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冬季中药养生

冬季中药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5 20:13:05

1、中医的冬季养身

楼主的这个问题需要分年龄和是否有一些慢性病来区别对待的。我只提几点,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1,早睡晚起,但是有的人因为体质的原因,无法入睡这么长时间,那就给自己努力调整生物钟,
比如晚上9点后就放下其他事情,翻翻书(休闲为主,切勿太黄太暴力哦),喝杯蜂蜜水等等,
促动自己10点前能入睡;
第二,如果白天醒的早,索性就起来做做饭,逛逛公园,或者慢跑半个小时——如果继续在床
上 打滚或者运动完弄个回笼觉都是不可取的,带来的直接效果之一就是晚上的睡眠质量还是无
法提升。——睡眠质量对30以上的人群越来越重要了,这一点几乎能对其他所有身体不利状况起
到好转甚至根除的作用,楼主需要对睡眠质量的提升加强重视哦,所以我摆在首位;
2,坚持运动。——冬天,对一般人来说很容易堆积脂肪,这也是女孩子们常抱怨冬天又长膘的原因。因为个人体质,身体基础等不一而足,我简单提1点:就是看自己的体质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如果从总的功能来和对人体带来的运动损伤来看,游泳,太极或者瑜伽是我们的首选,——到了冬天,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些运动,不放弃,不间断就好。
3,说到食疗等等,我还是坚持:对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食疗办法,这方面楼主可以多去请教下周围圈子里的专家,切不可一概而论。

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如果觉得回答的好,给个推荐哈,最近冲等级玩呢,哈哈

2、在冬季,通过中医方式如何养生?

一、精神调养

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为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意思是欲求精神安静,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做到如同对待他人隐私那样秘而不宣,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感到满足。如是,则“无扰乎阳”,养精蓿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二、起居调养

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破坏阴成形大于阳化气的生理比值。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饮实调养

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从五味与五脏关系有之,则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因为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

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由于冬季重于养“藏”,放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四、运动调养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是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五、防病保健

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除了注意精神、饮食运动锻炼外,还可用中药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预防作用;黄芩可以预防猩红热;兰花草、鱼腥草可预防百日咳;生牛膝能预防白喉。这些方法简便有效,可以酌情采用。

冬寒也常诱发痼疾,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等,也多因触冒寒凉而诱发加重。因此防寒护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颜面、四肢的保健,防止冻伤。 

3、进入秋冬季,怎样用中草药养生保健

1

与冬季中药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