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养生书的图书目录
前言 艾和爱的温情分享
自序 我为什么写作这本书
第1章 艾灸概述
第2章 聪明人傻瓜艾灸法
第3章 无病长寿陶瓷器艾灸要穴
第4章 癌等难治病的艾灸预防疗示回
第5章 艾灸的问答与案例分享
后记
附录1 聪明人傻瓜艾灸法特效穴和其他主治穴表
附录2 我三年的答健康改善报告
2、艾灸养生书的介绍
<
3、世界艾灸日发起人徐源泽是中国艾灸养生协会秘书长吗?
是的,你说的一点没错,他就是中国爱妃养非协会的秘书长
4、我想知道单桂敏艾灸养生到底是真的还是骗术
医学生肯定知道,艾灸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外治方法,而现代很多人并没有医学基础,只能把它当作养生的手段。殊不知,艾灸治疗某些疾病,堪称一绝。艾灸从来不会辜负你,是不是骗术,你自己尽管去试,随便试。它成本极低,你又不损失什么,何苦在这询问。
5、艾灸养生
炙疗不但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养生美容。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的正确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从而产生中医学里面的形神之美。
艾灸穴位
养生灸按需取穴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取穴】:关元、气海、其他穴按需要选择
【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状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延年益寿;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
强身健体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肾俞穴、三阴交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周2次,连续灸1-3个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防办公室综合征
【取穴】:关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
【功效】:针对缺少运动人群,起保健养生作用,帮助调理五脏六腑,预防市内空调受寒引起的颈椎病、以驱寒补阳之功效。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壮,半小时左右。
美容先养肺
艾灸对整个身体的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全身美容比较好的穴位主要位于:肺俞和肾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脏的湿热水气外输到膀胱经。中医讲“肺主毛皮”,说明肺和皮肤、毛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据,气血的滋养不够,皮毛也要随之受到影响,所以美容首选养肺。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肺俞、肾俞
【功效】:排肾和肺的水湿,滋养毛发,有助于调节体形。
【灸法】:温和灸,每次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1]
②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④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⑤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
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龙胆紫药水,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⑦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养生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灸法禁忌
1.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2]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6、艾灸养生书的电子版哪里可以免费下载啊
南阳zd陈艾坊 买艾条回就送电子书答
http://chenaifang.taobao.com/
7、艾灸养生是真的吗?
是真的,你可以试试
8、世界艾灸日首倡者徐源泽先生是中国艾灸养生协会秘书长吗?
徐源泽是中国艾炙养生协会秘书长
9、哪里可以买到艾灸养生书 林勇伯
针灸资料所有资源下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13/15/3729931_133312465.shtml
你下载这些copy资源学习一下吧,虽然不是你点名的书籍,但是也挺有用的
10、艾灸养生祛病法的图书简介
送你妙方还你健康丛书
漆浩:1963~,中华全国中医科普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编著有《白话本草纲目》、《家庭百病诊断大全》、《家庭常用中药》等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学硕士,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教育中心副教授,著有《医·巫与气功》、《实用家庭百病自治大全》等
目录
第一节 艾灸养生祛病的机理
第二节 艾灸疗法的分类
一、艾条灸法
二、艾炷灸法
三、直接灸法
四、间接灸法
第三节 艾灸疗法主意事项
一、施灸后的处理
二、禁用与填用事项
第二章 全身艾灸穴位定位与主治
第一节 穴位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法
二、手指比量法
三、体表标志法
第二节 经脉取穴与艾灸治疗
第一章 艾灸疗法概述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 一、足少阳胆经
十 二、足厥阴肝经
十 三、任脉
十 四、督脉
第一节 养生艾灸法
(一)肺结核
第二节 祛病艾灸法
一、呼吸系疾病
(二)劳瘵结核
(三)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章 养生祛病艾灸法
(四)肺气肿
(五)哮喘
(六)咳嗽
(七)肺脓肿
(八)痰饮咳喘
(一)急性肝炎
二、消化系疾病
(二)黄疸
(三)慢性肝炎
(四)肝肿大、肝硬化
(五)急性传染性甲肝
(六)胆结石症
(七)胆囊炎
(八)反胃呕吐
(九)胃溃疡病
(十)腹胀
(十一)呕血
(十二)食物中毒
(十三)呃逆
(十四)中毒性痢疾
(十五)脱肛
(十六)急性阑尾炎
(十七)肠寄生虫病
(十八)胸腹胀满
(十九)纳差、消化不良
(二十)腹泻
(二十一)便秘
(二十二)盲肠炎
(二十三)肠梗阻
三、心血管系疾病
(一)中风
(二)口角〓斜
(三)心律不齐
(四)心绞痛
(五)风湿性心脏病
(六)高血压中风
(七)高血压病
四、内分泌系疾病
(一)糖尿病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三)消渴
(四)甲状腺肿
五、神经系疾病
(一)卒然昏晕
(二)眩晕
(三)神经衰弱
(四)失眠
(五)癫痫
六、泌尿生殖系疾病
(一)阳痿
(二)男子阴冷
(三)早泄
(四)夜梦遗精
(五)遗精
(六)肾结石
(七)前列腺炎
(八)睾丸痛
(九)小便不通
(十)肾炎水肿
七、内科热病
(一)热病
(二)高热症
(三)感冒发热
(四)颜面红肿
八、妇科疾病
(一)阴道炎
(二)妇女不孕
(三)恶露不尽
(四)胎位不正
(五)子宫肌瘤
(六)子宫颈癌
(七)妇女淋病
(八)乳癌
(九)妇女阴缩证
(十)带下病
(十一)白带过多
(十二)妇女腰痛劳损
(十三)难产
(十四)子宫脱垂
(十五)月经不调
(十六)妇女乳肿
(十七)子宫出血
九、儿科疾病
(一)小儿脑膜炎后遗症
(二)小儿伤食
(三)小儿惊风
(四)小儿腮腺炎
(五)小儿肿满
(六)小儿遗尿
(七)小儿痢疾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
十、五官科疾病
(一)常见眼病
(二)眼结膜炎
(三)鼻窦炎
(四)牙痛
(五)扁桃体炎
(六)咽喉脓肿
(七)常见耳疾
(八)中耳炎
十 一、皮肤科疾病
(一)湿疮
(二)腋气狐臭
(三)外阴瘙痒
(四)背痈
(五)白癜风及皮肤赘疣
(六)瘰疬(淋巴结核)
(七)痈肿
(八)痔疮
十 二、骨伤科疾病
(一)落枕
(二)颈椎增生
(三)外伤腰痛
(四)风湿性关节炎
(五)鹤膝风
(六)坐骨神经痛
(七)腰痛
(八)手抬举困难
(九)手指挛痛
(十)手臂痛不能举
(十一)腿脚拘挛
(十二)两膝无力
(十三)下肢瘫痪
十 三、配大方灸治法
(一)妇女长期劳损虚弱
(二)素体体弱多病
(三)顽固性老寒腿及腰痛
(四)顽固性痛风证
(五)中风后遗症(年久者)
(六)冠心病合并高血脂、动脉硬化
(七)妇女慢性附件炎
(八)慢性水肿
(九)肩关节周围炎
(十)男子长期不育
(十一)长期精神抑郁
(十二)全身急性疼痛
十 四、艾灸配伍疗法
十 五、病位直接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