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
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
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
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
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
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再补充一点,胃经的外现是脸部,举个例子:通过观察,一些经常喜欢吃冷饮的人,脸是好长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的环境,大量摄冷的食品,会慢慢造成胃寒,人体是具有自保功能的,会供成热了,攻这个寒,这个热供得越多,你会显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饮,胃还会再供出更多的热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为,最终把这个为会显现在脸上,而形成痤疮。所认好长痤疮的朋友,不单只是关注脸部清洁,脸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问题,要从胃去找原因!
第六个时辰:巳时(09:00——11:00)
巳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太阴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气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后的食物所变成的气血调出分配到人体的肉当中,脾想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问题,会造成肌肉松驰,全身无力。还有一个问题,脾在志为思,脾脏发达的人,头脑会很灵活,关联性会很强,不过一个人思考过度,会伤了脾脏,思伤脾。如果人身上出现了湿症,浮肿的病状,皆属脾的问题,从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个时辰:午时(11:00——13:00)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一阴生,这个时辰人体的阴气开始生发,与子时阳气生发相对。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对应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午时要达到心肾相交,让心火下去让肾水上来便到达心肾相交的状态,所谓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的人,这个人就显得特有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心肾相交呢?通过睡觉就可以实现,所以午时要小睡一会儿,通过心肾相交来养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学习都有帮助!
第八个时辰:未时(13:00——15:00)
未时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吸收,这个时辰小肠开始活跃,小肠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华通过吸收之后分配各个脏器,所以中饭要吃多吃好,这个好就是营养和口味要相对较高才可以!还有一点心与小肠想表里,一般在这个时辰,有些人会出现胸闷的状况,可能是小肠出问题了,要注意对心的保护!
第九个时辰:申时(15:00——17:00)
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从人的后脑一直到脚的一条经脉,这是一条可以上脑的经脉,申时是一天当中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肾与膀胱相表里,在小便的时候是靠肾的力量将尿液从膀胱里输送出去。最要的一点,膀胱经存储津液,举个例子:好多人有口唇干燥的现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肾有关,因肾属水,肾水上不来就会出现口唇干燥,而肾水又要靠阳气带动才可以上来,而阳气又是通过膀胱经输送的,所以老是出现口唇干燥的水从膀胱经去治疗就可以了!
第十个时辰:酉时(17:00——19:OO)
酉时肾精当令:肾主藏精,肾的神明为精,所谓精,就是相当于货币,什么东西都可变现,精在人体里颇为重要,人体缺什么,都由精去变现出来,精是支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肾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器官,肾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肾气大伤,也就是损了精,比如性生活过度,手淫过频那都是损耗了精,常期无规律的大量的损耗肾精,容易衰老,对身体的危害是没有穷尽的!如果有人在酉时发低烧,那就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第十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当令:心包经当令,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也就是这个时候人应该去娱乐,去交流,这样才能使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心情舒畅!
第十二个时辰:亥时(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当令: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肾,联系两两器官东西就是称三焦!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时辰是做爱的最佳时期,有了前一个时辰戌时的欢娱,现在这个时辰便对情侣夫妻之间做爱大有帮助的!
2、“十二时辰养生”和“四季养生”的启示
希望您能把握养生的原则,百中医的四季养生虽然产生于有四季变化的地方,但对四季没有变化的地方依然适用度。中医讲求的即维护正气,天时相应,比如春养肝,即春天万物复苏,肝气抒发,问此时应顺应肝气的升的趋势,不要违反这种趋答势,这样就是顺应就是养生就是护正。一天之内,早晨阳回气初生,正午最强,下午渐衰,晚上阴气逐渐增重,子时阴气最盛,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医讲求的即是天答时相应。
3、中医讲的时辰对应经络有何根据?
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叁者的关系如下: 时间时辰经络 / 脏腑23:00 - 1:00子时胆1:00 - 3:00丑时肝3:00 - 5:00寅时肺5:00 - 7:00卯时大肠7:00 - 9:00辰时胃9:00 - 11:00巳时脾11:00 - 13:00午时心13:00 - 15:00未时小肠15:00 - 17:00申时膀胱17:00 - 19:00酉时肾19:00 - 21:00戌时心包21:00 - 23:00亥时叁焦 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於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於其他脏腑。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二、为什么叫子午流注: 从字面看,是因‘子午’、‘流注’而得名。‘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纪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人天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的体现。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三、了解子午流注的意义: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四、子午流注的内容: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不同的经对应人体的不同的功能系统,比如小肠对应人体的吸收功能,并不是简单只对应实体的脏器。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气冷冽无法作为。而中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善战,而是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午” 在月份应五月。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而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中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00到凌晨2:00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这个时段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从中医来说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4、什么是12时辰养生法?
在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是根据阴阳论、全身经络运行等来制定的。
子时 (晚上23点~点,胆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进入浅睡眠
避免做的事:吃东西
怎么养生:
晚上23点,天地阴阳对换,因此在这时候睡觉,最能够滋阴、养阳、保持精神和体力,也容易入睡。此时脾胃已经休息了,吃下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容易堆积脂肪,造成肥胖。如果你不太饿的话,不建议有吃夜宵的习惯。
丑时 (凌晨1点~3点,肝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喝酒、熬夜
怎么养生:
凌晨1点,天地完全黑暗,必须熟睡,养好肝血。喝酒会阻碍肝脏排毒,所以要避免喝酒,特别是1点~3点这段时间。
寅时 (凌晨3点~5点,肺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熟睡
避免做的事:抽烟、早起床
怎么养生:
凌晨3点,肺部开始排毒,必须熟睡,让肺部休息,把精气送到身体各部分。感冒的人此时易咳嗽,抽烟会增强症状,3点~5点这段时间应避免抽烟。
卯时 (清晨5点~7点,大肠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起床上厕所大便
避免做的事:喝刺激性饮料
怎么养生:
清晨5点,大肠开始排毒,6点是起床的最佳时间,应该上厕所大便。口干时最好喝清水/果汁,不要为了提神而猛喝咖啡。
辰时 (早上7点~9点,胃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吃早餐、户外散步
避免做的事:赖床、坐着不动
怎么养生:
早上7点,胃部消化最活跃,应该吃早餐。轻微活动一下身体,能帮助消化,躺着、坐着都是不对的。
巳时 (早上9点~11点,脾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工作
避免做的事:睡懒觉
怎么养生:
早上9点,脾脏吸收早餐的营养,全身充满活力,头脑也较灵活。在巳时,睡懒觉等于在浪费时间。
午时 (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营养均衡的午饭、闭目养神
避免做的事:悲伤、抱怨
怎么养生:
中午12点半,是午饭时间,食物种类丰富但不宜吃太多,不然会对你的精神造成负担。在13点左右,闭目十五分钟以调养心神。心主喜,心经运行时,千万不要悲伤或抱怨。笑容有益于心脏。
未时 (下午13点~15点,小肠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喝水两杯
避免做的事:激烈运动
怎么养生:
未时是一天中最暑热的时辰,在夏季,未时要避免外出和激烈运动,并多喝水。午饭营养被吸收,血液里黏稠稠的,喝两杯凉水能稀释血液,降低体温。
申时 (下午15点~17点,膀胱经当令)
应该做的事:记忆力训练、与人谈话、喝水两杯
避免做的事:憋尿
怎么养生:
申时,这是人体反应最灵敏的时辰,记忆力与口才大增。是膀胱经当令的时侯,所以不该憋尿,要让膀胱自然排毒。
5、在医学里,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相对应,那么十二时辰中应该如何进行经络养生?
古代中国人民,结合十二地支,创造出了十二时辰这一独特的计时方式。
而古代医学,则将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相互对应起来,对人体养生提出了建议。
那么就让我们来领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胆经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6、在十二时辰养生法中,每个时辰对应的养生方法是怎样的?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9~10、亥、子时(晚9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7、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怎样把肺寒排出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张成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在上午的时候,是阳长阴消,阳气是升的时候,我们借助这个天机,补给温阳的药,就比在其他时候给药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气降的时候,阴长阳消,我们补给养阴的药,效果就比其他时候好。十二时辰养生,可以帮助我们解毒,可以帮助我们养生,帮助我们预测疾病,帮助我们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吃药。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应十二脏腑的养生法则
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所以日养生也叫12时辰养生。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依照怎样的次序锻炼经络才能符合气血盛衰和经络运行的规律。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半夜23点到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的时候,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驾御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的状态。注意,不是这个时候我们才上床,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处在熟睡状态了。那么什么时候该上床呢?应该在10点半左右。
子时的时候,胆经值班,胆是阳气的一阳生,它是刚刚长阳气,还很微弱,我们要特别保护这个阳气,怎么保护呢?最好用睡觉来保护,所以你夜半的时候,就请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应该睡觉。要开始养阳气,而养阳气要从微小的时候就要保护它。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
那么丑时候是什么时候呢?丑时候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经我们知道,它是主生发的,它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值班的时候要生的大一点了。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半夜里,千万别去酗酒,千万别沉迷于游戏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肝还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爱熬夜的人,因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自然就容易发病。
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
夜里3点到5点是什么时候呢?这时候叫做平旦。因为此时天气要开始平衡了,阴阳开始平衡了。此时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你的脉硬不硬,脉硬呢,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高血压;二三十岁的如果脉紧,可能是不是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还可能是有焦虑症。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动脉硬化了。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时大肠值班。大肠经,就是早上5到7点钟的时候。12时辰养生有个重点,就是卯时您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就在5到7点钟的时候。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你减轻便秘。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你的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就能帮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体所有毒的50%。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才能正常的大便。
辰时——早餐营养药均衡
到辰时的时候,是胃值班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是7到9点,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是最容易接纳的。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要有一味荤,比如说你咸菜就泡饭就不行,得加上一点有动物蛋白的东西要有肉,或者鸡蛋都行。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接下去上午9到11点,是巳时,是脾经值班的时候。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脾经是主消化的,这个时候,它要吸收营养。而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你必须吃好早饭,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 13点到1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黄帝内经》说的,阴是主内的,是主睡觉,阳是主外的,主苏醒。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也出效率。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饱饱地睡,最养阳气。那么阳气不虚也不盛,正常的人怎么办呢?我们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因为我们的心脏很累,除非你身体很强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觉,一般的我们还是要睡午觉。
睡午觉要平躺,这样可以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脑养护。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有一句话,叫做“卧,则血归于肝。”你要平躺你的血液才养肝,肝脏对人体有个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那么你醒起来以后呢,肝脏可以把血液输送到你的大脑,保证你的工作,所以要平躺。平躺下来了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保护你的颈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梁,一天到晚的撑着身体,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纪老的人,骨头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颈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会儿,长此以往,你就不会得腰椎增生、颈椎病,也不会得坐骨神经病等等,所以这个午时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
午时过了以后,1点钟到3点,就到了未时,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得拥挤。你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下午的3点到5点之间,大家要注意了,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那么到了酉时,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7点,这时候是肾经值班,您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
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再往下,到了17点到19点,此时是心包经值班。心包经值班的时候呢,我们的心气比较顺了。这个时候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这个时间你可以学习,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可能是你散步回来以后,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让你的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准备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时,亥时就是晚上的九点到十点,这时候应该休息,准备睡觉,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这都是最佳时间。到10点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
这样,12时辰养生就全部介绍完了。它的规律就是要按照经络和脏腑,还有阴阳气化来进行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张成老师总结了一首歌诀,有助于您更好的遵照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由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