆测的。
另外,心律失常可为冠心病的唯一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作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否则也只能属于假设性诊断。
防治冠心病的膳食原则
因为营养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
1 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 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宜为 7∶1∶1 。
3 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4 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标准水平,如果超重(标准体重±5公斤为正常) ,应进一步限制总热量,或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5 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
6 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7 不要将饮用水软化。
8 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 /日以下为最好。
9 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冠心病病人为何应少吃食盐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资料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有促进冠心病发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压并设法降低血压水平,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认为,钠摄入量在促进高血压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盐每日摄入高达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40%,明显高于食盐每日摄入约5克的北美爱斯基摩人的发病率。研究还证明:平均每天少摄入5克食盐,平均舒张压可降低0.53千帕(4毫米汞柱)。因此,对已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限制食盐可作为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手段。
那么,冠心病病人应限制多少食盐为宜呢?这要根据病人是否同时患有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病情来决定。有人提出较为严格的限盐量,规定每日不超过5克。有的人较难做到并坚持。笔者认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限制食盐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渐渐习惯于低盐膳食。具体做法是:烹调时在菜肴出锅前将盐撒在食物上,盐味便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还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味道,以减少食盐用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低钠盐,也是限盐(限钠)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应指出,钾盐是可以保护心肌细胞的。促进钠排泄的降压药,常常增加钾排泄,造成体内缺钾。因此,膳食中于限盐(限钠)的同时,应多吃含钾的食物,例如五谷杂粮、豆类、肉类、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一定量的钾。动物性食品虽大多含钾比蔬菜、水果高,但钠含量、胆固醇含量较高,而蔬菜、水果含的钠极少,所以,应多吃水果、蔬菜来补钾。含钾高的食物有菠菜、萝卜、卷心菜、芹菜茎、南瓜、鲜豌豆、柠檬等,均可选食。
冷水浴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危害
冷水浴俗称冷水澡,包括冷水淋浴、冷水擦身、冷水浸浴及冬泳等多种形式。冷水浴可以增加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对推迟衰老,防治疾病十分有利,目前不仅许多中、青年人喜欢冷水浴,而且也吸引了许多老年人。然而对于有冠心病的病人来说,不适当地进行冷水浴常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曾见过一些老年冠心病病人,第一次用冷水擦身就诱发了严重的心绞痛。还有的因天气炎热,出了大汗后,立即行冷水浴而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通俗的道理吧。人体的血管,如冠状动脉也是如此,如遇到突然寒冷的刺激,常可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对于年高体弱,尤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不宜洗冷水浴。对于体质较好的老年人,要慢慢进行适应性锻炼,先用温水擦身,继用凉水,再用冷水试擦,慢慢适应后,才可用冷水浴,而且时间不要太长,动作不要太猛,必要时要准备保健药盒。
冠心病患者如何过冬
寒冷对患者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可谓是雪上加霜。寒冷不仅可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诱发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脑血管意外等病,甚至是致命性心率失常。因此,除了定期到医院进行诊断、检查外,还可按照下列处方进行保健,将可防患于未然,顺利过冬。
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中老年人又习惯早锻炼,应有适宜的“温度缓冲”;出门时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温差过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甚至脑溢血、中风等。
注意保持淡泊宁静、乐观自信的情绪,不大喜大悲、剧烈运动。所谓“静益寿、躁损寿”讲的就是这个人生哲理。
不可盲目进补,冬季虽是养生、进补的最佳季节,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时万不可盲目进补,应饮食清淡,保持膳食营养均衡。宜多食豆类、水果、牛奶、瘦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腻。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以降低血黏度和促进肠蠕动。
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积极治疗与预防,警惕“药物性中风”。有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除了对肝、胃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外,冬季服用还易提高血管紧张度、改变血液黏稠度,导致心脑血管病发作,甚至引起“药物性中风”。降压、镇痛等药物也应谨慎服用。因此,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9、我爸爸妈妈今年都50多了,妈妈有冠心病,爸爸有肠胃病,想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该怎么养生?
二老的情况我分开说,冠心病人原则上可以适当劳动锻炼,但尽量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内,冠心病人的治容疗还是以抗凝降脂为主,防止心肌梗死。饮食宜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定期复诊。胃肠病人你说的太笼统,消化性溃疡以抑酸修复粘膜等为主,慢性肠炎急性期当然是药物治疗为主,缓解期应该是以生活调节为主。饮食应当忌生冷刺激,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加强营养。可以采用中医治疗。体力劳动视身体情况而定。最后,网上诊病只能当做参考,希望你能陪父母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听从医嘱。希望能够帮到你。
10、冠心病患者四季养生保健有哪些?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即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体应适应自然。故提出顺应四时的养生观点,即人体应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适时的调整自身以达到适应自然。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细菌、病毒也易传播,要注意预防感冒,可服板蓝根或注射抗流感的疫苗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春季气温寒暖无常,穿农要注意“春捂”,不要急于脱掉冬衣,以免突然遇到风寒引起感冒、肺炎而加重心肺负担。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风拂面,应多到户外活动,活动时应结伴同行,并带好急救药品。
夏季炎热,养生家建议此时应“晚睡早起”,晚上可约伴乘凉、聊天、品茶,以消炎夏。中医认为夏季心气旺盛,不宜再补,应多吃豆类食品,最忌饮食过饱。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穿衣不要骤增骤减,尽量避免早、晚外出活动,中医认为秋气燥,不宜吃辛辣食品,可多吃芝麻、蜂蜜、枇杷。
冬季患者应该注意保暖避寒,应该早睡晚起,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要避免在大寒、大风、大雪中锻炼身体,可以选择室内健身的方法。
中医认为冬季寒宜食补,但冠心病者应注意忌大补、忌多食。另外,应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思想愉悦,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对冠心病者而言至关重要。
冬春季节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冠心病者受冷空气影响,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供血。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冠心病者保护不当,容易发生感冒,会加重病情诱发心绞痛。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也会使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的发生。
冠心病者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调整衣、食、住、行,以助于保养心脏,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