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夏季饮食养生

夏季饮食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2 16:37:53

1、夏季饮食养生原则有哪些

1、平时要多喝水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夏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
2、多吃瓜类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3、饮食要营养平衡
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夏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4、多吃凉性蔬菜: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5、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6、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类,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2、夏季养生饮食有什么?

1、夏天爱上火的伴侣,平常宜多吃些南瓜,能补中益气、消炎解毒。可将其蒸食,或把南瓜切成小丁煮粥喝,这两种吃法较为清淡,最宜夏食。

2、入夏,喝苦瓜汁可排毒解热。苦瓜含赝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榨汁饮用能使身体迅速吸收其大量的有用成分,有助解热防暑、消除委顿。
 3、炎热气候喝点儿番茄猪肝汤,猪肝补血,而番茄中有大量的维生素 D,险些是大 西瓜 的10倍,且烹饪时也不易遭到粉碎,最适于夏天润体美颜。

4、夏日饮食豆类“当家”!炎热气候让人口干舌燥,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不妨常吃扁豆、绿豆、赤小豆、黑豆等,都可解暑利湿,健脾益肾。

5、空气温度升高易使人上火,出现痰多、喉咙干燥等不适,此时不妨用 蜂蜜和萝卜一起蒸着吃,可缓解初夏季候出现的肺火症状,有清喉之效。

6、立夏后多喝 冬瓜 粥,将适量的冬瓜和 大米 同放锅中,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至瓜烂米熟粥稠即可。其可生津止渴,有清热防暑的功效。

7、夏食虬龙虾不宜贪多,其属寒性食物,多吃容易伤脾胃,摄入过多氨基酸,也易造成 消化不良 ,建议每次食用最好不要超过半公斤。


8、长夏时节,消化系统的保护尤为重要,要避免多吃苦寒的工具,如冰大西瓜、特浓的 绿茶 等,这些苦寒之物吃患上过多,会耗损内气。

3、夏季养生饮食有哪些?

夏季可以吃红豆红枣排骨汤比较养生,红豆去湿气、红枣健脾养胃,排骨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以维护骨骼健康,具有益精补血之功效,

4、夏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

一是宜清淡。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饮水多,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如果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影响营养消化吸收,因此,夏季宜食绿豆、西瓜、荞麦、大枣、鸡肉、鸭肉、鹅肉、鲫鱼、豆浆、梨等清淡食物。
二是宜定时。
夏季一定要按时进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这样不仅会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乱,还可能会诱发胃病。
三是宜搭配。
夏季饮食要注意食物结构的合理,讲究搭配。细粮和粗粮要搭配好,一个星期应吃三餐粗粮;稀的与干的要搭配好,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米饭,晚上一天吃干饭,一天吃稀粥。荤菜与蔬菜要搭配好,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肉虾类等荤食。
四是宜药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最好少吃油腻,多吃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五忌生冷。
炎炎夏季,适当吃些凉食或喝些冷饮会让人感觉身心舒适,但是,这些食物不宜吃得太多。吃太多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
六是忌过饱。
夏天的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是晚餐更不应饱食。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的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强,夏季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

5、夏季如何养生食疗

夏季养生方法1.冷饮伤胃影响消化
除了外在因素,湿气内困伤及脾胃也可成病,脾胃负责水谷运化与消化系统,一旦脾胃受损就削弱消化和化湿功能,引致肢体疲倦、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心烦口渴等湿困征状,而这往往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首先天气转热,大家都比平日爱喝水和冷饮,喝下去虽然凉快,不过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5℃,突然喝下冷饮会使血管收缩、食道及胃部加上上端的括
约肌收窄,要是大量饮水及经常冲击胃部,一冷一热容易令括约肌失调,就会削胃正气,以致水湿内停,影响消化,轻则引致胃气胀、胃炎,重则容易导致胃功能失
调。
其次,饮水太多会感到口淡,这时身体就会作出反应,吃些味辣、煎炸油腻的东西刺激脾胃,可是身体却因灌水太多,肠胃消化不到而形成湿热,使人心烦,小便短赤;肺弱者则见有咳嗽痰黏,全因中医认为脾为生湿生痰之源。
夏季养生方法2.慢喝冷饮避吃浓咸
除靠食疗调理,另一方面还要改善饮食习惯,养好脾胃,提升内脏运化功能,“夏天饮用冷饮时,不妨先喝一口在口中含不咽数秒,让身体适应温度后再缓缓吞
下,减轻饮用时血管快速收缩反应。另为顾及脾胃,太甜太咸、味浓的食物均少吃为妙,因为较难消化,对胃不好,另外亦应戒吃肥腻,容易形成胃部滞胀之物,譬
如面包、肥猪肉等”。
夏季养生方法3.气虚容易反覆感邪
处理暑湿,重点当然就是
清热祛湿,大家可以选用一些具清暑解毒、祛湿解表的药材制作简单食疗汤水,如板蓝根、芦根、绿豆等,或使用荷叶、藿香等性质微温微凉的芳香化湿药材煎煮,
不过本身气虚者,容易因体弱而反覆感邪,久病难愈,故在祛湿同时亦需补气,以防党、玉竹、太子参等材料入汤,以益气固表。

6、夏季养生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1、夏天饮食要清淡
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夏季饮食宜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莲子、蚕虫、荞麦、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鸭肉、牛乳、鹅肉、豆腐浆、甘蔗、梨等。
2、夏天要吃利水渗湿的食物
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气温高,湿气重,也侵入人体,因为天热,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便可以行其水湿。

3、夏天要多吃苦味的食物
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
4、夏天不能暴饮暴食
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饱,食欲就会继续增强。
5、夏天饮食粗细搭配
细粮与粗粮要适当配搭吃,一个星期应吃3餐粗粮,稀与干要适当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
6、夏季要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7、夏季怎样重视饮食养生?

在菜和菜汤中要适量加点盐,这是由于高温下,大量出汗,体内有相当量的盐分随汗排出。盐的供给量知,包括普通饮食中的食盐在内,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喝点饮料,但饮水需注意多次少量饮用,每次不超过300—500毫升,清凉饮料温度以10摄氏度为宜道。茶叶、可可、咖啡、绿豆汤、乌梅汤,除能补充水分外,还有轻度兴奋作用,有助于解除疲劳,改善食欲。在夏天,最好多吃点西瓜,又解渴,又祛暑。

还有,适当补充维生素。回应首先考虑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认为,每日饮食中最好含有维生素B10.5毫克,维生素B20.3克—0.5毫克,维生素C150—200毫克。

最后,要多食些水果、蔬菜、瘦肉、动物内脏、鸡、鸭、蛋等。相反,脂肪的供应量应适当减少,若过于油腻,就会引起厌食。夏天,往往食欲下降,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色、香、答味,并适当吃些粗粮。酸味和辛辣的调味品,有增进食欲作用,可适当多食。

8、夏季的饮食养生该怎么做?

从立夏到立秋这段时间,其气候特点是酷热多雨,人体阳气此时最易发泄,新陈代谢也极其旺盛。所以在夏季,不仅要防止暑热之邪伤人;还要为了避而伤了人体阳气,即还要注意养阳气。最重要的是重视饮食养生。

在菜和菜汤中zd要适量加点盐,这是由于高温下,大量出汗,体内有相当量的盐分随汗排出。盐的供给量,包括普通饮食中的食盐在内,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喝点饮料,版但饮水需注意多次少量饮用,每次不超过300~500毫升,清凉饮料温度以10℃为宜。茶叶、可可、咖啡、绿豆汤、乌梅汤,除能补充水分外,还有轻度兴奋作用,有助于解除疲劳,改善食欲。

还有,适当补充维生素。应首先考虑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认为,每日饮食中最好含有维生素B10.5毫克,维生素B20.3~0.5毫克,维生素C150~200毫克。

最后,要多食些水果、蔬菜、瘦肉、动物内脏、鸡、鸭、蛋等。相反,脂肪的供应量应适当减少,若过于油腻,就会引起厌食。夏天,往往食欲下降,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色、香、味,并适当吃些粗粮。酸味和辛辣的权调味品,有增进食欲作用,可适当多食。要多喝些防暑饮料,如酸梅汤、西瓜汁等。

9、夏季养生有哪些饮食宜忌?

夏天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饮食应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这样才能收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少油腻,多苦酸少食过于油腻的大鱼大肉及用糯米、黄米等制作的黏滞性食物,人食用后容易积滞于胃内,使胃液分泌增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胃动力,出现返酸等症。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同时,中医认为,味酸的食物能收湿利涩。夏季汗多伤阴,食酸能敛汗,止泄泻。

少辛辣,多清淡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进食一些辛辣食物,能够增进食欲。可是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症。饮食清淡,并非顿顿吃稀食素,而应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少食温热性食物食物有性味之分,人体有寒热之别。体质偏热的人夏季尤其要少吃温热性、热性食物。热性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草鱼、桂圆、椰子等。

少冷品,多温水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慢慢衰退,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袭,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要留心补充水、盐。单纯补充水、盐时,可视出汗多少而定,一次饮水量不宜太多,可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水温以10℃上下为宜。粥、汤是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够补充水、盐的丢失,又易消化吸收。

与夏季饮食养生相关的内容