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末伏养生

末伏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4 23:32:12

1、三伏天养生经验

三伏天养生经验:

1、晨练不要早于6点

很多中老年朋友来,喜欢在夏季天一亮就起床出门锻炼,其实这对健康不利。太早出门晨练,植物过一夜的新陈代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建议在6点之后在出门晨练。

2、不要久坐

夏季,自有些朋友觉得气候炎热,不喜欢外出,也不喜欢运动。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和上班族,一坐就是一上午一下午,这不仅会损伤人们的颈椎,同时还会加重人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

3、冷风不可吹颈椎

三伏百天太热,空调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度,但是扇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不可对着颈椎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

4、不宜吃过多冷饮

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知霜,尤其是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寒的朋友来说,吃冷饮会雪上加霜。道如果体内寒气较大的朋友,在三伏天坚持不吃冷饮,那么身体的寒气将会驱走大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2、末伏养生的知识有哪些

1、末伏要静心
末伏阶段天气依然炎热,暑热最易伤心,常使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仍要注意防暑降温,要注意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遇事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不焦不躁。
2、末伏要养神
经过了一个夏天,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体质较弱,消化功能也较差。而末伏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需要我们调养心神,积蓄力量。因此,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从而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3、末伏要健脾
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大量饮水导致胃液稀释,肠胃功能较差,对疾病的免疫力也下降。而且,夏季常吃冷饮冷食,脾胃受到损伤,此时应该开始调养脾胃,健脾利湿。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实、山药、小米、扁豆、豇豆、红小豆等,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为秋补最好准备。西瓜、冷饮等生冷食物尽量少吃,以免加重肠胃不适。
4、末伏要解暑
虽然立秋已至,末伏也是三伏天的最后阶段,但是天气依旧闷热难耐,此时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仍旧不能少。不过,降温解暑要有度,可以继续使用空调、电扇、铺凉席等,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要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夜间最好关闭空调,同时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就上东方天气网,东方网旗下的天气网为您提供以及国际天气预报查询,帮您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方便安排日常生活和旅游出行。——汉高机械

3、末伏是哪一天

末伏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zd(共十天)的一段时间,或者是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2019年的末伏是版8月11日-8月20日。末伏养生要以健脾祛湿为中心,温和润养机体,排毒与进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以平和的方式进行权。

4、初伏,中伏,末伏养生有什么不同

要注意的不同。
1、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热浪的袭击下,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来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不自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带上遮阳伞、帽,勿做剧烈的运动。
2、中伏:防湿邪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雨水增多,水气上腾,湿气极盛。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亦可用鲜藿香、佩兰各 10 克,飞滑石、焦大麦各 20 克,甘草 3 克,水煎代茶饮,并注意知饮食卫生,严防 " 病从口入 "。
3、末伏:防秋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 " 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道 "," 秋老虎 " 颇凶。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 " 秋瓜坏肚 ",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5、2014末伏是哪一天

2014年的末伏开始时间是2014年8月07日,末伏结束时间是2014年8月16日。末伏养生要秉持一个原则即以健脾祛湿为中心,温和润养机体,排毒与进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以平和的方式进行。

6、末伏养生切记三不吃、四不做,指的是什么?

末伏养生,“四不做”

1.不要凉水洗澡

大汗淋漓,热不可耐,当然想尽快降温。有人在此时洗冷水澡,以解烦热之苦,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冷水的突然刺激,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体潜在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

2.不要不睡午睡

夏季气温高,并且昼长夜短,人们在白天体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中午不午睡,下午就会使身体疲劳,人没有精神。中午的时候睡上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我们的身体会得到充分的休息,还有助于防止中暑。实在不行的话,就来两粒今幸,帮你安然度夏。

3、不要对着空调吹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4、不要洗澡就睡觉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末伏养生,“三不吃”

1、不吃辛辣油腻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忌辛辣油腻,不能吃过多的烧烤,烧烤+啤酒易患痛风;饮食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2、避开冰冷食物

三伏天身体会觉得比酷暑时更难耐,所以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冰冻的食物很容易让胃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3、不喝酒

酗酒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酒能助湿邪,湿气重的人还常喝酒的话,湿气就会更重。酒不能多喝,因为这会加重“湿毒”的症状,从中医看来,酒助湿邪,所以酒精尽量要少碰,女生万万不能借酒浇愁。

末伏天,和初伏、中伏没有什么不同,就是要多注意,末伏已过就快入秋了,所以大家在末伏更应该注意这些,小细节的东西,这样不宜被疾病缠身。

7、末伏养生吃什么 推荐8种美食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明天就是末伏了,早晚会比较的凉快了,但是大中午的依然十分的热,要注意多喝水不要中暑了,立秋过后也是比较的干燥,需及时补充水分。

1、烙饼摊鸡蛋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

饼摊鸡蛋做法简单,把面糊摊成饼,受热均匀快成型时,将摊好的鸡蛋迅速倒在饼上。饼和鸡蛋固然不错,但缺乏膳食纤维,钾元素和维生素C也不足,要再加凉拌蔬菜来搭配,营养才平衡。所以,吃烙饼时,可以切几片酱牛肉,加些豆腐丝。还可以加点菜进去,放点应季野菜也不错。

2、鸭肉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3、黄瓜
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

吃黄瓜时一定不要把黄瓜把儿扔掉。因为黄瓜把儿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动物实验证实,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4、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最好产后过几周再吃;而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就不宜生吃莲藕了。

5、绿豆粥
夏日炎炎,不少主妇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当水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煮绿豆粥的时候不要加入碱。绿豆富含B族维生素,它是绿豆解暑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弥补出汗时的营养损失。碱会严重地破坏多种B族维生素,同时,绿豆中的类黄酮抗氧化成分也会因为加入碱而损失。如果希望把粥煮得黏一些,可以加入少量燕麦片或糯米来“增稠”。

6、酸梅汤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凉的酸梅汤可谓是神清气爽,而酸梅汤里有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酸梅汤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取乌梅30克、山楂干50克、蜂蜜适量。将乌梅、山楂浸泡半小时,慢火煮2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蜂蜜少许,放凉后喝。在饮用酸梅汤时也可以选择在午餐后饮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午餐的油腻,有利健康。

7、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但要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但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8、鲤鱼
鲤鱼能除湿开胃、利水消肿,因此特别适合在三伏天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食用。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适合儿童、孕妇、老人等各类人群的肉类食品。

三伏天里,做鲤鱼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能除湿的食材,比如陈皮、冬瓜、葱白等。咳嗽的患者可以将鲤鱼与少许川贝一起煮汤食用。赤豆鲤鱼汤是一道能缓解肾炎水肿的经典食疗方,可以增强鲤鱼利水消肿的功效。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8、末伏吃什么好 末伏养生的饮食原则

末伏养生的抄一个原则即是,以健脾祛湿为中心,温和润养机体,排毒与进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以平和的方式进行。饮食上要以清暑清热、祛湿健脾为主,可吃些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食物。
所以末伏天可以吃袭薏米茯苓粥、山药、小米、红小豆等等,也可以吃梨、萝卜等,增强肺部的水分,能解暑祛湿,驱除湿气,保持身体的平衡。

9、末伏养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末伏养生的注意事项

1、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可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

2、应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遇事不烦,处事不燥,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3、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以微汗为宜;

4、解暑降温有度,切忌盲目贪凉;

5、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

7种不同体质末伏养生方法:

1、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2、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怠。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3、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4、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5、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6、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7、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与末伏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