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为养生,为何中国人喜欢吃热食,而西方人喜欢吃冷食?
中国和很多西方国家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在饮食文化上面就大有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比较喜欢吃热食,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就比较喜欢吃冷食。那么同为养生,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热食,而西方人喜欢吃冷食呢?其实这要根据地域的差异和个人的情况来进行判断和选择,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要食物熟的才好吃,而对于那些冷菜冷饭都不怎么喜欢。而西方国家很多人都喜欢吃冷食,比如美国就喜欢吃牛排,而且是选择三分熟的那种,还有在泰国半夜是冷的,人们也是吃冷菜,因为他们觉得冷的食物吃起来会比较新鲜。
在中国的饭桌上,很少会出现冷饭冷菜的情况,一般人们招呼客人和朋友的时候,绝对不会采取冷食,因为选择冷食的话就像是施舍给乞丐一样。热食是对他们真诚的款待,热热气腾腾的饭菜也意味着红红火火,还有热闹的气氛。特别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喜欢吃烫食,比如吃火锅的时候或者是烙锅时,他们都喜欢边煮边吃,那样的吃法也是一番风味。
在西方国家留一些食物像马火腿哈密瓜寿司基本上都是能吃,而且他们对于一些生物的肉类也是选择生吃,因为他们觉得那样会比较有营养,而且食物比较新鲜,他们认为如果将这些食物煮熟的话,里面的营养成分就会缺失,而达不到健康养生的效果。此外,他们认为生吃也是最快的进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他们的时间,有大量的时间去工作,但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就比较注重吃,即使是重要的工作也认为吃饭最大。
在中国人们的饮食文化都比较讲究,以前是注重吃饱,现在提升为吃好,很多人都会吃各种不同的食物来增加体内的营养物质。而且中国人认为吃冷食容易拉肚子和消化不良,吃热的食物可以暖暖胃,从一定程度上预防拉肚子和消化不良的情况。
2、养生保健西方养生有何不同
差别很大,西方主要是运动养生,而我们是饮食养生。
3、中方饮食讲究养生,西方讲究营养均衡,哪一方饮食文化更符合人体吸收呢?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外国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
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4、中医养身与西方养身哪个比较好
西药见疗效是很快的,而中药在于养,见效慢,若你想养养身体,那我建议你才去中医方式,若你条件不允许,则可考虑西医,不过本人还是比较看好中医的
5、为什么西方人养生喜欢喝凉水,东方人则喜欢热水?
西方山区高原水烧不开
6、西方人是怎样 养生的
中西方养生保健方法差异之解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中国传统的日常保健与养生方法慢慢重新为国人采用。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来剖析其中的科学原理,及其与西方之差异,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些方法的优劣,供不同的个体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健身之道。
中国的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教、佛教都很注重自身修行与养生。东方哲学崇尚简约,无论饮食、日常行为规范都无不体现这一思想。这一思想与西方具有巨大的区别。
先说饮食,佛教提倡素食,对此思想体现得最为极致,儒家、道教也都是提倡日常的简约,远离奢侈、浪费。素食本身是低蛋白、低脂肪、低能量、高纤维的饮食,这与目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正好相反。西方人好吃肉食、牛奶等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从这一点往极致的方向推理,东方人比较像素食动物,西方人比较像肉食动物。通常来说,素食中纤维较多,比较难消化,其中所含的能量也较低,因而素食动物肠道比较长,以此来保证摄取足够的营养;而肉食相反,高蛋白、高脂肪保证有足够能量,因而肉食动物肠道较短就能摄取足够营养。饮食的差异很明显影响了动物的行为方式。素食动物摄取低能量的食品,其营养是缓慢长久的吸收,其各种肌肉的运动也相应和缓,因而爆发力通常较弱,但是耐力强;而肉食动物相反,其食物能迅速为期提供能量,因而爆发力强,但是耐力弱。体现在中西方人身上,西方人强壮,力量大,但是擅长长跑的通常是东方人。
饮食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影响了行为方式,东方人喜欢和缓、优雅、低对抗、技巧性的运动,西方人通常喜欢粗野、狂暴、力量对抗型的运动。在养生方式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东方人喜欢的太极拳、打坐等方式都是低能耗的健身方式。而西方人喜欢球类、长跑这种高能耗的运动。
无论低能耗,抑或高能耗的运动方式,我认为其目的都是让全身的血液循环,包括微循环的畅通。在东方说法是经络的畅通,西方的解释我不太清楚,可能包括身体机能的提高,免疫力的增强等。中医的说法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觉得这个最好的解释了运动的保健功能。中西方采用的方式是殊途同归,但是代价不一样。高能耗的剧烈运动可以让机体血液循环畅通,但是过后往往比较疲劳。而较低能耗的太极拳及打坐放松的方式,通过较为静态的方式让血液全身畅通,过后一般会觉得神采奕奕,精神倍增。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跟崇尚东方的修为方式。采用低能耗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目的,对个体来说首先就是更合算的方式。低能耗说明细胞的代谢速度慢,细胞的代谢速度慢,意味着你的细胞在有限的分裂次数极限下,单个细胞的寿命更长,因而细胞形成的整体的个体的寿命就长。这一现象最好的例子就是动作缓慢的乌龟寿命很长。基本不依赖现代医疗手段的东方修行和尚寿命非常长。目前东方人的寿命平均不及西方,个人认为这是医疗和生活水平差异造成,这与修行方式无关。
东方的修行方式对周围的环境破坏小,环保,低能耗。这无论是对物种还是单个个体都是相当有利的。人类的高能耗对地球造成的负担已经过大了,不加以适当控制,整个地球生物圈平衡就会被破坏,最终对人类本身造成的直接打击,可能会比其他的物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