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司马承祯总结的坐忘气功养生法有哪些?
被唐玄宗直呼为“道兄”的司马承祯,在京师声望颇重。但他却不恋尘世的富贵荣华,长期copy隐居天台山,以松风为娱、野鹤为伴。
在气功养生方面,司马承祯注重坐忘宅神,修养虚气。他的理论是:长生是神仙之道的根本,而长生的前提是养气。人天生有一种虚气,就是人的本性。
本性本来与尘俗是不相染的,但是,人都会受到后天外物的影响,从而失去本性。不过,只要用坐忘的方法,就能克服一切对身心不利的因素。
什么是坐忘呢?《庄子·大宗师》认为,顺任万物大化,不要有彼此的分别,摒弃思虑机心,就是坐忘。
司马承祯从收心复性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坐忘的气功养生法,以人的本性作为纯狰无染的本来品德,通过坐忘洗去尘俗对这本性的污染,使人的身心不受引诱和伤害。
司马承祯强调心中无物是一种意境,但不能执著地追求它,因为一旦执著,心中即已有物。所以他说,要依从自然,不要受任何思想的左右,就能成功。
作为一个气功养生家,司马承祯是当之无愧的。但他同时又是一个道教思想家,他的《坐忘论》,是道教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突破。
2、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什么为气功养生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时历,应用干支纪日法,还百制造石器、骨器度,进而是青铜器。农业生产较前发展,生活和文化较前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渐问增进。
虽然天体运动答与神话相伴,周天之说已见端倪,对回身体各部分结构已有观察,对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认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这都为气答功养生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气功养生是什么
气功就是运用气息来补足自身元气的功法。人已过青年时期,元气的消耗就大过补充,一般人以补药等zd能补元气的食物来版补充。佛家,道家,武术家则以气功,导引术,武术来补足元气。
现在普遍的亚健康状态,就是元气长期不足的表现。
气功养生就是练习这些权功法,达到元气充足,精力充沛,延年益寿的效果。
4、如何练习气功自我养生
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百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度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知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道
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内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在练容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5、养生气功练什么功法最好?
真气运行法。
这个是最好的功法(没有之一)。
偏差少,见效快。(最快的半天就通了小周天)
而且其创始人李少波先生也是气功大师里面最长寿的,现在还健在(101岁)。
6、中老年怎么正确练气功 适合老人的气功养生的方法
中老年人练气功,条件比不上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身体比较好,且精气比较足,中老年人性生活让一个人的真气少了,练气功打基础比一般年轻人更困难。练气功必须要禁抄欲,必须要节制性生活。不然基础永远打不好,这个是真的。对于你说怎么正确练气功,真气运行法作为基础比较合适。只要有时间,袭多花时间,你会收到效果的。但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不能有性生活。不然你真气永远不足,永远不能打通任督二脉。希望采纳。。。
这里我多说一句:下般人zd身外求利,中般人修身行善,上般人修道归真。
气功是基础,采药结丹是重点,超出三界是目标。
7、气功修练方法是什么?
方法如下:
1、练功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虚静放松基础,心猿意马,一般很难人静。练功时间不久,便觉腰酸腿麻。若能得到明师指点,掌握“以一念代万念”技术,身形自然,肌肉放松,持之以恒,自能体会“气感”渐人超然境界。
炼之“得气”,两手在“病灶”处划圈,便能使病情缓解,甚至消除。这时,您便会初步体会气功之妙处,炼功信心倍增。
2、首先与师父和宇宙沟通信息,意想师父就在您的身边,然后在病灶处“神仙一把抓”,哪里有病,就意念把哪里的病气抓掉,同时,运用“外气”在病灶处隔空划圆臼,输入一个良性意念“万病消除,细菌病毒消灭”,这样,治疗效果明显。
您如炼到这一境界,若能“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他人医治疾病,不但积累了治病的经验,而且会使您的功力长进得更快。
3、气冲病灶”的过程,是正气和邪气抗争的过程,不管其疾病如何反复,我们一定要坚持练功,并适当眼药打针,疾病自然会得到有效控制。
当我们炼到气血旺盛以后,全身脏腑经络系统已经调整好,身体各部位的疾病自然根治。
8、气功养生十二法 气功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你所问的应该是导引养生十二法吧。
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从口诀可以知道,练功的时内间跟练功的环境,还有人的思绪呼吸身体都描述出来,达到口诀的要求,练这导引养生十二法是最佳的情况。
好处就是修心养性,气功的最容大一个特点是调节身心的平衡,功法都大同小异而又殊途同归。
9、金元时期道家对气功养生法有哪些研究?
金元时期道家研究气功养生法也很活跃。王重阳著《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对气功及养生多有发挥。
如《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为气功内丹术著作。此书是王重阳答其弟子马钰所提的30多个问题,主要阐述内丹术语、内炼口诀中所含的内丹理论思想。包括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刀圭、金公、黄婆、婴儿、姹女、龙蛇、心猿、意马、宾主、觉照、太上、三宝、九星、五刚、三才、抽添火候、金丹、七返、三命、九窍等。
王重阳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少言语养内气;二戒心性养精气;三薄滋味养血气;四戒嗔怒养肺气;五养饮食养胃气;六少思虑养肝气;七寡嗜欲养心气。
认为“凡人出家,绝名弃利,忘情去欲,则心虚。心虚则气住,气住则神清,神清则德合道生矣”。突出明心见性的思想。
《重阳真人金关五锁诀》内容涉及较广,主要以问答方式解说全真道的内丹理论和修炼方法。书中将道教秘传内炼法分为三乘,来阐述修炼的基本过程。
王重阳的弟子有马钰、丘处机、孙不二等,号称“全真七子”,他们也各自有自己的气功论述。
《丹阳真人直言》为丹阳子马钰所撰。本书是作者在龙门山重阳会土讲述的内炼丹法理论与功诀的记录。作者认为修道贵在无为清静,不能急于求成。
还有《丹阳真人语录》也为马钰所撰,王颐中编。主要论述全真道修身养性的理法,以清静无为、柔弱谦下为主。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故情定而神明;气海净则邪欲不能于、故精全面腹实。突出输净之法在修道中的重要性,“故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静”。
此外,还主张薄滋味以养气,去嗲怒以养性,效污下以养德,守恬淡以养性。
10、气功修炼法
【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相传是由少林寺『达摩大师』所创,为中国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之所以神秘,则源之於千百年来达摩易筋经向来只传内门弟子,而坊间虽然仅凭著一些片段的印象抄练,却已然能进艺无穷,而流传开来,使得『达摩易筋经』的功效备受肯定。长久以来各方为求『达摩易筋经』古本,均不遗余力。故事也一个个发生小说家的丰富题材於斯而生,虽不如小说笔下的神力无穷,却亦已是相去不远。
以发扬国术为宗旨的『中国武术名拳录』教学录影带,发行以来承蒙各界的关怀与爱护,对本产品建言良多,其中尤以『劲』寻『气』为盛。然『气』之导引与调息,『劲』之刚、柔、收、发、非专章无以明述。有监於此,本公司不惜钜资特别情商『北螳螂自然本门』,第六代忠字辈掌门周宝富老师,公布向来不予外传的内功心法,正宗古本一0八式『达摩易经』,以利各方同好之练功与修行。
修行『达摩易筋经』,能使人神清气明,通身舒畅,经由『导引』更能强化人体细胞组织之新陈代谢,对於『精、气、神』的强化以及美 容养颜均有助益。『达摩易筋经』为中国 武术界最有效的练气内功,每日运行,日久自然於运劲上挥 霍自如。长时间较技时亦不致感到呼吸困难。同时,於拳术 演练上更能增进动作的速 度,而拳法的劲道亦能相对增强,实乃习武之人不可缺少的练 功心法。『达摩易筋经』向有传内不传外之规,此即是内门弟 子不同於外门弟子之所在,时 值今日工商社会科技先进。国人运动量相形减少体能日渐虚 弱,有感於此,特破旧规嘉惠大众,期藉『达摩易筋经』之公开,延众之精,强众之气,增众之 神,进体魄之强健於无 形。
『达摩易筋经』可改善骨骼的结构,对於发育中的青少年,是最佳的健身术。青少年每日修习『达摩易筋经』持续半年后,会让人有虎虎生风之感;儿童持续修习『达摩易筋经』,对虚弱的体质会大为改善;中年人修行『达摩易筋经』后,平时常见之倦怠顿行消失,一般常见之忧郁紧张渐行消退,体质因值改善而体力充沛,老年人,或有行动不便以及痼疾缠身之人,练习『达摩易筋经』对於改善虚弱的体质,及身体的健康与复健均能有所助益;女性练习『达摩易筋经』因呼吸的调息促进体内氧气的供给,而使精神焕发,体态均匀恢复青春,更因行功时能燃烧大量脂肪,实为美容、养颜、瘦身之最佳运动。
『达摩易筋经』之运行是依『天、地、人』三才牵引,导行『先天、后天、自然』三门之气,每门各分为『九节』行功,每节十二式,共计 为一0八式。练习『达摩易筋经』是以『天门一0八式』为先行,『天门功』乃是萃取先天之气为主,故名曰为:『先天导行气功』。先天之气与生俱来随孕而生,然因岁月增长日渐疏远,徒有先天之气却未能使用,天门功是藉由肢体之运行广纳先天之气,以强身健魄。所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动以养生、健身、病顺生节欲、取利去害』,牵引『天门之功』导引『先天之息』则获益无穷。初学『达摩易筋经』之时会有内急排便之现象,此乃排除体内污浊废气之正常现象,又每次修习之时以不超过三节,三十二式为宜,实因『达摩易筋经』动 作看似简单,然演练起来功效非凡切忌贪功。
『中国武术名拳录』教学带的制作一向严谨,以期对中国武术之传承能尽棉薄之力,尽量保留原貌,此次制作之,正宗古本天门一0八式『达摩易筋经』先天导行气功。仍一本初衷,以让修习者易学易懂为目标,现今已经拍摄完成,正式推出共计九卷,每卷十二式,影带内容前段以教学为主,讲解每一式之动作与调息之方法,后段为带领修习只要跟著影带练习轻松易学,随处可练不限空间,老少咸宜。
养身口诀
『动以养生、健身、顺生节欲、取利去害』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春三月』,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使神得爽
『夏三月』,天地之交,夜卧早起,使气得泄。
『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收 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冬三月』,水冰地折,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
『导引之息』,以鼻纳气,以口吐气,纳者一息,吐者六气,吹呼唏呵嘘泗。
『吹之去热,呼之去风,唏之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泗以解极』
『达摩易筋经』据传是由少林寺『达摩大师』所创,为中国武术界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达摩易筋经』之运行,是依『天、地、人』三才牵引,导行『先天、后天、自然』三门之气,每门各分『九节』行功,每节十二式,共计为108式,
练习『达摩易筋经』是以『天门108式』为先行,『天门功』乃是萃取先天之气为主,故名为『先天导行气功』,先天之气,与生俱来,随孕而生。
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各位可从下面所转载的练法中仔细体会。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反复 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连续5-10 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 次。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观原须注双瞳。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怒目平视前方,随势脚跟提起,以两脚尖支持体重。再两掌缓缓分开,上肢成一字样平举,立掌,掌心向外,随势脚跟着地。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连续8-12 次。
诀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脚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经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颈状。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时放松。左右交换。反复5-10 次。
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 次。收功时,两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足并拢,成直立状。
诀曰: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两脚开立,两手成仰拳护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划圈,手划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划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左右交换,动作相反。连续5-10 次。
诀曰: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气平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心谧。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
右脚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目注前下方。吸气时,同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并尽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体后收,重心后移,蓄势待发。如此反复,随呼吸而两臂屈伸,上体起伏,前探后收,如猛虎扑食。动作连续5-10 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
诀曰: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第十一势:打躬势
两脚开立,脚尖内扣。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头如顶物;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根据体力反复8-20 次。
诀曰: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第十二势:工尾势
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 次。
诀曰: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