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推拿按摩养生

推拿按摩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7 04:05:41

1、推拿、按摩、足疗都有什么区别?

足疗、按摩也称医疗保健。健康养生推拿:采用中医学的调养生息理论,结合反射学原理,运用中医针灸、按摩、导引等方法,对现代亚健康群体开展推拿、针灸、拔罐、刮痧、中药熏蒸、古方泡浴、健康指导等健康保健项目,以达到保养身体,健康百岁的目的。足疗;主要通过各种浸足疗法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来调理,调治各种亚健康状态。足疗、按摩都是用来调治亚健康,可以舒筋活络、悦心健体、解除疲劳……不同的按摩手法及调理方案调治主题及效果是不一样的。按摩:用手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系统。 按摩又可以理解为“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2、推拿和按摩有什么不同之处?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按摩导引经十卷》,惜已佚。但在《养性延命录》中,曾转引导引经部分内容曰:“……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眦,令人目明。……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导引经的上述内容曾为许多书籍所推崇、引用。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未,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它的广泛开展,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于是,一种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损、又可使药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发展。膏的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而且膏摩还可用以防治小儿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这个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务名称,可见当时按摩已颇盛行。尤其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孙氏此论,既是对唐代以前养生学的继承,又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到了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宋代医生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胃肠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运用了按摩法催产。在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提出了老年人经常擦涌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轻便,精神饱满。 清代在保健推拿方面发展的特点,是对小儿推拿的著作较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手法简便易行,在民间流传甚广。

3、开推拿养生馆需要啥条件

1、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必须要有的,这也是开推拿养生馆的必要的步骤,不论是自己的品牌还是代理别人的品牌都需要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一般分为两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企业的话办理copy稍微麻烦一些,可以找代办公司进行代办。

2、卫生部门:开推拿养生馆是需要办理卫生许可证的。

3、税务部门:个体户一般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各个地区的征收标准不一样,知政策扶持标准也不一样。

4、消防部门:在公共区域要明确的标注消防通道,设置有消防设施,地面有消防引导地帖等,根据不同的店面面积需要设置的也是不一样的。

(3)推拿按摩养生扩展资料:

推拿养生馆的发展前景:

对于现代人来说,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外,怎么样提升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养生理念的盛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中医养生保健行业是一个很热门的投资行业,在市场上发展的很好,市场潜力很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值得投资加盟,专注于为人们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缓解各种慢性疾病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推拿有什么好处?

5、推拿的好处

推拿: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系统。也叫按摩。

推拿的来源和基本资料

推拿又有“按跷”、“跷引”、 “案杌”诸称号。

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的确由来巳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

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现在所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几千年来在我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充实和提高。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由于西医学习中医,开办中医学院,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又对推拿机理开始进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绩,这对推拿又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人重视我国这一传统疗法,据了解有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朝鲜、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瑞典、西班牙、越南、阿根廷等国家来我国学习。还有一些聘我国专家出国开办学习班。这说明中国的推拿行手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

推拿发展简史

1.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黄帝歧伯按摩》

2.推拿手法与药酒合用最早出现在 《素问·血气形成篇》

3.隋唐时期
a.开展了有组织的教学工作并出现按摩博士、师、工
b.出现膏摩

4.宋,金,元时期
a.重视手法分析与选择利用。
b.利用器械进行按摩

5.明代
a.手法临床家出现
b.推拿一词开始出现在万全的《幼科发挥》
c.手法应用由成人向小儿发展。
d.小儿推拿形成与发展。

6.清代
《医宗金鉴》中正骨手法的终结与正骨手法的提出,以及“错骨缝”理论的提出与脊柱手法

中医的推拿按摩

推拿的作用及特点

1.推拿保健的作用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 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2.推拿保健的主要特点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推拿按摩常识

按摩的来历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
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洽宜导引按跷。”可见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按摩的优点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闭经二月左右,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已婚妇女,为了确诊是否有宫外孕或其他急性病发作的可能,也应该急速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耽误。

6、推拿保健与养生

一、按摩能够改善循环,提高局部营养代谢,使肌肉张力和容积增大。

二、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皮肤代谢,增加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弹性。

三、轻手法按摩能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具有镇静、促进睡眠、止痛和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四、按摩能加速动脉血流和静脉及淋巴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按摩使局回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组织代谢。答

五、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六、按摩面颈部能预防和治疗感冒,按摩背部能治疗老年性气管炎、肺气肿、小儿感冒及支气管炎。

7

七、按摩师患者精神和躯体放松,能消除或盖伞焦虑、悲观、敌对情绪等心理不适。

7、推拿按摩有哪几种手法?

推拿按摩养生,主要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8种手法:

温: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使能量深入分肉或脏腑组织,以达到温热祛寒的目的,适用于虚寒症。

补:运用推法、摩法、揉法等重点在腹部的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上,再用按法、摩法、推法、点法作用于背部膀胱经和华佗夹脊穴上,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重点补后天之本脾胃和先天之本腰肾。

通:运用推、拿、搓、等法作用于四肢疏通经络,拿肩井通气机,行气血,点按背部腧穴通畅脏腑气血,以达到祛除病邪壅滞的作用。

泻:运用按揉法、推法、弹拨法等作用于腹部,一般用于下焦实证。由于结滞实热引起的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本法之长在于无药物之俊猛,而且无毒副作用。

汗:用先轻后重的手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使全身汗出,使病邪从表解,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适用于风热外感和风寒外感。

和:运用滚、按、揉、搓、等手法作用于四肢和背部,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主要用于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可调脉气,和经血,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症。

散: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使结聚疏通,不论有形或无形的积滞都可以使用,对脏腑之结聚、气血之淤滞、痰食之积滞应用散法可使气血疏通、结聚消散。

清:运用刚中有柔的手法在所取穴位、部位上进行操作,达到清热除烦的目的。

8、推拿养生的作用有哪些

推拿养生又称为按摩养生,古称按跷、案杌。这是一种用双手在体表和经络腧穴上施行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推拿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养生方法,人们容易接受。推拿的作用主要包括平衡人体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四大方面。
(1)平衡人体阴阳。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而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贯穿于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始终。推拿的目的就是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在的阴阳失调,采用不同的手法补其不足或泻其有余,使机体失于平衡的阴阳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手法中得以调整,重新恢复平衡。
(2)调整脏腑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若人体脏腑功能紊乱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虽然在人的体内,但通过经络与体表联系起来,并且每一脏腑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经脉和络脉,沿一定路线在体表循行。脏腑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即“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而体表一些部位的按压刺激,也能通过经络传导到内脏及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根据这一理论,推拿主要是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相应的腧穴、痛点,从而通过经络发挥其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如搓摩胁肋以疏肝、振拍胸廓以肃肺、心前区按压以救神、擦腰能透热以补肾、顺逆时针摩腹以调肠等。
(3)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经络系统有密切的关联。若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五脏、六腑、皮、肉、筋、脉及关节生理功能出现异常或功能低下。推拿时,对人体体表的经络、腧穴进行直接的刺激,从而调整了经络系统的功能,恢复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最终在经络系统的调节下,促进气血的运行。此外,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做功,能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气血的流动。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β——胡萝卜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4)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筋骨、关节是人体的运动器官。中医认为,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导致气滞血淤,阻塞经络,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推拿时,通过手法作用于损伤的局部,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消肿祛淤,理气止痛。 摘自 http://www.sd1861.com/xianghealth305.htm参考 http://www.sd1861.com/ohealth1.htm

与推拿按摩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