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站大成拳养生桩难以持久怎么办
不一定越久越好,也可能是你没练对,找个人给你看看,桩子每天早晚一小时足以,练到小成,站完后应该不会感觉太累,身体也不会有僵硬感,应该是一种很舒展的状态。
2、关于大成拳的丹田
我来回答。
大成拳(也即意拳),确实是不讲究练丹田和内气的,这里的不讲丹田不讲气是芗翁为了突出意拳之本质来:意。是与其他的内外家功夫相比较而来的。诸如外家气功,首重丹田内气的锻炼,以此作为内力的根本;内家也讲究练气,以气作为劲力的基础。作为内家拳术的大成拳,其发源于形意拳,当然也离不开内气的锻炼。意拳的养生桩就是为了培养锻炼内气,技击桩则是为了培养锻炼内劲。当然,大成拳已经在修炼方法上实现了很多突破,不重外形重内涵,不重动作重意感,与一般拳术功力的训练大为不同。为了避免学者同其他拳术的内自功训练混淆而难以入门,芗翁特别强调不主张气沉丹田,事实上,意拳虽不刻意练气气却很强,不刻意练丹田丹田却很充实。芗翁此文表明,在意拳修炼中虽不专门练丹田内气,却不是完全不顾,还是要时时根据自身的(丹田、气感等)感受去调整自己的练功状态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修炼意拳不要像练其他内功一样纳气引气,只要按意拳的要领去练;同时对气感不过于追求,却要时刻细心体会,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练功状态。
3、大成拳养生桩有几种?
自学养生桩第一步阶段(入门)
刚开始,我第一次站桩,还是在开着电视的情况下,因为我是怕占不了多久就坚持不下来;但是,事实证明,有时候第一次未必就不是一个好的开端,我记得很清晰,第一次站桩,在不知不觉中,我竟然,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而且,是那么清晰;
自第一次后,我就再也没能达到这种听心跳的感觉了,至于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自学养生桩第二步(坚持)
自从取得了开门红,我就开始坚持每天站桩,刚开始,我对时间上并没什么意识,每次都只是站15分钟左右,虽然没取得什么功法上的突破;,但是,在那时,我感觉到,每次站完15分钟后的桩,精神总是非常的好。
自学养生桩第三阶段(呼吸方法)
自从站桩出现精神非常好的情况后,我就开始注意 起自己的呼吸方式了,那时候,因为受了金庸小说的影响,以为气沉丹田这种呼吸方法不错(科学叫法逆腹式呼吸,呼肚撑,吸肚收),就一直照着这种方式呼吸;
后来,无意中,又去翻书,才发现,书上写的是顺腹式呼吸(就是正常呼吸,呼肚收,吸肚撑)才比较贴近自然,然后,我就又换成了顺腹式呼吸。
自学养生桩第四阶段(落下病根)
殊不知,在这样来回折腾当中,我已经犯了一个大忌,太注重呼吸,就违反了自然舒适的原则;在无知的情况下,我胸中的胃气,越积越多,终于,后来,练出毛病了。
这毛病,具体,就表现在胸口总是感觉有一个疙瘩一样,感觉有一团气,憋在哪儿出不来,后来,有时候,刚吃过饭,就会吐。
接下来,大家也该猜到,我放弃继续练下去的想法。
自学养生桩第五阶段(偶然顿悟)
在放下了养生桩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后,后来,一次在上网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桩的动作,具体就是两只胳膊向上,向两边张开,有种迎接人的那种桩;
具体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桩叫什么名字;
后来,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桩法,来把胸口的那团气,给吐出去,但是,在有着想法后,我也不敢贸然去试,因为,在出现病根后,只是越练胸口越疼。
终于,在一次胸口实在难受的情况下,我尝试着用这个动作,配合自然呼吸,对着太阳开始了练习,竟然成功了,在练习桩法过程中,嘴里一直在打虚咯,明显的感觉到,胸口那团积压很久的气,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自学养生桩第六阶段(重新来过)
后来,在练习这个桩法有几个月的时间后,胸口那团气终于,被我被调理过来了;这不得不说,是自己的一个造化。
在调理过来后,我又开始重新思考,我当初问题出在哪,归根到底,就是在呼吸上面;后来,出现病根,就是因为呼吸太在意,忘记了根本原则,自然舒适的原则。
透过现象看清了本质,也就意味着,有了新的进展,我的精神又重新焕发了起来。
自学养生桩第七阶段(目前阶段)
现在我又重新开始练习养生桩,基本每次都可以站到一个小时左右,但是,需要有前提的,那就是天气好坏,特别冬天的时候,站桩如果可以进入境界,那基本不会感觉到冷;但是,如果有风,那就另当别论了。
4、成都有练大成拳高手吗?
上北京把。中意武馆。这个最正宗了。还有山东的付之玉。不过有人说他不正宗。或者自己在家站站养生桩。真的想学就先练习站桩把。什么都不会去了也学不到什么。
5、大成拳的养生桩练多久有效果
养生桩是大成百拳一切训练的基础,因此大成拳训练从养生桩开始。养生桩是培养体质的根本练习,大成拳的整个训练体系最终还是要回到养生桩,以养生桩圆融万法,以养生桩调养心性。度大成拳的训练内容如果粗略的分成消耗体力性练习与休息性练习两大部分的话,那么除养生桩外,其它练习都可归入消耗体力性练习,养生桩相对来说是休息性比较强的。在养生桩的练习中,身心知最易于放松,而越是高度的放松,身体动作越能够做到敏捷流畅的变化道,对敌时越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所以各种训练都做完了,最后一步就是归根返本、调养心性,回到养生桩去。
一般通过一周乃版至一月的养生桩练习即能产生以下效果:睡眠改善、食欲增强、精神转旺、力量增加、动作敏捷等等。若是有识有志之士,用心钻研,苦习不权辍,则会发现养生桩实乃入道之门径,它与丹道是息息相通的。
6、我练大成拳站浑圆桩时气下不到丹田,手上到底有什么感觉才算对?卧式桩功时有身体什么感觉才算对?好迷茫
王芗斋老先生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
仅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
即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
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
所以不要管什么丹田,先想想站桩的原理是什么?是增大骨膜间隙,拉筋,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力增回一分,大部分内家武术都离不开易筋。所以你要管它丹田干嘛?至于手指,尽量拉开,掌心要凹一些,虎口相对,一绷紧的感觉是什么?微微发麻,如果感觉不到麻也不要在意,顺其自然。
整个站桩的要点是做到答胸腹松空,只有这样,气才能自由填充。我站混元桩九年了,以上是我的心得的一小部分,自己去慢慢体悟。
7、太极浑圆桩的呼吸要求
浑圆桩,来自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之一---意拳(大成拳)。意拳,源于形意拳,形意拳源于心意拳,心意拳是在中华传统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意拳,是由清末民初武术家王芗斋老先生传承推广,重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讲究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的修炼方法。
王芗斋先生自幼体弱,又患喘疾,家人恐其不寿,遂送其至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处学艺。郭为形意拳承前启后的人物,素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而独步武林,有“不倒翁”之美誉。当时郭已年迈,本不欲再收弟子,郭的弟子们也多不愿再有个年幼入室弟子,且留住于郭氏家中学艺,爱若己出。王芗斋则侍师如父,加之聪颖过人,练功刻苦,进步极快,深得郭氏欢心,将形意拳秘诀倾囊相授。
王芗斋先生在传授形意拳过程中,发现许多人过于注重外形及招法的练习而忽略了精神意念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的练功要领,并将自己所教的形意拳又改称“意拳”。一方面是强调精神意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自己继承了传统心意拳的真义,因为意拳即是心意拳的简称。
1926年,王芗斋先生在北平倡导意拳,后由张璧先生赠名“大成拳”。芗翁对弟子说:“拳学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但又却之不能,勉而受之。
1940年,日本在东京召开“大东亚武术竞赛大会”,并通过伪新民会顾问武田熙邀请王芗斋先生出席,王认为汪精卫是伪皇帝,所以不参加他的代表团,托病谢绝之,但欢迎日本拳界派人来京切磋拳技。后来的日本著名拳术家八田一郎、日野、渡边、字作美及泽田健一等先后来京,但均败北而回。后泽井健一经一周左右的下跪请求才得以拜在王芗斋门下习大成拳。
1947年,中国拳学研究会在北京太庙成立,王芗斋任会长,会员有二百多人,其中包括王少兰、秦重三、胡耀负、陈海亭等。
1960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聘请王芗斋为顾问,在广安门医院推广站桩功,后来站桩功在全国广为流传,并被卫生部列为推广普及的五大气功功法之一。但王芗斋坚持叫站桩功或站桩疗法,而不叫气功,对气功界的一些不良习气很有看法,也较少与气功界来往。1961年,气功界门派斗争激烈,王芗斋无意与人争斗,曾作诗云:“时年壮志堪降虎,晚岁一人总让猫。”
1963年7月12日,王芗斋病逝于天津,但他创立的大成拳,却已流传到国内外,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拳种之一。
浑圆桩,是大成拳的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认真进行站桩训练。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e68a847a6431333236363539体运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是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浑圆桩动作简单,极其易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的确如此,单纯的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的不同做灵活的安排。当站桩疲乏难奈时,功感大失,说明体内消耗大于补充,应改变为坐、卧式,以减少骨骼支撑的强度,让身体更充分地休养,疲劳消失后再站。总之,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能力。
在站桩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当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至此,浑圆桩法简单介绍完毕,希望能为大家的身体健康带来帮助,也希望各位习练浑圆桩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促进,为中华传统养生武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精彩,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增添欢乐,首先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们所有的财富都在它的后面。重视身体、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好精神状态,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希望健康伴你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