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养生排毒
早上5~7点:大肠排毒时间
如果大肠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毒和修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毒素不但会让皮肤长斑,甚至还会增加患直肠癌的几率。
因此尽量在这段时间进行排便,因为时间越晚,积累的毒素就越多。如果便秘,则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麦片、全麦面包等。或者配合经络按摩,大肠经对排便和大肠的养护有很好的功效。
早上7~9点:胃排毒时间
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储存、转运、消化食物的功能。
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得丰富,最好能够吃一些养胃的食物,比如花生、核桃、苹果、胡萝卜等。另外,平时也可以泡一些红茶蜂蜜水喝,对胃也有好处。要保持心情愉快,因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对胃造成刺激。
中午11~1点:心脏排毒时间
心脏是所有器官里的核心部分。专家建议,午餐吃一些补心的食物,比如桂圆,可以补脾益心。另外这段时间是心脏跳动速度的高峰期,因此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如果能够午睡一会,更有利心脏进行排毒。
下午1~3点:小肠排毒时间
这段时间可以吃些食物适当补充营养。也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踢腿,这样可以刺激小肠经,让小肠更好地蠕动。
下午5~7点:肾脏排毒时间
这段时间为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机,有助加快肾脏排毒。慢跑、快走等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另外,扭腰的锻炼效果也不错,可以刺激肾脏起到按摩的作用。
晚餐可以吃些黑木耳、海带,不仅可以补肾而且还可排毒。
晚上7~9点:心包排毒时间
这段时间是血液循环的旺盛时期,可通过拍打心包经,或者手臂的肘窝处进行排毒,这样能有效加强心脏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脑的血液循环。除此之外还可以按摩中指,因为中指对应着心包经,做弹中指的动作可以活动心包经。
晚上9点~11点: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排毒时间
这段时间切记要放松身心,保持愉悦的心情。另外,还可以配合一些颈部按摩,或者按摩人体腋窝处的极泉穴,有助于淋巴排毒。
晚上11点~早晨5点:胆、肝、肺排毒时间
胆、肝、肺的排毒都需要在良好的睡眠下进行,所以睡眠质量很重要。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睡眠质量,让胆、肝、肺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排出毒素。
1、睡前吃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麦片、核桃,或者喝一杯热牛奶。
2、穴位按摩。睡前将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
3、黑暗环境下睡眠。晚上睡觉一定要关灯,因为光亮会影响脑松果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帮助睡眠的重要功臣,有催眠的作用。
4、晚上10点睡觉。晚上10点~凌晨2点是身体排毒的黄金时段。
2、心、小肠的穴位如何按摩?
在十二经络中,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中的某些穴位可以有效的按摩心脏,预防心脏病发生。
养心定神按摩
职场上班人士每日工作繁重,如果出现焦虑、郁闷、烦躁的情绪,老觉得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身体没劲时,不妨按按这些穴位:
按揉心包经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两乳之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五秒,休息三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轻叩百汇和风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作用。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可随时轻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指压合谷穴
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摩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加醋泡脚按摩解焦虑
足底集结着五大脏腑的经络,用艾叶加上醋泡脚,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焦虑抑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凝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艾叶的温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气血畅通,经络通畅,从而达到疏肝理气、活血解淤的功效。每次可用温水泡20分钟,再做做足底按摩,特别是多按按太冲穴,即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小肠按摩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小肠经现代医学而言,是位于胃和大肠之间,长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一进入小肠,小肠即分泌肠液并混合其他的消化液,将食物完全融解为细小的分子,最后由小肠壁吸收。但在中医医学中,其所认为的小肠机能则稍有不同。小肠连接胃,胃部的水分和固态物会进入小肠;小肠门于肚脐以上附近的一个小洞,水份会由此流入膀胱,固态渣滓则进入大肠,而必要养分由脾膜所吸收。小肠经在消化机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小肠经的机能衰退,会使身体不调和,并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眼睛带黄。耳朵重听。脸颊、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呈现麻痹、压迫疼痛的症状。头重、头痛的感觉。若小肠经有异常时,压迫后背腰部的小肠俞穴位,会感觉到似乎有硬块。压迫此处真的发现有硬块时,可以刺激小肠经上的穴道,以减轻不愉快的症状。
无论什么穴位,只有我们坚持按摩,不断的向有经验的中医请教,就会对养生大有裨益,也一定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特质变得更加坚实。
3、一天之中如何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各种生理需要,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顺利安康地度过一年四季。在一天之中也是这样,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因天之序”。
子时:胆经当令
我们现在用的是小时的概念,在古代用的是时辰,相当于现在当的两个小时。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值班的意思。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4、做完小肠大肠排毒浑身无力
忌乱吃copy药!忌乱用药!
排毒不需吃药,不用花钱。养生应尽量以食疗为主最好。
要认清排毒概念:
疏通肠道、尿道、血管、气管、汗腺等,使各路百排毒管道通畅,以便于进行“体内大扫除”。就是排毒。
1、“宿便是百病之源”应多吃高纤维食物:粗粮,蔬菜和水果,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度加粪便体积和软化粪便。常吃全麦片、玉米片、或红薯、香蕉等、蜜糖、芋头、马铃薯南瓜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效。可把肠道垃圾、毒素清除。
2、定期1个月禁问食1个中午餐,答只喝开水,晚餐吃蔬菜和水果,全麦片、玉米片、或红薯促使体内毒素排出。
3、多饮水促进肾脏排毒
5、……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
吃早点一般7—9点最好,这个时段吃早点有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6、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7、经常喝小肠汤有什么好处
骨头汤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饮食,不但味道绝佳,也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好处。下面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骨头汤对人体的四大好处。
一.延缓衰老
一般我们提及骨头汤的作用都会想到是补钙,但是却减缓毛发老化和人体衰老的作用却很少人知道。人体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是骨髓。红细胞、白细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髓制造红、白细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当头发脱落、指甲长得慢、身上和脸上出现老人斑、经常出现伤风咳嗽等现象,这就是骨髓开始衰退的表现。因为类粘脱和骨胶原能直接影响到毛发、指甲和皮肤的组织。摄取类粘脱的简单办法是利用动物骨头中的类粘脱。过滤后的骨头汤冷却后沉积的一层粘质的东西,这就是减缓衰老的妙药。这种骨汤可当佐料,做汤炖菜即可用。
二.预防骨质疏松
人到中老年,机体各器官组织开始逐渐衰老,加之微循环障碍,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又多数缺钙,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头汤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同时还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胶原蛋白,可以疏通微循环并补充钙质。
三.营养容易吸收
骨头汤中富含胶原蛋白,常喝骨头汤可以抗衰老,还能起到增强血细胞造血能力的作用,骨头汤的营养丰富,是大家日常养生的好选择。俗话说“骨头的精髓在汤里”。生活中,大棒骨汤、排骨汤、鸭架子汤等各类骨头汤也切实其实到处可见。那么,是不是用骨头熬的汤就是比用纯肉熬的汤更有营养、更补人呢?骨头汤的切实其实更营养。骨头炖汤一定比纯肉有营养,也更利于接收。
四.常喝不缺钙
关于骨头汤,近年来有一些争论说里面所含钙量非常低,不能靠喝骨头汤来补钙。对此说法,专家的解释是:大骨汤里面的钙含量的确不高,但是等缺钙了才开始补充钙剂,和平时吸收食物里的钙是两回事,长年地从食物的营养中摄取钙质,这些钙质营养会慢慢累加蓄积在人体里,人就可以身体强壮,不缺钙。而大骨汤长年喝,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猪的大骨里有胶原蛋白、脂肪等易于人体吸收的营养,猪肉本身属于温性食物,不易上火,比牛羊肉更易消化和吸收。
8、如何养生
9、国颐堂小肠排毒
排毒不需吃药,不用花钱。养生应尽量以食疗为主最好。
要认清排毒概念:
疏通肠道、尿道、血管、气管、汗腺等,使各路排毒管道通来畅,以便于进行“体内大扫除”。就是排毒。
1、“宿便是百病源之源”应多吃高纤维食物:粗粮,蔬菜和水果,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和软化粪便。常吃全麦片、zd玉米片、或红薯、香蕉等、蜜糖、芋头、马铃薯南瓜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效。可把肠道垃圾、毒素清除。
2、定期1个月禁食1个中午餐,只喝开水,晚餐吃蔬菜和水果,全麦片、玉米片、或红薯促使体内毒素排出。
3、多饮水促进肾脏排毒
10、请介绍给我一些养生方法..
有一个好的心情,有些事干。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 十二时辰养生法
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亥子为水,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睡的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环境宜静,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说要全力的睡觉,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子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胆又是决断之官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为情感的纠葛而虑。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的,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编辑本段五行调养
总体理论
一、治则:实则泄其子,虚则补其母;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个房间分四条经: 二、火:为心;配小肠;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木生火配肝;火生土配脾; (一)养心调理健康处方 1、经穴处方:心经、心包经、胆经 心俞、胆俞、内关 2、脊柱处方:C3、C4、T1_T5 手法:弹拨、顺压、校正错位锥体 3、足道处方: (1)基本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症状反射区 心、颈椎 (3)关联反射区 胆 4、食疗药膳处方:芝麻酱炒红豆 银杏茶、老玉米、燕麦 5、按摩处方:按心包经、敲胆经 6、运动处方:腹式呼吸法、312经络锻炼法、心脏舒张功、五步肢体操 7、音乐处方:五行音乐:徵(火) 8、耳穴处方:心、胆、大脑 (二)养心调理手法→ 心血管系统调理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适应症:睡眠调理、心理减压、冠心病:心慌、失眠、多梦 作用层次:脉;脉属火 五行手法:摩擦类手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推法 按法、压法、点法
具体方法
1、卯时(5:00至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至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至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至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至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至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至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至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若满意请采纳我的答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