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腊八养生

腊八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6 01:10:33

1、腊八节应该吃什么?

应该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百,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度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内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容保养脾胃。

2、今天是腊八,这碗养生粥你喝了吗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很多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腊八粥非常符合这一条,腊八粥的材料决定了腊八粥的美味和营养。

腊八节

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红小豆、绿豆、红枣、花生、葡萄、枸杞、黑芝麻、百合、莲子等等,既有谷类、豆类,又有坚果、干果。最重要的是谷类、豆类混合搭配能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谷类是有营养,但失去了豆子就失去了平衡。另外,腊八粥能够让我们一餐之中吃到许多种食物,其中的粗粮和豆类是我们平时饮食上比较欠缺的。这些谷类,比如大米、小米、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有健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豆类比如红小豆、绿豆,富含植物蛋白质;坚果比如核桃、花生,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E,可抗衰老、健脑益智;干果比如大枣、栗子,浓缩了鲜果的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01
板栗腊八粥:补肾益气
板栗烧鸡、板栗烧排骨、糖炒板栗……这些或许你都尝过,但你不会想到用板栗来熬粥吧。《本草纲目》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也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由于冬季寒冷干燥,有的人嘴唇会出现干裂,严重者可发生口角炎、唇炎等。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维生素B2。维生素B2亦称核黄素,它参与人体内生物氧化酶的催化过程。当气温在0℃以下、相对湿度较低时,容易诱发或加重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而板栗中的维生素B2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做成腊八粥之后,补益效果更佳。

3、腊八节要吃素么

腊八节适合吃素,尤其是吃一碗腊八粥最应节。

腊八节,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在一些地区腊八这一天还有着吃素的风俗。

古代将阴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在腊月里,人们祭祀的诸神有八种,因此称为“腊八”,汉代以来行祭的日子就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

另外,根据佛教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女给他喂了用泉水熬成的乳糜状的粥后,恢复了元气,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夜里,悟道成佛。

后来,佛教僧侣们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便仿效牧女的做法,熬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就流行起来了,腊八也成了佛教的节日,称为“佛成道日”。

开始,吃腊八粥之俗仅流传于佛教徒中,各地佛寺在腊八熬粥除了自己食用外,还以此馈送四方善男信女,所以腊八粥又称为“佛粥”、“福德粥”、“福寿粥”。

后来,此俗流传渐广,民间争相效法,特别是到清代,吃腊八粥之风更盛。’在宫廷中,每逢腊八,皇帝都要向文武百官、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米、果,以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更是家家户户熬煮食用,以致腊八粥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了。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4、腊八节习俗。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5、有关腊八的资料

夏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汉族地区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腊八粥又和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结合,称为养生佳品。后来随着佛教的流行,腊日和释迦牟尼成道日融合,腊八粥也常被附会说成是来自于印度。
起源:古代天子或诸侯,在年终时候要举行祭祀八种自然神灵的仪式,称为蜡祭。蜡祭后来流行到民间,其习俗至今还有所遗存,就是腊月初八,南方的人们要吃腊八饭,北方的人们要喝腊八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我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已十分风行。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

6、养生版腊八粥怎么熬

一、腊八粥的做法、原料配料介绍腊八粥的做法:含原料配料(图片)典故、用高压锅熬腊八粥的方法等

腊八粥一般有咸甜两种吃法。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是腊肠。这里介绍传统的甜吃腊八粥做法。

材料:白糯米、桂圆、糖 ;配料是莲子、银耳、红枣、百合、山药、豆类(绿豆、红豆等)。

做法:1、糯米50克泡10分钟,加6杯水,大火煮开,改中小火煮20分钟 ,加桂圆、糖再煮10分钟,完成粥底的制作。2、加入煮好的配料再煮沸即可。

腊八粥的功效很多,可改善虚弱体质,补心血,还可止咳润肺,防止便秘,养颜美容,不一而足。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以吃咸味的腊八粥。冬季气候干燥,寒风入骨。肉粥既美味又御寒。另外,也可多吃大枣粥、玉米粥等。

另一做法为:

几种豆子,加上红枣、葡萄干、核桃仁就可以熬出一锅香甜可口腊八粥。在腊八这一天,按中国人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喝。有些人也许会在超市里买些配好豆和米,直接在腊八那天熬粥了,其实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用来熬粥的豆子一般不好熟,所以米和豆子不应该一起下锅。

在这里推荐用高压锅熬腊八粥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不用将豆子提前一天泡制。先来看看用来熬粥的原料有哪些,“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配料是豆类。原料有糯米、大米、紫米、红枣、花生、核桃、葡萄干、栗子、红豆、芝麻等。

相传这腊八粥的丰富材料、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一位穷书生要进京赶考,为了筹备粮食,临走之前,他挨家挨户乞讨,因为各家给的粮食不一样,所以他收集来的有各种各样的米和豆。书生把这些乞讨来的粮食熬粥喝,觉得味道很不错,于是也就有了腊八粥的由来。

因为豆子不好熟,所以先做豆子。把豆子洗净,直接放到锅里。使高压锅熬腊八粥,先煮豆,把这些豆豆洗干净后,要直接下锅,然后点火。等到开锅以后,我们把火关小,把高压锅阀盖好,闷15分钟再关火。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豆子借助锅里的压力闷一下。等到高压锅中的气散尽,在开阀,这时豆子就容易开花了。 接下来我们再把准备好的米还有红枣、栗子放进锅里一起熬,使用高压锅熬腊八粥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放小米。要放小米的话,就不能盖高压锅的盖子,以免堵阀。

经过20分钟的熬制,腊八粥就做好了。在腊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腊八粥:腊八粥的传统做法是先将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等捡好洗净,煮成半熟,然后放进稻米、小米、黄米,再用文火熬,是粥稀稠适中,吃时加糖,并拌以预先煮熟的红枣、栗子等。如今市场上物品如此丰富,找齐这些用料并非难事,可是有多少人会了解并有耐心遵循这些传统的做法来熬粥?能记住那天是腊八,并买回一袋配好的粥料放在高压锅里煮的,已经是难得的有心人

一般有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等组成
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腊八粥
原料:
糯米200 克、栗子200 克、粟米200 克、青丝.10 克、赤豆200 克、桂花卤10 克、花生仁100 克、红枣200 克、核桃仁25 克、玫瑰卤10 克、红糖500 克、瓜子仁25 克、清水1500 克、葡萄干100 克、粳米200 克、红丝.10 克、秫米200 克、白糖200 克、菱角200 克。

做法:
1.红枣洗干净,去核,切成1 厘米大小的小丁。

2.菱角、栗子用刀斩一口子,煮熟去壳,取肉切成碎丁块。

3.将糯米、粳米、粟米、秫米、赤豆部分别用清水淘洗干净,放入大锅里,加上清水、红枣、粟子、菱角上火烧开,慢慢熬煮,要不时搅动锅底, 防止糊底。待粥煮成时,加入红糖、桂花卤、玫瑰卤调拌均匀即可。

4.将粥分别盛入碗内,放上青丝、红丝、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作各种图案拼摆,洒上白糖即成。

工艺关键:
1.腊八粥,除主料糯米外,其它辅料可根据地方特产随意选择。凑足八种,便算正宗风味。

2.花生仁、葡萄仁、瓜子仁、核桃仁,亦可入粥同煮。

3.用白糖撒成福、禄、寿、喜等字样,以示吉祥。

4.家庭制作,酌情减量。二、腊八粥配料

农历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月”初八,民间都当作年节来过,在此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与祥瑞。一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这已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7、腊八洗脚有什么好处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部位。经常洗脚,按摩脚趾、脚掌心,能防治局部及全身的诸多疾病。大足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可疏肝健脾、增进食欲、治疗肝脾肿大;二足趾外侧属阳明胃经,可调节肠胃功能;第四趾属胆经,能防治便秘、肋痛;小趾属膀胱经,能治疗小儿遗尿症,矫正妇女宫体位置;脚掌心是肾经涌泉穴所在,能治疗肾虚体亏。

洗脚不但对人体脏腑有诸多好处,同时勤洗脚,还可有效预防足癣等各种脚部疾患。对已患足癣者,经常用淡盐水洗脚会不治自愈,并能防止由于不清洁而引起的继发细菌性感染。冬天用热水洗脚,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冻疮发生。如脚受冻后出现红肿痛痒症状,立即用花椒熬水泡脚、洗脚,除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能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消除疲劳,防止肢体关节酸痛麻木。在炎热的夏天,洗脚后,可顿觉清凉沁脾,神清气爽,益气解暑。

从医学角度来讲,洗脚对不少疾病有辅助医疗的作用。用鸡毛熬水泡脚,可治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小儿腹泻,可用白果树叶熬水洗脚。下肢跌打损伤可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熬水洗脚,能很快帮助消肿止痛。

有趣的是,治疗老年人失眠少寐的物理疗法——“睡前一盆汤”已成为很多人的养生秘诀。俗话说:“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老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可见脚的健康与否,步履的敏捷与蹒跚,能直接反映出人体的衰老程度。

洗脚的正确方法是用手擦脚,不但洗得干净,更重要的是手对脚的搓揉推拿,起到了刺激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活经通络,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君想拥有一双矫健的双脚,防止过早衰老,最好坚持用热水洗脚。

8、腊八节的习俗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9、腊八节养生应注意什么

10、腊八节恰逢小寒节气,该怎么养生

1、出点汗百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住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度循环。
3、多喝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4、呼点问气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答门窗关得紧紧的,时间久了,室内空气就会受到严重污染,使人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居室适当的开窗通风也是专很必要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到一些氧气含量较多的地方散步,就更好不过了。
5、早点睡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属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与腊八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