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粥大全
2、秋天喝粥对脾胃有哪些好处
下面介绍几种对脾胃大有好处的养生粥:
百合麦冬粥
材料:百合、麦冬各10克,米1杯。
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润燥益胃、滋阴生津。
做法及用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才并加6碗水,再将其置于外锅加2碗半水的电锅熬煮成粥,每次吃1碗,可以取代3餐中的1餐。
莲子山药粥
材料:莲子、山药各10克,米1杯。
功效:莲子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山药健脾胃、利肺肾、益气养阴。
做法及用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才并加6碗水,再将其置于外锅加2碗半水的电锅熬煮成粥,每次吃1碗,可以取代3餐中的1餐。
银耳核桃粥
材料:干白木耳1朵、核桃5颗、米1杯。
功效:白木耳润肺益胃、滋阴清热,核桃温补肺肾、健胃养神。
做法及用法:白木耳泡1晩后取出,白米洗净后放材料、加6碗水,再将其置于外锅加2碗半水的电锅熬煮成粥,每次1碗,取代3餐中1餐。
白果枸杞粥
材料:白果10颗、枸杞10克、米1杯。
功效:白果敛肺益气、补脾,枸杞滋补肝肾、明目、提升免疫力。
做法及用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才并加6碗水,再将其置于外锅加2碗半水的电锅熬煮成粥,每次吃1碗,可以取代3餐中的1餐。
按穴位
以下各穴道按法皆为以指腹按压,每次10~15下,想到就随时按。
足三里穴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处。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增加抵抗力、缓腹泻、镇静安神。
三阴交穴
位置:脚踝的内侧往上约4指宽处。
功效:健脾益气、促进血液循环、滋阴养血、润燥美肤.
少吃油炸物
秋天体力开始下降,宜早睡晩起,午夜12点前就寝并睡足6~8小时,少吃油腻食物如炸鸡、煎饺等,除了伤脾胃也会加速耗损身体的气,让疲累感更明显。
3、脾胃虚弱的食疗有哪些?有没有适合早上喝的粥之类的?
养脾胃最好的食疗方法是喝小米粥,每天早上早饭喝一碗小米粥,可以放红枣,只要不是太严重,大概一个月,会有明显感觉。
另外,脾虚要多吃山药,可以炒,也可以煮,蒸,平时做米饭,可以去皮,切成片,放到米饭里一起蒸,也可以切碎后放到粥里,煮山药粥(这个粥早上或晚上都可以喝)。
除此之外,还有薏仁,桂鱼,扁豆,胡萝卜,猪肚等。这些材料都很常见的,希望等帮到你。
脾胃虚弱主要主要事项:
1.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4.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5.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6.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7.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0.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4、脾胃阳虚 喝完这个养生粥胃胀
不错,问题就是出在白扁豆上,《本百草求真》里说得很清楚:白扁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度”豆类大多有一个益气的特点,食用过多问容易气滞,让人感到腹部特别胀,所以白扁豆也是答不能一下吃过多,可以常吃,但版一定要注意量。而且现代医学也有研究,部分人群肠道内缺少一种酶,食用权一些豆类易于腹胀。。
5、哪些养生粥适合老人食用
1、燕麦粥
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都具有调节作用。燕麦还富含果胶,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所以,常喝燕麦粥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2、粳米粥
粳米能补脾益气,养胃生津。体质虚弱,脾胃不好的人应常喝粳米粥。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能预防糖尿并脚气并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3、蔬菜粥
蔬菜在煮粥过程中,营养素释放更多,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葱白粥可以杀菌,苦瓜粥可以消暑。食欲不振的人,最好喝碗热腾腾、加了蔬菜的咸粥。
4、紫米粥
滋阴补肾、明目补血,比较适合产妇、老人、儿童食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营养。
(5)脾胃养生粥扩展资料:
老年人饮食
一、食物宜杂。人体需要从不同食物中获取营养,老年人每日选择谷薯类、蔬果类、鱼肉蛋类、奶豆类及油脂类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粗细、色泽、口味、干稀搭配。
二、质量宜高。以补充蛋白质为例,常见的牛奶、鸡蛋、豆腐、肉类等都能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肉类选择上,建议多吃鱼、虾。
三、蔬果宜鲜。颜色鲜艳的蔬果往往含抗氧化物质较多,能调节免疫力、预防慢性病。紫色的蔬菜富含花青素,如茄子;绿色的蔬菜富含叶绿素、叶黄素,如菠菜。
四、饮水宜勤。老年人对口渴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要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每日饮食要适量搭配稀粥、汤、豆浆、牛奶等,另外,单独补充900~1200毫升水和茶。
五、数量宜少。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建议61~70岁的老年人总能量摄入较青壮年降低20%,7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能量摄入降低30%。摄入食物量虽然减少,但品种不能少。
6、喝什么粥调理脾胃 推荐五种养生粥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知成粥食用道。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内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容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7、养生粥最适合这五类人喝,你喝对了吗
对于善于养生的朋友来讲,粥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谱了。当你脾胃不适、没有食欲时,家人会劝你喝点粥吧,当你大病初愈或产后时,粥也是你饮食的首选。那么,粥到底有哪些功效?养生粥适合哪些人来喝呢?
一、未病先防
实践已经证明,经常食用药粥,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载有用米糠煮粥以预防脚气病复发;《广济方》中用“薏苡仁粥”防治脾虚泄泻、脚气浮肿,现代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还有预防肿瘤的作用。应用药粥预防疾病,既包含着用药物预防,同时又起到扶助正气、增强抗病力的作用,即所谓“祛邪安正”的双重意义。
二、急性病的辅助治疗
在治疗某些急性病的过程中,如配合用适当的药粥,疗效则更为理想。前人有不少药粥,就是专门用以治疗急性病的食疗方,如:《圣济总录》中的竹叶粥,治疗“发背痈疽,诸热毒肿”,非常适合急性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食用;《老老恒言》中的“枳椇粥”,用于治疗酗酒醉卧不醒,非常适合饮酒过量的患者食用;《粥谱》中的“茵陈粥”,用于“疗黄病”,非常适合急性传染性肝炎患者食用。这些药粥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治疗急性病的辅助食疗。
三、病后及产后的调养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病人产后,粥养最宜”。意思是说病人在恢复期或产后,全身机能减退,胃肠薄弱,消化能力降低,宜用米粥调理。米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极易消化吸收,又能补充能量。如果再辨证配合中药煮粥,则更有利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虚弱,使之早日恢复健康。如病后阴虚者,可用甘蔗粥、天冬粥、地黄粥等;病后血虚者,可用首乌粥、当归粥等;病后阳虚者,可用羊肉粥等。再如妇女生产过后,不仅体质虚弱,还有一段通乳汁、排恶露的生理过程,这时吃些猪蹄粥或莴苣子粥可帮助下奶,或服用益母草汁粥养血,可促进子宫的恢复。
四、慢性病人的日常调养
有些慢性病由于病程长,患者单纯依靠药物,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配合药粥作为辅助手段,并能坚持长期服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高血压的患者,可长期常食决明子粥、芹菜粥、木耳粥、山楂粥等;糖尿病患者可长期服食玉米粥、葛根粉粥、山药粥等。
五、延年益寿
人到老年,真气日益耗竭,一切生理机能明显衰退,胃肠道消化酶逐渐减少,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困难,消化吸收能力大为降低。因此,绝大多数老年人,一旦患病,往往呈现出种种“虚证”。此时,若能合理选用一些药粥,经常服食,确能起到补益抗老、益寿延年的效果。正如清代医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所说:“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就是说,经常选用具有补益功能的黄芪、人参、山药之类的上品中药与米谷同食,可以使人健康长寿。
8、养生粥 哪些粥具有养生功效
养生粥
1、胡桃粥:
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2、栗子粥:
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3、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4、山芋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5、梨子粥:
梨子2只,洗净后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6、芝麻粥:
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7、牛肉粥:
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8、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9、乌鸡肉粥:
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10、木耳粥:
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11、枸杞粥:
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12、莲米粥:
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13、胡萝卜粥:
取新鲜胡萝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14、红枣糯米粥:
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9、求推荐调理脾胃的养生粥
“秋季平补,冬季滋补”,所谓平补,就是宜选用补而不峻、不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特给大家推荐四款秋季补脾养生粥。
薏米粥 薏米70克,粳米50克,盐适量。将粳米、薏米洗净,放入锅内煮成粥加盐即可。薏米粥具有健脾胃、祛风湿、消水肿的作用,适合各类人群秋季食用。
山药糯米粥 糯米50克,山药300克,白砂糖适量。将糯米洗净,加水烧开,再用温火煮成粥。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状,待粥熟后,将其放入同煮,至山药熟透,加糖调味即可食用。山药糯米粥具有补养脾胃、调理胃肠的作用。
茭白猪肉粥 茭白100克,粳米100克,猪肉末50克,香菇25克,精盐、味精、食用油各适量。将茭白削皮洗净,切丝待用;香菇切成碎末。在炒锅内放入少量食用油,六成热时放入猪肉末炒散,加入茭白丝、香菇末、精盐、味精合炒入味,盛入碗内备用。将洗净的粳米熬粥,粥成后加入炒好的茭白,稍煮即成。这款粥营养丰寓,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调补脾胃、利水通便的作用。
南瓜百合粥 南瓜250克,鲜百合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南瓜洗净去皮、切丁,鲜百合摘瓣洗净。粳米洗净后用文火熬熟,加入南瓜丁煮烂,再放入冰糖、百合,煮沸即可。南瓜营养成分丰富,脂肪含量较低,易于消化和吸收,还可通便,配合滋阴润肺的百合,具有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