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长期在高原待。怎么做才能对不影响身体
长期待在高原应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但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1-3天后,上述症状都会好转或消失。反应缓解之后,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安全。
2、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所以,如果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处时较轻微,就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会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3、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不能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4、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5、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也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觉。这一条要从一进高原就开始做,很多人刚到高原没有什么反应,就自以为是,结果晚上出现症状,这时后悔就晚了。
6、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7、进入高原后,最好先到低海拨的地方,再到高海拨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气候。旅途尽量安排轻松,行程适当宽松。
8、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也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轻,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好转或消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内地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9、常有传说有人在西藏因高原反应而丢命的,其实真正丢命的原因一般都是因高原反应而引起的迸发症。所以一般都会劝说有感冒,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不要进藏,就是怕因高原反应而引发这些疾病。
10、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很舒适的休息,这样可以从心理上及身理上得到放松,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另外,睡眠时尽量开窗,让空气流通,并尽量靠近窗户睡觉。 11、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肌肝片、葡萄糖等,进山前二天开始服用,路途也坚持服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原反应。
12、防晒措施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对于缓解高原反应也有间接的作用。
2、从高原生活了 9年回到平原后怎么养身?
从高原生活的九年回到平年有后身体。要是你,他那身体更好更棒的,在高原上的身体更棒。
3、哪个城市养生比较好?
哪个城市养生比较好?冬天去海口,夏天去青岛、威海、北方呀。
如果是copy养老的话成都那边也可以去看看。
个人喜欢有灵气的地方,我喜欢大山百,不喜欢城市。人家生病要去医院,我身体不舒服就去爬山,一场虐自己的度爬山终点,基本毛病已经好了一大半,在山上小住几天,回到城市问身体已经健康了。我爬的是杭州富阳的富春山脉,山顶上的泉水,与城市的任何水答泡茶都大不同。妙不可言。生活所迫 平时只能在城市里。
4、高原雪菊功效是什么呢?
雪菊的功效上来说,雪菊具有降压降脂、改善睡眠等功效,因此可以和罗布麻茶抄(罗布麻茶具有双向平袭衡血压、降血脂、改善睡眠、平肝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详见:)搭百配饮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罗布麻茶口感,而且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效果更加显著,且还有助于改善度睡眠质量。雪菊虽然都是产自昆仑山脉地区,但是品质也是差问别的,正宗的野生雪菊多产业高寒地带,如克里阳地区的高寒雪菊便是众多雪菊中的精品答,茶客访昆仑雪菊便是从这里取材的。
5、高原环境对人的身体影响问题!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 ,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国愉等日前完成的一项题为“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的研究表明 ,在高原环境下 ,随着海拔的升高 ,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 ,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因此在缺氧条件下 ,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 ,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 ,且暴露时间越长 ,损害越严重 ,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 ,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时 ,夜间视力明显受损 ,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 ,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 5000~ 6000米 ,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 ,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 ,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在记忆影响方面 ,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海拔 1800~ 2400米时 ,人的记忆力便开始受到影响 ;5000米左右出现记忆薄弱 ,此时已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情了 ;以后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 ,从记忆的下降到完全丧失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 ,记忆损害可能与大脑里面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变化有关 ,缺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 ,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 1500米时 ,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 ,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 ;3000米时 ,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 ,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 ;4000米时 ,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 ,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研究人员认为 ,缺氧对思维能力影响的危险性在于 ,主观感觉与客观损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导致个体思维能力显著损害 ,但自己却往往意识不到 ,做错了事也不会察觉 ,还自以为思维和工作能力“正常”。此外 ,急性高原缺氧时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明显减退 ,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 ,注意力难于集中 ,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 ,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注意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窄。
研究人员指出 ,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对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影响是明显的。对抗缺氧的最好办法是供氧 ,如对初次进入高原的人配备简易的便携式供氧装置 ,这样有助于将缺氧所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人对缺氧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般需要 1~ 3个月的时间 ,因此在首次进入高原之前 ,最好有计划地、间歇性地暴露于不同高度的环境中 ,使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变化进行代偿 ,以此减轻和消除由于缺氧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高原缺氧知多少
西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高原上空气稀薄,氧气较少,使人类的正常呼吸受到较大的影响。
由于空气密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也就是说,愈到高处,气压愈低。为了便于计算,利用气象学上得出的气压与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用760毫米水银柱这一平均值代表海平面气压,来算出每一高度上气压对海平面气压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就是此高度的含氧量占平原含氧量的百分比。
拉萨市海拔3649米,含氧量占平原的64%,狮泉河海拔4278米,百分比为59%;那曲海拔4507米,百分比为56%。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 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 呼吸系统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
不过,在高原上居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这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使用的低压氧舱原理相似,相当于在2000-2500米高地区的压力。高原四季分明,湿度低,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太阳光辐射强度高等,这些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复。事实上,当地居民就很少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
3. 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旅游者一般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高原地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当地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也很低。
4. 免疫系统
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5. 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女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非常常见,这也是雪域高原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情况对旅游者不是问题。
三、见识高原病
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就有限,所以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以下是识别高原病的要点,记住,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高原病,首先要做的是赶紧上医院。有不少高原病非常凶险,必须及时治疗。
1. 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2. 高原肺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识别要点:出现以下情况中两项以上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前胸有堵塞感,皮肤苍白且发绀,心率增快。
3. 高山脑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 慢性高原病
指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 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
5500米以上:10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四、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1. 从决定去高原旅游的那天起,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无氧锻炼的时间。无氧锻炼指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
2. 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非常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以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还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进入高原前24小时开始服用。
3. 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4. 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
5. 如果乘飞机直接进入高原地区,在低海拔地区起航前一个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喝酒。如果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每天的行程计划,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休息几天,使体力逐渐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方案。
6、我要去西藏旅游,请问为什么去高原要吃红景天呢?
因为海拔高的地区,气压和氧气比较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也不足内地的 50% 。人体到达海拔 3000 米以上地区时,由于气压和氧分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人体吸入氧分子含量少,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缺氧反应,红景天能够迅速知提高人体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促进血氧的生成并形成有效输送,有效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因此,初入高原或者常住高原的人从其它地方重返高原时,都需要服用红景天,一般在去高原前道5-7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佳。
当然是红景天胶囊效果比较好建议版最好配上口服液,胶囊提前吃,口服液在高原上突发性反应时喝上几瓶缓解很快的,不建议吃泡水的红景天,因为吸收慢,平是养生保健当茶喝还可以,缓解高原反应没用的,现在红景天产品假冒伪劣的很多,建议用国食健字的,我买的是麦力若的效果很好,口服液胶囊都有的。其他食品的千万不要权买。我是从事这个行业工作的,楼上说的高原安,就是一食品,不客气说是违法产品,因为红景天是保健食品资源按我国法律规定不能用在食品里面,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满意不!
7、在海拔4500咪的高原上怎样养身
建议多吃冬虫夏草 野生铁皮石斛
8、西藏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