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1、地面整体面层养护时间7d(5Mp方可上人);
2、涂料粉刷前,砂浆层养护7d,混凝土层养护28d;
3、防水混凝土养护14d;
4、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时,基层抹灰或混凝土养护强度不小于80%;
5、水泥砂浆防水层养护时间14d,温度不低于5°;
6、主体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养护7d,火山灰、粉煤灰水泥,养护14d,掺加缓凝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14d;
7、大体积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14d,矿渣、火山灰等水泥,养护时间21d。
(1)砼养生扩展资料:
1.怎样养护才算“及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何为“及时”,规范规定12h以内对混凝土覆盖进行保湿养护,由此可见,规范认为的“及时”是在12h以内。商品混凝土使用高效减水剂以后,混凝土用水量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浇筑后失水形成的微弱的应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
应当认为混凝土“及时养护”中的及时是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分不散失为基准,如果养护不能阻止混凝土自身水分散失就不能说“及时”,就有可能使混凝土产生微裂缝的缺陷。
因此,只要混凝土表面无明水存在就应该进行养护,这样才算“及时”,才能预防混凝土塑性裂缝的产生。
比如面积较大的板面结构,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若混凝土拌合物不泌水或泌水速率小于蒸发速率(即混凝土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泌水),就应浇筑后,进行表面抹平、覆盖,防止混凝土失水;若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速率大于蒸发速率(即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的泌水),就不应立即覆盖,而要等到表面泌水消失后,用抹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拖、抹”消除表面泌水通道后再进行覆盖。
2.养护时间要持续多久
养护时间要持续多久,是保障混凝土硬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施工中常常发现开始的几天,有人养护,甚至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很多工地浇筑混凝土后,也能及时覆盖薄膜,但在第二天(或者时间长一点)需要放线施工时,为了工作便利就将薄膜揭起来,造成养护很难持续。商品混凝土前7d强度发展比较快,养护到位的情况下,大多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早期养护不足就造成混凝土表层失水,表层混凝土得不到充分水化,粉化严重。在实践中经常看到剪力墙等竖向结构,一到两天拆模,然后不管不问,造成墙体发白、起粉,甚至出现裂缝。
因此,现今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对于墙体、柱等竖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带模养护,拆模后应及时喷雾养护或粘贴防水薄膜养护,但很少工地可以做到。当然,混凝土养护时间的长短也与混凝土材料组成和配合比、环境温度和湿度、风力和风速以及养护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按施工环境和条件具体实施。
3.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温度对混凝土水化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不能忽视混凝土表面环境温度变化(如曝晒、气温骤降等)对混凝土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内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为宜。
在冬季和急剧变化的季节,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降温过快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尤其是深秋和初春季节更应注意天气变化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
4.养护湿度的控制
混凝土湿度养护对控制混凝土失水而产生的塑性开裂十分有效,混凝土湿度小于100%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水,就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当混凝土自身抵抗能力小于该应力时就会造成开裂。
在表面粘贴薄膜的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不但有利于混凝土表面保湿,防止水分散失,也有利于缓解混凝土内部湿度的降低。施工中,采用该方法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不高。对于采用养护剂进行保湿养护时,应先进行试验检测养护剂保湿效果,不能为省事方便,忽视试验。
5.养护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一般分为覆盖保湿养护、洒水养护、蓄水养护、涂刷养护剂养护、冬季蓄热养护等多种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混凝土养护方案才能做到养护合理、到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结构部位现场条件、原材料情况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
(1)面积较大的板式结构,如楼板、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等,宜采用薄膜覆盖养护,对于大体积基础不应忽视保温措施;
(2)柱、墙等竖向结构,在带模养护结束后可采用洒水养护,必要时喷涂养护剂或粘贴保水养护膜。
2、混凝土养生期的规定是多长
7天一次,初凝只要80%强度要求,28天是终凝,必须达到标号的强度才行。
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蒸汽法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箱梁蒸汽法
混凝土灌注完毕采用养护罩封闭梁体,并输入蒸汽控制梁体周围的湿度和温度。
气温较低时输入蒸汽升温,混凝土初凝后桥面和箱内均蓄水保湿。升温速度不超过10℃/h;恒温不超过45℃,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个别最大不得超过65℃。降温时降温速度不超过10℃/h;当降温至梁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时,撤除养护罩。箱梁的内室降温较慢,可适当采取通风措施。罩内各部位的温度保持一致,温差不大于10℃。
蒸汽养护定时测温度,并作好记录。压力式温度计布置在内箱跨中和靠梁端4m处以及侧模外。恒温时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升、降温时每1小时测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纹产生。
3、混凝土养生是什么意思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C),对混凝土采取的覆盖、浇水润湿、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在水化热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带走混凝土体内大量的水分。从理论上来说,混凝土拌合水中的80%是要在其水化热过程中挥发掉,只有20%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当这80%水分慢慢挥发的同时,水泥等便会收缩。
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浆的干缩率限制在90%,因而在混凝土内部经常存在着引起干缩裂缝的应力状态,而一般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为抗压强度的1/6—1/7,如果在水化热的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这种干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同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过早,导致混凝土后期水化过程中缺水。
(3)砼养生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注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它水泥不少于21d,炎热天气适当延长。
3、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4、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养生其实就是混凝土养护的意思。
混凝土的养护标准要求为:温度为±2°C;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4)砼养生扩展资料混凝土的功能作用: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4、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
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5、给混凝土养生一般多少天?
覆盖浇水养护是根据外界气温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来3—12h内用草帘、芦席、麻袋、锯末、湿土和湿砂等适当的材料将混凝土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对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昼夜。;掺用缓凝性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昼夜;当用矾土水泥时,自不得少于3昼夜。每天的浇水的次数已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当气温在15°C以上时,在混凝土浇筑过后的3昼夜中,白天至少每3小时浇水一次,夜间也应浇水了两次,在以后的养护中,每天至少浇水3次左右(当然当气温干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浇水的次数)。
对于较大面积(或是体积)的混凝土,应采用“蓄水养护”对于储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浇水养护;对于地下结构或是基础,可以再起表面涂刷沥青乳液或用土回填以代替洒水养护。
6、现浇好后混凝土怎么养护
常用的养护道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
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专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属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7、混凝土需要养生多少时间
一般7天
混凝土浇捣和水泥砂浆抹面完毕,要浇水养护的原因:混凝土浇捣后及抹灰工程完成之后,将要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为保证根内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
养护方法:用温草袋、湿麻袋、湿滑秸和温砂土复盖,并经常浇水使之保持湿润。晴朗的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起止时间:用普通水泥时,浇注12小时后连续潮湿养护不少于容7昼夜;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时,浇注20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昼夜;对于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和掺有塑化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昼夜。
8、混凝土养生需要几天
不同的水泥、不同的配比养护时间不一样: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砼,养护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9、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拓展资料: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10、关于水泥混凝土养生的问题。
混凝土地面洒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当然如果有条件最好养护10天,为了不让表面干燥,可以在表面撒一层锯末或砂子,这样洒上去的水就不容易干,一天洒2到3次就可以啦,否则2到3小时就得洒1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