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龟鳖养生

龟鳖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5 03:10:11

1、野生乌龟壳如何入药

龟鳖大补?这只是一个神话!正确认识龟鳖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作者:吴伯平 吴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自身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养生保健中对龟鳖的重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龟鳖的功效被极度夸大,甚至误导误用,误人病情。龟鳖收购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龟鳖资源却急剧萎缩,濒临灭绝,中国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种种问题,包括国际社会的质疑与拷问,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龟鳖作为中药和保健品的真实价值。

一、龟甲龟肉 功效简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龟与鳖的功效稍有差异,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龟为例,对龟鳖真实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作一简略探讨。

对于龟的功效,历代医家观点并不一致。汉末本草著作《名医别录》言之“肉作羹,大补”;但元朝吴瑞所著《日用本草》却记载“味酸,温,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显将之拉下了神坛。

龟身上可入药的部位,主要是龟甲和龟肉。

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大约七十余首,但常用的只有十余首。 2010年版《中国国家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材有3214种,最常用的也多达一千多种,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用于十余首常用方剂中的龟甲显然只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龟在中医药的大家族中,也只是无数药材中的一味药而已,并非有什么特别。但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对它越来越迷信呢?

记载“龟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医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历史的日本龙谷大学也有收藏,书中这一观点必定有其理据。不过我们今天暂且不讨论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龟的功效。

先说龟甲,龟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心安神。看了这样的描述,可能很多人会发出惊叹,谓之神药。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的功效往往是单一的,而中药的药理与西药完全不同。中药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比西药更宽泛、更广义,其功效往往不止一个方面,而是有多种、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药都是这样,并非只有龟甲如此,举两个例子:比如熟地黄,据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记载,功效:“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再比如我们经常在饭桌上吃到的山药,明代张介宾所著《本草正》记载,功效“健脾润肺、益胃补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延年益寿。”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龟甲作为中药的功效。龟甲就像许许多多其他中药一样,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没必要将它神化,也不应该将它神化。

龟肉入药很少,使用范围也较窄,频次也较少。在中国中医药资料库方剂库中,使用龟肉的古方仅有六首,现代应用则更为少见。

二、替代用药 难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常用的有十余首,包含龟肉的仅有六首。这些方剂中龟甲龟肉所产生的功效,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据各种临床证型选择替代药物。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余皆可称为辅药,意为起辅助治疗作用。镇肝熄风汤是使用龟甲的著名方剂之一,但其中的龟甲并非不可替代之君药,而只是辅药,和龙骨、牡蛎一起,共奏潜阳降逆之功,从而起到柔肝熄风之效。该方剂中的龟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潜阳可以用石决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潜阳功效。滋阴可增加生地、黄精等养阴药为补。二者相合,滋阴,潜阳降逆,柔肝熄风,原方之效完全能实现。

《寿亲养老》卷四记载的“三肉臛”,由龟肉2两、羊肉3两、獐肉3两组成,主治产后乳汁不下。但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食疗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涌泉汤:王不留行十克、鸡蛋三个、白糖适量。加水两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鸡蛋打碎,用药汁煮鸡蛋,加白糖调味,当早点或点心吃,能有效促进母乳分泌。
以上我们介绍的这些食材药材,更常见,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没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来故弄玄虚。

除方剂中的龟甲龟肉可根据功效选择替代药物外,用于各种临床证型中的龟甲,也有不少品种的药物可以替代。

纵览医书,龟甲主要用于以下临床证型,各证型后我们列举了一些替代药物。

(1)阴虚阳亢证:
枸骨叶——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导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热、腰膝酸痛等症。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另外还有石斛、西洋参、南沙参、金银花,等等。

(2)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诸证:
楮实子——功效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水肿等症。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另外还有枸杞子、女贞子,等等。

(3)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惊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黄——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另外还有何首乌、当归、麦冬,等等。

(4)阴虚血热、热伤冲任、月经过多、崩中漏下: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旱莲草——功效养阴益肾、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诸症,也可治疗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候。
另外还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马齿苋,等等。

三、壮阳之功 纯属误传
人们对龟鳖的认识有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龟鳖可以滋阴壮阳。上文中曾经提到,龟甲有一定的滋阴潜阳的功效,但“潜阳”并非壮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潜,有“平抑、调节平衡”的含义,跟“壮阳”相去甚远。可以说,这“潜阳”二字长期以来都被误读了。至于龟肉,翻遍医书,也找不到龟肉可壮阳的根据和记载。

所以说,吃龟鳖可以壮阳,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误传。

平时经常听到各类广告说,肾虚,要补肾。其实补肾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证施治。首先要确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阳虚,男子可导致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女子可导致不孕、遗尿、性欲低下等。对于以上诸症,确需补肾壮阳,但不能用龟鳖来补。因为龟鳖偏寒性,根本没有壮阳的功效,甚至与壮阳背道而驰。

四、用于食疗 功效单一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龟鳖长寿,所以吃龟鳖也能长寿,这也是人们热衷于食用龟鳖的心理依托之一。其实,根据科学考察,只有极少数的龟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几年。平时常见的巴西龟,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见,吃龟鳖能长寿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并无真实依据。
另外,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吃长寿动物就能长寿,那么我们平时经常吃鸡鸭,而鸡鸭寿命很短,我们岂不是要折寿?

过去的年代里,社会不发达,人们知识储备不够,对自身健康和命运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种背景下,产生“吃长寿的能长寿”这样缺乏根据的说法,不难理解。但那只能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应再以讹传讹了。

也有一些地区的人们,把龟鳖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其实这也需要具体分析,比如肾阳虚的人就不适宜吃龟鳖。肾阴虚的人可以吃,但从中医食疗角度来说,食疗食养最忌品种单一,如果只迷信于某一种食物,是达不到效果的。

中药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部分矿物质。用来治病的,一般被称为药物;作饮食之用的,就称为食物。但有些品种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们既属于中药,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调味品。 (卫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种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龟鳖虽然有一定的滋阴功效,但滋阴养阴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显著。就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黑豆,在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黑豆补肾益阴、活血利水。还有我们更熟悉的苹果,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润肺止咳、益脾止泻,主治脾阴不足、肺热燥咳等症。另外还有:蜂蜜、鸭蛋、木耳、银耳、芝麻、小麦、大麦、枸杞、番茄、百合、胡萝卜、桑椹、酸枣,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不要偏食,经常变换食用,远胜于迷信一种。

常见的、普通的、甚至廉价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贵的、标新立异的,不一定就好。养身健体,重在效果,无须猎奇。天地之精华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须舍近求远。鲁迅先生所说“要用一对原配蟋蟀作药引的所谓名医”,只能说是故弄玄虚、甚至欺世盗名。

上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滋阴食物,下面分析两个与龟有关的食疗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实杞龙龟苓汤。

此方在网路上流传甚广,被推荐用于消解湿疹疮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实50克,枸杞子30克,龙眼肉50克,乌龟1只。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湿、解毒;芡实的作用健脾止泻;枸杞子的作用养肝、滋肾、润肺。以上三味性平,乌龟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湿疹疮毒一般多为热症,中医讲究“热者寒之”,而龙眼肉性温,用于解疮毒值得商榷。可见,流传广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替代方之一:绿豆薏仁百合饮。

食材:绿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绿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后,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

替代方之二:马齿苋蕹菜汤。

食材:马齿苋50克,蕹菜30克。制法:将马齿苋与蕹菜分别洗净,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汤,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止痒。

原方:虫草沙参炖龟肉。

主要食材:冬虫夏草10克,沙参60克,乌龟1只。此方中冬虫夏草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补肾壮阳、滋肺止嗽;沙参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乌龟为佐使,仅起到调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润肺银耳汤。

食材:水发银耳400克,荸荠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圆肉30克,姜、葱、白糖、精盐、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适量。制法:荸荠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时,取汁备用;杏仁去皮,开水煮10分钟,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备用;桂圆肉与杏仁一起蒸50分钟取出,备用;银耳开水煮片刻捞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许,加葱、姜、精盐,中火再煮3分钟捞出。然后,将银耳放在蒸锅内,加荸荠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钟,然后放入杏仁、桂圆肉,再蒸15分钟,即成。

此方功效:滋阴润肺、补精益肾、养血润肠。此方不仅功效十分显著,而且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均衡而温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你的身体,这一点是上述虫草沙参炖龟肉所无法比拟的。

五、走出误区 理性回归
国内有些保健品广告所宣称的龟鳖制品的功效,几乎包治百病,这是完全夸大其词了。龟鳖不但不具备那么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当,反受其害。

明代缪希雍所撰《本草经疏》记载:“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妇或胃有寒湿者不能服用龟鳖。同理,以龟板、土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龟苓膏,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较稀的人不宜吃。龟板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导致流产,孕妇不宜。

一般来说,植物性药材的副作用要小于动物性药材,如果用药,笔者更倾向于使用植物性药材。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开宝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为什么都用本草二字?其实本草的含义,就是“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对较少,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绝大部分的肉用动物都是人工养殖的,很多媒体报导,有相当的不良养殖场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长的化学激素,食之对人体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至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卫生部门早已多次发出警告,野生动物身上往往携带病菌,食之对人体有不可预知的健康隐患。

龟鳖,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动物,却被人为地赋予了过多并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这些也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其实在中医药学的范畴里,龟鳖在真正的临床用药中所占份额并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来龟鳖作为保健品的功效却遭到了过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夸大的程度。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保健品的使用应根据各人体质理性选择,盲目的跟风消费,甚至为炫耀财力而攀比消费,实为不智之举。轻则浪费钱财,重则损害身体。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中医药学界已有微词,认为中药消耗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甚至认为中药开发会引发生态危机。面对这种批评和质疑,对中医药学界的智者同仁来说,合理用药,同时向广大民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引导民众不被传说和神话所误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民众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中医学自身的价值、责任和声誉负责。

作者简介:
吴伯平,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人类安全与现代养生研究所所长。

我们都知道中国多年来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无数龟被我们吃掉了,中医的一些说法对这一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中医名义流传的一些误传,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篇文章是从人的健康出发的,澄清人们健康养生中的误区,但同时正好告诉了我们,打着中医旗号推动龟鳖消耗是错误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的理论。这文章的英文版已于今年五月刊发在澳洲出版的中医杂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标题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2、虫草怎么吃效果最好

各种吃法的最佳效果如下

1、泡茶

虫草2克,用80℃开水浸泡数分钟后饮用。亦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西洋参片1克和枸杞子1克,混合冲泡,或与普洱、铁观音等茶叶一起冲泡。

功效:可以补虚损、益精气、化痰止咳。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冬虫夏草对于身体进行补益,治疗一些相关疾病像肺结核、身体虚弱,患者出现的自汗、盗汗,男性患者出现的阳痿、早泄,还有老年患者出现的腰膝酸软、周身乏力等。



2、煲汤

虫草乌鸡汤材料:草10-15克、乌鸡1只、瘦肉100克、红枣8枚.

功效: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头昏耳鸣;肺虚或肺肾两虚,喘咳短气,或咳血;体虚自汗,畏风。



食用冬虫夏草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不宜单独使用

冬虫夏草属于滋补药,主要取其辅助治疗作用。对于肾病来说需要配伍使用,单独使用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也是一些朋友经常犯的错误,以为只要随便吃了冬虫夏草就可以调理肾病,小编提醒单独食用冬虫夏草效果并不是很好。

2.用量不宜过大

一些消费者认为冬虫夏草调理肾病,量越多功效越好,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人体对冬虫夏草吸收有限,一般调理肾病的话,每天3克为好。用量过大吸收有限还会造成经济负担,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3、乌龟脱壳壳子有用吗

龟鳖大补?这只是一个神话!正确认识龟鳖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作者:吴伯平 吴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自身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养生保健中对龟鳖的重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龟鳖的功效被极度夸大,甚至误导误用,误人病情。龟鳖收购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龟鳖资源却急剧萎缩,濒临灭绝,中国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种种问题,包括国际社会的质疑与拷问,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龟鳖作为中药和保健品的真实价值。

一、龟甲龟肉 功效简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龟与鳖的功效稍有差异,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龟为例,对龟鳖真实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作一简略探讨。

对于龟的功效,历代医家观点并不一致。汉末本草著作《名医别录》言之“肉作羹,大补”;但元朝吴瑞所著《日用本草》却记载“味酸,温,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显将之拉下了神坛。

龟身上可入药的部位,主要是龟甲和龟肉。

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大约七十余首,但常用的只有十余首。 2010年版《中国国家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材有3214种,最常用的也多达一千多种,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用于十余首常用方剂中的龟甲显然只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龟在中医药的大家族中,也只是无数药材中的一味药而已,并非有什么特别。但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对它越来越迷信呢?

记载“龟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医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历史的日本龙谷大学也有收藏,书中这一观点必定有其理据。不过我们今天暂且不讨论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龟的功效。

先说龟甲,龟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心安神。看了这样的描述,可能很多人会发出惊叹,谓之神药。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的功效往往是单一的,而中药的药理与西药完全不同。中药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比西药更宽泛、更广义,其功效往往不止一个方面,而是有多种、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药都是这样,并非只有龟甲如此,举两个例子:比如熟地黄,据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记载,功效:“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再比如我们经常在饭桌上吃到的山药,明代张介宾所著《本草正》记载,功效“健脾润肺、益胃补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延年益寿。”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龟甲作为中药的功效。龟甲就像许许多多其他中药一样,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没必要将它神化,也不应该将它神化。

龟肉入药很少,使用范围也较窄,频次也较少。在中国中医药资料库方剂库中,使用龟肉的古方仅有六首,现代应用则更为少见。

二、替代用药 难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常用的有十余首,包含龟肉的仅有六首。这些方剂中龟甲龟肉所产生的功效,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据各种临床证型选择替代药物。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余皆可称为辅药,意为起辅助治疗作用。镇肝熄风汤是使用龟甲的著名方剂之一,但其中的龟甲并非不可替代之君药,而只是辅药,和龙骨、牡蛎一起,共奏潜阳降逆之功,从而起到柔肝熄风之效。该方剂中的龟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潜阳可以用石决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潜阳功效。滋阴可增加生地、黄精等养阴药为补。二者相合,滋阴,潜阳降逆,柔肝熄风,原方之效完全能实现。

《寿亲养老》卷四记载的“三肉臛”,由龟肉2两、羊肉3两、獐肉3两组成,主治产后乳汁不下。但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食疗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涌泉汤:王不留行十克、鸡蛋三个、白糖适量。加水两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鸡蛋打碎,用药汁煮鸡蛋,加白糖调味,当早点或点心吃,能有效促进母乳分泌。
以上我们介绍的这些食材药材,更常见,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没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来故弄玄虚。

除方剂中的龟甲龟肉可根据功效选择替代药物外,用于各种临床证型中的龟甲,也有不少品种的药物可以替代。

纵览医书,龟甲主要用于以下临床证型,各证型后我们列举了一些替代药物。

(1)阴虚阳亢证:
枸骨叶——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导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热、腰膝酸痛等症。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另外还有石斛、西洋参、南沙参、金银花,等等。

(2)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诸证:
楮实子——功效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水肿等症。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另外还有枸杞子、女贞子,等等。

(3)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惊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黄——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另外还有何首乌、当归、麦冬,等等。

(4)阴虚血热、热伤冲任、月经过多、崩中漏下: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旱莲草——功效养阴益肾、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诸症,也可治疗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候。
另外还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马齿苋,等等。

三、壮阳之功 纯属误传
人们对龟鳖的认识有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龟鳖可以滋阴壮阳。上文中曾经提到,龟甲有一定的滋阴潜阳的功效,但“潜阳”并非壮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潜,有“平抑、调节平衡”的含义,跟“壮阳”相去甚远。可以说,这“潜阳”二字长期以来都被误读了。至于龟肉,翻遍医书,也找不到龟肉可壮阳的根据和记载。

所以说,吃龟鳖可以壮阳,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误传。

平时经常听到各类广告说,肾虚,要补肾。其实补肾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证施治。首先要确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阳虚,男子可导致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女子可导致不孕、遗尿、性欲低下等。对于以上诸症,确需补肾壮阳,但不能用龟鳖来补。因为龟鳖偏寒性,根本没有壮阳的功效,甚至与壮阳背道而驰。

四、用于食疗 功效单一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龟鳖长寿,所以吃龟鳖也能长寿,这也是人们热衷于食用龟鳖的心理依托之一。其实,根据科学考察,只有极少数的龟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几年。平时常见的巴西龟,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见,吃龟鳖能长寿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并无真实依据。
另外,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吃长寿动物就能长寿,那么我们平时经常吃鸡鸭,而鸡鸭寿命很短,我们岂不是要折寿?

过去的年代里,社会不发达,人们知识储备不够,对自身健康和命运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种背景下,产生“吃长寿的能长寿”这样缺乏根据的说法,不难理解。但那只能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应再以讹传讹了。

也有一些地区的人们,把龟鳖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其实这也需要具体分析,比如肾阳虚的人就不适宜吃龟鳖。肾阴虚的人可以吃,但从中医食疗角度来说,食疗食养最忌品种单一,如果只迷信于某一种食物,是达不到效果的。

中药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部分矿物质。用来治病的,一般被称为药物;作饮食之用的,就称为食物。但有些品种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们既属于中药,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调味品。 (卫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种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龟鳖虽然有一定的滋阴功效,但滋阴养阴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显著。就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黑豆,在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黑豆补肾益阴、活血利水。还有我们更熟悉的苹果,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润肺止咳、益脾止泻,主治脾阴不足、肺热燥咳等症。另外还有:蜂蜜、鸭蛋、木耳、银耳、芝麻、小麦、大麦、枸杞、番茄、百合、胡萝卜、桑椹、酸枣,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不要偏食,经常变换食用,远胜于迷信一种。

常见的、普通的、甚至廉价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贵的、标新立异的,不一定就好。养身健体,重在效果,无须猎奇。天地之精华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须舍近求远。鲁迅先生所说“要用一对原配蟋蟀作药引的所谓名医”,只能说是故弄玄虚、甚至欺世盗名。

上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滋阴食物,下面分析两个与龟有关的食疗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实杞龙龟苓汤。

此方在网路上流传甚广,被推荐用于消解湿疹疮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实50克,枸杞子30克,龙眼肉50克,乌龟1只。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湿、解毒;芡实的作用健脾止泻;枸杞子的作用养肝、滋肾、润肺。以上三味性平,乌龟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湿疹疮毒一般多为热症,中医讲究“热者寒之”,而龙眼肉性温,用于解疮毒值得商榷。可见,流传广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替代方之一:绿豆薏仁百合饮。

食材:绿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绿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后,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

替代方之二:马齿苋蕹菜汤。

食材:马齿苋50克,蕹菜30克。制法:将马齿苋与蕹菜分别洗净,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汤,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止痒。

原方:虫草沙参炖龟肉。

主要食材:冬虫夏草10克,沙参60克,乌龟1只。此方中冬虫夏草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补肾壮阳、滋肺止嗽;沙参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乌龟为佐使,仅起到调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润肺银耳汤。

食材:水发银耳400克,荸荠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圆肉30克,姜、葱、白糖、精盐、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适量。制法:荸荠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时,取汁备用;杏仁去皮,开水煮10分钟,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备用;桂圆肉与杏仁一起蒸50分钟取出,备用;银耳开水煮片刻捞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许,加葱、姜、精盐,中火再煮3分钟捞出。然后,将银耳放在蒸锅内,加荸荠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钟,然后放入杏仁、桂圆肉,再蒸15分钟,即成。

此方功效:滋阴润肺、补精益肾、养血润肠。此方不仅功效十分显著,而且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均衡而温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你的身体,这一点是上述虫草沙参炖龟肉所无法比拟的。

五、走出误区 理性回归
国内有些保健品广告所宣称的龟鳖制品的功效,几乎包治百病,这是完全夸大其词了。龟鳖不但不具备那么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当,反受其害。

明代缪希雍所撰《本草经疏》记载:“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妇或胃有寒湿者不能服用龟鳖。同理,以龟板、土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龟苓膏,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较稀的人不宜吃。龟板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导致流产,孕妇不宜。

一般来说,植物性药材的副作用要小于动物性药材,如果用药,笔者更倾向于使用植物性药材。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开宝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为什么都用本草二字?其实本草的含义,就是“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对较少,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绝大部分的肉用动物都是人工养殖的,很多媒体报导,有相当的不良养殖场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长的化学激素,食之对人体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至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卫生部门早已多次发出警告,野生动物身上往往携带病菌,食之对人体有不可预知的健康隐患。

龟鳖,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动物,却被人为地赋予了过多并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这些也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其实在中医药学的范畴里,龟鳖在真正的临床用药中所占份额并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来龟鳖作为保健品的功效却遭到了过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夸大的程度。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保健品的使用应根据各人体质理性选择,盲目的跟风消费,甚至为炫耀财力而攀比消费,实为不智之举。轻则浪费钱财,重则损害身体。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中医药学界已有微词,认为中药消耗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甚至认为中药开发会引发生态危机。面对这种批评和质疑,对中医药学界的智者同仁来说,合理用药,同时向广大民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引导民众不被传说和神话所误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民众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中医学自身的价值、责任和声誉负责。

作者简介:
吴伯平,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人类安全与现代养生研究所所长。

我们都知道中国多年来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无数龟被我们吃掉了,中医的一些说法对这一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中医名义流传的一些误传,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篇文章是从人的健康出发的,澄清人们健康养生中的误区,但同时正好告诉了我们,打着中医旗号推动龟鳖消耗是错误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的理论。这文章的英文版已于今年五月刊发在澳洲出版的中医杂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标题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4、龟甲手串怎么养护和清理?

龟甲保养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龟甲手串清洗方法如下: 使用湿棉布,拧干后,将珠子剪开,对每颗珠子进行完整清理,然后使之自然阴干,如此往返三次最后置入养护罐中。当然,清理过后的珠子表层会有明显变浅的现像,这属正常现像。

5、哪几种乌龟可以做药材

乌龟科动物chinemys reevesii(金龟)的腹甲及背甲。主产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壳甲,除去残肉,晒百干,以沙砂炒后醋淬用。

6、秋季养生喝鳖汤好不好

哪个季节都可以吃,关键是要百知道那些人适合吃。

宜&忌:适宜身体虚弱者食用。肝病患者忌食;患有肠胃炎、度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妇及产后腹泻者知不宜食用。甲鱼含高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它的边缘肉裙部分还含有动物胶质,不容易消化道吸收,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甲鱼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内龟甲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容素。

7、乌龟壳晒干怎么用

龟鳖大补?这只是一个神话!正确认识龟鳖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作者:吴伯平 吴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自身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养生保健中对龟鳖的重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龟鳖的功效被极度夸大,甚至误导误用,误人病情。龟鳖收购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龟鳖资源却急剧萎缩,濒临灭绝,中国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种种问题,包括国际社会的质疑与拷问,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龟鳖作为中药和保健品的真实价值。

一、龟甲龟肉 功效简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龟与鳖的功效稍有差异,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龟为例,对龟鳖真实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作一简略探讨。

对于龟的功效,历代医家观点并不一致。汉末本草著作《名医别录》言之“肉作羹,大补”;但元朝吴瑞所著《日用本草》却记载“味酸,温,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显将之拉下了神坛。

龟身上可入药的部位,主要是龟甲和龟肉。

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大约七十余首,但常用的只有十余首。 2010年版《中国国家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材有3214种,最常用的也多达一千多种,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用于十余首常用方剂中的龟甲显然只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龟在中医药的大家族中,也只是无数药材中的一味药而已,并非有什么特别。但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对它越来越迷信呢?

记载“龟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医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历史的日本龙谷大学也有收藏,书中这一观点必定有其理据。不过我们今天暂且不讨论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龟的功效。

先说龟甲,龟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心安神。看了这样的描述,可能很多人会发出惊叹,谓之神药。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的功效往往是单一的,而中药的药理与西药完全不同。中药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比西药更宽泛、更广义,其功效往往不止一个方面,而是有多种、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药都是这样,并非只有龟甲如此,举两个例子:比如熟地黄,据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记载,功效:“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再比如我们经常在饭桌上吃到的山药,明代张介宾所著《本草正》记载,功效“健脾润肺、益胃补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延年益寿。”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龟甲作为中药的功效。龟甲就像许许多多其他中药一样,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没必要将它神化,也不应该将它神化。

龟肉入药很少,使用范围也较窄,频次也较少。在中国中医药资料库方剂库中,使用龟肉的古方仅有六首,现代应用则更为少见。

二、替代用药 难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常用的有十余首,包含龟肉的仅有六首。这些方剂中龟甲龟肉所产生的功效,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据各种临床证型选择替代药物。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余皆可称为辅药,意为起辅助治疗作用。镇肝熄风汤是使用龟甲的著名方剂之一,但其中的龟甲并非不可替代之君药,而只是辅药,和龙骨、牡蛎一起,共奏潜阳降逆之功,从而起到柔肝熄风之效。该方剂中的龟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潜阳可以用石决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潜阳功效。滋阴可增加生地、黄精等养阴药为补。二者相合,滋阴,潜阳降逆,柔肝熄风,原方之效完全能实现。

《寿亲养老》卷四记载的“三肉臛”,由龟肉2两、羊肉3两、獐肉3两组成,主治产后乳汁不下。但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食疗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涌泉汤:王不留行十克、鸡蛋三个、白糖适量。加水两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鸡蛋打碎,用药汁煮鸡蛋,加白糖调味,当早点或点心吃,能有效促进母乳分泌。
以上我们介绍的这些食材药材,更常见,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没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来故弄玄虚。

除方剂中的龟甲龟肉可根据功效选择替代药物外,用于各种临床证型中的龟甲,也有不少品种的药物可以替代。

纵览医书,龟甲主要用于以下临床证型,各证型后我们列举了一些替代药物。

(1)阴虚阳亢证:
枸骨叶——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导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热、腰膝酸痛等症。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另外还有石斛、西洋参、南沙参、金银花,等等。

(2)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诸证:
楮实子——功效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水肿等症。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另外还有枸杞子、女贞子,等等。

(3)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惊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黄——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另外还有何首乌、当归、麦冬,等等。

(4)阴虚血热、热伤冲任、月经过多、崩中漏下: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旱莲草——功效养阴益肾、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诸症,也可治疗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候。
另外还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马齿苋,等等。

三、壮阳之功 纯属误传
人们对龟鳖的认识有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龟鳖可以滋阴壮阳。上文中曾经提到,龟甲有一定的滋阴潜阳的功效,但“潜阳”并非壮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潜,有“平抑、调节平衡”的含义,跟“壮阳”相去甚远。可以说,这“潜阳”二字长期以来都被误读了。至于龟肉,翻遍医书,也找不到龟肉可壮阳的根据和记载。

所以说,吃龟鳖可以壮阳,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误传。

平时经常听到各类广告说,肾虚,要补肾。其实补肾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证施治。首先要确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阳虚,男子可导致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女子可导致不孕、遗尿、性欲低下等。对于以上诸症,确需补肾壮阳,但不能用龟鳖来补。因为龟鳖偏寒性,根本没有壮阳的功效,甚至与壮阳背道而驰。

四、用于食疗 功效单一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龟鳖长寿,所以吃龟鳖也能长寿,这也是人们热衷于食用龟鳖的心理依托之一。其实,根据科学考察,只有极少数的龟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几年。平时常见的巴西龟,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见,吃龟鳖能长寿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并无真实依据。
另外,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吃长寿动物就能长寿,那么我们平时经常吃鸡鸭,而鸡鸭寿命很短,我们岂不是要折寿?

过去的年代里,社会不发达,人们知识储备不够,对自身健康和命运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种背景下,产生“吃长寿的能长寿”这样缺乏根据的说法,不难理解。但那只能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应再以讹传讹了。

也有一些地区的人们,把龟鳖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其实这也需要具体分析,比如肾阳虚的人就不适宜吃龟鳖。肾阴虚的人可以吃,但从中医食疗角度来说,食疗食养最忌品种单一,如果只迷信于某一种食物,是达不到效果的。

中药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部分矿物质。用来治病的,一般被称为药物;作饮食之用的,就称为食物。但有些品种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们既属于中药,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调味品。 (卫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种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龟鳖虽然有一定的滋阴功效,但滋阴养阴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显著。就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黑豆,在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黑豆补肾益阴、活血利水。还有我们更熟悉的苹果,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润肺止咳、益脾止泻,主治脾阴不足、肺热燥咳等症。另外还有:蜂蜜、鸭蛋、木耳、银耳、芝麻、小麦、大麦、枸杞、番茄、百合、胡萝卜、桑椹、酸枣,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不要偏食,经常变换食用,远胜于迷信一种。

常见的、普通的、甚至廉价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贵的、标新立异的,不一定就好。养身健体,重在效果,无须猎奇。天地之精华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须舍近求远。鲁迅先生所说“要用一对原配蟋蟀作药引的所谓名医”,只能说是故弄玄虚、甚至欺世盗名。

上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滋阴食物,下面分析两个与龟有关的食疗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实杞龙龟苓汤。

此方在网路上流传甚广,被推荐用于消解湿疹疮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实50克,枸杞子30克,龙眼肉50克,乌龟1只。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湿、解毒;芡实的作用健脾止泻;枸杞子的作用养肝、滋肾、润肺。以上三味性平,乌龟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湿疹疮毒一般多为热症,中医讲究“热者寒之”,而龙眼肉性温,用于解疮毒值得商榷。可见,流传广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替代方之一:绿豆薏仁百合饮。

食材:绿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绿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后,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

替代方之二:马齿苋蕹菜汤。

食材:马齿苋50克,蕹菜30克。制法:将马齿苋与蕹菜分别洗净,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汤,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止痒。

原方:虫草沙参炖龟肉。

主要食材:冬虫夏草10克,沙参60克,乌龟1只。此方中冬虫夏草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补肾壮阳、滋肺止嗽;沙参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乌龟为佐使,仅起到调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润肺银耳汤。

食材:水发银耳400克,荸荠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圆肉30克,姜、葱、白糖、精盐、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适量。制法:荸荠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时,取汁备用;杏仁去皮,开水煮10分钟,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备用;桂圆肉与杏仁一起蒸50分钟取出,备用;银耳开水煮片刻捞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许,加葱、姜、精盐,中火再煮3分钟捞出。然后,将银耳放在蒸锅内,加荸荠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钟,然后放入杏仁、桂圆肉,再蒸15分钟,即成。

此方功效:滋阴润肺、补精益肾、养血润肠。此方不仅功效十分显著,而且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均衡而温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你的身体,这一点是上述虫草沙参炖龟肉所无法比拟的。

五、走出误区 理性回归
国内有些保健品广告所宣称的龟鳖制品的功效,几乎包治百病,这是完全夸大其词了。龟鳖不但不具备那么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当,反受其害。

明代缪希雍所撰《本草经疏》记载:“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妇或胃有寒湿者不能服用龟鳖。同理,以龟板、土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龟苓膏,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较稀的人不宜吃。龟板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导致流产,孕妇不宜。

一般来说,植物性药材的副作用要小于动物性药材,如果用药,笔者更倾向于使用植物性药材。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开宝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为什么都用本草二字?其实本草的含义,就是“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对较少,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绝大部分的肉用动物都是人工养殖的,很多媒体报导,有相当的不良养殖场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长的化学激素,食之对人体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至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卫生部门早已多次发出警告,野生动物身上往往携带病菌,食之对人体有不可预知的健康隐患。

龟鳖,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动物,却被人为地赋予了过多并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这些也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其实在中医药学的范畴里,龟鳖在真正的临床用药中所占份额并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来龟鳖作为保健品的功效却遭到了过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夸大的程度。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保健品的使用应根据各人体质理性选择,盲目的跟风消费,甚至为炫耀财力而攀比消费,实为不智之举。轻则浪费钱财,重则损害身体。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中医药学界已有微词,认为中药消耗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甚至认为中药开发会引发生态危机。面对这种批评和质疑,对中医药学界的智者同仁来说,合理用药,同时向广大民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引导民众不被传说和神话所误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民众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中医学自身的价值、责任和声誉负责。

作者简介:
吴伯平,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人类安全与现代养生研究所所长。

我们都知道中国多年来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无数龟被我们吃掉了,中医的一些说法对这一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中医名义流传的一些误传,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篇文章是从人的健康出发的,澄清人们健康养生中的误区,但同时正好告诉了我们,打着中医旗号推动龟鳖消耗是错误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的理论。这文章的英文版已于今年五月刊发在澳洲出版的中医杂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标题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8、石龟养殖技术

石龟,学名“黄喉拟水龟”,在分类上属爬行纲、龟鳖目、龟亚科。石龟分南方种群和北方种群。南方种群以越南、广西一带产的石龟为主,其个体较大,生长速度快,养殖者较为喜欢;江浙一带的石龟称为北方种群,其个体较小,生长较南方种群缓慢,从而导致两个种群在市场价格方面的不同。南方种群石龟亲龟和苗种的价格远高于北方种群。


石龟的食用、药用价值都很高。龟肉、龟卵为天然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龟身五花肉”就是指龟肉具有牛、羊、猪、鸡、鱼五种动物肉的营养和味道。龟血可治跌打损伤等病。龟甲、龟板是龟鹿补肾丸等中成药的原料之一。


此外,石龟体形优美,性格温顺,是吉祥长寿的象征,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石龟也是培育绿毛龟的上等基龟。


石龟的生活习性


石龟属水陆两栖动物,人工饲养时多在水中生活,仅在觅食、繁殖或出现龟体不适应时以及“晒背”时在陆上栖息。食性为杂食性,鱼、虾、肉类及动物内脏和瓜、果等均可作为饲料喂龟,但较喜欢食肉类等动物饲料(幼体时更明显),蕉类是石龟喜欢的植物饲料之一。石龟每年4~8月为产卵期,在南方全年均可见交配;受精卵经70天以后孵化出苗。每年的6~10月是石龟的快速生长期。


石龟的饲养技术


1.选址及准备龟饲料。养龟场地必须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标准、环境安静。石龟喜欢栖息于水中,因此龟池结构以水池为主,少量陆地供其活动、产卵。龟饲料如动物下脚料、蕉类、瓜果等,在养龟前必须准备好供应计划。

2.龟鱼也可混养,混养的池塘面积可大一些,以每个池塘667~2 668米2为宜。养殖场所要求开阔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塘一般为长方形,分水池与滩面两部分。水池占3/4,滩面占l/4。滩面以250~300的坡度与水池相接。水池深2~2.5米,常年保水深1.5米。进水和排水系统分列自成体系,排灌自如。滩面上铺20~30厘米厚的细沙。池塘四周留宽1米左右的空地。其上亦铺细沙20~30厘米厚,外围砌60厘米高的围墙防逃,墙内面要光滑。在滩面与水池相接处设数个平台作饵料台。池的进出水口处设栏栅,以防止龟鱼的逃逸。放养密度可控制在667米2250~350千克。龟鱼混养池中鱼的放养主要以鲢鳙鱼为主,适当放养些底层鱼类如鲫、鲤鱼。


3. 挑选合格龟种。无论养殖亲龟还是幼龟,选养健康龟源,才是养殖成功的前提。健康龟,表面必须无伤、无短尾、活动灵敏等。 


4.龟饲料的搭配和喂养。石龟是杂食性龟类,对饲料的适应能力强,既食动物性饵料也食植物性饵料(如瓜果类、蕉等)。龟饲料的动、植物料配制比例为7:3为宜,并保证饲料的新鲜、适口。投喂时,按“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投喂,及时清理残余食物,并保证水质的良好;如饲养成龟及亲龟,还须定期检查陆地环境(重点是沙池)的清洁及湿度、松硬度,以适应亲龟产卵需要。 


5.精心观察龟的摄食等活动情况。及时对龟体、龟池及食具进行消毒。

做好龟病防治工作 :


要预防龟病的发生,平时讲究卫生,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积极治疗,严防老鼠、蛇、蚁等敌害生物对龟的侵袭。

9、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怎么样?

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是1995-10-16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福州路34号A座602室。

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版江西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85828220-5,企业法人钟炎炎,目前企业处于吊销状态。

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龟鳖养生胶囊。(以上项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本省权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与龟鳖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